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管理學院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2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管理學院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簡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管理學院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管理學院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簡介 正文

一、本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的優勢與特色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是全省首批開辦社會工作本科專業的高校,10余年來,依靠先發優勢,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積累了一定的辦學經驗,形成了自己的優勢與特色。2014年獲得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一)高水平、多樣化的國際合作交流
    發展社會工作,服務和諧社會,需要面向世界,學習借鑒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和地區先進的社會工作經驗與做法。
    本專業學位授權點與法國巴黎第五大學開展了高層次科研項目合作。2010年,歐洲老年福利研究著名學者、法蘭西大學科學院、歐盟科學院Anne-Marie Guillemard (安娜-瑪麗 葛瑪) 院士訪問我校,并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雙方由此開展了頻繁的人員與學術交流。2013年,引智高端外國專家葛瑪院士的“中法老年福利與社區照顧”項目獲四川省外國專家局立項。還與法國愛德府院舍(法國第二大養老機構)建立良好合作關系,雙方已就“中法城市老年照顧比較研究”課題達成合作協議,并就養老領域的政策、理論、實踐等方面開展常態化交流、學習。
    本專業學位授權點與新加坡著名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新加坡觸愛社會服務”合作已久,雙方共設“中新大學生服務學習營會”,每年開展社會工作服務創新大賽,支持開發科技項目服務社會工作。還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已取得突出成績,汶川大地震后,與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在災區共建了漢旺、映秀學校社會工作站,在心理援助、兒童青少年個人成長、康復治療等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績,在災區贏得良好口碑。應香港教育總署邀請,項目組多次到香港交流并接受香港《明報》報道。還與“香港土房子慈善機構”共建有社會工作專業圖書資源庫。
(二)科技在社會工作領域創新性運用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是一所以氣象科技、信息科技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地方高等院校,本專業學位授權點一直關注科技在社會工作服務中的運用,致力于推動科技服務于社會領域的創新性手段與方法、創新性產品、創新性服務模式、創新性服務項目的發展。為推動本專業學位授權點“科技與社會工作領域相結合”的特色發展,與新加坡觸愛基金會設立“科技與社會工作服務創新獎”,提供小額資金給優秀的公益項目,引導科學技術在為特定社群創新服務中的運用。
     本專業學位授權點積極開展校內跨學科教學科研合作,與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聯合開展了“吸毒人員社區矯治”項目,在錦江區、武侯區試點已見成效;“基于信息化技術的老年健康日常管理”項目已獲得錦江區社會組織發展基金會資助,為探索科技服務于社會工作領域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多渠道、經常性服務地方與行業
    本專業學位授權點一直致力于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搭建了多渠道、經常性服務平臺,取得顯著成效。學校與四川省民政廳、成都市民政局、共青團成都市委、錦江區、武侯區、涼山州民政局、資陽市民政局、綿竹市教育局等地方政府建立了常態合作機制,搭建了類似“錦·校合作”的服務平臺,以開放教師科研、社會服務項目為依托,學生參與為主要形式,實施了四川省民政廳“三區”計劃項目、成都市政2013社會工作項目評估、錦江區社會組織評估、香港理工大學漢旺學校社會工作站項目、錦基金“We創益”公益社會組織培育項目、基于志愿服務的青年動員機制研究等40多個服務項目,受到地方政府的好評。還應錦江區民政局邀請,承擔了“錦江區社會組織精細化培育辦公室”的管理運營工作。
    國家民政部姜力副部長、民政部社工司司長柳拯、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王建軍、四川省民政廳民管局局長等各級領導先后至本專業授權點的項目點考察和指導工作,充分肯定我們致力于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做法與取得的成績。
二、本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質量保障條件
(一)建設了一支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經過多年的師資隊伍建設,本專業學位授權點現已形成了一支校內外結合,高職稱、高學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精干的師資隊伍。目前,本專業學位授權點教學任務的專兼職教師共計1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4人;博士8人、碩士學位5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人。近年來本專業學位授權點教師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出版著作10余部,發表論文百余篇。
    本專業授權點還聘請了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沈文偉教授、黃月珍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委員會秘書長史柏年教授;四川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教育部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四川省社會學學會會長陳昌文教授;四川省社會科學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郭虹研究員等為客座教授。現聘請兼職人員10人,全部為高級職稱,其中博士6人,碩士4人。
(二)擁有優良的教學條件
    本專業學位授權點現擁有人文社科類圖書50多萬冊,人文社科類期刊600余種。近年來,加大了對社會工作專業資料室建設的力度,目前本專業有80平方米資料室一間,專職資料員一人,擁有專業書籍8000多冊,專業期刊數十種。同時購買了多種電子版專業圖書。資料室計算機聯結校園網,可利用學校圖書館網絡資源“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萬方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超星圖書館”等查閱圖書資料。
