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4-2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甘肅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研究生培養方案

甘肅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研究生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甘肅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研究生培養方案 正文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專業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學科簡介
 
林學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培育、經營管理、保護利用的理論與技術的綜合性應用學科,該學科以生物學、生態學和土壤學等為理論基礎,在揭示森林生長和發育、森林演替、森林生物間的相互作用、森林功能等規律的基礎上,研究領域包括林木改良、森林培育、非木質林產品生產、森林經營管理、森林保護、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園林植物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等理論與技術。
甘肅農業大學林學學科建立于 1958 年,1986 年增設了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 1996 年增設了園林專業。該學科 1986 年獲林木遺傳育種碩士學位授予權,1990 年獲森林經理碩士學位授予權,2001 年獲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 年獲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博士學位授予權。該學科是甘肅省重點學科,并具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森林培育、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林木遺傳育種、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4 個學術學位碩士授權點,1 個林業專業碩士、1 個農業推廣碩士(林業領域)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
學科有專業教師 34 人,其中教授 7 人,副教授 16 人,其中 17 人具有博士學位。
有國家“百千萬”人才 1 人,甘肅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 2 人,“333”、“555”創新人才 5 人,
甘肅省領軍人才第一、二層次各 1 人,博士生導師 5 人,碩士生導師 24 人。
 
二、學科范圍
 
序號 學科范圍 研究方向
 
1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1. 林木種質資源
2. 森林植物遺傳多樣性
3. 園林植物遺傳育種
 
 
2
 
 
林木遺傳育種
4. 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
5. 經濟林栽培
6. 森林保護學
7. 觀賞植物栽培與應用
 
3
 
森林培育
8. 野生植物資源保護
9. 野生動物資源保護
 
4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10. 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環境效應
11. 全球變化與生態環境修復
12. 荒漠環境生態研究與荒漠化綜合防治技術

三、主要研究內容
 
(一)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立足于水土流失與荒漠區,對水土流失與荒漠化規律、綜合防治技術、監測技術、綜合治理措施體系、經營管理、防治效益及環境效果評價、荒漠環境生態與氣候變化、植被生態修復技術等領域進行研究。
1. 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環境效應:主要為土壤侵蝕機理、流域綜合治理規劃及措施體系、流域經營技術及治理效益評價、徑流調控工程技術、植物措施對位配置技術研究、自然災害評估等,為荒漠化綜合防治和荒漠生態環境改善提供技術保障。
2. 全球變化與生態環境修復:主要為基于全球變化的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優化、生態系統碳蓄積、生態系統退化過程模擬及預測、生態系統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等, 為生態系統修復與重構提供數據支撐和理論依據。
3. 荒漠環境生態研究與荒漠化綜合防治技術:主要為荒漠區景觀格局及其演變、荒漠生態系統、荒漠化動態監測、荒漠區植被地帶性分布及其抗逆生理生態、荒漠區土壤及沙丘演變機理、荒漠區氣象氣候及其沙塵暴機理、荒漠化綜合防治技術、防護林體系建設等,為荒漠化綜合防治和荒漠生態環境改善提供技術保障。
(二)林木遺傳育種:本研究方向從西北地區生態環境的實際情況出發,對林木(包括園林植物)種質資源進行收集、保護、開發和利用,在生物學、生態學、遺傳多樣性等方面研究的基礎上,對林木優良種源選擇、林木改良體系、抗性育種、無性系育種及林木良種繁育等方面進行研究。
1. 林木種質資源:主要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的主要經濟林樹種、用材林樹種、防風固沙樹種和水土保持樹種的種質收集、資源庫建立、種質鑒定及資源開發利用等, 為林木品種結構調整和區域種苗建設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2. 森林植物遺傳多樣性:主要為重要森林植物遺傳變異、生活史特點、種群動態、遺傳結構、遺傳多樣性分析、種內互作及與環境互作方式等,為森林植物多樣性保護和種質開發提供理論和技術依據。
3. 園林植物遺傳育種:主要為西北地區園林植物種質開發、資源收集、評價和保存及利用、品種選育等,為豐富西北地區園林植物資源種類,改善人居環境提供技術支撐。
(三)森林培育:本研究方向立足于西北地區獨特的自然條件及森林資源特征,對森林生態系統演變規律及綜合培育、經濟林樹種抗逆栽培、品種選育、苗木快繁、森林病蟲害防控及觀賞植物培育與植物景觀規劃等方面進行研究。
1. 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研究方向主要為天然林森林植物組成、林分更新特征、林分生產力評價、生態脆弱帶森林生態系統退化的因素及恢復途徑等,為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改善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2. 經濟林栽培:研究方向主要為北方經濟林適宜栽培品種選育、優質苗木快繁技術、抗逆性評價、測土配方施肥、無公害標準化栽培技術體系、優質高效栽培模式等,為經濟林建設和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技術服務。

