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1-20 09:41:3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吉林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吉林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吉林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吉林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吉林大學官網來自吉林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吉林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吉林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吉林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吉林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吉林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吉林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吉林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吉林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吉林大學專業排名]
[吉林大學考研群]
[吉林大學考研難嗎] [吉林大學研究生院]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官網: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
內燃機工程系
車身工程系
熱能工程系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簡介: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成立于1955年,是中國汽車工業人才培養的搖籃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其車輛工程學科是國內汽車領域最早的國家級重點學科,擁有汽車仿真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汽車工程學院擁有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教授為核心的264名教職工組成的教學和科研隊伍,其中專業教師149人,教授75人 , 副教授60人 ,研究員級高工9人,高級工程師29人,博士生導師58人,含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專家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中國工程學會會士5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5人,吉林大學唐敖慶學者18人。
汽車工程學院設有博士后流動站2個,有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本科生專業3個,其車輛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為我國“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專業。2009年,車輛工程專業獲得首批國家特色專業,2012年,車輛工程專業獲得工程認證,是全國近百個車輛工程專業的唯一代表。目前,學院在讀博士生240余人,碩士生近800人,本科生2000余人,已累計向社會輸送各類專業人才30000 余人。
汽車工程學院承擔著重要的國家和省部級研究課題,面向國家汽車強國戰略需求和國際汽車工程科技前沿,圍繞汽車行業產品開發與創新體系中的重大科學問題、關鍵共性技術等開展了大量的基礎性和創新性研究。在整車和底盤、動力和傳動的產品開發先進技術方面,創新研發了一系列先進設計理論、技術方法、軟件平臺和重大實驗裝備,并全面推廣應用于我國主要汽車廠商,為我國主要汽車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已成為我國在汽車產品開發領域從事基礎、共性和前沿技術研究,解決國家和行業重大工程需求,進行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的重要基地。
汽車工程學院與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常年選派專家、學者出國講學、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訪問或進修;并邀請國外著名的專家學者來校講學、聯合培養學生和進行科學研究。
汽車工程學院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較多的發展機會。攻讀碩士研究生的學生約占畢業生人數的35%,免試生約占畢業生人數20%。為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除學校統一設立的獎貸學金外,學院還設有“濰柴動力”等十余項社會獎助學金。畢業生分布在各大汽車骨干企業及科研院所,高校,合資企業,眾多畢業生已成為著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
幾代人的努力,鑄就了汽車工程學院今日的輝煌,在新的歷史時期,汽車工程學院正朝著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院闊步前進。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南嶺校區汽車工程大樓211室
電話:0431-85095991
傳真:0431-85682227
E-mail:[email protected]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發展歷程:
1955年,汽車工程學院的前身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成立
1958年,周恩來總理參觀汽車系研制的農用內燃水泵
1986年4月23日,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成立大會
2000年6月12日,吉林工業大學與吉林大學等五校合并為新的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學科設置:
汽車工程系
汽車工程系(車輛專業)于1955年成立,由交通大學、華中工學院和山東工學院相關專業整體搬遷組建,是中國汽車工業人才培養的搖籃,其歷史沿革事件:
1.1978年首批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2.1981年首批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3.1995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學科;
4.2004年獲準建設國家“985工程”第一層次項目“汽車工程科技創新平臺”;
5.2009年獲批“國家特色專業”;
6.2010年獲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建設;
