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1-28 14:43:0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中國人民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中國人民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中國人民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中國人民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中國人民大學官網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中國人民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中國人民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官網: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簡介:
信息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也是21世紀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信息產業需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數學基礎與理論等各方面的專業人才和復合人才。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正是培養信息領域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基地。
信息學院發展簡史
中國人民大學在1978年創立了經濟信息管理系,它是國內最早建立的將數學與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領域應用為特色的系科。1986年,在原系計算站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為全校師生服務的校計算中心。1994年,經濟信息管理系與校信息中心合并,組建了現在的信息學院。歷史照片
老一輩領軍人物
薩師煊教授
薩師煊教授
薩師煊教授是信息學院的奠基者之一,他出身于名門望族,系元代著名詩人薩都剌后裔。1978年,他與江昭、陳余年、魏睛宇、趙書媛等老一輩領軍人物一起創立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信息管理系。曾擔任系主任,名譽系主任。他是我國數據庫技術的奠基者和學術活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為數據庫領域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作出了開創性貢獻,出版國內第一本教材《數據庫系統概論》,最早發表了數據庫技術的研究論文。
學科發展概況
信息學院的學科發展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以數學和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為建院宗旨,從應用起步,逐步向學科基礎延伸,形成了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等三個方向的學科群。我們形象地稱之為“三套馬車”。
從學科發展歷史來看,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二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78年到1990年代中期)經濟信息管理和經濟應用數學階段。這個階段以“應用”為特征,強調計算機和數學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強調學科交叉。特別是1978年成立的經濟信息管理系已經開始招收經濟信息管理專業本科生(工學),開始了數據處理專門人才的培養,開創了我國用“信息”來命名系和學科專業的先河。當時被廣泛認可的一個說法是:“經濟+信息+管理”就是經濟信息管理專業的特色。1984年經濟信息管理系開始招收經濟應用數學本科生(理學),開始了數學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的人才培養。特別是1981年和1984年第一批次分別獲得了計算機應用(工學)和數量經濟學(經濟學)的碩士學位,標志著我校在計算機數據處理應用和經濟應用數學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全國的財經院校紛紛仿照我校模式設立經濟信息管理系便是一個例證。
第二階段(1990年代中期到現在)計算機、數學、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三套馬車”階段。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教育部著手制訂專業學科目錄,規范專業學科名稱。經濟信息管理被并入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并歸屬管理學大類。經濟應用數學也被規范為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名稱是規范了,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專業特色的喪失。二十年建立起來的我們在經濟信息管理和經濟應用數學方向上的領導地位也就不存在了。這對信息學院的學科發展無疑是一次災難。學院面臨學科的重大調整。比如,與新的“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本科專業對接的碩士點是“管理科學與工程”,原先的“計算機應用”碩士點又沒有了對應的本科專業。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困惑后,逐漸達成了共識,應按照國家規范的學科目錄來調整學科,在調整中保持和發展自己的優勢學科方向。