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重慶醫科大學353衛生綜合研究生考試大綱

發布時間:2020-12-0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1重慶醫科大學353衛生綜合研究生考試大綱

2021重慶醫科大學353衛生綜合研究生考試大綱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重慶醫科大學353衛生綜合研究生考試大綱 正文

    重慶醫科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試大綱
    353衛生綜合
    Ⅰ.考試性質
    衛生綜合考試是重慶醫科大學為招收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術學位和公共衛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而設置具有選拔性質的自命題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有攻讀碩士學位所需要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有關衛生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擇優選拔,確保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Ⅱ.考查目標
    衛生綜合考試范圍為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環境衛生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和兒童少年衛生學。要求考生系統掌握上述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綜合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考試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三、試卷內容結構
    流行病學約20%
    衛生統計學約20%
    環境衛生學約16.7%
    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約16.7%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約16.6%
    兒童少年衛生學約10%
    四、試卷題型結構
    A型題:共80題,每小題1.5分,共120分;
    填空題:共60空,每空1分,共60分;
    簡答題:共9題,每題5分,共45分;
    論述題:共5題,每題15分,共75分。Ⅳ.考查內容
    一、流行病學
    (一)緒論和疾病分布
    1.流行病學定義、研究方法、特征和主要應用。
    2.疾病頻率測量常用指標、疾病流行強度和疾病分布。
    (二)描述性研究
    1.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種類、特點和用途。
    2.現況研究的概念、特點、研究類型與用途。
    3.現況研究設計與實施、常見偏倚與控制、優缺點。
    4.生態學研究的概念、特點和用途。
    (三)隊列研究
    1.隊列研究的概念、基本原理、研究目的和研究類型。
    2.隊列研究的設計與實施;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3.隊列研究常見偏倚及控制、優缺點。
    (四)病例對照研究
    1.病例對照研究基本原理、特點、研究類型(非匹配設計、匹配設計的病例對照研究)、巢式病例對照研究。
    2.病例對照研究設計與實施、資料整理與分析。
    3.病例對照研究常見偏倚及控制、優缺點。
    (五)實驗流行病學
    1.實驗流行病學定義、基本特征和用途、主要類型。
    2.實驗流行病學研究設計與實施、資料整理和分析。
    3.優缺點和應注意的問題。
    (六)篩檢
    1.篩檢的定義、目的與應用
    2.篩檢試驗的評價。
    3.篩檢效果的評價。
    (七)病因及其發現和推斷
    1.病因的定義、因果關系的多樣性、病因模型。
    2.病因研究的方法與基本步驟、因果關系推斷。
    (八)傳染病流行病學
    1.定義、流行過程。
    2.預防策略與措施。
    (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病學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定義。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
    二、衛生統計學
    (一)數據分布的描述
    1.定量變量的描述:頻數分布表與直方圖、集中位置、變異程度、箱式圖
    2.分類變量的描述:餅圖、熱點圖、其它圖形
    (二)數據關聯的探索
    1.相關與回歸
    2.分類變量的相關:交叉表
    3.關聯與因果
    (三)數據的產生
    1.隨機對照實驗
    2.簡單隨機抽樣
    3.抽樣誤差與偏倚
    (四)基本概率理論
    1.概率的定義與基本性質
    2.隨機變量及其分布