3. 森林保護學:研究方向主要為森林昆蟲學、森林害蟲種群調控、林木病害病原學、林木病害發生發展規律和綜合防治、生物農藥開發和森林有害生物風險評估等,為林木和森林健康提供理論和技術服務。
4. 觀賞植物栽培與應用:研究方向主要為園林植物繁殖、栽培管理、園林植物配置及造景、園林植物抗逆生理生態、園林經營與管理等,為城市生態和景觀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四)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用現代保護生物學的理論和方法,宏觀和微觀相結合,野外生態研究與圈養動物研究相結合,對北方地區的野生動植物開展保護生物學、生物多樣性、種群生態、區系地理、瀕危狀況等方面進行研究,探討野生動植物資源及珍稀瀕危種質資源的繁殖機制和保護措施,建立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持續利用模式和保護策略。
1. 野生植物資源保護:研究方向主要為植物區系地理、生物多樣性、野生植物生境、瀕危植物的資源調查與保護等,為合理開發利用野生植物資源、物種的保護和保護區的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2. 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研究方向主要為動物區系地理、野生動物行為、野生動物生理生態、野生動物疫病防治、瀕危動物的資源調查與保護等,為合理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物種的保護和保護區的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四、必讀書目
 
序號 書目名稱 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
1 恢復生態學 彭少麟,氣象出版社,2007
2 景觀生態學 肖篤寧,科學出版社,2010
 
3
 
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總卷)
水利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科學出版
社,2009
4 普通動物學 劉凌云,高教出版社,1998
5 森林培育學 沈國舫,中國林業出版社,2011
6 細胞生物學 王金發,科學出版社,2007
7 保護生物學 蔣志剛,浙江科學出版社,2000
8  
Global Climate Change
Not Available (NA),2005,Natl Science Teachers Assn
9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roeh, Frederick R,2005,Prentice Hall
 
10
 
Forest Genetics
T.L.WhiteW.T.Adams,David B.Neale
2003,CABI Publishing
 
11
 
Forest Management
Aryal Bimal,2013,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考核要求:每位研究生每學期作一次讀書有感交流報告。

五、課程設置
 
類別
課程
課程名稱 課內
學時

開課
學期
開課
單位
考核
方式
 
 
 
 
學位課
 
公共學位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
36 2 1 人文院 C  
7 學分
公共外語 120 4 1-2 外語院 A
口語實踐 30 1 1 外事處 A
 
 
學科學位課
專業外語 18 1 1 林學院 A  
 
13 學分
生態學理論與實踐 36 2 1 林學院 C
森林培育理論與技術 36 2 1 林學院 A
植物逆境生理生態 36 2 1 林學院 A
林木遺傳育種及研究方法 36 2 2 林學院 C
水土保持學 36 2 1 林學院 A
生物多樣性原理與研究方法 36 2 2 林學院 C
 
 
 
 
 
 
 
 
 
 
 
 
 
 
選修課
公共選修課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 1 人文院 C  
 
 
 
 
 
 
 
 
 
 
 
 
選修累計不少于 8 學分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8 1 1 人文院 C
 
 
 
 
 
 
 
 
 
 
 
 
學科選修課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 36 2 2 林學院 A
水土保持研究進展 36 2 2 林學院 C
森林生態及研究法 36 2 2 林學院 A
景觀生態學 36 2 2 林學院 A
現代林業信息技術 36 2 1 林學院 C
林業生物技術 36 2 2 林學院 A
野生動物研究法 36 2 2 生科院 C
動物生物化學實驗原理與技術 36 2 2 生科院 C
林農復合經營專題 36 2 2 林學院 A
分子細胞生物學 36 2 2 生科院 A
森林土壤學 36 2 2 林學院 A
遺傳學 36 2 2 林學院 A
植物造景 36 2 2 林學院 C
野生植物調查與鑒定 36 2 2 林學院 C
自然植被與園林植物學 36 2 2 林學院 A
流域管理學 36 2 2 林學院 A
經濟林栽培專題 36 2 2 林學院 C
現代苗木培育技術 36 2 2 林學院 A
野生動物資源學 36 2 2 生科院 A
分子生物學 36 2 2 生科院 A
水土保持對位配置 36 2 2 林學院 C
保護生物學 36 2 2 林學院 A
森林保護理論與實踐 36 2 2 林學院 A
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項目管理 36 2 2 林學院 A
抽樣調查 36 2 2 林學院 A
水資源與水資源規劃 36 2 2 林學院 A
林木優良品種繁育技術 36 2 2 林學院 A
其他選修課 在導師指導下,研究生根據需要,從全校公共選修課和其他學科研究生課程設置中選修。
 
 
培養環節
內 容 時間安排 學分
1.制定個人培養計劃 第 1 學期(入學后 3 周) /
2.中期考核 第 3 學期 /
3.文獻綜述與開題 第 3 學期 /
4.學術活動 第 1—6 學期 1
5.學科 seminar (含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 第 1—6 學期 1
6.論文中期檢查 第 5 學期 /
7.答辯 第 6 學期 /
同等學力或跨學科補修課程 以同等學力入學或前置專業為非本專業的研究生必須補修本學科本科階段 2-3 門主
干課程,考試成績 60 分為合格,不計學分。在中期考核前完成。
 
甘肅農業大學

添加甘肅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甘肅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甘肅農業大學報錄比、甘肅農業大學考研群、甘肅農業大學學姐微信、甘肅農業大學考研真題、甘肅農業大學專業目錄、甘肅農業大學排名、甘肅農業大學保研、甘肅農業大學公眾號、甘肅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甘肅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甘肅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gansunongyedaxue/yanjiushengyuan_25703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