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大學海運學院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0-04-2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廣東海洋大學海運學院的介紹

廣東海洋大學海運學院的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廣東海洋大學海運學院的介紹 正文

海運學院的前身是創辦于1935年的廣東省立高級水產職業學校的漁撈科和輪機科,2001年8月成立航海學院,2019年4月更名為海運學院。
海運學院現有教職工80人,專任教師53人,其中教授3人,副高職稱15人,擁有博士學位13人。雙師型專任教師29人。隨著專業和學科發展,將繼續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和學科帶頭人。
海運學院現有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海上和陸上方向)、交通運輸3個本科專業,其中航海技術專業是省級特色學科,《航海學》和《船舶柴油機》是校級精品課程。
海運學院經過多年的積累,學院圍繞海上交通運輸工程學科逐漸形成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統,海上智能交通系統的理論與技術,載運工具運用安全與管理,載運工具自動化與運行監測、診斷和維修等四個研究方向;學院作為粵西一帶集航海類專業本科教育和船員培訓一體的基地,既肩負著為發展廣東“海洋運輸經濟”培養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型航運專業技術人才,又承擔華南地區船員培訓和航運科學研究的責任,具有一定的區域優勢。近5年,學院共獲縱向和橫向科研90余項,科研經費近800萬,教師撰寫論文100余篇。
近5年,學院共獲得8項實驗室建設項目,總經費1131.66萬元。目前,海運學院實驗教學中心下設3個綜合實驗室,分別為航海技術綜合實驗室、輪機工程綜合實驗室和水上訓練中心,擁有實驗用房使用面積3660m2,新建設項目落實后,學院實驗儀器設備總價值約為2700萬元。“十三五”我們還將努力通過各種途徑爭取實驗室建設經費,有計劃地補充和更新航海類專業人才培養所必需的航海技能訓練教學設備,逐步完善航海技能訓練中心建設,使其滿足國際海事組織制定的《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和交通運輸部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考試和發證規則》相關規定和要求,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運人才。同時,積極申報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為航海學科建設發展、為教改科研開展盡可能配備好軟、硬件設施。
海運學院一向重視與國內外高校、研究機構的交流合作,每年會派出一些學生到臺灣高雄海洋科技大學交流學習。曾邀請日本大阪大學長谷川和彥教授來校講學。2017年亞洲航海學術年會在廣東海洋大學的順利舉行,航海學院充分利用這次會議商討了和亞洲其它國家在航海技術的研究方面進行更深度的合作。
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565人,以“一切為學生著想,一切為學生成才”為學生工作的根本指導思想,以追求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學生指導與服務的出發點,把完善學生人格、指導學生學習、提升學生素質作為重點,通過組織學生參加“中國航海日”和學院的航海模型設計比賽、航海科普競賽等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海洋和海洋對強國的意義,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倡議,海洋強國戰略,培養學生熱愛海洋、熱愛航海的熱情,逐步建立海洋國防意識,堅定“航海夢——我的夢”的信念。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伍深入基層,實踐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建設海洋強國”戰略部署、“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學院堅持“創新、和諧、開放、與國際接軌”的發展理念,全面實施“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三大戰略,奮力拼搏,努力建設具有鮮明海洋特色的教學科研型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

添加廣東海洋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廣東海洋大學考研分數線、廣東海洋大學報錄比、廣東海洋大學考研群、廣東海洋大學學姐微信、廣東海洋大學考研真題、廣東海洋大學專業目錄、廣東海洋大學排名、廣東海洋大學保研、廣東海洋大學公眾號、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東海洋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廣東海洋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guangdonghaiyangdaxue/yanjiushengyuan_26167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