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導師:聶逢君

發布時間:2021-11-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導師:聶逢君

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導師:聶逢君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導師:聶逢君 正文

聶逢君 教授

湖南祁陽人,教授,博士后,現任東華理工大學副校長,沉積礦產地質研究所所長,江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入選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國防科工委優秀博士,美國AAPG會員,國際沉積學會(IAS)會員,中國地質學會會員,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會員,學校碩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兼職博導。

2006年以來,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核工業總公司.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產.學.研相結合部門的國家級.省部級以上那個課題8項,總結費達411萬。其中,在研5項,結題6項,兩項經專家鑒定,分別達到國際先進及國內領先水平,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撰寫專著論文共17篇(部)。共主講本科生課程6門,研究生課程2門,培養研究生10名。

出生年月: 1962.8.19

學位:博士研究生

職稱:教授

Email:[email protected]

教育經歷:

1980-1984: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本科

1986-1989:中國地質科學院——碩士

1997-2000: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

2000-2002: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博士后

工作經歷:

1984-1986: 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助教

1989-1997: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講師

1997-2002: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副教授

2002-現今: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教授.

研究領域:

鈾礦地質學與沉積學

煤.油氣勘探地質學

參與研究:

正在主持的科研項目:

1. 主持核工業地質局“巴音戈壁盆地構造演化.沉積體系與鈾成礦條件研究”,2010-2011,經費30萬,在研;

2.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二連盆地古河道砂巖鈾礦成礦機理研究”,2010-2012年,經費46萬,在研;

3. 主持中國地質科學院外協項目:“羅布泊盆地第四系粘土礦物特征與成鹽環境研究”,2009-2011年,預計經費45萬,在研;

4. 主持核工業地質局“十一五”重點項目“中新生代外生鈾礦床成礦作用研究 ,2008-2012(經費100萬);在研;

5. 主持核工業243大隊項目:內蒙古通遼地區地浸砂巖鈾礦目的層沉積體系與鈾成礦條件研究,2010-2012,合同經費75萬,在研;

已完成的科研項目:

6. 主持核工業總公司208地質大隊項目:“內蒙古二連盆地努和廷泥巖型鈾礦成礦機理與控礦因素研究”,(經費30萬)2009-2010,已結題;

7. 主持核工業總公司金興礦業公司項目:“尼日爾特吉達地區鈾礦控礦因素與成礦預測研究”,2008-2009,到賬經費35萬,已結題;

8. 聯合主持核工業總公司“十一五”重點項目“二連——巴音戈壁盆地成礦環境與控礦因素研究”,2006-2008(到賬經費30萬),結題;

9.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熱流體活動在砂巖中的響應與水-巖作用機理”(編號:40376043),2004(到帳10萬),已結題;

10. 主持核工業總公司項目:“二連盆地中西部中新生代地層對比研究”,2004-2005(到帳22萬),已結題;

11. 主持勝利油田項目:“濟陽斷陷湖盆地下流體.巖漿作用對儲層成巖及儲集條件的影響”,2006-2007(到帳45萬),已結題;

論文專著:

1. 聶逢君,陳安平等,2010,二連盆地古河道砂巖型鈾礦,北京:地質出版社.

2. 聶逢君(獨著),珠江口盆地西部層序地層及油氣輸導系統(英文版),2003,北京:地質出版社.

3. 合編(主編:王華),2008,層序地層學基本原理.方法與應用,研究生系列教材,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4.聶逢君,林雙幸,嚴兆彬等,2010,尼日爾特吉達地區砂巖中鈾的熱流體成礦作用,地球學報,(出版中).

5.聶逢君,姜美珠,李思田,2010南海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油氣輸導系統研究,石油實驗地質(編輯中).

6. Nie Fengjun., G. Chi, S. Li, F. Xia, K. Wu, M. Jiang,2009,Responses of Reservoir Sandstone to Hydrothermal Fluid: an Example from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South China Sea,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in press.

7. Nie Fengjun , A. Chen , K. Shen , Z. Yan , M. Jiang, 2009, Interlayered Oxidation Mineralization of Uranium in Sandstone: a Case from Bayanwula, Erlian Basin, Inner Mongolia, China, IAEA2009 Symposium, Abstract.

8. Nie Fengjun , A. Chen , K. Shen , Z. Yan , M. Jiang, 2009, Interlayered Oxidation Mineralization of Uranium in Sandstone: a Case from Bayanwula, Erlian Basin, Inner Mongolia, Chin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in press.

9. 聶逢君,劉成東,張守鵬等,2009,勝利油田東營凹陷流體-砂巖相互作用期次及其識別標記,沉積學報,Vol.27, No. 2,191-201.

10. 張成勇,聶逢君,劉慶成,2010,二連盆地巴彥烏拉地區砂巖鈾礦目的層測井曲線響應分析,鈾礦地質,.Vol.26,No.2, 111-118.

11. 凡秀君,聶逢君,陳益平,王維,2008,二連盆地巴彥烏拉地區砂巖型鈾礦含礦地層時代與古地理環境探討,鈾礦地質,Vol24(3):150-154.

12. 聶逢君,陳安平等.2007.內蒙古二連盆地早白堊世砂巖型鈾礦目的層時代探討.地層學雜志, 31(3):272-279.

13.聶逢君,夏菲,姜美珠,2007,盆地中熱流體-巖石相互作用研究概述,東華理工大學學報,30(2):1-7.

14. 朱志軍, 聶逢君, 胡青華,2007, 江西省德興礦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綜合評價分析,東華理工學院學報, vol.30, no.14,332-336.

15.Fengjun Nie, Guoxiang Chi, Sitian Li, 2007,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nd Porosity Enhancement in Sandstones: An Example from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South China Sea, 2007 CSPG CSEG Convention, Calgary, Alberta, Canada.

16.胡青華,聶逢君等,2006,古地磁在劃分地層中的方法及應用,鈾礦地質,V.22, No.6, 365-374.

17. 郝紅蕾, 聶逢君, 饒明輝, 章衛星,2006, 浙江江山藕塘底組沉積相分析及層序劃分,資源環境與工程,20(3),227-231.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東華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東華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東華理工大學報錄比、東華理工大學考研群、東華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東華理工大學考研真題、東華理工大學專業目錄、東華理工大學排名、東華理工大學保研、東華理工大學公眾號、東華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東華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東華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東華理工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donghualigongdaxue/yanjiushengdaos_55418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