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導師李梅介紹

發布時間:2016-07-1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信息工程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導師李梅介紹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導師李梅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導師李梅介紹 正文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導師李梅介紹:
  李梅,女,1969年7月生,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1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2003年畢業于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獲碩士學位,2011年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獲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專業地球物理儀器方向博士學位。
  2003年至今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作,主要從事虛擬儀器與信號處理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課程:《信息理論與編碼》、《虛擬儀器技術》、《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主要研究方向:信號處理、測控儀器、基于物聯網的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發表第一作者論文十余篇,其中國外SCI收錄兩篇,EI和ISTP收錄十篇。主持或參與的包括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課題在內的課題共七項。
  目前是科技部創新基金和火炬計劃項目評審專家、海淀區科委科技項目評審專家、北京市科技咨詢中心專家團成員、北京市科協科技人才評審專家。
  電子郵箱:maggieli@cugb.edu.cn
  招生專業
  學術型:信息與通信工程, 方向:信號采集與信息處理、通信與網絡技術。
  專業型:電子與通信工程, 方向:通信與網絡技術、信號采集與信息處理。
  教材和譯著:
  1.李梅,李亦農. 信息論基礎教程(第二版). 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8
  (截止2012年7月包括第一版已印刷13次,印數41,500冊)
  2.李梅,李亦農. 信息論基礎教程習題解答和實驗指導(第二版). 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1
  3.劉文林,李梅,李洪. 組網工程. 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8
  4.劉文林,李梅,吳譽蘭. 計算機系統安全. 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9
  5.(美)彼得森. Fedora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參考大全. 孫天澤,袁文菊,李梅譯.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專利:
  李梅,魏文博,顧強,羅維斌,劉景賢.電法勘探方法和裝置(發明專利).申請號 201110362701.6 (已公開)
  李梅,魏文博,邢玉川,王超,范東琦,王海賓,榮攀,杜守德.一種電法勘探裝置(實用新型).申請號 201120453809.1 (已獲授權)
  申請軟件著作權:
  李梅,邢玉川,范東琦.基于VHDL的多功能電法發送機信號生成系統.登記號 2012SRBJ0200
  李梅,邢玉川.基于LabVIEW的多功能電法發送信號生成系統.登記號 2012SRBJ0348
  李梅,聶開放,李國成.基于LabVIEW的希爾伯特黃變換系統. 申報號0032111213000096
  教育背景:
  2005.9-2011.6: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博士學位
  (博士論文《基于相關辨識技術的時間域譜激電法研究》獲得校優秀博士論文獎勵)
  1999.9-2003.1:北京工業大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 碩士學位
  1987.9-1991.7:北京郵電大學 通信工程 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3.8-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師,副教授
  1995.4- 1998.9 Motorola (中國) 電子有限公司, 產品售后服務,工程師
  1991.8- 1995.4 郵電部北京儀表研究所,通信儀表開發,助理工程師
  附:李梅研究生導師課題組介紹
  李梅老師課題組目前的研究方向:信號處理、測控儀器、基于物聯網的信息系統,研究內容涵蓋通信、信號處理、嵌入式系統等軟硬件方向,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
  課題組遵從 “平等、多贏、創新”的原則,與北大、清華、北郵、北航和多個企事業單位都有良好的合作關系,計劃招收碩士生4名,歡迎滿足下列條件的優秀本科生報考:
  1.來自電子信息相關專業,專業成績優秀(二三本學校的優秀學生也歡迎報考);
  2.對研究工作有興趣,充滿熱情,立志于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
  3.態度好,認真負責,能積極主動思考問題;
  4.具備良好的編程能力和一定的數學基礎;
  5.具有良好的英文閱讀與寫作能力。
  感興趣的同學,請通過電子郵件聯系: maggieli@cugb.edu.cn。
  培養模式:我怎樣培養研究生(來源李梅老師的個人博客)
  我目前的研究方向:信號處理、測控儀器、基于物聯網的信息系統,研究內容涵蓋理論研究、軟硬件和通信方向,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
  為了讓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不會出現和用人單位需求脫節的情況,而且在校三年能得到一個碩士生該有的學術訓練,我對于學生的培養是采取校外和校內相結合的模式,校內是理論學習、學術素養和專業技能訓練,校外通過在公司的實習及早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熟悉企業的運營模式和企業文化。由于我的學生從入學就開始參加例會,逐漸進入課題,因此培養周期長,不僅可以完成研究生階段的培養目標,還可以抽出實習的時間。
  校內的培養通過每周一次的例會進行,學生匯報一周工作,一起分享工作中的心得體會,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另外關于怎樣查文獻,怎樣有效率地看文獻,怎樣寫學術論文,怎樣投稿,以及一些常用科研工具的使用在每年新學生來了以后都要做一輪培訓。每個學生我會根據他們的興趣安排一段公司實習時間,學生不論是學術還是實踐以及收入方面都有保障。目前我聯系的幾個主要去向是:北郵張平老師的星河亮點移動通信公司(張平老師是北郵的學生報考最熱門的老師,而去公司又比去他的研究所的好),美國基康公司(基于物聯網的地質災害監測),大唐移動(在學校南門)。另外,和深圳華宏聯創科技有限公司新建了一個物聯網短期實習基地,今年送去4個學生在那經過2個月的培訓,每個學生配一個導師指導,培訓方案非常細致,詳細到每天。學生靠自己很難找到好的實習單位和研發崗位,特別是之前沒有項目經驗的學生。
  我送出去的每個學生在用人單位都得到了很好的反饋和評價,均被爭相留用。對于用人單位來說,導師安排的實習生工作穩定而且態度認真,也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企業的利益。
  我們團隊最大的特點是和諧,大家非常心齊不僅師生關系和諧,同門師兄弟之間的關系也非常融洽,杜絕任何影響學生學術成長的不良事件的發生。我希望我培養的學生個個都是值得信賴的人,不光是學術更是人品,希望在研究生階段的積淀,能讓他們以后在單位迅速脫穎而出。
  呵呵,我還是一個新手導師,到明年會有第一批的學生畢業,我期待到時我的學生都能得到心儀的offer,學生的成功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考研分數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報錄比、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考研群、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學姐微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考研真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專業目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排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保研、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公眾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ongguodizhidaxue/daoshi_3389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