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聯合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發布時間:2020-12-2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1北京聯合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2021北京聯合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北京聯合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正文

一、考試性質
《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代碼440)》(以下簡稱《專業基礎》)是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四門科目之一。《專業基礎》考試要力求反映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客觀地測評考生在新聞與傳播學的基本知識素養,以有利于選拔出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入學,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聞事業與傳媒產業的發展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法治觀念和國際視野、具有較強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新聞傳播專業人才。
二、考試目標
(一)系統掌握中外新聞史、新聞學、傳播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
(二)考查學生對中外新聞史、傳播史知識的掌握情況,評估學生對新聞理論、傳播學理論的掌握情況和靈活運用能力。
(三)理解新聞傳播的流程和基本規律,信息傳播的類型、特點、效果、要素等。
(四)掌握中國新聞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事件,新聞事業的輿論、宣傳等功能,傳播效果。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考試分數和考試時間
由我校自行命題,試卷滿分150,考試時間3小時。
(二)答題方式
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和結構
名詞解釋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簡答題4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30分,共60分
四、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 中外新聞事業史
(一)中國新聞事業史
1、《察世俗每月統記傳》
2、《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
3、《申報》
4、對外國人早期在華辦報的分析與評價
5、國人早期的辦報主張和辦報活動
6、王韜和《循環日報》
7、梁啟超和《時務報》
8、維新派辦報活動、辦報思想及對近代新聞事業的貢獻
9、《蘇報》和“蘇報案”
10、革命派與保皇派報刊的論戰
11、《民報》
12、資產階級革命派辦報活動及其辦報思想
13、辛亥革命時期報刊業務的發展
14、民國初期新聞事業的短期繁榮
15、癸丑報災
16、民初著名記者
17、《新青年》及其對新文化運動的貢獻
18、《每周評論》
19、五四時期報刊業務的改革
20、《向導》周報
21、北洋政府統治地區私營大報的發展
22、中國境內第一批廣播電臺及國人自辦廣播電臺的出現
23、紅色中華通訊社和《紅色中華》
24、抗日救亡運動中的新聞界
25、《申報》的改革
26、鄒韜奮的報刊活動
27、斯諾與《西行漫記》
28、范長江的新聞活動
29、延安《解放日報》及其在整風運動中的改革
30、延安新華廣播電臺
31、《新華日報》的創辦及其斗爭
32、上海“孤島”時期新聞界的抗爭
33、“拒檢運動”
34、解放區反“客里空”運動
35、毛澤東、劉少奇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講話
36、1956年新聞工作的改革
37、《人民日報》的改版
38、六十年代初新聞工作的調整和改進
(二)外國新聞事業史
1、古騰堡印刷術及其影響
2、皇家特許制度與“星法院”
3、約翰•彌爾頓與《論出版自由》
4、資產階級政黨報刊時期
5、便士報與廉價報刊
6、本杰明·戴與《太陽報》
7、近代西方大眾化報刊出現的歷史條件
8、《泰晤士報》
9、《費加羅報》
10、通訊社出現的歷史背景
11、路透社、哈瓦斯社、沃爾夫社
12、“三社四邊”協定
13、《新萊茵報》創辦經過和內容特色
14、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報刊思想
15、斯克里普斯報團
16、《紐約時報》
17、普利策、赫斯特與“黃色新聞”
18、“扒糞”運動
19、“白虹貫日”事件
20、美國三大廣播公司
21、愛德華.莫羅
22、世界廣播電視事業的體制類型
23、國際新聞傳播新秩序
 
