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醫學部官網

更新時間:2021-12-29 15:44:2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北京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北京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北京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北京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北京大學官網來自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北京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北京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北京大學醫學部官網:

北京大學醫學部


北京大學醫學部簡介:
北京大學醫學部(簡稱“北醫”)地處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是中國政府創辦的第一所西醫院校,是國家“211工程”首批建設的高等學校之一,具有百年歷史,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學科覆蓋醫學門類中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護理學、醫學技術、中西醫結合以及理學、工學、教育學、哲學、文學等門類的部分學科。教學貫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繼續教育全過程?,F有8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一級學科點,77個二級學科點),9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一級學科點,81個二級學科點),9個博士后流動站。
設有5個學院:基礎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醫學人文學院。6家直屬附屬醫院、4家共建醫院和15家教學醫院,承擔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實習任務,并向社會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共有在校學生996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989人、碩士研究生2568人、本科生4039人,留學生369人;網絡教育學生10015人(上述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9月1日)。
擁有大批國際、國內知名的醫學教育、科研、臨床方面的專家,其中具有高級職稱2976人,兩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7人,“97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8人,博士生導師66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6人。
擁有3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2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3個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個國家醫學中心,65個省部級設置的實驗室、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研究(室、中心)。
對外交流活動豐富,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研討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與100多所海外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有40余所為北醫戰略合作伙伴。與10余所協議學校建立了MD-PhD項目,設立了43個學生交流項目,其中包括32個臨床海外輪轉項目,10余項國際交流獎學金項目,搭建起國際醫學教育資源共享的平臺。在國際科研合作方面,醫學部與多個國際合作伙伴建立了轉化醫學與臨床研究國際聯合研究平臺,該平臺被科技部認定為“轉化醫學與臨床研究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牽頭成立“中國-東盟高校醫學聯盟”,進一步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醫學院校和醫療衛生機構在醫學教育、醫學研究和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全方位交流與合作,助力構建區域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2000年與北京大學合校后,醫學部充分利用北京大學綜合學科優勢,加強交叉融合、助力學科發展,推動醫學教育改革與科學研究,努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啟動并不斷探索臨床醫學、藥學與預防醫學學生長學制的培養模式,大力推進醫學學科與理科、工科、人文社會學科的交叉,學科實力顯著提升,學科布局進一步優化。在教育強國戰略、健康中國戰略、科技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在“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支持下,北大醫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以“臨床醫學+X”為抓手,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將北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北大醫學以“四個面向”為指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聚焦卓越醫學人才培養目標,推動新時代教育教學改革;組織圍繞國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攻關,推動醫學多學科交叉協同發展,促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持續優化醫學部和校本部深度融合的頂層設計和實施方案,積極推進醫學部與校本部深度融合;抓住歷史機遇,著力拓展新空間,挖掘現有空間資源,提升校園文化;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辦醫理念,打造醫療衛生高地。
今天的北大醫學正在飛速發展,這所由中國政府于1912年創立的第一所醫學院校即將迎來辦學110周年。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熱忱服務的獻身精神”的校風,以更堅實有力的步伐,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再創輝煌。未來的北大醫學將努力成為國家醫學發展教育和改革的旗幟,國際醫學卓越人才培養和精英人才集聚的高點,國際醫學科技創新和技術發明平臺,重大疾病防控、診療及臨床研究中心,國家新藥創新研發和轉化基地,國家衛生政策和健康管理的智庫,國際醫學合作和交流中心。
 