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于1999年新建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與原有的計算機應用碩士點對接,并按照“圓筒模式”,明確以優勢的數據庫為核心,逐漸擴大計算機學科領域,建立完善的計算機學科體系。為此,2001年首次申報計算機應用博士點就獲得批準,2005年申報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博士點再下一城。2006年獲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碩士一級學科授權,2010年獲批信息安全專業。計算機專業開始走向健康發展的軌道,目前計算機應用是北京市重點學科,全國有特色重點建設專業,擁有博士后流動站。對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專業,2002年建立了管理學科與工程碩士點,與本科專業對接。目前,正積極申報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點。另一方面,作為方法論學科,信息學院還大力發展數學學科和系統科學學科。在數學學科上,1998年獲得了運籌學與控制論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兩個碩士點,2002年獲得基礎數學碩士點,2003年獲得應用數學碩士點,2006年獲得數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數學學科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成熟。與此同時,2002年和2006年我們還分別得到了系統科學(理學)領域的碩士點和一級學科授予權。至此,以數據庫、信息系統、經濟應用數學三個方向的優勢學科地位為基礎,逐漸形成了信息學院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等三個一級學科構成的學科群。
為了落實“寬口徑、厚基礎”的先進人才培養理念,學院從2009年開始本科不區分專業按學院進行招生。全部學生都要完成數學和計算機的核心課程的學習。從第二年起,學生可以按照個人興趣,選擇課程模塊進行學習。學生只要完成了某個專業的課程基本要求,就可以獲得相關專業的學位,學有余力的,還可以同時獲得兩個學位。我們稱之為 “不分專業、自助培養”、“組合專業、復合學位”。此外,我們還和經濟學院、金融學院合作舉辦數學-經濟學,數學-金融學試驗班,讓優秀學子在信息學院這個平臺上有充分發展的空間。
目前,信息學院的學科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避免規范化導致趨同化,如何在豐富和完善三個學科方向的同時保持自己的傳統和特色,特別是如何發揮學科交叉的優勢,在經濟管理和人文社會科學的應用中突出我們的學科優勢,仍然是信息人需要努力探索的重大課題。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聯系方式:
辦公室主任
孫亞琳電話:62513866
辦公地址:信息樓229
外事秘書
張曉瑩電話:62513866
辦公地址:信息樓229
校友工作
楊瀟電話:62513066
辦公地址:信息樓249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學科設置:
經濟信息管理系
經濟信息管理系是信息學院的前身,成立于1978年。現有教師18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7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共16名。
經濟信息管理系現有一個本科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兩個本科專門化方向:管理信息系統和電子商務。本系招收四個學科專業的碩士生: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統理論、計算機應用和工程碩士。由于計算機應用學科類似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工程碩士是全院招收,下面重點介紹管理科學與工程和系統理論兩個學科。
簡介配圖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
管理科學與工程是管理學門類中的一級學科,以"管理"打頭,以"工程"收尾,帶有濃厚的工科特色,本系按照工科方式培養,碩士研究生學制三年。本科和研究生都授予工科學位。本學科點教師的研究興趣和研究課題涉及如下領域:管理信息系統(MIS)、決策支持系統(DSS)和商務智能(BI)、電子商務(EC)和電子政務、企業資源計劃(ERP)、項目管理(PM)和知識管理(KM)、信息戰略和首席信息官(CIO)、IT治理與IT外包、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CRM)、金融信息化、人機交互、信息系統工程、管理科學和運籌學等。該學科下設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下轄四個實驗室: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實驗室、電子商務實驗室、管理科學與系統理論實驗室、信息系統工程實驗室。
該學科目前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許多教材為許多兄弟院校采用,如樸順玉教授和陳禹教授主編的《管理信息系統》、方美琪教授主編的《電子商務概論》、左美云教授等主編的《信息系統開發與管理教程》和《信息系統項目管理》都取得了很好的學術反響。它的實驗室是全國"經濟管理類院校實驗室研究會"的所在地,與國外最知名的Arizona大學經濟科學實驗室等保持著密切的學術聯系。本著面向社會實際的精神,該專業目前和IBM、SAP、用友、NetIQ、金蝶、藍凌等知名信息化廠商保持著密切的合作。
系統理論學科
