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中文系導師陸儉明

北京大學中文系導師陸儉明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北京大學中文系導師陸儉明 正文
陸儉明,男,1960年留北京大學任教至今。現工作單位:北京大學中文系。所在教研室:現代漢語、研究領域:現代漢語研究方向:現代漢語句法、現代漢語虛詞、對外漢語教學、中文信息處理以及中學語文教學等方面。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會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曾任)自1981年以來,曾先后應邀赴美國、日本、泰國、新加坡、韓國、挪威、德國、法國、荷蘭、澳大利亞、馬來西亞、葡萄牙、加拿大、越南以及我國的香港、臺灣、澳門等17個國家和地區或任教,或進行合作研究,或進行學術訪問。陸儉明先生為國際級語言大師。
最新簡介
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語委咨詢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等17所海內外大學的榮譽教授。曾任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會長(一屆)、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連續兩屆)、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連續兩屆)、北京大學文科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人文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姓名:陸儉明
性別:男
國籍:中國
出生日期:1935年11月5日
出生地點:江蘇省吳縣
工作單位:北京大學中文系
所在教研室:現代漢語教研室
教學、研究領域:現代漢語
學術講座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語法分析》、《王力先生學術講座:探索與創新——王力先生現代漢語語法研究之基本精神》、《語義和諧律》、《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漢語語法教學與研究》、《科學研究貴在創新》
開設課程
擔任過的課程
語法修辭【外系課程/中文系工農兵學院】
寫作【外系課程】
現代漢語語法專著選讀【本科生】
現代漢語【本科生】
語法分析【研究生】
現代漢語虛詞【本科生】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本科生/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生/浙江師范大學】
漢語語法【美國斯坦福大學】
古代漢語語法【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生】
中文閱讀與寫作【美國斯坦福大學/韓國延世大學】
現代漢語語法【新加坡教育學院】
語法專題【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研究生/韓國延世大學研究生/韓國漢陽大學】
現代漢語語音【日本姬路獨協大學】
學歷工作經歷
1955.9-1960.7.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
1960.9.-1979.6北京大學中文系助教
1979.6.-1980.8.北京大學中文系講師
1980.8.-1985.9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1985.9.-現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1986.7.-現在現代漢語博士生導師
1981.6.22-8.28應邀赴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東亞系講學1986.7.1.-9.30應邀赴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東京大學等進行學術訪問與研究1986.9.30.-10.17.應邀赴香港大學進行學術訪問
1986.12.30.-1987.4.12.客座教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State University)東亞系
1988.2.7.-2.19.應邀赴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進行學術訪問
1989.10.4.-10.9.赴美國夏威夷大學參加第22屆漢藏語言學會議1989.12.25.-1990.1.2.赴新加坡參加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
1991.11.-2.9.應邀赴新加坡國立大學華語研究中心講學
1991.8.25.-10.26.應邀赴挪威奧斯陸大學東歐和東方學系講學
1992.11.4.-11.27.應邀赴日本出席日本中國語學會第42屆全國大會,并應邀赴日本大東文化大學講學
1993.9.1.-1994.1.18.客座教授,韓國延世大學中文系
1994.12.25.-1995.1.6.應邀赴臺灣出席第四屆華語文教學研討會1995.2.25.-8.31.客座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1995.6.26.-7.4.應邀出席北美第七屆漢語研究會
1995.11.22.-11.29.應邀赴日本出席日中漢語教師學術研討會
1996.7.13.-7.21.應邀赴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講學
1996.8.11.-8.25.應邀赴新加坡教育部課程發展署審閱華文教材并講學1997.4.-1988.3.31.客座教授,日本姬路獨協大學外國語學部中國語學科
社會兼職
北京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北京大學計算語言學研究所所長
北京市社科聯中文評議組成員
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會長
國際漢語研究會常務理事(曾任)
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
北京市語言學會副會長兼常務理事
新加坡教育部華語規劃和發展署華語顧問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國家語委研究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
全國高等學校自學考試中文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王力語言學獎評獎委員會委員呂叔湘青年語言學評獎委員會委員
浙江師范大學、黑龍江大學等多所高等學校中文系兼職教授
《語言學論叢》、《當代語言學》(前《國外語言學》)、《北京大學學報》、《世界漢語教學》、《南大語言文化學報》(新加坡)編委,《語言文字應用》、《漢語學習》、《中國語言學論叢》顧問
著作
漢語成語小詞典(集體編寫),商務印書館,1958年。
現代漢語虛詞例釋(集體編寫),商務印書館,1982年。
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虛詞,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八十年代中國語法研究,商務印書館,1993年。
現代漢語句法論,商務印書館,1993年。
陸儉明自選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現代漢語,(集體編寫),商務印書館,1995年
現代漢語基礎(合著,并兼主編),北京線裝書局,2000年6月。
現代漢語基礎自學輔導(合著),北京線裝書局,2001年7月。
20世紀現代漢語語法八大家——陸儉明選集,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與沈陽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八十年代中國語法研究(重排本),商務印書館,2004年。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本體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年。
編著
