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基礎二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發布時間:2020-12-0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1中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基礎二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2021中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基礎二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中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基礎二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正文

    中南民族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科目名稱:法學專業基礎二(民法學、刑法學、經濟法
    學)
    科目代碼:802
    適用學科(類別)專業(領域):
    法學·法學理論、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
    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民族法學一、考試性質
    法學專業基礎二考試是針對學術型法學各專業而設置
    的專業基礎知識考試,目的是測試考生是否了解法學理論的基本視野、理論、方法,測試考生是否較為系統和深入地掌握民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的基礎知識、理論、方法,檢測考生是否具備從事高層次法學學習和研究所必須擁有的較高的思維方式、視野,是否具備較為扎實的基礎知識、素養、能力。
    二、考查目標
    法學專業基礎二包含民法學、刑法學和經濟法學三部分內容,是針對法學學術型碩士招生而設置的專業基礎知識考試,目的在于考查學生對民法學知識體系、刑法學基本原理和知識、經濟法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了解學生是否具備
    根據相關法學原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2.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考查的題型及其比例第一部分民法學(50分)
    概念題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或概念辨
    析題1題,共10分
    簡答題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論述題1小題,或案例分析題1小題,每題20分,
    共20分
    第二部分刑法學(50分)問題辨析(20分)
    簡述(20分)
    案例分析(10分)
    第三部分經濟法學(50分)概念比較10分左右
    簡答題20分左右
    論述20分左右四、考查內容
    第一部分民法學
    一、民法總論
    (一)民法概述1.民法的概念
    2.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
    3.民法的特點
    4.民法與鄰近法律部門的區別
    5.民法的體系
    6.民法的淵源
    7.民法的適用范圍
    8.我國民法的歷史發展
    (二)民法基本原則1.民法基本原則概述
    2.平等原則
    3.私法自治原則
    4.公平原則
    5.誠實信用原則
    6.公序良俗原則
    7.綠色原則
    (三)民事法律關系1.民事法律關系公示
    2.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
    3.民事法律事實
    (四)自然人
    1.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
    2.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3.自然人的民事責任能力
    4.監護
    5.自然人的姓名、住所、戶籍和身份證
    6.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7.個體工商戶與農村承包經營戶
    (五)法人
    1.法人制度概述
    2.法人的成立
    3.法人的民事能力
    4.法人的機關及法人的分支機構
    5.法人的變更和終止
    (六)非法人組織
    (七)民事權利1.民事權利的概念
    2.民事權利的分類
    3.民事權利的行使和保護
    (八)物
    (九)民事法律行為1.民事行為概說
    2.民事行為的分類
    3.民事行為的成立
    4.意思表示
    5.民事行為的生效要件
    6.效力存在缺陷的民事行為
    7.附條件與附期限的民事行為
    (十)代理1.代理概述
    2.代理權
    3.無權代理
    4.代理關系的消滅
    (十一)期限與訴訟時效1.訴訟時效概述
    2.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中斷與延長
    3.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法律效果
    4.期間與期日二、物權法
    (一)物權概述1.物權的概念
    2.物權的分類
    3.物權的客體
    4.物權的效力
    5.物權的保護
    (二)物權法的基本原則1.平等保護原則
    2.物權法定原則
    3.公示公信原則
    (三)物權變動
    1.不動產物權變動模式
    2.動產物權變動模式
    3.非基于法律行為引起的物權變動
    4.不動產登記制度
    (四)所有權1.所有權概述
    2.所有權的取得、行使、消滅
    3.所有權種類
    (五)共有
    1.共有的概念與特征
    2.共同共有與按份共有
    3.共同債務
    4.準共有
    5.共有財產分割
    (六)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七)相鄰關系
    (八)用益物權
    (九)擔保物權1.擔保物權概述
    2.抵押權
    3.質權
    4.留置權
    (十)占有三、合同法
    (一)合同概述
    1.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2.合同與債
    3.合同關系
    4.合同的分類
    (二)合同的訂立
    1.合同成立的概念和要件
    2.要約
    3.承諾
    4.締約過失責任
    (三)合同的內容與形式1.合同的條款
    2.合同權利與合同義務
    3.合同的形式
    (四)合同的變更和解除1.合同的變更
    2.合同的解除
    (五)違約責任1.違約責任概述
    2.違約責任形態
    3違約責任的主要形式四、侵權責任法
    (一)侵權責任法概述
    1.侵權責任法的概念、功能與體系
    2.責任重合與侵權責任優先
    3.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
    (二)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1.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概述
    2.加害行為
    3.損害
    4.因果關系
    5.過錯
    (三)數人的侵權責任1.連帶責任
    2.按份責任
    3.全部責任與補充責任
    4.適當補嘗
    (四)侵權責任方式
    (五)免責與減責事由
    (六)特殊責任主體對他人致害的責任
    (七)無過錯侵權責任
    第二部分刑法學
    一、刑法的概念、基本原則和效力范圍
    (一)刑法的概念、刑法體系與刑法解釋1.刑法的概念、淵源和刑法的法律性質
    2.我國刑法的創制與完善
    3.我國刑法的體系
    4.刑法的解釋主體與效力
    5.刑法的解釋方法
    (二)刑法的基本原則1.罪刑法定原則
    2.刑法平等原則
    3.罪刑均衡原則
    (三)刑法的效力范圍1.刑法的空間效力范圍
    2.刑法的溯及力二、犯罪總論
    (一)犯罪概念與犯罪構成
    1.我國刑法上的犯罪概念及其特征
    2.犯罪構成的概念
    3.犯罪構成的要件及其類型
    (二)犯罪客體1.犯罪客體的含義
    2.犯罪客體的分類及其意義
    3.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關系
    (三)犯罪的客觀要件