"系統理論"是理學門類中的一個二級學科,該學科具有鮮明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碩士研究生學制三年。本學科點教師的研究興趣和研究課題涉及如下領域:實驗經濟學、社會網絡分析、IT系統管理、以Excel為決策工具的管理科學、統計分析與決策、計算機模擬及以計算機和網絡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等。該學科的研究具有鮮明的現實性,與社會實際緊密結合,直接為目前急需的系統工程等領域培養技術骨干和研究人才。
中國人民大學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研究系統科學和系統工程,出版了"三論研究"等至今影響很大的著作。本系該學科的教研力量目前在國內處于重要地位,陳禹教授和苗東升教授參與編寫的教材《系統科學》被全國系統工程學會推薦為研究生教材,為許多兄弟院校采用。許多重要著作為該專業師生翻譯,該專業與國外最知名的 Santa Fe研究所保持著密切的學術聯系。2004年,由陳禹教授、方美琪教授策劃的"信息時代的經濟"高層論壇,特別邀請到諾貝爾 2002 年經濟學獎得主、實驗經濟學家、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教授 Vernon Smith 演講。
除以上正常教學工作之外,本系的教師先后承擔了許多重大科研項目,如國家863、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教育部社科基金,以及國際合作項目和省部級科研開發項目等,并直接參加與國家信息化建設有關的決策咨詢、管理咨詢等信息服務工作。
本系的畢業生主要輸送到國家的社會和經濟信息化發展的重點部門與行業,如國家各部委及省市級的信息(計算)中心、進出口貿易公司、銀行、保險公司、證券業等各類金融部門、國內外著名計算機公司、高等院校和研究部門等。近年來,大批畢業生又被充實到海關、民航、稅務、郵電、通信、咨詢、高科技企業等新的熱點部門。他們主要從事計算機應用軟件、各級各類管理信息系統和數據庫系統的研制、開發、運行、維護,網絡建設,以及各種信息化管理咨詢工作等。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學科始建于1978年,具有30余年的歷史,早在1981年就獲得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點,是改革開放后的第一批工學碩士點,并陸續獲得計算機應用技術博士點、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博士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計算機應用技術北京市重點學科等,建有數據庫與商務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目前有教師43人,其中博導9人、教授9人、副教授14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2人,新世紀人才6人。
計算機系師生長期致力于計算機科學的教學科研,在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累計培養畢業生4000余人,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畢業生。數據庫及信息處理類相關精品課程在國內兄弟院校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和輻射,《數據庫系統概論》課程以及教材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優秀教材。在科學研究方面,承接了以“核高基”重大專項項目為代表的大批科研項目,近三年累計項目經費7000多萬元,獲得國家自然基金支持的教師比例為70%,并在國際國內重要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發表論文數百篇,形成了相關領域國內領先的研究力量。通過多年建設,本學科特色鮮明,具有較強學科實力及良好的學術聲譽,為我國計算機應用技術,特別是數據庫技術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后獲電子部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計委杰出貢獻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勵。本學科學術帶頭人王珊教授2009年被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推選為“推動中國軟件產業發展的25位功勛人物”之一,還獲得了中國計算機學會2011年度杰出貢獻獎,除此之外,在計算機系的教師隊伍中,不乏中國計算機學會 “王選獎”一等獎獲得者和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
《數據庫系統概論》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教材
研究領域及方向
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包含八個主要學科方向:高性能數據庫、復雜數據管理與分析、智能信息檢索、移動數據管理與WEB數據管理、系統與信息安全、傳感器網絡與優化、云計算與大數據管理技術、多媒體信息處理等。本學科以數據庫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特色,數據庫技術及其應用相關方向是本科學點最具有實力和特色的方向,是中國計算機學會數據庫專業委員會的掛靠單位,從總體實力上講,居于國內數據庫方向領先水平。同時,本學科點近幾年來所組建的信息安全及傳感器網絡等方向,也日益成長壯大,成為了國內相關方向上的重要的研究力量。
學生培養
計算機系目前已經構建了本科至博士等各種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招生專業如下:
● 本科生培養,招收以下兩個專業本科生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信息安全
● 學術型碩士生培養,招收以下四個專業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
