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現當代文學考研經驗分享

北京大學現當代文學考研經驗分享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大學 研究生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北京大學現當代文學考研經驗分享 正文
要相信,永遠都會有光明的那天,要相信,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回報,不是沒有回報,只是時候未到。你只管去努力,歲月自有安排。
?寫在前面
收到錄取通知書有一個多月了,生活并沒有因為考入了名校的研究生而有大的歡喜,反而更多的是從容與平淡的心情,也沒有想過要寫點什么經驗,畢竟優秀的同學太多了,我也只是最平凡的一個。突然想起可以多少分享點自己的經歷于立志考入北大中文的青年們,以下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與經歷,希望有所幫助。
?個人簡介
本人2013年本科畢業,曾經參加了當年的考研,不幸卻因專業基礎沒有考好而與北大失之交臂,后來參加了事業單位與公務員考試入職,從2013年6月畢業后到2015年6月這整整兩年的時間,在政府機關蹉跎了歲月,磨練了性情,現在終于得以辭職。
?為什么要考北大中文系現代文學專業?
本人處女座,有較強的完美主義傾向,大學期間非常不滿意自己的學校不是985、211,感覺見到的世面不廣,以后就業前景不是太令人滿意,雖然本科學的是學校的王牌專業漢語言文學,即使學校的老師知識淵博,待我很好,依然還是想追求更好的教育背景,于是選擇了全國最好的中文系。同時在大一大二讀了很多現當代的文學作品,非常感興趣,又因為當代文學一直在發展中,而現代文學歷經時間久,可以用一種“距離”來研究,所以定下了現代文學的方向。
?中文系沒有指定教材,讀多少本書比較合適?
很多學弟學妹讓我推薦書籍,其實我看書并沒有一個確定的書單,當年考研時經常會借鑒學長學姐的經驗貼與書單,現在感覺那也許只是一個引子,因為在看書的過程中,有人在這方面比較擅長可以說出來觀點了,而有人卻這方面有點欠缺需要多看此類書充實。具體還要根據你已掌握出來的知識來定具體的書目。
必看:教材——中國現當代文學(錢理群、嚴家炎、溫儒敏、陳思和、程光煒)
古代文學(袁行霈、葛巧音)
古代文論(張少康)
外國文學(鄭克魯、徐葆耕)
西方文論(朱立元、董學文)
作品:小說、戲劇、散文、詩歌、理論都要讀都要做筆記,像魯迅野草、故事新編這種至少得讀懂會說會寫,常讀常新。
重要的論著的作者:陳平原、孫玉石、王德威、李歐梵、夏志清、竹內好、汪暉、木山英雄、柄谷行人等,可以通過搜索名字來看他們研究的領域,針對某個論題了解一兩種學界的基本看法,然后可以自行拓展。
本系老師:吳曉東、王風、姜濤、孔慶東、高遠東、張麗華等,包括退休的,有些領域不太了解可以把他們的論著與論文全部找出來看……如果有時間。
以上這些當然不是全部都要一字不漏的看,而是說你需要了解這個知識點你去找著讀,讀了書就得讀的通,不要只追求數量不要求質量,質量第一,數量第二。不包括在學校圖書館看的書,我大概買了60本,有的只是略讀。
?專業基礎如何復習?