北京大學醫學部發展歷程:
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創建于1912年10月26日,是中國政府依靠自己的力量開辦的第一所專門傳授西方醫學的國立醫學校。
1903
1903年京師大學堂設立醫學實業館,教授中西醫學。1904年,醫學實業館改稱醫學館,遷入北京和平門外八角琉璃井由興勝寺廟宇改建的館舍,1907年停辦。1910年,此館舍被施醫總局(當時的衛生部門)買去,為日后創立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提供了條件。
1912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9月,中華民國教育部電召湯爾和到京,籌劃創立醫學校事宜。教育部以價銀10000兩購買了已經停辦的醫學館館舍,劃撥給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使用。10月16日,中華民國教育部任命湯爾和為北京醫學專門學校校長,并于10月26日頒發校章。至此,中國第一所國立西醫學校正式誕生。
1915
2月,北京醫學專門學校診察所正式開業,即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前身。
1923
9月,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奉命改建為國立北京醫科大學校,并首次將學制設為六年制。
1927
北京所有國立高等學校合并成立國立京師大學校,北京醫科大學校更名為國立京師大學校醫科。同年,學校附設的診察所擴充為學校附屬醫院。
1931
建立我國醫學校中第一個法醫教研室。
1937
抗日戰爭爆發后,國立北平大學西遷,部分醫學院師生一同西遷。留在北平的醫學院院務完全停頓,1938年1月,當時的教育部將原北京大學和北平大學合并辦起“國立北京大學”,醫學院為下設的六個學院之一。5月復課,并接收燕京大學和協和醫學院師生繼續學院的教學。
1945
抗戰結束后,北京各公立大學被統一編為“北平臨時大學補習班”,北平大學醫學院被編為“臨時大學補習班第六分班”。
1946
7月,北京大學在北平復校。北平臨時大學補習班第六分班連同附屬醫院一同并入北京大學,成為北京大學醫學院。院長先后為解剖學教授馬文昭先生、生理學教授沈寯琪先生和皮膚科學教授胡傳揆先生。胡傳揆教授同時任醫學院附屬醫院(亦稱北大醫院)院長。從此,學校作為北京大學的一部分,開始了新的歷程。
1952
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北京大學醫學院脫離北京大學,獨立建院并更名為北京醫學院,院長為胡傳揆教授。直屬中央衛生部領導,辦學經費由中央財政部轉中央衛生部撥付。北醫校址遷至今日的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8號,由此,醫學院開始了較大的發展。
1954
北京醫學院作為唯一一所醫科學校被指定為六所全國性重點大學之一。
1959
北醫被確定為全國十六所重點院校之一。
1984
北京醫學院作為唯一一所醫科學校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建設的十所大學之一。院長為醫學教育專家馬旭研究員。
1985
學校更名為北京醫科大學。運動醫學專家曲綿域教授任校長。
1996
北京醫科大學正式通過了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項目的論證,再次成為中國政府重點支持的醫科大學。從1991年至2000年4月,校長為血液病學專家王德炳教授。
2000
4月3日,北京醫科大學與北京大學正式合并,組建新的北京大學。5月4日,北京醫科大學正式更名為北京大學醫學部,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教授任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兼首任醫學部主任。2003年,柯楊教授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常務副主任。
2012
北醫建立100周年。2016年4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教授接替韓啟德教授任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
 
1、招生人數,北京大學教育學2022計劃招生7人(不含推免),只招收學碩,不接受專業碩士,學習方式均為全日制
2、北京大學22教育學學碩招生專業有:高等教育學、醫學教育、教育技術學
3、北京大學22年教育學學術型研究生考試專業課延續了自主命題,其中高等教育學、醫學教育考生科目為623高等教育學綜合;教育技術學考生科目為624教育技術學綜合
4、同等學歷考生報考條件較高: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我校的考生,須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一篇以上與所 報考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
 
5、北京大學教育學專業招生分數線
 
專業名稱 學習方式 2022擬招生人數(不含推免) 2021擬招生人數(不含推免) 21年復試分數線 21年一志愿最低分 21年一志愿最高分
高等教育學 全日制 3 2 340 410 412
教育技術學 全日制 2 2 340 367 416
醫學教育 全日制 2 2 340 365 378
623高等教育學綜合參考書目:[美]伯頓·R·克拉克著:《高等教育系統——學術組織的跨國研究》,王承緒等譯,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美]約翰·S·布魯貝克著:《高等教育哲學》,王承緒、鄭繼偉、張維平譯,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陳洪捷、施曉光、蔣凱主編:《國外高等教育學基本文獻講讀》,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曲士培著:《中國大學教育發展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黃福濤著:《外國高等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624教育技術學綜合考研參考書目:[美]約翰•D•布蘭福斯特等編著:《人是如何學習的: 大腦、心理、經驗及學校(擴展版)》,程可拉等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美]R.基思·索耶主編:《劍橋學習科學手冊》,徐曉東等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美]艾倫·賈納斯澤烏斯基、邁克爾·莫倫達主編:《教育技術:定義與評析》,程東元、王小雪、劉雍潛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Darlene Van Tiem, James L. Moseley, Joan C. Dessinger. Fundamentals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 Guide to Improving People, Process, and Performance(績效改進基礎),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學科評估是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簡稱學位中心)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與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簡稱學科目錄)對全國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開展整體水平評估。學科評估是學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開展的非行政性、服務性評估項目。