面臨新世紀挑戰的現代漢語語法研究(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任副主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語文現代化和漢語拼音方案(聯合主編),語文出版社,2004年。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語言文字應用(與沈陽聯合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語言文字應用·教師教學用書(與沈陽聯合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論文
(近300篇,以下列出主要篇目):
1.現代漢語中一個新的語助詞“看”,載《中國語文》1959年10月號。
2.對《關于“和”的用法》的一些意見(與侯學超合寫),《中國語文》1961年2期。
3.關于“無論、不論”的用法(與侯學超合寫),《中國語文》1961年5期。
4.“的”的分合問題及其他,載《語言學論叢》第5輯,1965年。
5.談談跟“的”字有關的幾種語病,《中國語文》1979年3期。
6.漢語口語句法里的易位現象,載《中國語文》1980年1期。
7.“還”和“更”,載《語言學論叢》第6輯,1980年。
8.“程度副詞+形容詞+的”一類結構的性質,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80年2期。
9.關于漢語虛詞教學,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80年4期。
10.漢語語法研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載《中學語文教學》1980年11期。
11.論左右句子意思的因素,載《新疆大學學報》1980年4期。
12.分析方法芻議,載《中國語文》1981年3期。
13.“更加”和“越發”,載《語文研究》1981年1期。
14.關于定語易位問題,載《中國語文》1982年3期。
15.析“像……似的”,載《語文月刊》1982年4期。
16.副詞獨用芻議,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82年2期。
17.由“非疑問形式+呢”造成的疑問句,載《中國語文》1982年6期。
18.關于定語和狀語的區分,載《漢語學習》1983年2期。
19.漢語中表示主從關系的連詞,載《北京大學學報》1983年3期。
20.關于零句和整句,載香港《語文雜志》1983年11期。
21.虛詞,見《現代漢語講座》,知識出版社,1983年。
22.副詞獨用考察,載《語言研究》1983年2期。
23.“的”字結構和“所”字結構,見《語法研究和探索》(1),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
24.現代漢語里的疑問語氣詞,載《中國語文》1984年5期。
25.由指人的名詞自相組合造成的偏正結構,載《中國語言學報》(1985)總第2期。
26.“多”和“少”作定語,載《中國語文》1985年1期。
27.漢語語素和漢字,載《中文自學指導》1985年3期。
28.“名+在+名(處所)”結構作標題,載《中國語文》1985年4期。
29.關于“去+VP”和“VP+去”句式,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85年4期。
30.虛詞研究淺論(與馬真合寫),見《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31.關于時間副詞(與馬真合寫),見《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32.“大”“小”不齊,載《普通話》叢刊第一集,1985年。(筆名陸珍)
33.百靈鳥上了啄木鳥的當——既≠即,載《普通話》叢刊第一集,1985年。(筆名進明)
34.周遍性主語句及其他,載《中國語文》1986年3期。
35.試論句子意義的組成,見《語言研究論叢》第四輯,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年。
36.數量詞中間插入形容詞情況考察,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87年4期。
37.說“年、月、日”,載《世界漢語教學》1987年1期。
38.名詞性“來信”是詞還是詞組?,載《中國語文》1988年5期。
39.雙賓結構補議,載《煙臺大學學報》1988年2期。
40.至今還值得借鑒──紀念《馬氏文通》出版一百周年紀念,載《漢語學習》1988年第5期。
41.現代漢語中數量詞的作用,見《語法研究和探索》(4),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
42.關于動詞、形容詞重疊式的詞性,載《漢語學習》1989年2期。
43.十多年來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管見,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89年2期。
44.十年來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管見,載《國外語言學》1989年2期。
45.關于“它所寫的文章”的切分,載《語言學通訊》1989年1-2期。
46.說量度形容詞,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89年3期。
47.“V來了”試析,載《中國語文》1989年3期。
48.“VA了”述補結構語義分析,載《漢語學習》1990年1期。
49.述補結構的復雜性,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90年1期。
50.漢語句法成分特有的套疊現象,載《中國語文》1990年2期。
51.談句法歧義現象(與馬真合寫),見《漢語論叢》,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年。
52.變換分析在漢語語法研究中的應用,載《湖北大學學報》1990年3期。
53.表疑問的“多少”和“幾”,見《王力先生紀念論文集》,商務印書館,1990年。
54.90年代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發展趨勢,載《語文研究》1990年4期。
55.語義特征分析在漢語語法研究中的應用,載《漢語學習》1991年1期。
56.現代漢語時間詞說略,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91年1期。
57.現代漢語不及物動詞之管見,見《語法研究和探索》(5),語文出版社,1991年。
58.現代漢語句法里的事物化指代現象,載《語言研究》1991年1期。
59.80年代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理論上的建樹,載《世界漢語教學》1991年4期。
60.漢語句法分析方法的嬗變,載《中國語文》1992年6期。
61.漢語詞類問題再議,載日本《現代中國語文法論集》1992年11期。
62.試論制約句子意思的因素,載新加坡《華文研究》總第4期,1992年。
63.漢語句子的特點,載《漢語學習》1993年1期。
64.朱德熙先生在漢語語法研究上的貢獻,載《漢語學習》1993年3期。
65.關于漢語詞類的劃分,載韓國《人文科學》69、70合輯,延世大學校出版部,1993年。
66.關于詞的兼類問題,載《中國語文》1994年1期。
67.影響漢語句子意思的因素,載韓國《中國文化研究》(大邱大學校中國文化研究所編)1994年第3輯。
68.同類詞連用規則芻議,載《中國語文》1994年5期330-338。
69.關于新加坡華語規范化問題,載新加坡《聯合早報》1995年6月16日19版。
70.新加坡華語語法的特點,載新加坡《南大中華語言文化學報》創刊號,1996年。
71.關于語義指向分析,見俞士汶、朱學峰編《計算語言學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72.“名詞+動詞”詞語串淺析(與馬真合寫),載《中國語文》1996年3期。
73.《現代漢語配價語法研究》介紹,載日本《東方》1996年第187期。
74.漢語語素和語形,見《古田教授頌壽記念·中國學論集》,汲古書院,1997年,日本。
75.關于語義指向分析,載《中國語言學論叢》總第一輯,1997年。
76.有關漢語分詞的幾點意見,載《語言文字應用》1997年2期。(筆名“進明”)
77.形容詞作結果補語情況考察(與馬真合寫),見余靄芹、遠藤光曉共編《橋本萬太郎紀念·中國語學論集》,內山書店,1997年,日本東京。又見《漢語學習》1997年第1期和第3期。
78.對外漢語教學和配價語法理論,載《世界漢語教學》1997年第1期,又見《第五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79.希望《現代漢語詞典》精益求精,《語言文字應用》1997年2期。