    (五)統計量的抽樣分布
    1.抽樣分布的構建
    2.樣本率的抽樣分布
    3.樣本均數的抽樣分布
    (六)統計推斷
    1.置信區間估計
    2.假設檢驗
    3.檢驗效能與基于決策的推斷
    (七)基本情形的參數推斷
    1.單個總體均數的參數推斷
    2.兩個總體均數的參數推斷
    3.兩個總體方差的參數推斷
    4.單個總體率的參數推斷
    5.兩個總體率的參數推斷
    (八)多個均數比較的檢驗
    1.完全隨機與隨機區組設計的方差分析
    2.多個均數的兩兩比較:SNK方法、Dunnett-t方法、LSD方法
    (九)分類變量的檢驗
    1.率的比較
    2.獨立性檢驗
    3.擬合優度檢驗
    4.確切概率方法
    (十)基于秩次的非參數檢驗
    1.配對設計的非參數檢驗
    2.兩個獨立樣本比較的非參數檢驗
    3.多個獨立樣本比較的非參數檢驗
    (十一)相關系數與線性回歸的推斷
    1.相關系數的推斷
    2.線性回歸的推斷
    (十二)調查研究設計
    1.調查設計的基本內容
    2.基本抽樣方法與樣本量估計
    3.多階段抽樣與樣本量估計
    4.質量控制與評價
    5.非概率抽樣
    (十三)實驗研究設計
    1.實驗設計的基本內容
    2.常用的設計類型與樣本量估計
    (十四)壽命表
    1.壽命表的編制原理與方法
    2.簡略現時壽命表
    3.去死因壽命表
    4.健康期望壽命表
    5.壽命表的分析和應用
    6.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YLL與YLD)
    7.質量調整壽命年(QALY)
    (十五)衛生統計常用指標
    1.人口特征統計指標
    2.疾病與死因分類
    3.疾病與殘疾統計指標
    4.出生與死亡統計指標
    三、環境衛生學
    (一)緒論
    1.環境衛生學的定義、研究對象。
    2.全球性環境問題。
    (二)環境與健康的關系
    1.人類環境的基本構成、生物圈、生態系統、生態平衡、食物鏈。
    2.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系。
    3.人群對環境異常變化的反應。
    4.自然環境及其對人群健康影響。
    5.環境污染及其對人群健康影響。
    (三)大氣衛生
    1.大氣圈、大氣垂直結構、大氣物理性狀及其衛生學意義。
    2.大氣污染的來源、污染物的種類及常見污染物。
    3.影響大氣中污染物濃度的因素。
    4.大氣污染對健康直接危害和間接危害。
    5.大氣中幾種主要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可吸入顆粒物、SO2、NOX、光化學煙)。
    6.大氣衛生標準的概念、種類、制訂大氣衛生標準的原則和方法。
    7.大氣污染對健康影響的調查和監測的內容和方法。
    (四)水體衛生
    1.水資源的種類及其衛生學特征。
    2.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自凈和轉歸和主要污染物危害。
    3.地面水水質衛生標準的制定原則和研究方法。
    4.水體污染的衛生調查與監測的內容和方法。
    (五)飲用水衛生
    1.介水傳染病的發生原因和流行特點,飲水化學性污染對健康的影響,飲水氯化副產物與健康的關系。
    2.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的制定原則、方法和依據。
    3.兩種給水方式、水源選擇的原則。
    4.水質凈化與消毒的目的、原理、方法、影響因素,各種消毒方法的優缺點,水質的特殊處理,配水管網的衛生要求。
    5.飲用水衛生的調查、監測和監督的內容和方法。
    (六)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
    1.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的定義及流行特征。
    2.影響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流行的因素。
    3.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病學特征、發病機制及臨床表現。
    (七)環境污染性疾病
    1.環境污染性疾病的定義及特點。
    2.慢性鎘中毒、慢性甲基汞中毒發病原因、機制,臨床表現和診斷標準。
    3.軍團病的發病原因、機制,臨床表現和診斷標準。
    (八)住宅與辦公共場所衛生
    1.住宅的衛生學意義,住宅的基本衛生要求。
    2.住宅設計的衛生要求(朝向、間距、日照、居室采光和照明等)。
    3.室內小氣候對健康的影響及其評價指標。
    4.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和特點,常見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評價居室空氣清潔度常用的指標。
    5.辦公場所的定義及分類。
    6.辦公場所的衛生要求及衛生學特點。
    7.辦公場所污染來源及對健康的危害。
    (九)公共場所衛生
    1.公共場所的定義、分類、衛生學特點和研究內容。
