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兵工程學院光學工程專業介紹
發布時間:2015-12-1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裝甲兵工程學院
add 研究生微信
為你免費答疑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080300光學工程考研 》我們搜集了部分080300光學工程考研 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可提供有償的080300光學工程考研 專業研究生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考研派 okaoyan.com】 為大家提供裝甲兵工程學院光學工程專業介紹,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

考生在報考專業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報考的專業以及學校,越考考研網在這邊搜集了專業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一、培養目標
培養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掌握光學工程深厚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解決本專業領域技術難題的能力,能夠適應軍隊現代化建設和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需要、滿足基層部隊任職崗位需求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二、專業簡介
“光學工程”學科,從1987年由總參謀部批準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視同具有碩士研究生培養與學位授予權,并于2005年正式獲得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是我院“控制科學與工程” 博士后流動站“目標探測與識別”方向的主要依托學科,也是我陸軍最早從事車載觀瞄與偵察系統、寬束電子光學、地面多機動平臺信息獲取與融合、光電檢測等方向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學科。該學科隊伍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員8人,博士9人、碩士8人。先后招收和培養博士研究生11人、碩士研究生40余人。
三、研究方向簡介
本學科形成了車載光電系統理論與技術、光電探測與成像技術、光電對抗技術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1)車載光電系統理論與技術
“車載光電系統理論與技術”是研究觀瞄系統光電成像及其關鍵技術、車載光電儀器設計及其運用、裝甲車輛光電設備檢測與測試技術等理論與技術的專業方向。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電子光學系統的理論和設計技術、光學系統的建模與仿真、裝甲車輛光電系統論證與試驗技術、裝甲車輛光電系統的設計與系統集成技術、裝甲車輛光電系統的運用與維修技術、裝甲車輛光電設備可測試性設計、裝甲車輛光電設備維修保障體系的理論和方法。
(2)光電探測與成像技術
“光電探測與成像技術”是研究車載光電系統的戰場環境感知、信息處理、顯示等理論和技術的專業方向。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新型光電傳感技術、多傳感器信息獲取與信息融合、機動目標跟蹤與定位、目標探測與識別、無人平臺的環境感知、機器視覺與立體表示、計算全息與應用技術、車載復合穩像技術。
(3)光電對抗技術
“光電對抗技術”是研究裝甲裝備光電對抗設備的論證、設計、試驗、系統集成和綜合性能仿真等理論和技術的專業方向。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預警探測和精密跟瞄、激光壓制與激光通信、激光測距與目標指示、毫米波告警與敵我識別、紅外/紫外探測告警、戰場對抗仿真、裝甲車輛的光電對抗技術的集成。
四、導師隊伍
本學科隊伍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員8人,博士9人、碩士8人。擁有包括軍隊優秀專業技術骨干、博士生導師張智詮、易瑔、陳昕、謝志宏教授等在內的一批國內、軍內知名專家。
五、教學科研條件
本學科依靠光電工程教研室建設,擁有軍隊2110重點建設學科實驗室“戰車光電對抗與信息融合技術實驗室”及“光學測量實驗室”、“光電對抗技術實驗室”等6個教學實驗室,科學實驗條件完善,實驗設備先進。
六、教學科研學術成果
本學科在寬束電子光學領域,提出了三維時空相差的計算的新理論和新方法,實現了二維計算全息的新算法,使計算速度提高一個數量級。在高功率激光放大理論方面,提出利用復合導引效應可以提高MOPA激光器的輸出光束質量的新機理。研制“裝甲車輛立體搜索跟蹤定位平臺”等系統,為部隊解決了裝甲部隊師團作戰范圍內對對敵目標看得見、跟得準、能定位,以及車載和無人機載偵察系統的目標穩像搜索等現實問題3項。 “關于三維戰場環境計算全息實時建模”的研究與實踐,取得了國內外有影響的成效。“車載光電檢測設備”全軍推廣使用,解決了車載光電設備原位檢測難題。上述研究成果先后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9項。
培養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掌握光學工程深厚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解決本專業領域技術難題的能力,能夠適應軍隊現代化建設和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需要、滿足基層部隊任職崗位需求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二、專業簡介
“光學工程”學科,從1987年由總參謀部批準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視同具有碩士研究生培養與學位授予權,并于2005年正式獲得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是我院“控制科學與工程” 博士后流動站“目標探測與識別”方向的主要依托學科,也是我陸軍最早從事車載觀瞄與偵察系統、寬束電子光學、地面多機動平臺信息獲取與融合、光電檢測等方向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學科。該學科隊伍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員8人,博士9人、碩士8人。先后招收和培養博士研究生11人、碩士研究生40余人。
三、研究方向簡介
本學科形成了車載光電系統理論與技術、光電探測與成像技術、光電對抗技術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1)車載光電系統理論與技術
“車載光電系統理論與技術”是研究觀瞄系統光電成像及其關鍵技術、車載光電儀器設計及其運用、裝甲車輛光電設備檢測與測試技術等理論與技術的專業方向。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電子光學系統的理論和設計技術、光學系統的建模與仿真、裝甲車輛光電系統論證與試驗技術、裝甲車輛光電系統的設計與系統集成技術、裝甲車輛光電系統的運用與維修技術、裝甲車輛光電設備可測試性設計、裝甲車輛光電設備維修保障體系的理論和方法。
(2)光電探測與成像技術
“光電探測與成像技術”是研究車載光電系統的戰場環境感知、信息處理、顯示等理論和技術的專業方向。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新型光電傳感技術、多傳感器信息獲取與信息融合、機動目標跟蹤與定位、目標探測與識別、無人平臺的環境感知、機器視覺與立體表示、計算全息與應用技術、車載復合穩像技術。
(3)光電對抗技術
“光電對抗技術”是研究裝甲裝備光電對抗設備的論證、設計、試驗、系統集成和綜合性能仿真等理論和技術的專業方向。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預警探測和精密跟瞄、激光壓制與激光通信、激光測距與目標指示、毫米波告警與敵我識別、紅外/紫外探測告警、戰場對抗仿真、裝甲車輛的光電對抗技術的集成。
四、導師隊伍
本學科隊伍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員8人,博士9人、碩士8人。擁有包括軍隊優秀專業技術骨干、博士生導師張智詮、易瑔、陳昕、謝志宏教授等在內的一批國內、軍內知名專家。
五、教學科研條件
本學科依靠光電工程教研室建設,擁有軍隊2110重點建設學科實驗室“戰車光電對抗與信息融合技術實驗室”及“光學測量實驗室”、“光電對抗技術實驗室”等6個教學實驗室,科學實驗條件完善,實驗設備先進。
六、教學科研學術成果
本學科在寬束電子光學領域,提出了三維時空相差的計算的新理論和新方法,實現了二維計算全息的新算法,使計算速度提高一個數量級。在高功率激光放大理論方面,提出利用復合導引效應可以提高MOPA激光器的輸出光束質量的新機理。研制“裝甲車輛立體搜索跟蹤定位平臺”等系統,為部隊解決了裝甲部隊師團作戰范圍內對對敵目標看得見、跟得準、能定位,以及車載和無人機載偵察系統的目標穩像搜索等現實問題3項。 “關于三維戰場環境計算全息實時建模”的研究與實踐,取得了國內外有影響的成效。“車載光電檢測設備”全軍推廣使用,解決了車載光電設備原位檢測難題。上述研究成果先后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9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