80.現代漢語系列化課程的建設與實踐,《中國高等教育》1997年9期。
81.對外漢語教學中經常要思考的問題,載《語言文字應用》1998年第4期。
82.成年人怎樣更有效地學習漢語?(在大阪帝冢山學院大學的演講,12月5日),載日本《中國文化論叢》第7號,1998年。
83.漢語語法研究所面臨的挑戰(與郭銳合寫),載《世界漢語教學》1998年第4期。
84.改進中學語文教學之管見,載《中學語文》1999年第3期。
85.卷首語,載《語言文字應用》1999年第1期。
86.“這是……”和“這個是……”,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99年2期。
87.關于漢語詞匯教學的問題,載日本《關西漢協通訊》1999年第一期。
88.關于漢語詞類的劃分,見呂叔湘等著《語法研究入門》,商務印書館,1999年。
89.“著(·zhe)”字補議,載《中國語文》1999年第5期。
i.關于開展對外漢語教學基礎研究之管見,載《語言文字應用》1999年第4期。
90.新中國語言學50年,載《當代語言學》1999年地4期。
91.漢語言文字應用面面觀,載《語言文字應用》2000年第2期。
92.漢語的應用研究是漢語本體研究的試金石,載《語言文字應用》2000年第2期。
93.中國語教學中的詞語教學問題,見《荒屋勸教授古稀記念·中國語論集》,日本白帝社,2000年。
94.為什么可以說“她是王剛的老師”,卻不能說“*他是王剛的教師”?,見首都師范大學語言研究中心、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主辦,劉利民、周建設主編《語言》第一卷,2000年。
95.一部別具特色的法律語言研究專著,《語言文字應用》2000年第3期。
96.“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2000年第3期。
97.對外漢語教學是漢語本體研究的試金石,見張德鑫、靳光謹編《對外漢語教學回眸與思考》,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年10月。
98.也談中學語文教學,見鐘曉雨主編《問題與對策――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i.跨入新世紀后我國漢語應用研究的三個主要方面,《中國語文》2000年第6期。
99.關于句處理中所要關注的語義問題,《語言研究》2001年第1期。
100.現代漢語時量詞說略,載《語言學論叢》第23輯,商務印書館,2001年。
101.博士生培養雜議,《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1期。
102.《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公布是我們國家的一件大事,《語言文字應用》2001年第2期。
103.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方法淺議,見王本華編《紀念張志公學術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4.要從更為廣闊的視角審視中學語文教學,《語文教學通訊》2001年第6期。
105.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詞匯教學問題,載戴昭銘、陸鏡光主編《語言學問題集刊》第一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106.中國語語法教學中需關注的語義現象,載日本《中國語學》2001年總第248號。
107.“VA了”述補結構補議,《漢語學習》2001年第4期。
108.現代漢語應用研究,見《面向21世紀人文社會科學100個重大問題》,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9.新加坡華語句法特點及其規范問題(上),《海外華文教學》2001年第4期。
110.新加坡華語句法特點及其規范問題(下),《海外華文教學》2002年第1期。
111.動詞后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問題,《世界漢語教學》2002年第2期。
112.英漢回答是非問句的認知差異,《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113.再談要從更為廣闊的視角審視語文教學,《語文教學通訊》2002年第6期。
114.再談要從更為廣闊的視角審視語文教學,見何國祥主編《語文教育的反思》(2001年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教育學院語文教育中心,2002年。
115.再談“吃了他三個蘋果”一類結構的性質,《中國語文》2002年第4期。
116.喬姆斯基句法理論與漢語研究,《外國語》2002年第4期。
117.漢語句法研究的新思考,《語言學論叢》第二十六輯,商務印書館,2002年。
118.新加坡華語句法特點及其規范問題,見李元瑾主編《新馬華人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新加坡,2002年。
119.關于遞系式,見《紀念王力先生百年誕辰學術集》,商務印書館,2002年。
120.關于句處理中所要考慮的語義問題,見“北大論壇”論文集編委會《21世紀:人文與社會——首屆“北大論壇”論文集》2002年P.88—106。
121.關于分類,載首都師范大學語言研究中心、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主辦,劉利民、周建設主編《語言》第三卷,2002年。
122.不斷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的新情況新問題,《國外漢語教學動態》創刊號,2002年。
123.當今語法研究的走向,見吉林大學《語言文字學論壇》(第一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124.中國語言學的發展需要《語言科學》這樣的園地,《語言科學》創刊號,2002年。
125.中國大陸50年來的漢語語法研究,見《兩岸中國語文學五十年研究之成就與方向》(韓國中語中文學第1回國際學術發表會發表論文集),韓國延世大學出版社,2002年。
126.堅持多元論,加強理論意識,大力開展漢語言語運用的研究,《修辭學習》2003年第1期。
127.大力開展漢語言語運用的研究,《長江學術》(武漢)2003年第三輯。
128.英漢回答是非問句的認知差異,趙金銘主編《對外漢語研究的跨學科探索》,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3年。
129.談談漢語虛詞研究,《澳門理工學報》(澳門)2003年第1期。
130.關于漢語虛詞意義的研究,Newsletter of Humanities Studies in NewYork(《紐約人文通訊》創刊號,2003年。
131.語法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見北京語言大學編《繼往開來——新中國對外漢語教學52周年座談會記實》,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3年。
132.句處理中排歧問題補議(與王黎合寫),見孫茂松、陳群秀主編《語言計算與基于內容的文本處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133.對“NP+的+VP”結構的重新認識,《中國語文》2003年第5期。
134.對外漢語教學現狀和展望,見翟汛、蕭素秋主編《對外漢語教學與中國文化——2003國際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漢學出版社,2003年。
135.語義在自然語言處理中的作用,見徐波、孫茂松編《中文信息處理若干重要問題》,科學出版社,2003年。
136.“百年誕辰”還是“誕辰百年”?《咬文嚼字》2003年第8期。3000字。
137.詞語句法、語義的多功能性:對“構式語法”理論的解釋,《外國語》2004年第2期。又見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語言文字學》2004年第5期。
138.增強學科意識,發展對外漢語教學,載《世界漢語教學》2004年第1期。
139.關于漢語方言語法調查研究之管見,載《語言科學》2004年第2期。
140.詞的具體意義對句子意思理解的影響,載《漢語學習》2004年第2期。又見苗傳江、杜燕玲主編《第二屆HNC與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海洋出版社,北京,2004年。
141.要對廣大讀者負責,載《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4月15日第3版。