    2.公共場所環境因素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3.公共場所的衛生要求、衛生管理與監督。
    (十)城鄉規劃衛生
    1.人居環境概要,健康城市的定義及其基本特征。
    2.城市規劃的基本原則,自然環境因素對城市規劃的衛生學意義。
    3.城市人口規模,城市功能分區的原則和衛生要求。
    4.居住區環境質量評價指標,城市綠化及其衛生學意義。
    5.城市環境噪聲的來源、評介指標及控制措施。
    (十一)環境質量評價
    1.環境質量評價的目的和種類,環境質量評價的內容和方法。
    2.污染源的調查評價,常用的環境質量評價方法。
    3.環境質量指數和定義、分類及用途。
    4.環境質量評價方法的應用,環境對人群健康影響的評價。
    5.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和程序,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環境健康影響評價。
    (十二)家用化學品衛生
    1.家用化學品的概念、種類。
    2.家用化學品對健康的影響(化妝品對健康的不良影響)。
    3.家用化學品衛生監督內容。
    (十三)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及其應急處理
    1.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定義及特征。
    2.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分類及分級。
    3.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危害及應急準備、應急處理。
    四、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
    (一)概論
    1.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的基本概念、發展史及研究方法。
    2.職業性有害因素與職業性病損
    (1)職業性有害因素和職業性病損的概念、種類。
    (2)職業病的概念和特點、發生職業病的條件、職業病的診斷和處理原則。
    (3)工作有關疾病的概念和特點。
    3.職業損害的三級預防原則。
    (二)職業生理、職業心理和職業工效學
    1.職業生理學:體力勞動時能量代謝、體力勞動時機體的調節與適應;腦力勞動過程的生理變化與適應;勞動和作業類型的劃分;勞動負荷評價的基本概念、評價方法和指標。
    2.職業心理學:職業心理學和職業緊張的概念,職業緊張模式、勞動過程中的緊張因素、常見的心身疾病。
    3.職業工效學的概念。
    (三)職業性有害因素與健康損害
    1.生產性毒物與職業中毒
    (1)生產性毒物與職業中毒的概念,生產性毒物的來源、存在形態、接觸機會,生產性毒物進入體內的途徑及毒物在體內的過程,影響毒物對機體作用的因素,職業中毒的主要臨床表現、急救和治療、控制原則。
    (2)金屬中毒:鉛和汞的理化特性、接觸機會與體內過程;鉛中毒和汞中毒的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和處理。
    (3)刺激性氣體的概念、種類、毒理作用特點和表現;化學性肺水腫的臨床分期與防治要點;氯氣、氮氧化物、氨中毒特點。
    (4)窒息性氣體的概念、分類與毒作用特點;一氧化碳、氰化氫、硫化氫的中毒機制、毒作用表現及防治原則。
    (5)有機溶劑的理化特性與毒作用特點;苯的接觸機會、毒作用表現、苯中毒診斷和處理原則。
    (6)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毒作用特點;三硝基甲苯的典型毒作用表現;苯胺的典型毒作用表現和解毒劑。
    (7)有機磷農藥的主要理化性質、中毒機制、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的臨床表現、治療與處理原則。
    2.生產性粉塵與塵肺
    (1)生產性粉塵的概念、分類、理化特性及其衛生學意義,塵肺的定義和分類,綜合防塵措施。
    (2)矽塵作業、矽肺發病的影響因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的主要特點、并發癥和X線胸片主要表現及診斷和處理原則。
    (3)煤工塵肺、石棉肺的定義、病因和特點,其它粉塵引起的職業性塵肺的種類。
    3.物理性有害因素所致職業病
    (1)生產環境的氣象條件;高溫作業的概念及主要類型;高溫作業對機體生理功能影響;熱適應;中暑的定義、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診斷和處理原則及防暑降溫措施。
    (2)高氣壓對機體的影響,減壓病的概念、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與處理原則。高山病的概念及主要臨床分型和表現,低氣壓習服。
    (3)噪聲的物理特性及其評價,生產性噪聲的概念與分類,噪聲對聽覺系統的影響;影響噪聲對機體作用的因素及防止噪聲危害的措施。
    (4)生產性振動的分類,局部振動病的定義及典型臨床表現。
    (5)非電離輻射概念、種類及對人體健康的不良影響;電離輻射的定義、種類、作用方式、對人體健康的不良影響;放射病的定義和類型,輻射防護措施的基本原則。
    4.生產環境中常見的生物性有害因素及主要危害。