    本專業學位授權點已建有社會工作專業實驗室1個,實驗室總占地面積為160平方米,總投資20余萬元,是四川地區較早設立的多功能社會工作專業實驗室之一。實驗室由個案工作室、小組工作區、社區工作模擬區三個基本的功能區構成,配置了先進的教學和實驗設備。
(三)搭建了各種類型的實習實訓平臺
    本專業學位授權點按照國家社會工作職業化的發展要求,秉持社會實踐造就專業能力的培養原則,根據地緣優勢和學科優勢,大力開展實習基地建設,目前建有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50多個。
    社區型實習基地有:蓮新街道、玉林東路社區、麗都花園社區、全國優秀示范社區九眼橋社區、成都市優秀社區鹽道街社區等;專業機構實習基地有:香港理工大學映秀學校社工站、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錦江區社會組織發展基金會、新加坡觸愛社會服務工作站、華圣生態苑敬老院、全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廣元學校社會工作站等;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及民團組織型實習基地有:共青團成都市委、成都市委文明辦公室、成都市殘聯、遂寧市殘聯、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龍泉驛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宜賓市政府信息辦等。
    本專業學位授權點與各實習基地間保持著良好的、長期的合作互進關系。實習基地的建立,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方法和技能,培養專業價值和專業倫理,增加了就業崗位,同時專業教師也積累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
(四)制定有力的保障措施
    學校對本專業學位授權點的申報與建設給予高度重視,并給予大力扶持。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本專業學位授權點作為新增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設發展的重點之一。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根據人才引進需求現狀,《成都信息工程學院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科研基金管理辦法》,制定了各類獎勵與投入政策,本專業學位授權點師資隊伍建設列為重點建設的內容之一,在出國、進修、訪學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2.加強相關制度建設。加強本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宏觀督導與統籌力度,制定了相關培養管理規定、教學管理規定、教師考核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 3.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加大了本專業學位授權點建設的經費投入力度,預計在今后幾年內,在人才引進、教師進修、教學設備、圖書資料、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投入 400萬元用于本專業學位授權點建設。
三、本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的實習實訓優勢
(一)擁有國際化辦學條件,為研究生提供海外實習實踐的機會
    本專業學位授權點與法國、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機構、學校開展了較為廣泛的專業合作和交流。邀請國際著名學者,法國科學院院士安娜·葛瑪,法國著名老年照顧學者鐵芮·朱闊博士,法國著名心理健康學專家多米尼克博士等直接為研究生授課。為學生提供至法國、新加坡、香港、臺灣地區開展專業實習實踐的機會,使學生能接觸到國際最新的、前沿的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
(二)構建了“以科研為牽引,科研與教學良性互動”的機制
    本專業學位授權點與國內外相關機構、政府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穩定地獲得各級各類科研項目。所有科研項目均向研究生開放,為研究生提供科研平臺和經費支持,研究生通過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可達到掌握學科專業領域前瞻性知識,訓練專業實踐能力的目的。
 (三)搭建了各類專業實踐平臺,提供帶薪實習與就業機會
    本專業學位授權點注重專業實踐平臺的搭建與實習基地建設,在成都市玉林東路社區、小天竺社區、成都市第二福利院、共青團成都市委、成都市龍泉驛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建立了涵蓋各種服務對象的長期穩定的專業實習基地近50多個,為專業教師和研究生提供專業訓練和專業能力提升的平臺,能充分滿足研究生實習實踐教學所需。絕大多數實習基地給研究生提供帶薪實習機會,部分實習基地直接提供了就業機會。我校制定了相關政策,為研究生提供每人每月500元獎學金、為學生提供助理研究員崗位每人每月200元的助學金和勤工助學崗位。
 (四)擁有高素質、專業化師資隊伍和明晰、穩定的培養方向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社會工作專業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初步形成“專職與兼職結合,專業與行業互補”的師資隊伍格局。探索出“以社區為本”的社會工作專業碩士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社會行政與社會組織管理”、“老年社會工作”、“社區康復與精神健康”三個穩定的人才培養方向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教師團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添加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考研分數線、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報錄比、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考研群、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學姐微信、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考研真題、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專業目錄、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排名、成都信息工程大學保研、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公眾號、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chengduxinxigongchengdaxue/yanjiushengyuan_25330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