  ■ 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
  ■ 信息安全專業
● 博士生培養,招收以下三個專業博士研究生(碩士起點、直博生)
  ■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
  ■ 信息安全專業
● 軟件工程工程碩士(全日制、在職)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薩師煊教授、王珊教授為首的計算機專業教師,率先在國內開展數據庫技術的教學與研究,并一直在這方面保持國內領先的水平?!稊祿煜到y概論》課程以及教材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優秀教材。我系有5位知名的教授和多位年輕有為的副教授和講師主要從事數據庫相關方向的研究,內容覆蓋數據庫研究的各個主要方面,主要包括9個實驗室:
高性能數據庫實驗室
 
高性能數據庫實驗室附屬于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DEKE)和人民大學信息學院計算機系。高性能數據庫實驗室由王珊教授領導,目前擁有教師7名(1位教授,4位副教授,2位講師),博士生和碩士生20余名,本科生若干。高性能數據庫實驗室的目標是“將計算機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推向極致”,從而能夠應對未來“大數據”的機遇和挑戰。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并行與分布式數據庫、內存數據庫、數據庫一體機、非結構化數據管理、不確定性數據管理、網絡與分布式可信系統、信息檢索等。實驗室承擔了數十項國家級、省部級研究課題,包括核高基重大專項課題、863項目重大專項課題、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等。實驗室重視產、學、研的結合,與國內外工業界保持密切合作,研究成果曾輸出到多個企業,包括:人大金倉數據庫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日本電氣NEC、惠普公司HP、易安信公司EMC、等等。
高性能數據庫實驗室不僅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科研環境,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多國際交流的機會,最近幾年先后有學生到美國佐治亞理工院(GIT)、匈牙利布達佩斯CORVINUS大學、德國L3S研究所等國外知名院校進行訪問和實習。
高性能數據庫實驗室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這里不僅是學習和工作的地方,也是學生交流感情、分享快樂的精神家園。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之余,經常組織各種活動,如出游、野營、滑雪、看電影等,以增進老師和同學們之間的交流。
聯系方式:
 教師:覃飆副教授
 TEL:010-62514406
數據庫與智能信息檢索實驗室
數據庫與智能信息檢索實驗室(Database &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Retrieval Lab, 簡稱為DB-IIR)是由杜小勇教授所領導的,專注于解決Web中非規范知識獲取問題和Web數據的大數據管理和分析問題的研究型實驗室。本實驗室是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隸屬于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計算機系。
在成立之初,DB-IIR實驗室便將“What You Get Is What You Want”確立為所有研究人員努力追求的理想目標。這個目標源于實驗室的研究動機,也源于當今互聯網發展的迫切需要?,F在Web已經成為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但從Web中獲得人們想要的知識其實十分困難,原因在于Web上知識的非規范性和搜索引擎智能程度不高。為解決上述問題,實驗室的總體研究思路是從提高互聯網本身的智能和搜索引擎的智能兩方面著手?;诖?,實驗室目前有如下四個研究小組從事相關的研究工作:(1) 數據庫小組; (2) 數據挖掘小組; (3) 語義Web與知識網格;(4) 知識服務小組。
實驗室近年來承擔了多項國家科研項目,目前正在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863項目1項,微軟研究院項目2項。這些科研項目涵蓋Web數據管理、XML數據管理、數據挖掘等研究領域。包括:非結構化數據管理、Web挖掘、社會網絡分析、大規模信息網絡挖掘、語義Web和知識網格、Web服務主動聚集和協同技術研究、非確定數據管理、數據外包服務等。實驗室既注重理論研究、也注重實際系統的開發。近幾年實驗室人員在國際一流學術會議和國際期刊上發表大量學術論文。近期,所開發的基于搜索引擎日志挖掘熱點事件的系統被微軟2011全球教育高峰會選中,這也是國內被選中在大會上做演示的唯一的一個系統。
實驗室長期和國外科研機構和一些知名學者保持合作,邀請國外學者講學、交流,讓同學們接觸最前沿的數據科學技術,為個人的發展提供成長空間,實驗室也擁有良好的研究氛圍和環境,有足夠挑戰性的課題等待著你,也充滿了機遇,我們歡迎有志的同學加盟DB-IIR實驗室。
更多信息參考實驗室網站 http://iir.ruc.edu.cn
聯系方式:
 教師:何軍副教授
 TEL:010-62514014
網絡與移動數據管理實驗室
網絡與移動數據管理(Web And Mobile Data Management)實驗室是孟小峰教授所領導一個研究型實驗室,附屬于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信息學院計算機系。實驗室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創新數據系統研究,研究興趣是如何使數據庫技術能更好地適應和融入網絡和移動的計算環境。我們實驗室的研究風格有兩個方面:既有理論研究,也有實際系統。這樣保證了我們的研究都是有實用價值的。創新數據系統研究是我們的目標!