7.2012年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汽車工程系以“科研引領教學、教學科研互動”為宗旨,開展理論授課、實驗實習、創新訓練及科學研究。定位于培養“學科型”、“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具有規范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體系,擁有《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設計》和《汽車實驗學》等4門專業必修課程、26門專業選修課程及3門學科選修課程,《汽車構造》和《汽車設計》為國家級規劃教材和省級精品課程;根據符合行業需求和國家戰略的汽車輪胎、新能源汽車、汽車電子、汽車動力學與NVH、汽車傳動及底盤設計與控制等研究方向,建立有理論教學、能力訓練和課題培養相結合的研究生培養體系以及科學技術攻關能力,承擔有科技部、教育部、總裝、吉林省及長春市等縱向科研課題,以及一汽、上汽、陜汽、吉利、長安、奇瑞、南汽、二汽等國內主流整車廠家及零部件廠家的科技項目。
汽車工程系現有教職工51人,其中教師36人、實驗技術人員15人,教師均有博士及以上學歷。具有教授職稱教師15人、副教授職稱1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及泰山學者1人;作為訪問學者、海外博士/博士后或參加國際會議等,具有美國、歐洲或日本等國家留學或交流經歷;通過解決企業工程實際問題、國家重大科技計劃或作為企業博士后獲得工程經驗或背景;作為權威期刊編委專家、國家科技專家、行業協會專家以及企業專家顧問等加強服務企業和國家戰略能力;聘請企業高級技術專家(固定專家7人)培訓汽車產品開發工程能力,同時聘請國外教授專家開拓國際視野和國際交流。
汽車工程系通過教學教育培訓、科學研究服務、校企聯合共建、國際合作交流以及行業教學科研會議交流等,與國內主流整車企業(如一汽、二汽、上汽等)、零部件企業(一汽富奧、蘇州博世、北京恒潤等)、國外大學科研機構企業(美國密執根大學、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加州農工、美國福特、日本五十鈴、德國瓦布克)等建立起合作或訪問關系,每年汽車工程系均有部分青年教師與上述單位進行學術交流。
汽車工程系(車輛學科)迄今已為汽車和機械行業培養22000名具備科學研究、設計開發與技術管理等能力的車輛工程高級專門人才。具有符合汽車行業發展對車輛工程的專業基礎、新能源汽車、電器電子電控、底盤系統匹配以及產業政策與技術法規需求的教學科研體系,亦是中國汽車工業人才培養的搖籃和解決汽車重大核心關鍵技術的教學科研基地。不可替代的行業地位: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車輛工程專業分委會主任單位;車輛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教育協作組組長單位;汽車工程學會“車輛工程師培訓計劃”技術負責單位;中國汽車人才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自主研發的創新技術(產品)包括:
①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系列技術,包括電動輪驅動電動汽車、一汽插電式電動轎車、增程式電動汽車、純電動高檔商務客車、一汽混合動力客車及液壓驅動混合動力系統;
②汽車底盤電控系統,包括電動汽車電動助力轉向、電子差速、乘用車電子穩定控制系統、重型商用車自動變速技術、電動汽車再生制動、電流變自動離合器、磁流變可調阻尼半主動懸架、電控防滑差速器、汽車主動安全避撞預警系統、電子駐車/電子機械制動/輔助制動;
③汽車底盤系統設計,包括傳動系統/懸架/制動/轉向設計、發動機橡膠/液壓懸置、發動機雙質量飛輪、汽車零部件輕量化設計、汽車零部件NVH分析與設計開發。
幾十年來,汽車工程系承擔了車輛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教學和大部分研究生教學以及國家、地方和企業的科研課題,被行業譽為“汽車工業人才培養的搖籃”和“汽車核心共性關鍵技術教學研究基地”。汽車工程系發展目標定位于“國內領先的車輛工程教學和核心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基地”及“國內領先的車輛工程專業教學實驗與科研試驗基地”。
聯系方式(汽車工程系)
地址:吉林大學南嶺校區汽車工程學院汽車工程系, 汽車工程大樓4樓
電話:0431-85095443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人:王軍年
內燃機工程系
吉林大學內燃機系具有悠久的歷史,伴隨著新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的誕生,為培養汽車發動機高級專業人才,1955年由原交通大學、華中工學院和山東工學院的相關專業整合,成立了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內燃機專業。經過近60年的發展和凝煉以及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傳承歷史,開拓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與科研實力,吉林大學內燃機系已成為我國汽車發動機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汽車能源與動力自主研發創新基地、汽車動力系統評價和行業共性服務基地。
內燃機系于195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61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8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設立了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后流動站,2010年被批準設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點。內燃機系本科生專業為“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汽車發動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招生。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110余人,碩士研究生6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博士后研究人員2-3人。累計已培養本科生6000余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600余名。培養的學生普遍受到社會的歡迎,并涌現出李駿、趙福全、董春波等一大批中國汽車行業的領軍人物。
人才培養作為內燃機系的核心工作,經過多年的積累,建立了完善的教學課程體系。以內燃機構造、原理、設計及測試技術作為主干課,輻射十余門專業課程開展本科生教學,以個性化培養方案開展研究生教學。以理論教學團隊為主導,以實驗教學平臺為依托,以培育創新人才為目標,培養學生扎實的基礎理論和豐富的實踐能力。“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現為吉林省優勢特色專業,“內燃機設計”課程為吉林省精品課,擁有“熱能與動力工程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學生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良好學習條件。
