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0-04-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的介紹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的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的介紹 正文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重點學科是國家首批博士學位授予點。目前,學科以一批中青年專家和教授為學術骨干,圍繞國家所面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開展了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和探索工作,在新現與再現傳染病流行病學、腫瘤等慢性病的分子、遺傳流行病學、社會流行病學和衛生統計學方法等領域的研究處于全國前列。在血吸蟲病流行病學與控制、結核病流行病學、艾滋病流行病學等、新現與再現傳染病的調查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等方面也開展了一些創新性的研究。
本學科由我國著名公共衛生學家、一級教授顏福慶、金善寶、蘇德隆等教授開創于原上海醫科大學建校初期,在1928建立的公共衛生科的基礎上,于1952年分化出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等學科。1981年,經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批準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被國家教委命名為國家級重點學科,1998年確定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主要實驗室有:腫瘤與慢性病實驗室、病毒性疾病實驗室、熱帶病實驗室、遺傳流行病學實驗室。曾是我國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教學與科研的發祥地之一。曾編寫過我國第一本《流行病學》教材。培養的本科生、碩士、博士研究生與培訓進修的學員分布在世界各地,為我國人民與世界的人類健康作出過重大貢獻。
流行病學學科先后主持了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等課題,科技部、衛生部、上海市科委和衛生局等專項課題。學科有廣泛的國際聯系。目前,與本學科有國際合作項目的單位包括美國哈佛大學公衛生學院、美國職業安全與衛生研究所、日本東京大學和山形大學、美國FoxChase癌癥研究所、UCLA流行病學研究所、荷蘭Erasmus大學醫學院等,正從事由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等機構資助的國際協作課題多項,同時從事中華醫學會基金(CMB)科研項目。每年均有教師參加國際會議或邀請國外知名學者前來講學??蒲薪涃M充足,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嚴重影響我國人民身體健康的重大疾病的研究。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學科在上海市消滅血吸蟲病、上海市甲肝暴發的病因研究、2003年SARS的控制與流行病學研究、流感的控制與流行病學研究、上海市社區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預防和控制等方面曾做出過杰出貢獻,并長期保持本學科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學術帶頭作用。
目前學科具備一支整齊的學術梯隊。在科學發展過程中,學校基于人群的基礎對疾病進行研究,在肝癌、乳腺癌的研究基礎上,積極開展人群重要的腫瘤和慢性病的環境和遺傳背景的研究。積極尋找此類疾病和高危人群,在對環境因素進行充分的研究基礎上,探明疾病的遺傳標記,并從遺傳標記同疾病的關系查明標記基因的表達產物,及其功能同疾病之間的病因關系。了解疾病的遺傳同環境的關系,疾病的一級預防和優生優育提供理論依據和測量技術。對統計分析方法進行了積極的研究,開展了不同研究設計中的危險度,如何有效控制和消除混雜,偏倚計算。在對于環境的不良影響研究同時,對機體的遺傳易感性基因及其對環境的修飾及適應等機體反應基因的進行探討,在群體的基礎上研究個體的腫瘤發生是遺傳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同時,學科還積極開展重大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學與控制研究。以肝炎、出血熱、血吸蟲病、病毒性腦炎為對象,研究影響人群健康的重大傳染病研究。
復旦大學

添加復旦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復旦大學考研分數線、復旦大學報錄比、復旦大學考研群、復旦大學學姐微信、復旦大學考研真題、復旦大學專業目錄、復旦大學排名、復旦大學保研、復旦大學公眾號、復旦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復旦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復旦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fudandaxue/yanjiushengyuan_25553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