第四輪學科評估,按照“自愿申請、免費參評”原則,采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估體系在前三輪的基礎上進行諸多創新;評估數據以“公共數據和單位填報相結合”的方式獲取;評估結果按“分檔”方式呈現,具體方法是按“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9檔公布:

評估等級 專業排名名次 評估等級 專業排名名次
A+ 前2%(或前2名) B- 30%~40%
A 2%~5% C+ 40%~50%
A- 5%~10% C 50%~60%
B+ 10%~20% C- 60%~70%
B 20%~30%    

第五輪學科評估于2021年啟動,預計2022年出評估結果??佳信傻谝粫r間為大家發布最新版學科評估結果,請查閱本分類的最新資訊。北京大學0401教育學專業這次在全國的排名中名列B+以上,算是很優秀的專業,北京大學0401教育學屬于北京大學的王牌專業之一,所以有志報考北京大學0401教育學專業研究生的同學,需要更加努力地復習備考,考研派在此祝各位順利考取北京大學0401教育學專業。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31所,本次參評30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101所。 (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A+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A
10200      東北師范大學
10319      南京師范大學
10511      華中師范大學
A-
10001      北京大學
10028      首都師范大學
10335      浙江大學
10574      華南師范大學
10635      西南大學
B+
10003      清華大學
10270      上海師范大學
10345      浙江師范大學
10384      廈門大學
10445      山東師范大學
10475      河南大學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10542      湖南師范大學
10718      陜西師范大學
10736      西北師范大學
B
10007      北京理工大學
10056      天津大學
10065      天津師范大學
10165      遼寧師范大學
10166      沈陽師范大學
10231      哈爾濱師范大學
10320      江蘇師范大學
10414      江西師范大學
10602      廣西師范大學
10636      四川師范大學
B-
10075      河北大學
10285      蘇州大學
10346      杭州師范大學
10370      安徽師范大學
10394      福建師范大學
10446      曲阜師范大學
10476      河南師范大學
10637      重慶師范大學
10681      云南師范大學
10762      新疆師范大學
C+
10052      中央民族大學
10094      河北師范大學
10108      山西大學
10118      山西師范大學
10135      內蒙古師范大學
10247      同濟大學
10295      江南大學
10351      溫州大學
11078      廣州大學
11646      寧波大學
C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10167      渤海大學
10203      吉林師范大學
10337      浙江工業大學
10418      贛南師范大學
10512      湖北大學
10524      中南民族大學
10663      貴州師范大學
10673      云南大學
11117      揚州大學
C-
10066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10205      長春師范大學
10299      江蘇大學
10373      淮北師范大學
10451      魯東大學
10513      湖北師范大學
10590      深圳大學
10603      廣西師范學院
10759      石河子大學
11658      海南師范大學

教育學(醫學教育) [040121]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北京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4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57高等教育學綜合
備  注: 本專業招生計劃為4名,其中擬接收推免生2名;
高等教育學 [040106]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北京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8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57高等教育學綜合
備  注: 本專業招生計劃為8名,其中擬接收推免生6名;
教育學(體育教育與管理) [04012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北京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體育教研部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5
考試科目:
備  注: 本專業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體育與文化(適合社會學、教育學、歷史學等文科背景的學生)、體育與健康(適合心理學、生物學、醫學等相關專業的學生)。特殊要求:1.必須是體育愛好者,但運動成績不一定要非常好,培養目標不是運動員。2.把個人體育興趣愛好與本科專業知識結合。
高等教育學 [040106]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北京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8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79高等教育學綜合
備  注:
教育學(醫學教育) [040121]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北京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4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79高等教育學綜合
備  注:

添加北京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北京大學考研分數線、北京大學報錄比、北京大學考研群、北京大學學姐微信、北京大學考研真題、北京大學專業目錄、北京大學排名、北京大學保研、北京大學公眾號、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北京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