 
WAMDM實驗室進行數據庫相關的研究已經有許多年了,是國內最好的數據庫研究小組之一。實驗室的科研項目涵蓋網絡數據管理、XML數據管理,云數據管理、隱私保護以及移動數據管理。包括以下領域:Web數據抽取,Deep Web數據集成,個人數據空間,Native XML數據庫,Ontology數據管理,路網上移動對象管理、嵌入式DBMS、位置隱私保護,外包數據庫安全,閃存數據庫技術等等。
數據庫技術的變革(其實任何信息技術亦如此)主要來自三方面的驅動力,即:計算模式,硬件技術,應用模式的不斷創新?;谛碌娜矫骝寗恿Φ男枨?,我們把對下一個十年的研究概括為創新數據管理研究2.0,具體包含如下的研究方向:
1)面向現代硬件技術的數據庫系統的研究。它來自硬件技術變革的驅動力,其研究目標是針對閃存等硬件特性、靈活的應用模式和傳統數據庫技術的不足,研究全新的數據庫管理技術;
2)云數據庫系統的研究。它來自計算模式變革的驅動力,其研究目標是實現一種具有靈活配置、高可用性、高容錯性、可擴展性和高性能的云數據庫系統,解決海量數據處理的問題;
3)Web挖掘與社會計算的研究。它來自應用模式變革的驅動力,其研究目標是結合社會計算的方法解決Web數據挖掘、Web信息可信性、Web搜索等面臨的問題;
4)隱私保護技術研究。它來自應用模式變革的驅動力,其研究目標是解決移動Web環境下的隱私保護關鍵問題。
實驗室的研究風格是:既要做高水平的理論研究,也注重開發實際系統,力求實驗室的研究成果都具有實用價值。
歡迎有興趣的同學加盟實驗室,這里具有足夠挑戰性的研究課題,具有良好的研究氛圍。
更多信息參考實驗室網站 http://idke.ruc.edu.cn
聯系方式:
 教師:孟小峰教授
 TEL:010-62512719
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實驗室
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實驗室成立于2002年,實驗室負責人為陳紅教授。實驗室現在教師3人,在讀博士生9人、碩士生21人。
實驗室主要研究數據倉庫以及多維數據、WEB數據、流數據、傳感器網絡數據、不確定數據等復雜數據的管理、分析與挖掘技術。在數據倉庫和多維數據管理與分析方面,主要研究CUBE計算與精簡,多維數據存儲,多維查詢處理,what-if分析技術,MEDIAN、KNN、SKYLINE等復雜查詢處理,基于內存的OLAP技術,基于GPU的OLAP技術。在數據挖掘技術方面,主要研究不確定性關聯規則挖掘、圖挖掘、流數據挖掘、異常點檢測、流數據卸載技術等。在傳感器網絡數據管理與分析方面,主要研究傳感器網絡適應性查詢處理技術以及復雜事件檢測技術,包括適應性查詢處理系統架構、查詢處理算法、查詢優化方法、查詢計劃動態執行方法、適應性存儲策略、基于數據壓縮的匯聚算法、全局事件檢測、局部事件檢測、查詢處理系統研制等。
實驗室承擔完成了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20余項,包括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北京市教委產學研合作等。在KDD2010、KDD2004、SIGMOD2006、VLDB2007、EDBT2010、ICPP2007、ICCCN2007等國際會議以及DKE、TKDE、IJSNET、JCST、軟件學報、計算機學報、計算機研究與發展等期刊上發表論文180余篇。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并行數據倉庫系統ParaWare、個人決策助理系統PDA、無線傳感器網絡查詢處理系統TinyQP。與高性能數據庫實驗室合作研制了基于內存的聯機分析處理系統MMOLAP。獲軟件著作權登記2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
信息技術基礎教研室
信息技術基礎教研室,承擔全校計算機公共課的教學工作。教研室目前共有5名正式教員,分別擔任相關課程的主講教師。
根據 “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計算機教學指導綱要”,我校非計算機、信息類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實行分層、分類教學,旨在使學生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較熟練使用計算機處理日常工作并初步具備所屬專業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同時,根據各專業特點和學生自身情況對部分學生提供更深入的學習和訓練以滿足其專業上對計算機技術的更高要求。
全部計算機課程分三個層次設置:第一層次為計算機基礎課程;第二層次為計算機應用課程;第三層次為計算機專門課程,其中第一、二層次課程統一由本教研室負責組織開設,課程性質為全校共同課,全日制非計算機、信息類專業本科生應修第一層次課程2學分,第二層次課程2學分,兩個層次課程共應修4學分。第三層次由各學院根據各專業需要自主設置開設,課程性質根據需要可設置為學科基礎課、專業必修課或專業選修課。