142.“規范”二字須慎用,載《博覽群書》2004年第7期;《語文建設通訊》(香港)又以《“規范”易成誤導》在2004年第77期上轉載。
143.應啟動辭書準入制,見邢東田編《拯救辭書》,學林出版社,2004年。
144.有關詞性標注的一點意見,在《語言文字應用》2004年第2期。
145.要重視交代詞語或句法格式使用的語義背景,載美國2004年Newsletter of Humanities Studies in NewYork(《紐約人文通訊》)
146.語文教學改革的前提條件,見叢鐵華主編《漢語教學新理念》,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147.確定領屬關系之我見,載《南大語言學》第一編,商務印書館,2004年。
148.呂叔湘與“《現漢》風格”,載《光明日報》2004年8月12日版。
149.“句式語法”理論與漢語研究,載《中國語文》2004年第5期。
150.有關被動句的幾個問題,載《漢語學報》2004年第2期。
151.對外漢語教學一得,載《海外華文教學》2004年第4期。
152.增強學科意識,發展對外漢語教學,見中國應用語言學會編《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科技聯合出版社,2004年。
153.漢語走向世界的一些思考,見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編《語言研究的務實與創新——慶祝胡明揚教授八十華誕學術論文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年。
154.對外漢語教學和漢語本體研究的關系,載《語言文字應用》2005年第1期。
155.漢語走向世界的一些思考,載《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156.華文教員應有的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載《華文教學通訊》2005年3月15日第二版。
157.21世紀對外漢語教學,見李振清、陳雅芬、梁新欣主編《中文教學理論與實踐的回顧與展望——慶祝趙智超教授退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3-42頁,臺灣師大書苑發行,2005年3月,臺北。
158.關于建立“大華語”概念的建議,《漢語教學學刊》2005年第1輯。
159.要重視講解詞語和句法格式的使用環境,《對外漢語研究》2005年第1期。
160.漢語語法研究的必由之路,《語言文字應用》2005年第3期。
161.對外漢語教員應有自尊自重意識,《武漢大學學報》,2005年4-1期。
162.對外漢語教學與漢語本體研究,見崔健、曹秀玲主編《對韓(朝)漢語教學研究》,延邊大學出版社,2005年。
163.漢語教員應有的意識,《世界漢語教學》2005年第1期。
164.漢語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05年第16卷。
165.《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是以不讓讀者可放心使用的詞典,《中國與教育與研究》(韓國)創刊號,2005年8月。
166.談談言語學,見李宇明等編《言語與言語學研究》,崇文書局,武漢,2005年。
167.要重視特征的描寫與研究,《長江學術》2006年第1期。
168.繼續堅持并發揚學術引航的好傳統,美國《紐約人文學刊》2006年號(總第四卷)。
169.語言研究目的淺議,《語言文字應用》2006年第2期。
170.開展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詞匯語法研究(與王黎合寫),《語言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2期。
171.詞匯研究很難也很重要,見《詞匯學理論與應用》編委會編《詞匯學理論與應用》p.1-3,商務印書館,2006年。
172.現代漢語詞典釋義中的幾個問題,見《詞匯學理論與應用》編委會編《詞匯學理論與應用》p.266-275,商務印書館,2006年。
173.句法語義接口問題,《外國語》2006年3期。
174.語文教育之癥結與出路,香港《中國語文通訊》2006年第77期2-14;同時在大陸《課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3期刊用。
175.堅持語言文字規范,促進漢語的國際推廣,《現代語文》2006年12期。
176.語文教學的定位問題,《中學語文》2006年2期。
177.漢語走向世界的一些思考,見譚慧敏主編《漢語文走向世界》,南洋人文叢書,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巴方文化創作室,新加坡,2006年。
178.有關被動句的幾個問題,載邢福義主編《漢語被動表述問題研究新拓展》,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
179.語言研究的突破與創新,載云貴斌主編《語言學名家講座》,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
180.中文教育該怎么定位?載《語文研究語創作》第十卷,2006年,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
181.《商務館學漢語詞典》評述,載《文匯讀書周報》“辭書廣角版”,2006年10月27日第10版。
182.要重視語言事實的挖掘與描寫,載《漢藏語學報》2007年第1期(P.18-26)
183.信息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問題,載《語文信息》2007年第2期。
184.極富創新性的方言詞典,載《中華讀書報》2007年2月14日第4版。
185.當務之急要給語文課程定好位,載《語文教學通訊》2007年第1期(1頁)。
186.再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學科建設問題,載《長江學術》(94-95頁),2007第2期。
187.當代語法理論和現代漢語語法研究之管見,載《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97-104頁),2007第3期。
188.語法研究的走向,見邵敬敏、張先亮主編《漢語語法研究的新拓展(三)》(6-14頁),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
189.語文教學定位應定在哪里?,載《語言文字應用》2007年第3期。
190.要重視漢語書面語教學(《世界漢語教學》創刊20周年筆談會),載《世界漢語教學》2007年第3期。
191.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本體研究和漢語本體研究,載《世界漢語教學》2007年第3期(94-97頁)。
192.吳縣老東山話里的“阿VP?”疑問句,載《語言學論叢》第三十五輯,2007年。
193.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教學必須重視書面語教學,載《對外漢語研究》2007年第三期。
194.從量詞“位”的用法變異談起,《語言科學》(P.33-35)2007年第6期。
195.怎樣把握虛詞的意義,載《語文建設》2007年增刊。
196.華文教員應該有的意識和能力,載《世界華文教育》(P.41-44)2007年創刊號。
197.從量詞“位”的用法變異談起——中國語言學發展之路的一點想法,見陳燕、耿振生主編《繼往開來的語言學發展之路》(P.154-158),語文出版社,2008年。
198.構式語法理論的價值與局限,載《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P.142-151)2008年第1期。
199.關于漢語修辭研究的一點想法,載《修辭學習》2008年第2期(P.1-5)。
200.漢語修辭研究深化的空間,載《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P.28-33)。
201.《漢語拼音方案》和漢語教學,載《語言文字應用》2008年增刊(P.58-63,2008年6月30日出版)。
202.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學科建設及其本體研究,載《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5期(P.359-361)。
203.關于漢語句法、語義研究的新思考,載日本《中國語學》第255號,2008年(P.217-225)。
204.關于漢語教學的學科建設和本題研究,見蔡建國主編《中華文化傳播任務與方法》(75-81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05.漢語教學的新變化、新問題、新任務、新意識,載《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5-10頁)。
