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專碩考研簡介

發布時間:2019-10-1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研究生微信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電子信息專碩 》我們搜集了部分電子信息專碩 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可提供有償的電子信息專碩 專業研究生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考研派 okaoyan.com】 為大家提供電子信息專碩考研簡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

電子信息專碩考研簡介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電子信息     專業代碼:085400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電子信息

專業簡介:西京學院為例
西京學院理學院是電子信息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是學校重點建設單位。現開設1個電子信息碩士專業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3個相近本科專業。擁有陜西省可控中子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可控中子源應用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個省級平臺,配備計算機仿真實驗室、數據采集分析實驗室、電力電子實驗室、現代控制原理實驗室、特種電源實驗室、傳感器實驗室等多個現代化實驗室以及測控技術創新、電子裝配和電氣工程等實訓中心,為研究生培養提供了堅實保障。

學院現有教師128名,其中省級教學名師1名,省級師德標兵1名,校級教學名師1名;教授及副教授占50%,博士占40%。近五年,該領域主持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40余項,橫向課題70余項,課題總經費達3000余萬元,發表SCI,EI等高水平學術論文90余篇,授權專利200余件,其中國家發明專利30余件,獲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部級科研獎勵4項,建有省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一師一優”課50門,出版著作8部。

學院在電子信息碩士研究生培養設有三個方向:

(1)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方向。①中子發生器電能控制技術(中子發生器電源控制裝置設計與開發);②中子檢測、探測、成像技術與應用;③(激)光檢測技術與應用;④(超)聲特性分析、探測、檢測技術與應用。

(2)新型電池與特種電源技術方向。①燃料電池技術。主要針對氫能源汽車和電動機車,研究燃料電池的生產、存儲與運輸、電能使用等相關前沿技術;②特種電源開發技術,主要針對航空器(飛機、導彈等),設計開發滿足特殊需求的機載模塊電源。

(3)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方向。①模式識別與多模信息融合技術;②智能控制理論(模糊控制、神經網絡、專家系統、仿人智能控制等)與技術;③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研究;④智能無人系統(無人車間、機器人、無人機、無人駕駛機車等)技術研究與應用;多無人系統協同技術研究與系統研發等。

信息工程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是學校重點建設院系之一,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和物聯網工程四個本科專業,同時開展電子信息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并與西北大學聯合開展博士生培養工作。

信息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80人,其中高級職稱53人,博士45人。中科院院士1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優青”1人,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陜西省教學名師1人,陜西省教學名師領軍人才1人。學院現有碩士生導師19人,其中3人受聘西北大學兼職教授,2人受聘西北大學兼職博導。另外,學院從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以及華為公司、英特爾公司等知名企業聘請多位專家為特聘教授及校外導師。

學院教學科研環境優越,建有何積豐院士工作室、物聯網與大數據技術研究中心和電子信息技術省級實驗示范中心,已與多家行業知名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學院教科研成果突出,近年來,學院主持國家級、省級教研科研課題41項,為企業提供技術開發服務100余項, 年科研經費1500余萬元,申報和獲批國家發明專利7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2項,在國內外高層次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

電子信息專業碩士設有四個研究方向:

(1)信息獲取與智能處理:

面向電子信息產業、現代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需要,將智能感知、現代通信、信號處理與人工智能等技術有機結合,培養掌握現代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和人工智能等多技術融合及其應用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2)大數據分析與應用:

以云計算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大數據系統研發技術和數據可視化技術為依托,將大數據分析挖掘與處理、移動開發與架構、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相結合,并引入企業真實項目演練,培養“高層次、實用型、國際化”的復合型大數據專業人才。

(3)智能硬件開發與應用

聚焦新一代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應用,基于ARM、FPGA、DSP、SOPC等嵌入式硬件,通過信息感知、傳輸、組網、處理、分析和自主學習等技術綜合集成,實現硬件的智能化升級和聯網服務加載。培養面向智能時代需求,掌握現代軟硬件協同開發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4)計算智能技術與應用

研究神經網絡、演化計算、模糊邏輯、機器學習及深度學習等現代智能計算方法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并結合技術發展趨勢和行業需求,研究其在機器人、無人系統、智慧交通、工業互聯等領域中的應用。培養面向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高層次創新型專業人才。

工學考研

本文來源://m.btfokj.cn/gongxue/dzxxzs_226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