    1.犯罪客觀要件的內涵和外延
    2.危害行為的含義、特征、表現形式
    3.行為手段、對象、時間和地點
    4.危害結果
    5.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四)犯罪主體要件1.犯罪主體的類型
    2.刑事責任能力及其要素
    3.影響責任能力的因素
    4.犯罪特殊主體的身份要件
    5.單位犯罪及其刑罰原則
    (五)犯罪的主觀要件
    1.犯罪主觀要件的內涵和外延
    2.犯罪故意
    3.犯罪過失
    4.犯罪目的與犯罪動機
    5.無罪過事件
    6.行為人的認識錯誤及其對定罪的影響
    (六)正當化事由1.正當防衛
    2.緊急避險
    3.超法規的正當化事由
    (七)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
    1.犯罪停止形態的種類劃分及其同犯罪階段的關
    系
    2.犯罪既遂
    3.犯罪預備
    4.犯罪未遂
    5.犯罪中止
    (八)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的概念、特征和界限
    2.共同犯罪的形式
    3.共同犯罪人的種類及其刑事責任
    (九)罪數1.實質的一罪
    2.法定的一罪
    3.處斷的一罪
    4.同種數罪與異種數罪三、刑罰總論
    (一)刑罰的概念、功能和目的1.刑罰的概念
    2.刑罰的功能
    3.刑罰的目的
    (二)我國的刑罰體系1.主刑與附加刑的區別
    2.主刑
    3.附加刑
    (三)刑罰裁量1.量刑原則
    2.量刑情節
    3.累犯
    4.自首與立功
    5.數罪并罰
    6.緩刑
    (四)刑罰執行制度1.減刑制度
    2.假釋制度
    (五)刑罰消滅制度1.追訴時效制度
    2.赦免制度四、刑法分論
    (一)刑法分論概述1.刑法分則體系
    2.罪名、罪狀和法定刑
    (二)危害國家安全罪
    1.危害國家安全罪的種類及其罪狀
    2.各種危害國家安全罪的界限
    (三)危害公共安全罪
    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體種類及其構成
    2.各種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四)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1.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種類及其構成
    2.走私罪的種類及其構成
    3.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的具體種類及其
    罪狀
    4.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的具體種類及其罪狀
    5.金融詐騙罪的具體種類及其構成、界限
    6.危害稅收征管罪的具體種類及其罪狀
    7.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具體種類及其罪狀
    8.擾亂市場秩序罪的具體種類及其構成
    (五)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1.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的具體種類及其
    構成
    2.各種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的界限
    (六)侵犯財產罪
    1.侵犯財產罪的具體種類及其構成
    2.各種侵犯財產罪的界限
    (七)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1.擾亂公共秩序罪的具體種類及其構成
    2.妨害司法罪的具體種類及其構成
    3.危害公共衛生罪的具體種類及其罪狀
    4.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的具體種類及其罪狀
    5.走私、販賣、運輸毒品罪的具體種類及其構成、
    界限
    6.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的具體種
    類、罪狀、界限
    7.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的具體種類及其罪
    狀
    (八)貪污賄賂罪
    1.貪污賄賂罪的具體種類及其構成
    2.貪污賄賂罪的界限
    (九)瀆職罪
    1.瀆職罪的具體種類及其構成
    2.瀆職罪的界限
    第三部分經濟法學
    一、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
    (一)經濟法產生的社會根源
    (二)經濟法產生和發展的過程
    (三)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法二、經濟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一)經濟法的概念
    (二)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三、經濟法的價值、功能和基本原則
    (一)經濟法的價值、功能和理念
    (二)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四、反壟斷法
    (一)反壟斷法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二)反斷協議
    (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四)經營者集中
    (五)行政壟斷
    (六)反壟斷法適用制度與適用原則
    (七)反壟斷法的實施五、反不正當競爭法
    (一)反不正當競爭法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二)典型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確認
    (三)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實施六、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基本原理
    (二)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
    (三)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七、產品質量法
    (一)產品責任與產品質量責任
    (二)缺陷產品與瑕疵產品
    (三)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制度
    (四)經營者的產品質量義務與產品質量責任
    (五)產品責任制度
    (六)政府在產品質量監管方面的責任八、財政法
    (一)財政法基本慨念和基本原理
    (二)預算法
    (三)財政體制法九、稅法
    (一)稅法基本原理
    (二)商品稅法
    (三)所得稅法
    (四)財產稅法
    (五)稅收征收管理法十、金融法
    (一)金融法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
    (二)金融調控法
    (三)金融監督管理法
    五、參考書目
    1.王利明主編:《民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
    版;
    2.張明楷著:《刑法學教程》(第四版),北京大學出版
    社2016年版;
    3.漆多俊主編:《經濟法學》(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中南民族大學

添加中南民族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南民族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南民族大學報錄比、中南民族大學考研群、中南民族大學學姐微信、中南民族大學考研真題、中南民族大學專業目錄、中南民族大學排名、中南民族大學保研、中南民族大學公眾號、中南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南民族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南民族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ongnanminzudaxue/cankaoshumu_38611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