206.隱喻、轉喻散議,載《外國語》2009年第1期(P.44-50)
207.以科研引航使漢語教學事業健康地向前發展.《語言文字應用》2009年03期
208.當代語言學理論與漢語教學.《世界漢語教學》2009年03期
209.構式與意象圖式.《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10.論立法語言規范中的技術問題,載《修辭學習》2009年第3期(P.17-23)。[第二作者]
212.構式語塊漢語教學,見蔡昌卓主編《多位視野下的漢語教學——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8頁),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
213.以創新理念推進中國語文教育——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載《語文建設》2009年11期(P.29-39)。
214.詞匯教學與詞匯研究之管見,見吳偉平、李兆麟編著《語言學與華語二語教學》,香港大學出版社,2009年。
215.《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繼續堅持并發揚學術引航的好傳統,見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現代漢語詞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商務印書館,2009年。
216.再談要加強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基礎性研究,載《華文教學與研究》(原《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9(4):47-52
譯文
吳語情貌詞“仔”的語源(【美】梅祖麟),載《國外語言學》1980年3期。
漢語語義單位的排列次序(【美】李英哲),載《國外語言學》1983年3期。
序文
1《現代漢語補語研究資料》(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編)序,北京語言學院出
版社,1992年。
2《語體語言教程》(段業輝著)序,1993年。
3《陸儉明自選集》跋,1993年。
4《現代漢語空語類研究》(沈陽著)序,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年。
5《八十年代中國語法研究》(韓文譯本)序,1994年。載漢語學習》1994年6期。
6《現代漢語配價語法研究》(沈陽、鄭定歐主編)序,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7《語言文字論集》(新加坡林萬菁著)序,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漢語研究中心,1996年。
8《華文教學應走的路向》(新加坡周清海著)序,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1998年。
9《現代漢語配價語法研究》(第二輯)(袁毓林、郭銳主編)序,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10《漢語動詞的配價研究》(袁毓林著)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語言的認知研究和計算分析》(袁毓林著)序,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12《漢語語法變換研究》(方經民著)序,日本白帝社,東京都,1998年。
13《新聞語言學》(段業輝著)序,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14《八十年代中國語法研究》(日文譯本)序,2000年。
15《配價理論與漢語語法研究》(沈陽主編)序,語文出版社,2000年。
16《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現代漢語短語結構規則研究》(詹衛東著)序,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
17《對外漢語教學回眸與思考》(張德鑫、靳光謹編)序,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年10月。
18《現代漢語動詞語義計算理論》(靳光瑾著)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
19《現代漢語名詞研究》(王玨著)序,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20《普遍語法原則與漢語語法研究》(徐杰著)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21《生成語法理論與漢語語法研究》(沈陽、何元建、顧陽著)序,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載《漢語學習》2002年第2期。
22《泰語語法新編》(裴曉睿著)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23《北京話里的“著(·zhe)”字新探》(劉一之著)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24《喬姆斯基的形式句法——歷史進程與最新理論》(石定栩著)序,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2年。
25《現代漢語詞類研究》(郭銳著)序,商務印書館,2002年。
26《漢語標題語言研究》(尹世超著)序,商務印書館,2002年。
27《語言理解與認知》(崔希亮著)序,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2年。
28《漢語語義結構研究》(李芳杰著)序,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29《法庭問答及其互動研究》(廖美珍著)序,法律出版社,2003年。
30《漢語句法引論》(徐丹著)序,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3年。
31《漢語方言語法研究和探索》(戴昭銘主編)序,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32《漢語復合詞語義構詞法研究》(朱彥著)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33《現代漢語中的致使句式》(熊仲儒著)序,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
34《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袁毓林著)序,商務印書館,2004年。
35《漢語教學與漢語拼音正字法》(許福吉、馮志偉著)序,新加坡,2005年。
36《語言學前沿與漢語研究》(劉丹青主編)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37《嘻哈說唱學漢語》(盧毓文編)序,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6年。
38《“國別化”對外漢語教學用詞表制定的研究:以韓國語為例》(甘瑞瑗著)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39《隆回湘語動詞句式的配價研究》(丁加勇著)序,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
40《商務館學漢語詞典》(魯健冀、呂文華編)序,商務印書館,2006年。
41《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吳海波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42《語言非范疇化——語言范疇化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劉正光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年。
43《商業漢語口語研究——現場促銷語言調查與分析》(張黎著),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
44《動態語言知識更新研究》(張普著),商務印書館,2007年。
