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導師:徐望紅

發布時間:2021-10-2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導師:徐望紅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導師:徐望紅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導師:徐望紅 正文

  
  姓名:徐望紅 性別:女 所屬部門:流行病學教研室職稱: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聯系方式:54237679電子郵件:
  研究方向:慢性非傳染病流行病學
    
  學術簡歷
  女,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3年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93-1998年就職于上海紡織工業局第三醫院,參與在30萬紡織女工中開展的大型中美合作課題“乳房自我檢查(BSE)隨機試驗”(NIH:R01CA 46823-12,PI:David B Thomas),負責質量控制,并負責兩項分課題的現場實施。1998-2001年期間攻讀復旦大學流行病學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后留上海市腫瘤研究所工作,啟動并承擔“豆制品、基因多態與子宮內膜癌(SECS)”(NIH:R01CA 92585,PI:Xiao Ou Shu)等以人群為基礎的病例對照研究和以上海市長寧區6萬余名男性居民為對象的大型隊列研究“膳食中抑癌因子的男性隊列(SMHS)”(NIH:R01CA 82729,PI:Xiao Ou Shu)的現場管理和實施。2005-2008年在職攻讀復旦大學流行病學專業博士學位,期間赴美國Vanderbilt 大學進修并完成博士論文。現任職于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主要從事腫瘤和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病流行病學研究,關注環境暴露(膳食、體力活動、肥胖、激素使用及生育因素等)及個體遺傳易感性在慢性病發生和預后中的獨立及交互作用。在流行病學現場管理、遺傳資源收集、生物標志物篩選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2004年以來作為負責人先后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在國內外專業雜志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BMJ、Am J Epidemiol、Int J Epidemiol、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 & Prev 等國際有影響力的SCI雜志發表論文近20篇。并應邀為Carcinogenesis、Dis Marker、BMC Public Health 、《腫瘤》、《中華臨床醫師雜志》等雜志審稿。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復旦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復旦大學考研分數線、復旦大學報錄比、復旦大學考研群、復旦大學學姐微信、復旦大學考研真題、復旦大學專業目錄、復旦大學排名、復旦大學保研、復旦大學公眾號、復旦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復旦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復旦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復旦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fudandaxue/daoshi_50740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