    5.職業性致癌因素與職業腫瘤的概念與分類;職業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點、識別與判定的要點;常見的職業性腫瘤(職業性呼吸道腫瘤、職業性皮膚癌與職業性膀胱癌)。
    (四)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識別與評價
    1.職業性有害因素識別的基本方法、內容。
    2.職業環境監測的概念與目的,空氣樣品采集、采樣方式和監測策略。
    3.職業生物監測的定義、主要內容和特點。
    4.職業衛生調查的主要類型。
    5.職業性有害因素評價的類型,職業性有害因素接觸評估的定義、內容和方法。
    (五)職業性有害因素的預防和控制
    1.《職業病防治法》的主要內容及主要相關配套法規與規章,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及指標。
    2.職業衛生工程技術:工業通風的目的和類型,工業除塵的種類及原理,工業噪聲和振動控制的主要措施,工業采光和照明的衛生學要求。
    3.個人防護用品的定義、分類及各類防護用品的用途和注意事項,呼吸器的種類、特點和衛生學要求。
    4.職業生命質量、職業衛生服務、職業健康促進的定義及內容。
    5.職業健康監護的定義、目的和內容,職業健康分析指標,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
    6.職業安全與傷害的概念、范圍與分類,職業安全事故預防策略,職業衛生突發事件的特征及應急處理。
    五、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一)緒論
    1.營養學定義,食品衛生學定義。
    2.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研究內容與方法。
    (二)營養學基礎
    1.概述:①營養素種類及分類;②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定義、
    RNI、EAR、AI、UL、AMDR、PINCD、SPL的定義及用途;③合理膳食的概念及要求。
    2.蛋白質:①人體必需氨基酸定義、種類及生理功能,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氨基酸,蛋白質互補作用;②蛋白質的功能;③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氮平衡;④食物蛋白質營養學評價內容及常用指標;⑤蛋白質營養不良的定義和分類;⑥蛋白質參考攝入量和食物來源。
    3.脂類:①膳食脂類的種類,體內脂肪的生理功能,食物脂肪的作用;②脂肪酸分類及功能,反式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定義、種類及營養學作用;③磷脂和固醇類;④脂類的消化、吸收和轉運;⑤膳食脂肪的營養學評價;⑥脂類參考攝入量和食物來源。
    4.碳水化合物:①碳水化合物分類,糖、寡糖(低聚糖)、多糖,抗性淀粉,膳食纖維,益生元定義,食物血糖生成指數;②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及功能;③碳水化合物的功能,節約蛋白質作用和抗生酮作用;④碳水化合物參考攝入量和食物來源。
    5.能量:①能量單位,千焦耳與千卡換算關系,三大產能營養素的能量系數;②人體能量消耗的主要途徑,基礎代謝及影響因素,食物熱效應定義及影響因素;③人體能量需要的確定,間接測熱法、呼吸商、雙標水法;④能量攝入調節,蛋白和肽類因子對攝食的調節;⑤能量參考攝入量及來源。
    6.礦物質:①礦物質定義及分類,常量元素的種類,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種類;②人體內鈣的存在形式和分布特點,血鈣調節機制,鈣的生理功能,鈣的吸收及影響因素,鈣缺乏,鈣參考攝入量及食物來源;③鎂的生理功能及食物來源;④人體內鐵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鐵的吸收及影響因素,鐵缺乏,鐵營養狀況評價,鐵參考攝入量及食物來源;⑤鋅的生理功能及食物來源;⑥硒的生理功能、硒缺乏、硒的食物來源;⑦鉻的生理功能;⑧人體內碘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碘缺乏與過量,碘的營養學評價,碘的食物來源。
    7.維生素:①脂溶性維生素種類及特點,水溶性維生素及特點,維生素缺乏;②維生素A的理化性質,生理功能,缺乏癥,視黃醇當量與視黃醇活性當量定義及區別,參考攝入量及食物來源;③維生素D的理化性質,體內代謝,生理功能,缺乏癥,營養狀況評價,參考攝入量及來源;④維生素E的種類,
    生理功能,營養狀況評價,參考攝入量及來源;⑤維生素B1的理化性質,生理功能,缺乏癥,參考攝入量及食物來源;⑥維生素B2的理化性質,生理功能,缺乏癥,參考攝入量及食物來源;⑦煙酸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癥;⑧葉酸的生理功能及缺乏表現;⑨維生素B12的理化性質,吸收與代謝,生理功能,缺乏癥,參考攝入量及食物來源;⑩維生素C的理化性質,生理功能,缺乏癥,參考攝入量及食物來源。
    (三)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質