45《韓國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研究》(錢玉蓮著),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
46《〈莊子〉動詞配價研究》(殷國光著),XXX出版社,2008年。
47《四種媒體新聞語言比較研究》(段業輝著),XXX出版社,2008年。
49《言語交際學重構》(劉煥輝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
50《實用醫學漢語·語言篇》(朱徳君、程樂樂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
51《全國優秀對外漢語教師教學論集》(趙曉非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52《基于認知的漢語計算語言學研究》(袁毓林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53《漢語詞類劃分手冊》(袁毓林著),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9年。
科研項目
1.漢語詞類問題研究,1986-1990,“七五”國家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朱德熙牽頭,本人參加。
2.現代漢語詞語語法信息庫,1986-1990,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
3.面向漢語理解的短語信息庫的構造,1995.1-1997.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俞士汶牽頭,本人參加。。
4.現代漢語句法語義研究,1997.1-1999.1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本人主持。
5.宋代名家詩網絡檢索系統,1996-1997,與臺灣元智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合作項目,本人參加。已完成,在華盛頓大學演示得到廣泛好評。
6.現代漢語語義指向研究,1999-2000.5,社科基金項目,沈陽主持,本人參加。
7.圖象、語音、自然語言理解與知識挖掘(國務院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子課題“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現代漢語動詞論旨結構系統和漢語詞語語義分類層級系統研究”,主持并參加,2000-2003年。
8.漢語語義知識的形式化模型及語義分類系統研究(申報教育部重要研究基地項目),主持并參加,2000-2003年。
9.大規模中文樹庫建設及其應用研究(項目號是:06JJD740001),教育部社科司文科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07-2010)。(以本人名義申報,詹衛東具體承擔)
獲獎情況
1978年,獲北京大學優秀教學獎。
1992年,論文《“V來了”試析》和《“VA了”述補結構語義分析》榮獲北京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1996年,以陸儉明牽頭申請的《現代漢語》教材榮獲國家教委教材一等獎。
1996年,以陸儉明牽頭申請的“現代漢語系列化課程的建設與實踐”教學成果榮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7年,以陸儉明牽頭申請的“現代漢語系列化課程的建設與實踐”教學成果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8年,現代漢語語法信息詞典(本人第三研制者)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999年,以陸儉明主持的主干基礎課程“現代漢語”獲北京大學優秀主干基礎課。
2002年9月,由陸儉明主持的“現代漢語”課程獲北京大學優秀課程稱號。
2002年9月,獲得北京大學2001-2002年度教學優秀獎。
2003年9月,獲第一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2003年9月,獲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一等獎。
2003年12月,《二十世紀現代漢語語法八大家叢書》(內含《陸儉明選集》獲得第六屆國家圖書獎。
2003年,由陸儉明主持的主干基礎課程“現代漢語”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5年9月,“漢語和漢語研究”通識課程教學和教材建設(北京大學)榮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
2006年12月,《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榮獲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08年學術活動
陸儉明教授出席學術活動2009年
陸儉明教授出席學術活動2009年
2008.01.04.國家語委咨詢委員會會議(國誼賓館)。
2008.01.05-06.應邀出席“望道修辭學論壇”(復旦大學),作大會專題報告,題為“關于漢語修辭研究的一點想法”。
2008.01.11.上午,出席商務印書館“中青年語言學文庫基金”入選項目評審會。
2008.01.11.下午,出席“北語名師對外漢語教學口述史”項目啟動儀式暨項目論證會。
2008.01.12.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16屆年會與會論文提要評審會。
2008.01.17-18.應邀出席“世界華文教學研究生論壇”(暨南大學化文學院),在會上作專題報告,題為“華語教學的新形勢、新情況、新任務”。
2008.01.21.-02-16.應邀赴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文學院講學。
2008.01.28.應邀去泰國皇太后大學文學院訪問并座談。
2008.03.01.應邀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作報告,題目是“語言已經成為一種非物質資源”。
2008.03.16.應邀在首都師范大學作報告,題目是“怎樣讀書做學問”。
2008.03.20-22.應邀出席“第二屆國際認知語義學研討會”(蘇州大學),在會上作題為“也說隱喻和轉喻”的主題報告。
2008.03.21.下午應邀在蘇州科技學院作報告,題目是“語言已成為一種非物質資源”。
2008.03.22.下午應邀在蘇州大學文學院作報告,題目是“關于構式語法理論”。
2008.03.22.晚上應邀在蘇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座談。
2008.03.24.上午出席教育部關于語言普查調研咨詢會。
2008.03.26.下午應邀在北大教學論壇作報告,題目是“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及教學策略的變化”。
2008.03.28.應邀在首都師范大學作報告,題目是“研究意識和研究工作”。
2008.03.28.應邀參加北外劉潤青教授博士生預答辯。
2008.03.29.上午出席北外劉潤清教授的博士生論文預答辯。
2008.03.30.-04.02.對《中國語言生活綠皮書》審稿(杭州師大)
2008.04.03.-05.應邀訪問浙江大學海外文華學院。
2008.04.07.下午,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秘書處會議(北語)。
2008.04.09.下午,北京語言大學外語學院方立教授博士生資格考試。
2008.04.11.-16.應邀赴云南大學海外教育學院訪問。
2008.04.19.北京語言學會年會(北京語言大學),在會上作主題報告,題目是“漢語研究的目的和當前研究任務”。
2008.04.20-21.出席國家教委語信司舉行的“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50周年學術研討會”,會上發表論文《<漢語拼音方案>和漢語教學》。
2008.04.26.出席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會議。
2008.04.28.-05.03.應邀赴南昌大學文學院訪問,做學術報告,題目是“關于構式語法理論”。
2008.05.09.-11.出席《中國語言生活綠皮書》審稿會(懷柔)。
2008.05.15.-16.高考語文審題。
2008.05.17.-18.高考語文審題。
2008.05.19.出席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論文答辯。
