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2-09 15:45:4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西南林業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西南林業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西南林業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西南林業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西南林業大學官網來自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西南林業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西南林業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西南林業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西南林業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西南林業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西南林業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西南林業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西南林業大學專業排名]
[西南林業大學考研群]
[西南林業大學考研難嗎]
西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官網:
西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西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簡介:
西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簡介:
土木工程學院源于學校成立較早的教學單位森林工業系,2011年學校進行院系調整,在原交通機械與土木工程學院之森林工程、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基礎上,融入原資源學院的測繪工程和原保護生物學院的消防工程專業,成立了土木工程學院。2017年消防工程專業從土木工程學院分出獨立建院,2019年再次并入土木工程學院。
學院現設有森林工程、土木工程、消防工程、測繪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5個本科專業,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1800人;設有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在校博、碩士研究生117人;已基本形成本-碩-博完整的教學體系。
實驗室面積約3500,各種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000余萬元,可滿足本專科和研究生基本教學需求。有國家級、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項目各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特色及重點建設專業各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工程實訓基地1個,省雙一流建設專業2個,校級重點學科1個。
現有教職工5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學位16人,碩士學位40人(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7人),碩士生導師23人,博士生導師8人。
學院設5個系、1個教學中心、3個綜合實驗中心,2個研究所,除完成本專科生、研究生教學任務外,還承擔了多項國家、省和企事業單位委托的縱、橫向科研項目。近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科技廳項目、省林業廳推廣項目、省教育廳共十余項,學校教研項目十余項,同時承擔企事業單位科技服務和科研開發項目三十余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百余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近50篇;出版專著、教材10余部;專利30余項,并與多家科研單位和十余個企業單位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
“十四五”規劃力爭把學院建設成特色顯著,多學科協調發展;在教育教學、團隊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居于校內中上水平;森林工程學科達到省內一流學科水平的教學科研型學院。
西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地址:云南昆明白龍寺300號西南林業大學
電話:0871-12345678
西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學科設置:
森林工程(學碩)簡介
(一)學科簡介
森林工程學科于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是西南林業大學重點學科。本學科涉及面向林區的交通工程、機械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等多個技術領域。擁有學歷結構、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學術研究隊伍不斷充實壯大。承擔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其他省、部級課題多項。目前在生態森林工程、道路工程、結構工程、工程材料等方向開展研究工作。擁有相關研究實驗室及工程中心,為研究生的培養提供了保障。培養的研究生分布在政府機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大中型企業等。
(二)培養目標
培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相關領域高層次專門人才。具體要求:
1.比較系統地掌握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樹立嚴謹的科研態度和從事科研工作鉆研精神。
2.擁護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敬業精神,適應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要求,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3.掌握本學科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森林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或技術開發的能力,從而適應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的需要。
4.較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為熟練的閱讀能力,一定的寫、譯能力和基本的聽、說能力,能滿足本專業學習、研究和學術交流的需要。
5.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培養方式
碩士生培養實行指導教師負責,導師指導研究生制定個人培養計劃,選修課程,查閱文獻資料,參加學術交流,確定研究課題,指導科學研究等,并全面關心和培養研究生的思想、業務和健康素質,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
(四)學習年限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為學術型研究生,基本修業年限(學制)為3年。學術型研究生培養實行彈性修業(學習)年限,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在校學習年限最長為5年,非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最長學習年限為6年,學習年限期滿,未畢業者按自動退學處理。
(五)學科(研究)方向
1.生態森林工程
2.道路工程
3.結構工程
4.工程材料
林區建筑與結構工程(學碩)簡介
(一)學科簡介
林區建筑與結構工程是我校一級學科林業工程的特色學科。目前林業工程已發展成為立足我國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主戰場,適應綠色發展和林業工程現代化戰略需的學科。其中林區生態工程、林業產業化建設,包含了云貴高原林區內的建筑基礎設施和林區產業廠房設施,包括橋涵、公路、鐵路、林產業廠房、庫房、林區特色小鎮或鄉村民族民居等,結構工程是土木工程的六個二級學科之一,其學科是研究土木工程中具有共性的結構選型、力學分析、設計理論和建造技術和管理的學科,是林區建筑的技術核心。目前在林業工程學科下,形成一支林業工程與土木工程交叉,不斷發展壯大的富有創造力和競爭力的團隊,目前本學科方向在林區生態建設、結構工程、變形監測理論與應用等方面開展了較深入的研究,具有明顯的生態地域和生態民族建筑結構技術研究特色。培養的研究生可就業于林業與土建工程方向的政府部門、高等院校、設計和科研院所及建筑工程單位等。
(二)培養目標
培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1. 較好地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以及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2. 擁護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艱苦奮斗,團結協作。
3. 掌握本學科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獨立承擔技術性工作的能力;具有較寬的知識面和較強的適應能力及創新發展能力,掌握必要的實驗技能,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和獨立承擔工程技術工作的能力。
4. 較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5. 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培養方式
碩士生培養實行指導教師負責,導師指導研究生制定個人培養計劃,選修課程,查閱文獻資料,參加學術交流,確定研究課題,指導科學研究等,并全面關心和培養研究生的思想、業務和健康素質,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
(四)學習年限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為學術型研究生,基本修業年限(學制)為3年。學術型研究生培養實行彈性修業(學習)年限,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要校學習年限最長為5年,非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最長學習年限為6年,學習年限期滿,未畢業者按自動退學處理。
(五)學科(研究)方向
1. 林區建筑工程
2. 結構工程
3. 建筑材料
4. 變形監測
建筑與土木工程(專碩)簡介
一、培養目標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性學位,培養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具體要求:
(一)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身心健康。
(二)掌握建筑與土木工程科學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較堅實的基礎理論,了解現代建筑與土木工程中的先進技術手段和方法。具有獨立承擔建筑與土木工程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在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能力。
(三)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領域的外文資料并且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
二、培養方式
(一)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實行集中在校學習方式。
(二)實行雙導師負責制。雙導師制是指1個校內導師,1個校外社會實踐部門的導師,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應參與指導工作。校內導師主要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實踐部門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一)建筑工程
(二)道路與橋梁工程
(三)巖土與地下工程
(四)結構與防災減災工程
四、學習年限
該專業學位碩士學制為2年,實行彈性修業(學習)年限,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3年,如國家專業學位教指委對學制有不同要求,培養單位可提出調整申請,報學校研究生院審批。其中課程學習時間一般為1個學期,其他時間用于學位論文和專業實踐環節。
五、學分要求及課程設置
(一)學分要求
實行學分制。本專業(領域)總學分最低要求為31學分,包括學位課程學習15學分(含公共課6學分、專業學位課9學分),專業選修課不少于4學分、公共選修課不少于2學分,必修環節10學分(含開題報告1學分、中期考核1學分、專業實踐7學分、形勢與政策1學分)。
(二)課程設置
全日制工程碩士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最低應修滿31學分。計劃課程針對工程特點和實踐需求進行設置,突出專業技能及技術集成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體現寬廣性、綜合性、實用性和前沿性。通過外語課程的學習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領域的外文資料;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掌握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理論與方法及本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工藝。課程分學位課、選修課和必修環節三部分,其中學位課15學分、專業選修課不少于6學分,必修環節10學分。
同等學力或跨專業入學的碩士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補修本專業大學主干課程2門,補修課程不列入培養計劃,不計學分,由導師和學院負責檢查、審核。
添加西南林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南林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南林業大學報錄比、西南林業大學考研群、西南林業大學學姐微信、西南林業大學考研真題、西南林業大學專業目錄、西南林業大學排名、西南林業大學保研、西南林業大學公眾號、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林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