浙江師范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導師:張小明

發布時間:2021-11-0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浙江師范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導師:張小明

浙江師范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導師:張小明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浙江師范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導師:張小明 正文


  姓名:張小明 
  性別:男 
  職稱:研究員 
  所在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 

  個人簡介:
  張小明,研究員,農學博士,兼職碩士生導師。
  現任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水稻室副主任、晚稻育種組組長、九三學社浙江省農科院支社副主委、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現代農業與航天育種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獲浙江省151人才證書。
  1983年在浙江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獲學士學位;2000年在浙江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碩士學位,2003年在浙江大學獲博士學位。1983年到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從事水稻遺傳育種研究,期間1987年7-11月在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參加“水稻綜合防治”培訓,1999年10月-2000年8月在日本福井縣農業試驗場交流優質稻育種研究,2004年4-11月在美國堪薩州立大學和路易斯州立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

  一、主要研究方向
  1、水稻種質創新與常規粳稻新品種選育
  利用核輻射、航天輻射創造突變體并開展相關的特性鑒定、評價,優質、高產、多抗晚粳稻新品種選育,水稻品種的抗性(稻瘟病、白葉枯病、條紋葉枯病、褐飛虱)鑒定,食味評價,稻米品質性狀的遺傳分析,水稻花藥培養、組織培養,水稻高產栽培技術。
  2、水稻分子育種
  轉基因育種:質粒構建,應用農稈菌進行遺傳轉化,分子鑒定,標記基因的分離,轉基因水稻安全性評價。高效安全水稻轉基因轉化體系的建立。DNA指紋圖譜分析,品種判別,分子標記輔助育種。
  3、雜交粳稻新組合測配
  高異交率粳型或偏粳型不育系的轉育,粳型恢復系的選育,強優勢(秈)粳型雜交稻新組合的測配與篩選。

  二、承擔項目:(1-8為主持項目,9-17為參加項目)
  1.美國水稻技術公司國際合作項目:水稻種質資源合作研究開發,2006-2007,5萬美元
  2).863二級:水稻航天工程育種技術與品種創制,2007-2010,50萬元
  3.863二級:水稻高產基因發掘與鑒定和高產新種質創制設計,2007-2010,25萬元
  4. 浙江省重大攻關二級:浙江省水稻品種改良(0406),2007-2010,60萬元
  5.浙江省面上科研農業:半內穎突變體基因hig1的定位與利用研究,2008-2009,25萬元
  6.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提高Bt抗蟲轉基因水稻安全性研究,2006-2008,30萬
  7.浙江省農科院國際合作,水稻抗草甘膦除草劑突變體的創制與利用2007-2009,20萬元
  8.浙江省農科院重點推廣,高產優質晚粳稻新品種浙粳22的推廣,2007-2008,3萬元
  9.國家基金:水稻抗汞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2008-2010,5萬元
  10.中國科學院水稻合作育種研究,8萬元
  11.農業部水稻行業科研專項:長江下游(蘇、皖、浙、滬)水稻增產技術體系集成與示范,2007-2010,2007年8萬元
  12.浙江省重點:水稻條紋葉枯病抗性資源的篩選和利用研究,2006-2008,12.5萬元
  13.浙江省成果轉化資金:高產優質晚粳稻新品種浙粳22的中試開發,2006-2008,8萬元
  14.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長江中下游粳稻育種技術研究,2007-2010,2007年2萬元
  15.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優質高產晚粳稻“浙粳系列”新品種新技術示范與推廣,2007-2008,10萬元
  16.浙江省農科院與中國科學院合作:水稻雙劍葉突變體的遺傳分析和基因定位,2007-2009,25萬元
  17.杭州市種子種苗:制種強優勢雜交粳稻新組合選育研究,2007-2009,8萬元

  三、專利、審定品種、品種權、成果
  育成品種:已先后育成浙湖3號、浙粳6號、浙湖894、明珠1號、航育1號、浙粳20、浙粳30、浙粳40、浙粳50、浙粳27、浙粳22、浙粳優1號,浙粳1A、浙粳2A。
  品種權:浙粳22品種權,申請號20070398.6,公告號CNA004140E
  專利權:利用雙粒突變體提高雜交水稻繁種、制種效率的方法,申請號200710070955.4,公開(公告)號CN101112180;應用轉基因技術提高水稻植株對稻縱卷葉螟抗性的方法,申請號200810060505.1
  獲得獎勵:特早熟優質晚粳明珠1號的育成與應用,2000年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高產優質中熟晚粳浙粳894的育成與利用,1996年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三完成人);水稻白葉枯病抗性基因xa-5和Xa-21的轉育與利用研究,1996年獲浙江省科技進步優秀獎(第二完成人);高產優質抗病晚粳新品種浙粳20的育成與應用,2005年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二完成人)

  四、主要論文
  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中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SCI收錄9篇,部分論文列于如下:
  1.Zhang XM, Chun-hai Shi, Shen-hai Yue, Jian-guo Wu. 2006. Analysis of Developmental Genetics for Phenylalanine Content in Indica-Japonica Hybrid Rice (Oryza sativa L.) Across Environments. Cere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 34(2-3)949-956 (SCI)
  2.Zhang XM, CH Shi, SH Yue, JG Wu, GL Bao. 2004. Genetic analysis of methionine content in indica-japonica hybrid rice (Oryza sativa L.) at different grain developmental stages. Euphytica 139(3):249-256 (SCI)
  3.Zhang XM CH Shi, JG Wu, Horiuchi Hisamitus, Tomita Katsura, Shui-Ying Feng, Gen-Liang Bao, Sheng-Hai Ye. 2003. Analysis of variations in the amylose content of grains located at different positions in the rice panicle and the effect of milling. Starch 55 (6)265-270 (SCI)
  4.Zhang XM, Rou Zhen, Yong’an Xi and Jianglin Fang. 1996. Studies on transfer of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t gene of indica-japonica cross in Oryza sativa L.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70(1)102-108 (SCI)。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浙江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浙江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師范大學報錄比、浙江師范大學考研群、浙江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浙江師范大學考研真題、浙江師范大學專業目錄、浙江師范大學排名、浙江師范大學保研、浙江師范大學公眾號、浙江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浙江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浙江師范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ejiangshifandaxue/yanjiushengdaoshi_51256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