目前開設的第一層次課程為“計算機應用基礎”,第二計算機應用類課程目前開設下列課程(今后根據需要可以增開新課程),學生根據自身專業特點和要求以及個人興趣選擇其中一門學習:
 ● 數據庫技術與應用基礎
 ● Internet應用
 ● 多媒體技術與應用
 ● C程序設計基礎
 ● SPSS基礎與應用
教研室聯系信息:
 郵編:100872
 地址:北京市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信息樓323室
 電話:010-82500686
專業名稱 分數線
高等教育學 2021:350

高等教育學 [040106]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5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④(--)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2)俄語
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④(--)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3)日語
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④(--)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40)德語
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④(--)無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41)法語
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④(--)無
備  注: 該招生計劃根據往年錄取情況編制,因教育部暫未下達2021年總規模,實際招生人數會因國家下撥招生計劃和實際報考人數等因素有所調整。
摘要:2019考研復試分數線大漲,這讓正在準備20考研的考生很是緊張,考研分數線作為評價院校報考難度的主要因素,11-19年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考研復試分數線趨勢,為大家提供擇校參考,幫助大家確定自己的最終目標,在復試階段判定自己是否可以進入復試。

  關于分數線,小伙伴們要關注是哪個分數:單科【滿分=100分】分數線(如政治/英語)、單科【滿分≥100分】分數線(如數學/專業課)、總分分數線,因為只有這三個分數都過線,才能獲取復試資格。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總分分數線走勢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單科【滿分=100分】分數線走勢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單科【滿分≥100分】分數線走勢

  數據說明:


 ?。?)分數線均來自學校官方發布的招生考試復試資格基本線

 ?。?)對于該學科專業課一/二單科分數要求不同時,幫幫提供最低分數線

  (3)各院系可根據本學科、專業特點及生源和計劃數制定不低于學?;疽蟮谋驹合祵W科、專業復試基本要求,即具體專業的復試線會高出學校復試基礎線。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數量巨大,整理過程中難免出錯,如您發現問題,歡迎評論留言指正。

  考研幫說:以上內容為考研幫原創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高等教育學 [040106]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教育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德語或241法語
635教育管理與政策
備  注: 復試專業課:教育學綜合、外語

添加中國人民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國人民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國人民大學報錄比、中國人民大學考研群、中國人民大學學姐微信、中國人民大學考研真題、中國人民大學專業目錄、中國人民大學排名、中國人民大學保研、中國人民大學公眾號、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人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國人民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