    1.食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定義;植物化學物的定義。
    2.類胡蘿卜素、多酚類化合物、皂苷類化合物、有機硫化物、植物固醇、植物雌激素的種類、生物學作用及食物來源。
    3.輔酶Q、硫辛酸、褪黑素生物學作用。
    (四)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
    1.食物營養價值評價:營養價值評價常用指標。
    2.各類食物營養價值:谷類、薯類及雜豆營養價值;大豆類營養價值;乳及乳制品營養價值;蛋類營養價值。
    (五)特殊人群的營養
    1.孕婦和乳母的營養與膳食:妊娠期營養對母胎健康的影響,妊娠期營養需要;哺乳期生理特點及營養需要。
    2.嬰兒期生理特點及營養需要,嬰兒喂養;老年人營養需要特點。
    (六)公共營養
    1.公共營養特點、目標和工作內容。
    2.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制訂:營養素生理需要量;制訂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方法。
    3.膳食結構與膳食指南:世界上典型膳食結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版)內容和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結構。
    4.營養調查與評價:營養調查的目的和內容;營養調查的方法;膳食調查的方法,人體測量常用指標。
    5.營養監測:營養監測的定義;營養監測的工作程序。
    6.營養改善措施:營養教育,營養配餐,食品營養強化,食品營養標簽的
    定義和內容。
    (七)臨床營養
    1.病人營養狀況評價:營養風險篩查概念、常見評估量表。
    2.病人膳食管理:基本膳食種類及適用范圍;治療膳食適用對象及膳食原則。
    3.腸內與腸外營養:腸內營養定義、分類、腸內營養制劑種類;腸外營養定義、置管方式、腸外營養制劑種類。
    (八)營養與營養相關疾病
    1.營養與肥胖:肥胖判定方法分類;肥胖的營養防治。
    2.營養與糖尿病:糖尿病營養防治,食物交換份法。
    3.營養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營養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動脈粥樣硬化的營養防治。
    4.營養與高血壓:營養與高血壓的關系,高血壓的營養防治。
    5.營養與痛風:營養與痛風的關系,痛風的營養防治,食物嘌呤含量特點。
    6.營養與癌癥:食物中致癌與抗癌因素,降低癌癥風險10項建議。
    (九)分子營養學與營養流行病學
    1.分子營養學:分子營養學的定義、內容、研究方法。營養素對基因表達的調控機制。營養素對基因組結構和穩定性的影響。基因多態性對營養素吸收、代謝和利用的影響。
    2.營養流行病學:營養流行病學的定義、應用。膳食模式分析。
    (十)食品污染及其預防
    1.食品微生物污染:①食品污染的定義和種類;②食品微生物污染分類,食品成分和理化性質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食品中細菌相及衛生學意義,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細菌污染指標及意義;③食品中真菌產毒特點和產毒條件,黃曲霉毒素的化學結構與性質,黃曲霉毒素代謝途徑和毒性作用,黃曲霉毒素污染預防措施,鐮刀菌毒素分類,單端孢酶烯族化合物種類及毒性作用,展青霉毒素毒性作用;④食品腐敗變質原因和條件,食品腐敗變質化學過程及簽定指標,防止食品腐敗變質的措施。
    2.食品化學性污染:①食品中常見農藥和獸藥殘留的種類及其危害;②鎘、
    汞、鉛、砷對食品的污染及毒性;③N-亞硝基化合物種類、毒性和污染來源;
    ④食品中苯并-(α)芘污染來源,毒性和預防措施;⑤食品中雜環胺、氯丙醇、丙烯酰胺毒性及污染來源。
    (十一)食品添加劑及其管理
    1.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的分類,食品添加劑使用要求。
    2.各類食品添加劑:常用抗氧化劑、漂白劑、著色劑、護(發)色劑、防腐劑、甜味劑的種類及使用。
    (十二)各類食品衛生及其管理
    1.糧豆類、蔬菜、水果類衛生問題。
    2.畜、禽及魚類食品衛生:肉類主要衛生問題,肉類腐敗變質過程,肉類衛生管理;魚類的衛生問題及衛生管理。
    3.乳及乳制品食品衛生:生乳的衛生問題及管理;乳制品種類及衛生管理。
    4.食用油脂衛生:食用油脂主要衛生問題,油脂污染和天然存在有害物質。
    5.罐頭食品衛生:罐頭食品生產衛生要求。
    6.飲料酒衛生:飲料酒的分類及衛生問題。
    7.保健食品衛生:保健食品的定義,保健食品的注冊與備案。
    8.轉基因食品衛生:轉基因食品的定義,衛生學問題,安全性評價。
    9.其他食品衛生管理: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定義和管理。
    (十三)食源性疾病及其預防
    1.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的概念。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常見人獸共患傳染病的病原。食物中毒的概念、流行病學特點和分類。