通過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進一步提升了內燃機系的科研條件與水平,在內燃機超低排放與低碳技術、能源多元化與新型動力總成技術、內燃機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流體與傳動優化控制、燃燒優化與熱力學分析、內燃機產品工程學和生物質能源及節能技術等多個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863國家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國家科技攻關和省部委計劃以及國內外企業等上百項科研項目,近年來在著名學術刊物和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400余篇,獲專利三十余項,出版專著和教材6部,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6項。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現為吉林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2005年獲準建設“汽車能源與動力吉林省重點實驗室”,2011年獲準建設“能源與動力吉林省工程實驗室”。
內燃機系擁有實力雄厚和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44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6人,講師8人,研究員1人,高級工程師6人,工程師7人,實驗員5人。另外還聘任了2名兼職博士生導師。
內燃機系先后與日本交通安全環境研究所、韓國汽車技術研究院、俄羅斯的哈巴羅夫斯科太平洋國立大學簽署了合作與交流協議,與加拿大的滑鐵盧大學、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美國的威斯康星大學、美國密執根大學、日本北海道大學、早稻田大學等保持著緊密的聯系。
地址:長春市人民大街5988號 吉林大學南嶺校區
電話:0431-85095271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人:韓永強
車身工程系
吉林大學車身工程學科是從1962年的汽車車身專門化發展起來的。現有教職工36人,其中教授6人(博導4人)、副教授14人,教師隊伍具有良好的年齡梯隊,中青年教師大都具有博士及國外研修經歷。科研隊伍穩定,師資力量雄厚。
吉林大學車身工程學科是目前全國唯一的車身工程博士點,擁有車身工程、設計藝術學和流體力學三個碩士點。車身工程學科特色鮮明,是工業設計和車輛工程的交叉學科。具有汽車造型和車身工程兩大方向,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現每年招收工業設計(汽車造型)和工業設計(車身工程)專業本科生3個自然班約100人;車身工程、設計藝術學、流體力學和工業設計工程碩士,以及車身工程博士研究生合計40余人。
本科生開設的主干課程包含機械工程學科基礎課程,還有汽車構造、汽車理論、車身結構與設計、汽車造型、車身制造工藝學、人機工程學、汽車空氣動力學、車身實驗學、汽車模型制作、汽車效果圖等。
研究生科研領域包括車身設計與輕量化技術、汽車被動安全及其仿真技術、車身制造與質量控制技術、汽車人機工程學、汽車空氣動力學與風洞實驗技術、汽車造型美學規律研究、汽車造型與評價方法等方面。
車身工程實驗室是吉林省實驗教學中心,包括汽車風洞實驗室、車身結構實驗室、汽車造型實驗室及PACE中心。汽車風洞實驗室擁有我國首家自主設計建造的汽車專用風洞。車身結構實驗室擁有車身結構性能綜合試驗臺、動靜態應變測量系統、零部件疲勞試驗機、材料性能試驗機等。汽車造型實驗室擁有先進的三坐標測量機、快速成型設備、真空注塑機、汽車多媒體彩繪和汽車模型制作平臺、人機工程實驗平臺、RTT虛擬實驗等設備。PACE中心有大量的CAD/CAE/CAM軟硬件系統及創新實驗平臺等。實驗室總面積超過6000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超過1億元。
多年來,出版車身工程學科高水平教材10余部。近五年來,承擔國家級自然基金、“863計劃”、省部級項目及企業合作開發項目5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6項。平均每年科研經費到款近1000萬元。科研合作單位大都是行業內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
車身工程學科學術交流頻繁,每年都聘請國內外高水平專家學者,來做學術報告與交流。同時,每年派出出訪、研修及國際會議報告多次。
聯系方式:
車身工程系主任:沈傳亮
電話:18686634863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人民大街5988號吉林大學南嶺校區汽車工程學院車身工程系(130025)
熱能工程系
熱能工程系依托一級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為吉林省高等學校“十二五”優勢特色重點學科,二級學科熱能工程為吉林省重點學科,熱能與動力工程實驗中心為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熱能工程實驗室為吉林省雙基評估實驗室。目前是中國高校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單位、吉林省工程熱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單位、吉林省暖通空調學會副理事長單位、吉林省建筑學會理事單位、吉林省建筑節能學會理事單位。
熱能工程系目前有3位教授,6位副教授和5位講師,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1人,研究員1人,高級工程師3人。在科學研究方面,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獎2項,發表SCI、EI檢索等學術文章200余篇,獲得發明專利16項。
在地能利用和地下蓄能傳熱傳質機理和能量傳輸控制研究中,在國內率先開展土壤源地能利用試驗工程研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吉林省環保項目和科技發展基金項目2項,長春市科技專項基金項目3項。
在電動車整車熱管理方面開展大量科學研究,先后承擔“86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軍工基礎項目1項,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重大專項)2項,吉林省高技術產業發展專項項目1項,吉林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項目1項。
在傳統汽車熱管理方面,結合空氣分離熱流動,開展可變空氣組分與清潔燃燒協同控制研究,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吉林省科技基金項目1項,吉林省科技專項1項,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重大)1項,與企業合作承擔橫向課題1項。
在清潔能源高效轉化技術領域,承擔完成國家、省部級課題18項,出版《熱能的合理利用》等專著2部。
在石油以及天然氣水合物開采利用研究領域,至今參與科研項目有: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1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
