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重慶三峽學院漢語綜合碩士研究生考研大綱及參考書目

發布時間:2021-09-1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2重慶三峽學院漢語綜合碩士研究生考研大綱及參考書目

2022重慶三峽學院漢語綜合碩士研究生考研大綱及參考書目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2重慶三峽學院漢語綜合碩士研究生考研大綱及參考書目 正文

命題方式 招生單位自命題
試卷滿分 150分
考試時間 180分鐘
考試方式 閉卷、筆試
試卷內容結構
古代漢語                      約60分
現代漢語                      約45分
語言學                        約45分
試卷題型結構
填空題                    約10%
名詞解釋                  約20%
簡答題                    約20%
翻譯題                    約20%
材料分析題                約30%
考試目標
全日制攻讀漢語言文字學學術型碩士學位入學考試《漢語綜合》科目考試內容包括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和語言學等基礎課程,要求考生系統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的語言文字問題。
古代漢語
考試內容和要求
(一)文字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
漢字的形體結構,古書用字中的字形歧異現象,漢字發展簡史。
考試要求:
1.掌握傳統六書的定義及其應用分析;
2.掌握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漢字結構的特點;
3.掌握字形結構與漢字本義的關系分析;
4.了解形符、聲符、部首、偏旁等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5.掌握古今字、異體字、假借字、通假字、繁簡字等概念;
6.掌握古今字、異體字、通假字、繁簡字形成的原因及文選中的字例分析。
(二)詞匯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
詞語的演變與類型,詞語的意義。
考試內容:
1.掌握古今詞義變化的類型;
2.掌握單音詞、復音詞、連綿詞、偏義復詞等概念;
3.掌握詞的本義、引申義、假借義;
4.掌握同義詞辨析的基本內容。
(三)音韻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
《詩經》的韻例及韻部歸納,三十六字母及《廣韻》的聲母、韻部和韻母,近體詩的格律,文字通假與古代漢語雙聲疊韻的關系。
考試要求:
1.掌握韻、韻部、字母等基本概念;
2.了解《詩經》的韻部以及歸納方法;
3.了解《廣韻》及其聲母和韻部。
(四)古代漢語語法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
古代漢語實詞的語法特點,古代漢語虛詞的語法特點,古代漢語的特殊句式。
考試要求:
1.掌握詞類活用的性質和主要類型;
2.掌握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名詞充當狀語的類型及其作用
3.了解介詞“于(於、乎)、以、為”,連詞“而、以、則、然”,助詞“之、是、者、所”,語氣詞“之、乎、也、者、矣、焉、哉、諸、為”;
4.掌握賓語前置的各種格式和語法條件。
(五)文獻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
古書的注釋,古書的校勘與句讀,常見的語言文字學著作。
考試要求
1.掌握古代注疏的類型及基本體例:傳、箋、注、章句、疏、正義、集解、音義;
2.了解注釋的基本術語:曰、為、謂之、謂、猶、之言、之為言、讀為、讀曰、讀如、讀若、渾言、析言、散言、對言、如字、破讀;
3.了解常見校勘術語:衍文、脫文、訛字、錯簡。
(六)古文閱讀
1.范圍:與王力主編《古代漢語》文選難易程度基本一致的古文。
2.標點:對沒有標點的古文,能按句子內容和語氣用現代標點符號進行正確標點。
3.翻譯:要求譯文語句通順,文字規范。
現代漢語
考試內容和要求
一、語音
考試內容:
語音概說、聲母、韻母、音節、音變、音位、語音規范
考試要求:
1.掌握常用的語音基本概念;
2.掌握發音及發音原理;
3.音位及音位變化,對常見的音位變體現象能進行分析說明;
4.了解常見的語流音變及對常見的語流音變現象能進行分析;
5.會運用漢語拼音方案和國際音標進行注音,能對音節內部結構進行分析;
6.了解語音規范的標準。
二、詞匯
考試內容:
詞匯和詞匯單位、詞義的性質和構成、詞義的分解、詞義的聚合——語義場、語境和詞義現代漢語詞匯的組成、詞匯的發展變化和詞匯的規范化。
考試要求:
1.掌握詞匯的基本概念,如語素、詞、短語、基本詞匯、基本義、引申義、成語、慣用語、諺語、格言、歇后語等;
2.掌握現代漢語詞匯系統的分類;
3.掌握詞匯及詞義發展演變的規律(特點)
4.了解現代漢語詞匯規范的標準。
三、語法
考試內容:
語法和語法體系、詞類、短語和句法分析、句子成分、句類句型、常見的句法失誤、復句、句群、標點符號等。
考試要求:
1.掌握詞、詞組的結構類型;
2.能對句子成分進行層次與階梯式圖解法分析;
3.能用變換的方法對句子歧義進行分析和說明;
4.能對復句進行層次分析;