2008.05.22.-23.應邀赴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國外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的邀請,前往訪問,出席一次座談,作一次學術報告,報告題目是“構式語法理論的貢獻與局限”。
2008.05.24.晚,出席古川裕博士論文答辯。
2008.05.25.出席《中國語言生活綠皮書》審稿會(香山別墅)。
2008.06.06.-08.應邀赴蘇州訪問。
2008.06.10.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秘書處會議。
2008.06.12.下午,出席計算語言學研究所俞士汶博士生資格考試暨開題報告。
2008.06.17.上午,出席北京語言大學舉行的“北京市教委共建項目啟動暨‘漢語國際推廣下的首都留學生教育研究’研討會”(西郊賓館)。
2008.06.25-26.應邀出席南京大學社會語言學實驗室成立五周年慶祝活動,在25、26日先后做兩次報告——“詞語間語義關系的多重性”和“語法研究的新思考”。
2008.06.26-28.出席由上海財經大學、日本一橋大學、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聯合主辦的“當代語言學理論與商貿漢語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財大),作專題報告,題目是“當代語言學理論與漢語教學”。
2008.06.30-07.03.應邀訪問寧夏北方民族大學北方語言研究院。
2008.07.11-12.應邀出席全澳中文教師聯會第14屆年會,在會上作專題演講,題目是“進一步以科學態度對待漢語教材編寫”。
2008.07.14-16.應邀出席“語言的描寫與解釋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念胡裕樹先生誕辰90周年”,在大會上治此病做學術報告,題目是“構式語法與意象圖式”。
2008.07.21.應邀去北京語言大學給“臺灣華語師資學術交流團”做學術報告,題目是“漢語教學的學科性質與漢語教師應有的素質和知識結構”。
2008.07.28.出席“環球漢語”學術委員會會議,審視“環球漢語”導航片。
2008.08.06.上午,出席北京語言大學申請進入211工程的預評估會議。
2008.08.20.出席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在京會長、秘書長會議(漢辦)。
2008.08.21-23.出席武漢大學文學院徐今博士論文答辯。
2008.08.25-27.出席“第六屆中文電化教學國際研討會”,在會上作主題報告,題目是“漢語教學的新變化、新問題、新任務、新意識”。
2008.08.31-09.03.出席并主持在杭州舉行的“世界漢語教學第七屆理事會”。
2008.09.05-06.應邀出席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舉行的“《語言與語言學百科全書》出版主題研討會”,作了題為“《語言與語言學百科全書》(第2版)所體現的思想與精神”的發言。
2008.09.08.下午,出席北京大學中文系學術委員會評聘會議。
2008.09.19-21.應邀出席外研社在大連舉行的“第四屆商務漢語研討會”,在會上作了題為“進一步以科學態度對待漢語教材編寫”的主題報告,最后做會議總結發言。
2008.10.07.上午,出席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的“北京市語言學會重陽老人座談會”。
2008.10.08.下午,應邀在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作題為“當代語言學理論與漢語教學”的報告。
2008.10.09.晚上,作為支持單位的代表出席由商務印書館《漢語世界》雜志社、中國長城學會組織的“長城‘漢語之夜’國際文化活動”。
2008.10.10.上午,出席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呂叔湘青年語言學獎評審會”。
2008.10.11.上午,出席中央民族大學《漢藏語學報》編委會。
2008.10.13.下午,出席北京大學發展戰略座談會。
2008.10.25.應邀出席云南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推廣與漢語研究’學術報告會”,在會上作題為“當代語言學理論與漢語教學”。
2008.10.13.下午,出席北京大學發展戰略座談會。
2008.10.31.下午,應邀在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做學術報告,題目是“當代語言學理論與漢語教學”。
2008.11.08.下午,應邀在煙臺大學漢語言文學院做學術報告,題目是“漢語教學、中文信息處理與當代語言學理論”。
2008.11.08.晚上,應邀在魯東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做學術報告,題目是“漢語教學的新變化、新問題、新任務、新意識”。
2008.11.09.晚上,應邀在煙臺大學文學院做學術報告,題目是“語言已成為一種非物質資源”。
2008.11.14.晚上,應邀在肇慶學院文學院做學術報告,題目是“時代的發展促成
語言已成為一種非物質資源”。
2008.11.15-16.出席“2008漢語語法南粵論壇”,發表題為“也說隱喻與轉喻”的學術論文。
2008.11.18.下午,應邀在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做學術報告,題目是“加強當代語言學理論學習,推進漢語走向世界”。
2008.11.25-26.出席日本櫻美林大學孔子學院評議委員會(東京)。
2008.11.30.應邀在清華大學對外漢語文化教學中心做學術報告,題目是“進一步以科學態度對待漢語教材編寫”。
2008.12.03.出席教育部語信司舉行的“語言資源的實時監測與規范引導”研討會。
2008.12.07-09.應邀出席于海南省海口市舉行“亞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題為“語言教育、語言學習與國家的發展”的學術論文。
2008.12.11.晚,應邀在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作學術報告,題目是“語言教育、語言學習與國家的發展”。
2008.12.12.上午應邀出席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建院30周年慶典。
2008.12.13.下午出席北京語言大學外語學院方立教授的博士生的開題報告和中期資格考試。
2008.12.14.晚上出席并主持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第四次會議。
2008.12.15-17.出席并主持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即第九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
2008.12.19.上午應邀在珠海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文學院做學術報告,題目是“漢語教學的形勢、問題和任務”。
2008.12.21-22.應邀出席由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和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文學院聯合主辦的“不同環境下的漢語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全體會議上作題為“當代語言學理論與漢語教學”的學術報告。
2008.12.29.上午應邀出席在商務印書館舉行的“中國語言資源開發應用中心揭牌儀式”。
2008.12.30.應邀出席在教育部舉行的“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審定委員會會議”。
添加北京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北京大學考研分數線、北京大學報錄比、北京大學考研群、北京大學學姐微信、北京大學考研真題、北京大學專業目錄、北京大學排名、北京大學保研、北京大學公眾號、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北京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beijingdaxue/daoshi_113791.html
推薦閱讀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康斌