在國際交流方面,積極與英國諾丁漢大學、韓國國家生產技術研究院、美國OSU大學等多所國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和交流關系,加強國際合作和國內合作,提升了綜合能力增強了學科的影響力。
在教學成果方面承擔教育部教學改革項目2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0余項,出版多部專著,包括陳貴堂 王永珍主編的《工程熱力學》(第2版,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華自強 張忠進 高青主編的《工程熱力學》(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聯系方式:吉林大學南嶺校區熱能工程系
電話:0431-85095196
聯系人:李明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2021吉林大學高等教育學040106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高等教育學 [040106]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吉林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數: | 12 | |
考試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311 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復試科目:教育論著讀評或課程與教學論熱點問題研究 |
|
備 注: | 招收跨學科考生,不需加試; 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聯系人:張利革 聯系電話:0431-85168784 |
吉林大學高等教育學040106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高等教育學 [040106]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吉林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數: | 10 | |
考試科目: |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3 699 教育學基礎 復試科目:教育論著讀評 或課程與教學論熱點問題 研究 |
|
備 注: | 699 教育學基礎:1.《教育學基礎》(第三版),全國12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年12月出版。2.《中國教育史》(第三版),孫培青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3.《外 國教育史教程》(縮編本),吳式穎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
吉林大學高等教育學考研
吉林大學高等教育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考試科目 | 備注 |
040106 高等教育學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 699 教育學基礎 |
復試科目:教育論著讀評 或課程與教學論熱點問題 研究 |
吉林大學高等教育學考研參考書目
考研參考書目 |
699 教育學基礎:1.《教育學基礎》(第三版),全國12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年12月出版。2.《中國教育史》(第三版),孫培青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3.《外 國教育史教程》(縮編本),吳式穎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
吉林大學高等教育學考研專業排名
排名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1 | 北京師范大學 | A+ |
2 | 華東師范大學 | A+ |
3 | 東北師范大學 | A |
4 | 南京師范大學 | A |
5 | 華中師范大學 | A |
6 | 北京大學 | A- |
7 | 首都師范大學 | A- |
8 | 浙江大學 | A- |
9 | 華南師范大學 | A- |
10 | 西南大學 | A- |
11 | 清華大學 | B+ |
12 | 上海師范大學 | B+ |
13 | 浙江師范大學 | B+ |
14 | 廈門大學 | B+ |
15 | 山東師范大學 | B+ |
16 | 河南大學 | B+ |
1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8 | 湖南師范大學 | B+ |
19 | 陜西師范大學 | B+ |
20 | 西北師范大學 | B+ |
21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22 | 天津大學 | B |
23 | 天津師范大學 | B |
24 | 遼寧師范大學 | B |
25 | 沈陽師范大學 | B |
26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B |
27 | 江蘇師范大學 | B |
28 | 江西師范大學 | B |
29 | 廣西師范大學 | B |
30 | 四川師范大學 | B |
31 | 河北大學 | B- |
32 | 蘇州大學 | B- |
33 | 杭州師范大學 | B- |
34 | 安徽師范大學 | B- |
35 | 福建師范大學 | B- |
36 | 曲阜師范大學 | B- |
37 | 河南師范大學 | B- |
38 | 重慶師范大學 | B- |
39 | 云南師范大學 | B- |
40 | 新疆師范大學 | B- |
41 | 中央民族大學 | C+ |
42 | 河北師范大學 | C+ |
43 | 山西大學 | C+ |
44 | 山西師范大學 | C+ |
45 | 內蒙古師范大學 | C+ |
46 | 同濟大學 | C+ |
47 | 江南大學 | C+ |
48 | 溫州大學 | C+ |
49 | 廣州大學 | C+ |
50 | 寧波大學 | C+ |
51 | 北京工業大學 | C |
52 | 渤海大學 | C |
53 | 吉林師范大學 | C |
54 | 浙江工業大學 | C |
55 | 贛南師范大學 | C |
56 | 湖北大學 | C |
57 | 中南民族大學 | C |
58 | 貴州師范大學 | C |
59 | 云南大學 | C |
60 | 揚州大學 | C |
61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 C- |
62 | 長春師范大學 | C- |
63 | 江蘇大學 | C- |
64 | 淮北師范大學 | C- |
65 | 魯東大學 | C- |
66 | 湖北師范大學 | C- |
67 | 深圳大學 | C- |
68 | 廣西師范學院 | C- |
69 | 石河子大學 | C- |
70 | 海南師范大學 | C- |
添加吉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吉林大學考研分數線、吉林大學報錄比、吉林大學考研群、吉林大學學姐微信、吉林大學考研真題、吉林大學專業目錄、吉林大學排名、吉林大學保研、吉林大學公眾號、吉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吉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