第二部分 新聞理論
(一)新聞
1、世界各國新聞學主導性理論
2、新聞的特點和定義
3、新聞的本源、要素、類別
4、新聞與信息
5、新聞與輿論
6、新聞與宣傳
(二)新聞價值與新聞選擇
1、新聞價值
(1)新聞價值理論的產生及其社會背景
(2)新聞價值的定義及其構成要素
(3)新聞價值取向的影響因素
(4)堅持正確的新聞價值取向
2、新聞選擇的標準
(1)新聞價值標準
(2)新聞宣傳政策選擇
(3)新聞倫理及法規選擇
(三)新聞真實性原則
1、新聞真實性原則的內涵
2、新聞真實性原則的要求
3、新聞失實的產生原因
4、防治新聞失實,提高媒體公信力
(四)新聞輿論監督
1、新聞輿論監督的內涵
2、開展新聞輿論監督的基本原則
3、開展新聞輿論監督與“以正面宣傳為主”原則的協調統一
(五)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和基本方針
1、黨性原則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根本原則
(1)社會主義新聞工作黨性原則的產生與發展
(2)社會主義新聞工作黨性原則的基本要求
2、堅持新聞輿論正確導向、提高新聞宣傳效果
(1)堅持新聞輿論正確導向的基本要求
(2)提高新聞宣傳效果的基本要求
(六)中國的新聞改革
1、30年四次跨越
2、新聞改革的基本特點
3、中國新聞媒介的走勢和發展
 
第三部分 傳播理論
第一章  傳播的定義、特點與社會功能
第一節  理解傳播媒介
一、傳播的含義與類型
二、傳播的過程與要素
1. 傳播過程與傳播模式
2. 傳播的五個關鍵要素
三、傳播媒介的界定與分類
1. 傳播媒介的界定
2. 傳播媒介的類型
第二節  媒介的社會功能
一、守望與預警的功能
二、協調與商討的功能
三、傳承與教化的功能
四、娛樂與商業的功能
第三節  社會中的媒介
一、社會制度與媒介環境
二、科學技術與媒介發展
第二章  媒介的形態與發展
第一節 媒介形態的歷史沿革
一、口語傳播
二、書寫傳播
三、印刷傳播
四、電子傳播
五、數字多媒體傳播
六、媒介形態沿革的規律與特征
第二節 傳統媒介及其傳播特征
一、報紙及其傳播特點
二、廣播及其傳播特點
三、電視及其傳播特點
第三節  互聯網及其傳播特征
一、數字技術與新媒體
二、網絡傳播的媒介特征
三、網絡傳播的主要類型
1. 網絡中的人際傳播
2. 網絡中的群體傳播
3. 網絡中的組織傳播
4. 網絡中的大眾傳播
第三章  媒介的受眾與效果
第一節  媒介的受眾
一、“大眾”與大眾社會理論
二、“使用與滿足”——一種受眾行為理論
第二節  媒介的社會影響
一、媒介與政治輿論
二、媒介與經濟發展
三、媒介與社會文化
四、媒介與國際關系
第三節 媒介的效果與效果理論
一、大眾傳播與環境認知——“議程設置功能”理論
二、大眾傳播、社會心理與輿論——“沉默的螺旋”理論
三、大眾傳播的潛移默化效果——“培養”理論
四、大眾傳播與信息社會中的階層分化——“知溝”理論
第四章 傳播學的流派
第一節 傳播的實證學派
一、傳播學的四大奠基人
二、芝加哥學派
第二節 傳播的批判學派
一、傳播政治經濟學派及其代表人物
二、文化研究學派及其代表人物
三、法蘭克福學派及其代表人物
 
考試參考書目:
1.方漢奇:《中國新聞事業簡史》(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張允若、程曼麗:《外國新聞事業史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3.李良榮:《新聞學概論》(第六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4.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北京聯合大學

添加北京聯合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北京聯合大學考研分數線、北京聯合大學報錄比、北京聯合大學考研群、北京聯合大學學姐微信、北京聯合大學考研真題、北京聯合大學專業目錄、北京聯合大學排名、北京聯合大學保研、北京聯合大學公眾號、北京聯合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聯合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北京聯合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beijinglianhedaxue/cksm_40532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