康斌性別:男職務:副主任職稱:主任醫師科室:骨關節外科專家簡介:醫學博士。從事骨科臨床工作近年,擅長各種骨科疾病的診療技術,在骨關節創傷、感染、腫瘤等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楊宏宇
楊宏宇性別:男職務:副主任職稱:主任醫師科室:口腔科專家簡介:楊宏宇,醫學博士,口腔頜面外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從事口腔頜面外科臨床工作年。擅長口腔癌聯合根治術及術后組織……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張文濤
張文濤性別:男職務:主任職稱:主任醫師科室:運動醫學與康復科專家簡介:張文濤,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關節鏡學組全國委員。年作為廣東省特殊引進人才由中……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劉鳳安
劉鳳安性別:男職務:主任職稱:主任醫師科室:耳鼻咽喉科專家簡介: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從事耳鼻喉科臨床工作年現任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廣東省耳鼻咽喉科專業高級資格評……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李金瑛
李金瑛性別:女職稱:主任醫師科室:眼科專家簡介: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眼科臨床工作近年,積累了豐富的眼科臨床經驗和扎實的理論知識,擅長于各種復雜類型白內障超聲乳化、……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王成林
王成林性別:男職務:副主任職稱:主任醫師科室:醫學影像科專家簡介:研究生學歷,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影像學診斷工作年。擅長腹部疾病及罕少疾病影像學診斷,尤其對肝、膽、胰疾病的……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陳蕓
陳蕓性別:女職務:主任職稱:主任醫師科室:超聲影像科專家簡介: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黨委書記,超聲醫學影像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臨床診斷和教研工作,臨床經驗豐富,理論……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馬剛
馬剛性別:男職務:副主任職稱:主任醫師科室:皮膚性病科專家簡介: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委員,深圳市醫學會皮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從事皮膚性病臨床、教……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于波
于波性別:男職務:皮膚科主任職稱:主任醫師科室:皮膚性病科專家簡介:于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皮膚性病學博士,從事皮膚性病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年,擅長皮膚美容(如皮膚激光、……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羅瓊
羅瓊性別:女職務:腎內科主任職稱:主任醫師科室:腎內科專家簡介:從事腎內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余年,擅長于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如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病),繼發性腎小球……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王慶文
王慶文性別:女職務:科主任職稱:主任醫師科室:風濕免疫科專家簡介:王慶文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導師。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風濕免疫科科主任,深圳市醫學會風濕分會副主委。從事風濕……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宋衛東
宋衛東性別:男職務:呼吸內科主任職稱:主任醫師科室:呼吸內科專家簡介:醫學博士、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從事呼吸內科臨床工作余年。擅長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的中西醫診……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蔡文訓
蔡文訓性別:女職務:副主任職稱:主任醫師科室:專家簡介:危重病醫學碩士生導師。從事危重病及麻醉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余年,對危重病人搶救、治療及管理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對危……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馬忠恕
馬忠恕性別:男職稱:主任醫師科室:耳鼻咽喉科專家簡介: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耳鼻咽喉科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近年。擅長:耳、鼻、咽、喉、疾病的診治;咽、喉、頭頸……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陸興
陸興性別:男職務:副主任職稱:主任醫師科室:耳鼻咽喉科專家簡介:從事耳鼻喉科臨床工作近年。碩士生導師。擅長慢性鼻炎、鼻竇炎鼻、面部創傷,鼾癥,喉腫瘤的治療及其他多種慢性病的……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李瑞珍
李瑞珍性別:女職務:婦科副主任職稱:主任醫師科室:婦產科專家簡介:李瑞珍,教授,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國外醫學婦產科分冊等多家雜志編委,中華醫學會和國際婦產科聯盟成員。從事……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樊尚榮
樊尚榮性別:男職務:產科主任職稱:主任醫師科室:婦產科專家簡介:樊尚榮醫學博士、產科主任、婦產科主任醫師、教授、北京大學醫學部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年。擅長產科……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王玉潔
王玉潔性別:女職稱:主任醫師科室:婦產科專家簡介:碩士生導師。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多年,擅長生殖內分泌、計劃生育、婦科腔鏡手術。獲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衛生部聯合授予的“全……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李環
李環性別:女職稱:主任醫師科室:婦產科專家簡介:李環,婦產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山醫科大學(六年制)醫療系畢業,全國盆底網專家庫成員,深圳市繼續教育中心兼職教授,國際……
日期:11-22 閱讀量:20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研究生導師:鄧玉清
鄧玉清性別:女職稱:主任醫師科室:婦產科專家簡介:鄧玉清,女,醫學碩士,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深圳市醫學會婦產科分會委員,深圳市急危重癥孕產婦搶救專家組成員。從事婦產科臨床……
日期:11-22 閱讀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