專業基礎一共150分,在今年以前是50分大綜合和四道論述,分別為古代文學、古代文論、外國文學、西方文論。從2015年開始變了,考試時候看到題才知道換題型了,換成了幾道簡答題和兩道論述題,但是涵蓋的知識點沒有變。
其中,50分大綜合全是選擇題,包含了中文系學的所有內容,有語言學、古典文獻學、民間文學等等,復習不來,所以我就沒有復習,基本上靠的是本科的記憶。
而簡答題和論述題,我建議還是按照四門基礎課的方式來復習,找出重點,細枝末節就不要復習了,一定要做筆記,因為到了復習的最后,如果沒有前期的筆記做支撐,面對很多很多書,你就會感覺什么都不會。而筆記就是濃縮的精華,配合著緊張的政治、英語、專業課,才會有所慰藉。后來我查看自己當年的筆記,專業課和基礎一共12本,到最后只需要看筆記就行了,這就能把書看薄。
?時間分配問題
第一次考研參加2013年那次,是從2012年4月份開始復習的,中間有過出去旅游、大三期末考試、論文開題,其余時間基本上都在復習,可以說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一般都是早晨七點半到圖書館,學習到十一點半,下午從兩點半開始到五點半,晚上七點到十點來進行,畢竟在學校,時間比較充裕,雜事很少,可是遺憾的是那年專業基礎因為有一道大題不會:論葛蘭西的文化領導權,才得了88分,所以滿盤皆輸。
第二次考研是在我已經上班后,從2014年8月開始準備,因為有了基礎,而且是有了正式的工作與編制,并沒有什么大的壓力,考不上就算了,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搬到了我們省B市某大學校內住,每天一邊上班一邊學習,很辛苦。基本上從十月份開始就很拼了,早晨四點半—五點起床,開始看書,到八點收拾收拾吃飯,八點半到單位上班,午飯后再看書兩個小時,下午上班,晚上回家先吃飯然后又是學習,直到夜晚十一點。每天都腰酸背痛,在公交車上吃飯,公交車上能睡著,也不能告訴別人我在考研。
相信很多人的時間都比我多,所以不要怕現在準備是否還來得及,時間就是海綿里的水,你想擠出來多少就能擠出來多少。只要能夠踏實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二本能考上嗎?三本能考上嗎?復試公平嗎?需要提前聯系導師嗎?
當你問到這個問題時,這個問題就已經被消解了。
我認識的有普通學校考四年考上古代文學的,有三本考上創意寫作的,有普通學校考了三年考上現代文學的,有985學生一年就考上當代文學第一名的,也有985學生二戰的。
我知道的還有當代文學第二名被刷的,現代文學第一名被刷的,現代文學第三名被錄取的。
這種問題就不要問,孔慶東老師在微博上有次說:我不敢說北大其他專業是否公平,但我能說北大中文系最公平。
?為什么書上說的我都寫了,可是得分還是很低?
我第一次考研的時候,專業課成績挺不錯的,當時有個同學就問我,不過他是古代文學,后來我發現也許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或者是說標準,就拿北大中文系來說,老師根本不要求你背多少書,也許你認為把錢理群老師那本現代文學30年背下來很牛,可是老師會認為你是死記硬背,而不是理解,或認為你沒有學術的潛力。在2012年年底考研最緊張的時候,我晚上都會給當時幫助我的學姐打一個電話,討論一下如何答題,有時候我也會拿出自己寫的論述題給讓學姐幫我看看,后來才找到了一種自己的方法。并不是說每個人都要求一成不變的模式來寫論述題,而是說你要在讀作品的基礎上,在看重要學術觀點的推進下,在不斷的思考中,推演出研究某個論題的思路與解決方式,從而在論述中表現出來。
所以,當你問出來:我要背多少內容?這些要不要背呀?我把書本上的都寫出來了為什么分還不高?這些內容的時候,我想你應該換一種思維方式了。
?今年現當代文學錄取幾個人?
今年的人數還沒定,但我知道去年的:現當代文學計劃招收8人,去年十月份列出了推免名單,推免占了6人,只剩兩人了,也就是說現代文學當代文學各一個,當時我糾結了一天怎么辦怎么辦,除非考第一名,要不然就不能被錄取了,后來我的內心戰勝了,如果說只招一個,那唯一一個人也只能是我,如果說只招第一名,那我就是第一名。
我記得是2月13號出的成績,那天我剛坐上機場大巴準備去濟州島玩,沒想到群里面說成績出來了,一看成績太危險了,也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二名,回國之后還是積極準備面試,這一路,幸運之神太眷顧我了,沒想到能夠逆襲被錄取。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在考研路上奮進的學弟學妹們有幫助,要相信,永遠都會有光明的那天,要相信,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回報,不是沒有回報,只是時候未到。你只管去努力,歲月自有安排。這兩年的蹉跎歲月,留個紀念吧。
北京大學
添加北京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北京大學考研分數線、北京大學報錄比、北京大學考研群、北京大學學姐微信、北京大學考研真題、北京大學專業目錄、北京大學排名、北京大學保研、北京大學公眾號、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beijingdaxue/jingyan_34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