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1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簡介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簡介 正文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是1983年建立的環境科學研究所,是經教育部批準的全國高校首批從事環境科學研究與教育的平臺之一以及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研究所的奠基人是我國著名環境保護專家劉培桐先生,他與王華東先生、楊志峰教授曾先后擔任該所所長。
 
環境學院秉承“夯實基礎,面向國際,追求卓越”的人才培養理念,面向我國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需求,瞄準國際學術前沿,致力于建成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一體化的人才培養體系、科學研究平臺和國際合作與交流中心。在環境生態保護領域,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卓越人才,提供基礎理論和工程實踐關鍵科技支撐,帶動和引領國際學科發展方向。
 
學科體系和機構設置
 
學院學科體系建設始于1952年劉培桐先生創建的土壤地理學專業,后相繼發展為環境地學、環境科學,現已形成了學科類型齊全、內涵特色鮮明、優勢領域主導的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體系。其中,環境科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環境工程為北京市重點學科,同時水利工程和理論經濟學相關的二級學科快速發展,在國內外影響和地位日趨提升。目前擁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和環境生態工程3個本科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5個碩士學位授予點;環境科學,環境工程,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3個博士學位授予點。
 
環境學院目前下設有“四系”和“四中心”,包括:環境科學系、環境管理系、環境生態工程系和環境系統工程系,以及戰略環境評價與生態空間規劃研究中心、濕地生態與工程研究中心、全球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和大氣環境研究中心。擁有水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水沙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流域環境生態修復與綜合調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新型高效廢水處理好氧顆粒污泥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北京市國際合作基地,以及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建有設施良好的白洋淀、黃河三角洲等濕地野外實驗站,建成了河北建滔、河北辛集產學研一體化試驗基地。同時,建設有中日、中丹、中意、中澳、中加等多項中外合作研究生培養項目。
 
師資隊伍和人才培養
 
目前,環境學院有全職教職工99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28人,講師9人,教輔行政人員17人。師資隊伍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引領,以國家創新研究群體為核心,形成了以中青年為主、具有極強凝聚力和發展潛力的梯級團隊建設格局。專任教師中博士學位獲得率100%,超過60%教師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或具有10個月以上海外經歷。師資隊伍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6人,973項目(國家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5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 1 人,北京市教學名師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2人,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 11人,博士生導師68人,進入ESI前1‰的科學家11人。同時特聘有美國工程院院士2名及國家外專局高端外國專家5名。
 
截止到2019年6月,學院在校本科生235人,碩士研究生266人,博士研究生261人。學院人才培養以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為核心,創新課程體系和改革培養模式,創建了以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以及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為代表,包括國際化同步視頻課程和全英文授課課程的國際化專業課程體系。自2011年起招收留學生,共有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等國的留學生87人,國際學生數量和范圍逐年增加。在校學生積極參與了學院承擔的國家和省部級重大項目,在學成果突出。畢業學生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繼續深造,就業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等國家部委,以及各地方環保局、大型環保科技公司等,用人單位給予了高度評價。
 
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
 
長期發展過程中,環境學院形成了以水環境過程與效應、水生態過程及效應、環境修復理論及技術、城市生態模擬及調控、環境評價規劃及管理為主體的特色研究方向。在我國主要流域上、中、下游退化生態系統恢復及生態保護規劃制定,流域點源及非點源污染治理,環境規劃與戰略環評技術體系建設以及區域規劃環評導則修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貢獻和社會服務成果。2010年至今,承擔了包括2項973項目、13項973課題、5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4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項中美(NSFC-NSF)環境可持續性合作研究項目、1項中意(NSFC-MAECI)組織間合作研究項目、1項中歐(NSFC-JPI_UE)組織間合作研究項目、1項中智(NSFC-CONICYT)組織間合作研究項目、8項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1項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6項863課題、8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項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以及200余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600余項省部委委托課題。以第一作者單位發表論文2500余篇,其中SCI期刊論文2000余篇。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進步二等獎3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以第一單位獲省部級獎勵20余項。
 
牽頭建設國際環境生態學會(ISEE)、國際環境信息科學學會(ISEIS)和國際能值學會中國分會并分別擔任學會主席;創辦了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和 Energy,Ecology and Environment 兩個國際期刊,擔任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 等6個國際期刊的主編以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等10個國際期刊的副主編和 Journal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 等25個國際期刊的編委;主辦了第3屆國際河流大會(ISRS)和首屆環境核算與管理世界峰會等12個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在 Ecological Modeling 等11個國際SCI期刊特邀主編了專刊,凸顯了重要的國際學術影響力。據2020年1月ESI統計,環境/生態學科在世界前1%研究機構排名中,論文數列32/1060 (0.03%),引用列106/1060(0.1%),英國QS排名中列51-100位,US news世界排名中列95位。
北京師范大學

添加北京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北京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北京師范大學報錄比、北京師范大學考研群、北京師范大學學姐微信、北京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北京師范大學專業目錄、北京師范大學排名、北京師范大學保研、北京師范大學公眾號、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北京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beijing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25227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