    2.細菌性食物中毒:①細菌性食物中毒分類,發病原因和流行病學特點;
    ②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病原學特點,流行病學特點,中毒機制,預防措施;③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病原學特點,流行病學特點,中毒機制,預防措施;④李斯特菌食物中毒病原學特點;⑤大腸埃希氏菌食物中毒病原學分類及中毒機制;
    ⑥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病原學特點及中毒機制;⑦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病原學特點,流行病學特點,中毒機制,中毒患者的治療。
    3.真菌毒素食物中毒:赤霉病麥食物中毒主要毒性物質、中毒機制及中毒表現,霉變甘蔗食物中毒毒性物質、中毒機制及中毒表現。
    4.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引起河豚魚中毒、麻痹性貝類中毒、毒蕈中毒、含氰苷類、粗制棉籽油中毒的有毒成分,中毒機制及中毒表現。
    5.化學性食物中毒:亞硝酸鹽中毒原因、中毒機制、中毒表現和急救措施。
    6.食物中毒調查處理:食物中毒現場調查處理主要目的。食物中毒的調查。食物中毒樣品采集與檢驗。食物中毒事件的控制和處理。
    (十四)食品安全性風險分析和控制
    1.食品安全毒理學評價: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試驗內容。不同受試物選擇毒性試驗的原則。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試驗結果判定。
    2.營養毒理學:營養素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的制訂。
    3.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定義。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的方法和內容。
    4.食品安全風險分析:①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食品安全危害識別,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評估,風險特征描述;②食品安全風險管理;③食品安全風險交流。
    (十五)食品安全監督管理
    1.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構成。
    2.食品安全標準:①食品安全標準的分類;②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制訂的具體步驟。
    3.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原則和內容:食品生產的安全管理。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MP)體系。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
    4.餐飲服務的監督管理:餐飲業的范圍。餐飲業食品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六、兒童少年衛生學
    (一)緒言
    1.兒童少年衛生學的概念。
    2.兒童少年衛生學的研究目的。
    3.兒童少年衛生學的研究對象及生活和社會特征。
    4.兒童少年衛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及理論基礎。
    5.兒童少年衛生學的技術和方法。
    6.我國兒童少年衛生學學科發展歷程。
    (二)兒童少年生長發育概述
    1.生長發育的基本概念:生長、發育、成熟、成熟度。
    2.生長發育的指標體系和研究內容。
    3.兒童少年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
    (1)生長發育階段性與連續性的統一。
    (2)生長發育程序性和時間性的協調。
    (3)生長發育不同步性與多樣性的平衡。
    (4)生長發育的高度可塑性
    4.兒童少年生長發育基本理論觀點。
    (三)兒童少年身體發育
    1.兒童少年體格發育的階段變化。
    2.體型發育及其分類。
    3.體能發育及其特點。
    4.兒童少年體力活動。
    5.體成分模型及發育特征。
    6.腦發育特點及其與心理行為的關系。
    (四)青春期生長發育
    1.青春期和青春發動期的定義。
    2.青春期的分期與發育特點。
    3.青春期的內分泌變化和發動機制。
    4.青春期體格發育、性發育和性心理發育的表現和特點。
    (五)生長發育影響因素
    1.遺傳影響因素(包括雙生子研究、家族史、種族差異)。
    2.物質環境因素(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因素、環境污染)。
    3.社會決定因素(包括社會經濟、家庭、文化和教育、現代媒體對兒童少年生長發育的影響)。
    4.行為生活方式因素(包括飲食、鍛煉、睡眠等對兒童少年生長發育的影響)。
    (六)長發育調查與評價
