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科技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6-1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重慶科技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簡介

重慶科技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重慶科技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簡介 正文

建筑工程學院
 
歷史沿革
建筑工程學院始建于1984年重慶石油學校工民建專業,1998年成立建筑工程系,合并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在此基礎上設立建筑工程學院。現有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理論與應用力學、建筑學等8個本科專業。學院自2013年起招收專業碩士研究生,現有在讀專業碩士研究生90余名,在讀本科生2400余名,全英文教學國際留學生80余人。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102人,其中正高職稱14人,副高級職稱32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35人,具有博士學位者46人。專任教師中有重慶市巴渝學者1人,重慶市巴渝青年學者1人,重慶市英才計劃-創新領軍人才1人,重慶市學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人,重慶市中青年骨干教師1人,重慶市“巴渝海外引智計劃”7人。土木工程教學團隊為重慶市教學團隊,結構工程導師團隊、巖土工程導師團隊為重慶市研究生導師團隊。學院注重“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具有一級注冊建筑師、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注冊造價工程師、注冊監理工程師等各類注冊工程師執業資格30人,獲2018年、2019年重慶市高校“年度十大雙創明星”各一人。
學科專業
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為重慶市“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土木與建筑”為重慶市“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學科專業群,工程管理、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通過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高等教育專業認證(評估),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利用工程、工程管理專業為重慶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立項專業。與重慶誠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有土木工程重慶市市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與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重慶建工集團建有重慶市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建有重慶市研究生優質課程《巖石力學》,重慶市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庫建設項目《災害風險與應急管理》,重慶市精品視頻公開課《走近建筑領域數字化技術》《鋼結構建筑的力學魅力及藝術價值》。
平臺建設
學院建有能源工程力學與防災減災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風工程與氣動力學研究中心,山地環境巖土與災害智能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智慧建造與可持續建設研究中心,醫養建筑室內環境控制協同創新中心四個校級科研平臺以及綠色能源與工程應用實驗中心、BIM實驗中心兩個校級實驗平臺。學院實驗教學中心下設土木工程實驗室(含結構實驗分室、巖土實驗分室、檢測實驗分室、建材實驗分室、土工實驗分室、測量實驗分室)、工程建設信息管理實驗室、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實驗室以及力學實驗室四個二級實驗室,擁有實驗用房110余間,建筑面積10000余平米。中心擁有包括超長大傾角碳纖維斜拉索模型試驗平臺、土木工程MTS多通道加載系統、地下工程相似模擬測試系統、高精度巖石斷裂面掃描電鏡等重大試驗和測試設備,以及數值模擬軟件高性圖形工作站、巖石離散元系統3DEC.V5.0、PFC2D.5.0、廣聯達、THS斯維爾、魯班系列等工程計算、管理和造價軟件,教學科研設備2000余臺件,設備資產總值2000余萬元。
科研成果
學科立足重慶地方經濟發展需求,以行業重大戰略需求為牽引,整合研究隊伍,聚焦研究方向,堅持校企融合,強調成果轉化,逐步形成了能源工程力學與防災減災、山地環境巖土與災害智能防治、智慧建造與可持續建設、醫養建筑室內環境控制、水污染生態治理等重點研究方向,在輸電線路結構風工程、山地環境巖土與災害、室內健康環境等領域形成了自我特色和優勢。五年來,學院承擔縱橫向項目216項,經費總額2165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慶市科委基礎與前沿研究計劃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縱向課題64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60余篇,編寫專著10部,獲授權專利100余項,獲重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獎勵4項,成果較好的契合了地方經濟的發展需求。
交流與合作
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合作交流,為學院平臺建設、人才培養提供支持,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自然災害研究中心、重慶大學山地城鎮建設與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重慶建筑科學研究院、重慶建工集團、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中冶建工集團等科研校所及企事業單位建有密切合作交流機制。目前學院與企業共建重慶市級本科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校級本科生實踐教學基地20余個,重慶市級研究生培養基地2個,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站5個,與美國杰克遜州立大學、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等海外開展聯合培養學生項目,與重慶市建委、行業企業合作成立裝配式建筑圍護系統校企協同創新中心,提升了科研成果轉化力度。
學生培養
學院堅持OBE理念,推動專業核心課程群建設,以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全面發展的應用型高級人才為培養目標。學院專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通過構建本科導師、班級導師制度,以及專業下設的結構模型設計協會、BIM研究協會、綠色建筑測評協會、民族建筑研究協會、道路橋梁創新協會、工程造價協會等學生協會全方位推進大學生學科競賽、賽課計劃,近3年來,共取得第十二屆“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道橋類團體一等獎,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信息技術大賽一等獎,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茅以升公益橋-小橋工程”創新設計大賽獲一等獎,“大金空調杯”第十三屆中國制冷空調行業學生科技競賽綜合一等獎,全國高等院校BIM應用技能大賽-BIM造價賽項團隊一等獎,第十屆全國高校“斯維爾杯”BIM建模大賽總決賽工程造價專項一等獎等300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學院年畢業本科學生600余人,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超過93%,受到社會及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

重慶科技大學

添加重慶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重慶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重慶科技大學報錄比、重慶科技大學考研群、重慶科技大學學姐微信、重慶科技大學考研真題、重慶科技大學專業目錄、重慶科技大學排名、重慶科技大學保研、重慶科技大學公眾號、重慶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重慶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重慶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qkjxy/yjsy_337950.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