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戲劇戲曲學專業考研經驗

更新時間:2022-05-22 11:47:4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考研經驗 戲劇戲曲學
Add 研究生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戲劇戲曲學專業考研經驗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戲劇戲曲學專業介紹:
1、專業概況
本專業是碩士學位授予點。其特色在于利用學校的地域(北京)優勢、人才優勢、清史-國學-文史哲復合基礎優勢,力求文獻文本研究與國劇藝術實踐研究相結合。本專業所在的國劇研究中心還聘請鈕驃、余從、周育德、周華斌、廖奔等海內戲曲學界知名專家擔任學術顧問。
2、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德良好,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藝術創作的高層次、高素質的戲劇戲曲學科專門人才。
3、主要研究方向:
(1)國劇史論研究
本方向研究內容:主要是側重于研究中國京劇藝術發展史與相關理論。
研究現狀
中國京劇是中國戲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劇種之一,是經過元雜劇、明清傳奇、清代花部亂彈諸腔藝術嬗變之后的戲曲藝術的典型代表。對中國京劇藝術有了深刻的認識,有助于把握中國戲曲的藝術整體特征。長期以來,對中國戲曲的研究在古代戲曲文本研究方面已有很多成果,但在舞臺演出的研究上,還有許多亟待開掘的空間,如近二百年的京劇藝術發展史,還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需要解答;卷帙浩繁的清宮演劇檔案,還當進行進一步專業、系統的整理;博大精深的表演藝術,究竟有哪些內在的特有規律(而不是西方戲劇藝術的特有規律),全面、科學的歸納總結還很不夠。
本研究方向還注重對中國京劇理論體系的建構研究。從本土出發,為京劇構建完整的理論體系,并將其推動納入世界戲劇理論中(而非簡單搬用西方戲劇理論研究京劇),將會為京劇的傳承延續和對外推廣奠定更堅實的基礎、提出更廣闊的平臺。
培養方向
本研究方向所在的中國人民大學國劇研究中心,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史、哲多學科雄厚實力支持下,以國學本位的國際視野,將著力培養以京劇為主要著眼點的專業戲曲史論研究人才,充實全國各地的文化藝術專業研究、管理、教育隊伍。
(2)劇場藝術研究
本方向研究內容:劇場(theatre/theater)藝術研究方向,其特色主要是對戲劇舞臺藝術的全面研究,這是一門國際通行學科。中心特色是針對京劇表演體系、戲曲美學、觀演關系做復合式、比較式的立體研究,是對傳統戲劇藝術研究方法的拓展。
研究現狀
戲劇中生動的形象,優美的語言,豐富多彩的布景、服裝、道具、音樂,可以激發人們的審美欲望,培養人們的審美情趣;戲劇對社會生活的廣泛真實的反映,可以使人們從中獲得大量的與外部世界聯系的經驗和信息,對人們知識的積累,思想境界的陶冶,性格品質的形成,完美人性的塑造具有積極的作用;戲劇的各種操作訓練及風趣、睿智的語言,還可以培養人們的審美思維方法,啟迪智慧;戲劇的娛樂功能還能幫助人們緩解壓力,促進身心健康。劇場藝術的內涵十分豐富,包含表演藝術、劇本創作藝術、戲劇音樂的結構和伴奏藝術、戲劇舞臺人物造型與景物造型、劇場建筑的發展等。
研究側重
本研究方向的學術帶頭人孫萍教授是世界知名的戲劇活動家,她在匈牙利的戲劇藝術創作,被歐洲國際戲劇家協會在德國命名為一個新的戲劇流派——“動作戲劇”。她與匈牙利裴多菲劇院合作的第一部動作戲劇是《圣·拉茲洛國王》。她把中國戲曲的旋律和唱法以及京劇的表演程式、武打技巧引入該劇,大大豐富了角色的表現力。她于1994年執導的《西游記》還榮獲了當年度歐洲國際戲劇節最佳導演獎,在海內外藝術界產生了重大影響;2013年開始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2013年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京劇百部經典英譯系列工程》。
培養方向
目前國外一流大學的劇場藝術研究主要集中在編劇、導演、表演、舞臺美術等領域。本研究方向重視中西戲劇比較,目前可以與俄羅斯、德國、匈牙利、法國等國家的戲劇藝術進行比較研究。
(3)戲曲文化傳播研究
本方向研究內容:其特點在于其跨學科的意義。它將依托人民大學人文社會學科的雄厚實力,與外國語學院、新聞學院、國際關系學院、漢語推廣研究中心等校內學術科研機構開展廣泛合作。
研究現狀
戲曲不僅僅是翻譯成文本,而更重要的是注重立體的表演及戲曲教育的雙向傳播,因而在21世紀全球化的浪潮影響下,中國本土文化的深化研究與對外推廣就具有戰略性的重要意義;目前,口述歷史在中國的學術研究工作中,開始顯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中國戲曲文化博大精深,但在對外傳播方面所做的工作遠不如西方文化;由于戲曲文化的特殊性,口述歷史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絕不亞于文本研究,但相關的工作還缺少系統化和專業化。
培養方向
戲曲人才的培養實踐教育理論由來已久,京劇藝術人才培養的特殊性,還并沒有像我們研究其他人才教育理論那樣得到應有的重視;現代意義上的中國戲曲文化對外傳播已有百余年的歷史;而文化傳播研究是近年來的新興學科,本研究方向將嘗試二者的結合,希望有助于培養出復合型的人才,這對于向全世界弘揚和推廣中華民族文化、提高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中國戲曲教育的研究,既包括對藝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問題,也包括對于戲曲受眾的培養,還包括對全世界的傳播與推廣,具有多層含義。中心致力于培養對外推廣戲曲文化、翻譯中西戲劇文本及理論、戲曲教育理論研究、采訪口述歷史的專業人才。
4、本專業師資力量
本專業目前擁有:教授1人、講師3人,其中碩士生導師2人
5、開設的主要課程:
學科基礎課和專業課主要有:戲劇戲曲學研究方法、中國古代戲曲史、中國現當代戲劇史、中國戲曲舞臺藝術理論、國劇經典劇目研究、戲曲理論專題研究、戲曲傳播專題、京劇名家研究、劇場藝術前沿問題研究、戲曲教育專題、比較戲劇專題;
選修課與實踐課有:戲曲文化專題、西方戲劇選講、京劇音樂研究、昆曲藝術研究、戲曲觀摩與研究、戲曲表演實踐和體驗等。
6、畢業生去向:
該專業主要培養具備戲劇、戲曲史學基本理論、文學基本理論及劇本創作和批評能力,能夠從事戲劇、戲曲、影視文學創作、評論、理論研究和教育和文化傳播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能夠在文化出版、新聞報刊、文化經紀、影視、網絡傳播等部門進行策劃、編輯、制作、營銷、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主要到各地宣傳部、文化局、廣播電視局、電視臺、影視傳播公司、電影公司、廣告公司、群眾藝術館、劇團、出版社、報社以及學校等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