    1.生長發育的調查目的、調查設計、測量方法。
    2.生長發育調查的實施步驟、質量控制及倫理學原則。
    3.生長發育評價標準、內容及意義。
    4.生長發育水平評價、速度評價、發育勻稱度評價和發育年齡評價。
    (七)兒童少年健康問題和健康促進策略
    1.衡量健康的維度和指標體系。
    2.兒童少年健康問題。
    3.兒童少年健康的生命歷程觀。
    4.兒童少年健康促進策略。
    (八)兒童少年常見病
    1.常見病的流行特征、危險因素和預防控制措施。
    2.兒童少年肥胖。
    3.兒童少年視力不良與近視。
    4.兒童少年營養不良和缺鐵性貧血。
    5.兒童少年齲齒和牙周病。
    6.兒童少年脊柱彎曲異常。
    7.兒童少年腸道蠕蟲感染
    (九)兒童少年慢性病
    1.慢性病的定義及危險因素。
    2.兒童少年哮喘的定義、分類、影響因素及預防控制。
    3.兒童少年糖尿病的定義、分類、影響因素及預防控制。
    4.兒童少年高血壓的定義、分類、影響因素、篩查標準及預防控制。
    5.兒童少年惡性腫瘤的定義、分類、危險因素及早期預防。
    (十)兒童少年心理衛生問題
    1.心理衛生的概念。
    2.兒童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衛生。
    3.常見兒童少年心理衛生問題或障礙及心理健康影響因素。
    4.兒童少年常見心理障礙及其預防控制。
    5.學校心理衛生工作的目標和內容。
    6.心理咨詢與心理評估。
    7.兒童行為指導的概念、原則、步驟及常用的行為指導方法。
    8.心理衛生問題的社區干預
    9.青春期心理咨詢的概念、原則、實施程序及主要理論和方法。
    (十一)兒童少年傷害與暴力
    1.傷害概述,兒童少年意外傷害的定義、流行特征、危險因素和預防控制。
    2.兒童少年故意傷害的定義,兒童虐待與忽視的定義、分類、影響因素、危害及預防干預,自傷與自殺的定義、分類、影響因素及預防干預。
    3.校園暴力和網絡暴力的定義、主要形式和表現、流行特征與危害、暴力的影響因素及預防干預。
    (十二)兒童少年衛生服務與學校衛生監督
    1.兒童少年衛生服務的概念、體系和內容。
    2.學校衛生監督的概念、法律依據、主要職責及內容、評價內容和方法、程序。
    (十三)教育過程衛生
    1.大腦皮質功能活動特性及衛生意義;腦力工作能力變化規律及其影響因素,學習負荷評價(疲勞、過勞、疲倦,學習疲勞的評價)。
    2.作息制度衛生:包括作息制度的概念、制定作息制度的原則、學校作息制度的衛生要求。
    3.體育衛生:體育鍛煉對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學校體育鍛煉的衛生要求和基本原則,合理組織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學校體育的醫務監督,預防運動性創傷。
    (十四)學校教育教學設施與設備衛生
    1.學校教育教學設施衛生:包括校址及教學用房合理布局的衛生要求,教室的衛生要求,即教室的內部布置及衛生要求,教室的采光照明和通風采暖的衛生要求。
    2.學校教育教學設備衛生,包括黑板及多媒體講臺衛生要求,課桌椅衛生要求,電腦使用的衛生要求。
    3.學校生活設施衛生,包括學生(職工)餐廳的衛生要求,校車的衛生要求,其他生活設施的衛生要求。
    (十五)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
    1.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定義、類型、分級、應對原則和措施。
    2.學校傳染病事件的定義、類型、流行特點、預防和應急管理;食物中毒的相關概念,學校食物中毒事故的類型、流行病學特征、預防和應急處置。
    3.群體心因性反應事件的定義、病因、流行特征、早期識別和應急處置。
    附參考書目:
    科目名稱
    分值參考書
    書名主編版本出版社
    《流行病學》詹思延8人民衛生出
    版社
    《衛生統計學》李曉松8人民衛生出
    版社
    衛生綜《環境衛生學》楊克敵8人民衛生出
    合
    (自命300分版社
    《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鄔堂春8人民衛生出
    題)版社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孫長顥8人民衛生出
    版社
    《兒童少年衛生學》陶芳標8人民衛生出
    版社
重慶醫科大學

添加重慶醫科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重慶醫科大學考研分數線、重慶醫科大學報錄比、重慶醫科大學考研群、重慶醫科大學學姐微信、重慶醫科大學考研真題、重慶醫科大學專業目錄、重慶醫科大學排名、重慶醫科大學保研、重慶醫科大學公眾號、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重慶醫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重慶醫科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ongqingyikedaxue/cankaoshumu_38824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