5.能正確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作用及其運用,能分辨運用的正誤。
四、修辭
考試內容:
修辭概說、詞語的錘煉、句式的選擇、辭格、辭格的綜合運用、修辭中常出現的問題。
考試要求:
1.掌握常見修辭格,如借代、借喻、對偶、對比、排比、層遞、反語等;
2.能對常見辭格進行辨識;
3.能對辭格的綜合運用及其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
語言學概論
考試內容和要求
一、語言及語言系統(導言、語言的社會功能、語言是符號系統)
考試內容:
語言、言語,語言學的學科分類、語言學的功用、語言符號的性質和特點、語言的系統分層、組合關系、聚合關系。
考試要求:
1.掌握語言、言語、語言符號、組合關系、聚合關系等概念內容;
2.了解語言學的學科分類;
3.掌握語言學功用;
4.掌握語言的系統及內部分部;
5.掌握語言系統運轉的兩種動力。
二、語言的本體(語音、語法、詞匯及語義)
考試內容:
語音部分:語言交流的一般過程;語音的屬性;語音物理屬性的四要素;發音器官;發音方法;語音分類;元音、輔音發音方法;常見音素發音原理;語音的社會屬性;音位及音位確定原則;音位變體及分類;常見的音位變體;音位的聚合及特性、音位的組合及音節分析;語流音變。
語法部分:語法的概念;語法的特性;基本語法單位;語法意義、語法形式;語法手段及常見語法手段,語法組合規則;組合的層次性和遞歸性;詞類、形態、語法范疇、變換及變換分析、語言的結構學分類、常見的語言類型、世界語言的普遍特征。
詞匯及語義部分:詞匯、詞義的含義及分類;詞義的特征、同義詞、反義詞、組合的基本含義、常見的詞義組合形式及條件、詞義組合過程中“言內意外”現象。
考試要求:
語音部分:
1.理解語音學中的常見概念,包括音高、音重、音長、音質、元音、輔音、音素、音節、音標、音位、語流音變、音位變體、聚合關系、組合關系等;
2.掌握常見音的發音方法,能對其發音原理進行描述;
3.了解音位確立的基本原則是對立和互補兩個關系;掌握音位確定的基本方法;
4.能對常見的音位變體現象進行分析;
5.了解音的聚合關系和組合關系,能對音節進行結構分析;
6.了解語流音變的主要類型,掌握常見的語流音變。
語法部分:
1.掌握語法部分的基本概念:語法、語法意義、語法形式、語法手段、形態、語法范疇、詞類、語素、詞、詞組、句子、選詞、語序、虛詞、詞形變化(屈折;異根;重疊)、附加式、重音、性、數、格、體、時、態、人稱、孤立語、屈折語、粘著語、復綜語等;
2.理解語法的基本特點;
3.了解常見的語法手段;
4.理解變換是考察語言系統的重要手段;會用變換的方式分析語言中的句法現象;
5.了解類型學角度世界語言的幾種類型;理解語言的結構分類(類型學)只是一種分類方式,其與語言優劣無關;通過分類,初步了解世界語言的普遍特征。
詞匯及語義部分:
1.了解詞匯和詞義的含義及分類;理解詞義的一般性(抽象性)、模糊性與全民性特點。
2.知道詞義聚合的幾種情況;了解同義詞、反義詞聚合的基本特點及聚合方式。
3.知道詞義組合的基本含義;了解常見的詞義組合形式及條件;理解詞義組合過程中“言內意外”的特殊現象。
三、語言與社會關系(語言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語言接觸、語言系統的演變)
考試內容:
語言發展的原因;理解語言發展特點;語言的分化及常見形式;親屬語言;語言的分化;方言、語言的統一、親屬語言、共同語、語言的譜系分類。
語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借詞、外來詞、音譯詞、意譯詞、仿譯詞等詞語借用形式;語言融合;語言融合的原因,融合的兩種形式;語言融合的過程;雙語現象;語言排擠;語言接觸及特殊形式。
語音系統是不斷發展的;語音演變的規律性;語法系統是不斷發展的;語法的發展包括組合規則的發展和聚合規則的發展;語法發展中的類推作用;詞匯和詞義系統是不斷發展的;詞匯和詞義系統變化的基本形式;詞義變化的三種結果。
考試要求:
1.了解語言演變的重要因素;
2.理解語言演變的特點;
3.理解語言的分化與方言的關系;
4.理解語言的統一與共同語。
5.理解語言接觸的基本概念:借詞、外來詞、音譯詞、意譯詞、仿譯詞;語言融合、自愿融合、被迫融合、雙語現象、洋涇浜、混合語、國際輔助語等;
6.理解語言融合的原因,融合的兩種形式;
7.理解語言融合的過程;
8.了解語言接觸過程中的一些特殊形式;
9.理解語法的發展包括組合規則的發展和聚合規則的發展,類推在語法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0.理解詞匯系統變化的基本形式包括新詞的產生和舊詞的消亡、詞語的替換;詞義的演化包括擴大、縮小和轉移幾種形式。
參考書目
王力,《古代漢語》(第一二冊),中華書局2012。
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備注
 
 
重慶三峽學院

添加重慶三峽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重慶三峽學院考研分數線、重慶三峽學院報錄比、重慶三峽學院考研群、重慶三峽學院學姐微信、重慶三峽學院考研真題、重慶三峽學院專業目錄、重慶三峽學院排名、重慶三峽學院保研、重慶三峽學院公眾號、重慶三峽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重慶三峽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重慶三峽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qsxxy/cksm_46562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