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工業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2-18 11:10: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長春工業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長春工業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長春工業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長春工業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長春工業大學官網來自長春工業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長春工業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長春工業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長春工業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官網:

長春工業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長春工業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簡介:
長春工業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座落于美麗春城的南湖之濱,風景優美,交通便利。學院成立于1952年,前身為吉林工學院自動化系,2002年更名為長春工業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學院現有“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三個吉林省高水平特色本科專業,“控制科學與工程”和“電氣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電子信息”和“能源動力”兩個專業碩士及工程領域學位授權點,是學校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建設單位之一。“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C”等級(全國前60%),是吉林省一流學科。“自動化”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自動化教學團隊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省級“十三五”特色專業,是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學院擁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第二學士學位招生培養權,是吉林省“自動化”專業自學考試的主考單位。2019年自動化專業被評為國家級一流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被評為省級一流專業。
學院形成了一支學歷水平高,創新意識強的教學及科研團隊。現有教職工101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指導教師12人,碩士生指導教師47人,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1人,長白山學者講座教授1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1人,科技部“863”計劃項目評審專家2人,教育部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1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7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7人,吉林省跨世紀學術(學科)帶頭人后備人選2人,吉林省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4人,吉林省教學名師1人,吉林省優秀教師1人,獲得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1人,吉林省“師德標兵”1人。
學院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和環境。現有吉林省工業節能科技創新中心、吉林省生產過程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吉林省智能機器人與視覺測控技術工程實驗室、吉林省控制工程重點實驗室、吉林省工業節能技術與裝備省級工程實驗室和復雜機電裝備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等6個省級研發平臺;吉林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基地、國家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認證培訓中心和省級重點“電工電路基礎教學中心”等實踐基地;“蒸餾過程控制實驗室”、“風光電新能源實驗室”及“電動汽車能源管理實驗室”等綜合性研發平臺。學院現有17個本科專業實驗室,設備總值四千余萬元。
近年來,以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為契機,不斷發揮學科專業的優勢,面向吉林省的汽車、冶金、化工等支柱產業,全方位地開展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8項;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項、省部級項目200余項,科研經費7000余萬元;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發表被SCI/EI/ISTP檢索論文400余篇。在開展科學研究的同時,鍛煉和豐富了教師隊伍的業務素質,積極將科研成果融合到教學實踐和教學方法改革中。承擔教育部、教育廳教研項目30余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建成國家級精品課1門、省級精品課3門、省級優秀課5門。“計算機控制系統”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2000余人,研究生250余人。學院遵循“以生為本”和“師生員工為第一”的理念,注重強化學生工程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近幾年學生先后在電子設計大賽、智能車競賽、“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機器人大賽、挑戰杯競賽等賽事中獲得國家一等獎13項、二等獎21項,省級一等獎105項。學院畢業生因基礎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勤奮務實、安心基層、具有創新精神和艱苦創業精神,而受到了用人單位的青睞。越來越多的優秀畢業生成為各企事業單位、研究院所、大專院校的技術、研究及教學方面的骨干力量。
在不斷深化教育教學體制改革時代背景下,學院將按照學校總體發展規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著眼社會經濟建設需求和人才發展需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為基礎,加強內涵建設,全面提升學院的辦學實力和水平。


長春工業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85716285

長春工業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發展歷程:



長春工業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學科設置:
控制科學與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的二級學科“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和“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分別創建于1998年和2003年,其中“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于1998年9月被評為吉林省重點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于2010年獲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該學科被評為吉林省“十二五”優勢特色重點立項建設學科。目前已形成“低能耗制造過程信息獲取與產品質量控制”等七個穩定的研究方向,擁有“控制工程吉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吉林省工業節能科技創新中心”、“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吉林省工業節能與技術裝備工程實驗室”等,實驗室面積1200余平方米。本學科現有教師2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博士導師3人,碩士導師1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5人。本學科畢業生主要在高校、科研院所、相關企業從事教學、科研開發及工程應用等工作。
      本學科培養從事生產過程建模、信號檢測、智能控制系統、網絡化測控裝置與系統、先進控制與優化、工業節能控制等技術的科研、開發及工程應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碩士學位獲得者須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自動控制領域的最新發展動向,創造性地研究和解決與本學科有關的理論和實際問題,具有一定的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熟練地閱讀專業文獻資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語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能力。
      在長期的理論教學、研究生培養與科研實踐中,形成了七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1、低能耗制造過程信息獲取與產品質量控制
      面向離散和流程工業,針對冶金、石油、化工和電力等高耗能行業節能需求,研究節能原理,開發生產過程節能技術,電力系統節能技術以及在高耗能企業構建能源信息計量監測網絡,研究與運用網絡通信、信息融合、系統建模和預測優化等技術,實現能耗信息的自動監測與統計。
2、生產過程信息獲取與智能控制
      主要研究生產過程關鍵信息獲取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術,以及儀表、裝置和系統原型的研制。在基于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的機械設備故障診斷技術、基于傳感器信息的過程參量軟測量技術、基于生產過程信息的產品質量控制技術和測量儀器的微功耗設計技術等。
3、智能機械與機器人控制
      主要研究各類智能機械與機器人系統的運動學、動力學及控制問題,研究魯棒控制、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控制及魯棒容錯控制等先進的控制理論和方法在運動控制系統中的應用,移動機器人的感知與決策系統、環境建模及路徑規劃問題,以及多智能體系統的自主體協調控制等。
4、復雜控制系統的建模、優化與控制
      密切結合現代集成制造系統、機器人制造等先進制造技術和以航空航天技術為代表的高精尖技術的發展要求,研究復雜系統的建模方法學和仿真技術,先進的控制理論和系統設計方法,復雜系統多目標優化理論與方法,分布式信息處理與智能機器人控制技術等。
5、先進控制技術及應用
      以典型的復雜工業生產過程為背景,研究預測控制、滑模變結構控制、模糊神經控制等先進控制理論與方法在冶煉、石油化工和醫藥化工等復雜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為解決復雜工業過程控制問題提供理論依據及有效的解決方法。
6、智能信息檢測技術及系統
      圍繞智能控制、智能信息檢測加工,研究數據測取、傳輸、處理和顯示過程中的智能信息檢測、加工與傳輸,此外還研究數字通信系統、計算機通信系統及智能化通信儀器、設備,研究軟測量技術及工業過程數據的智能傳輸、變換、存儲和處理。
7、智能控制系統與網絡
      主要研究智能控制算法在檢測裝置與系統中的實現及應用技術,基于工業現場網絡的集散控制系統(DCS)、分布式測控系統(FCS)以及基于現場總線技術的儀表、裝置及系統的產品開發與應用。

電氣工程
電氣工程學科1994年獲“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電氣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電氣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涵蓋電氣工程五個二級學科中的“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和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四個二級學科,涉及“電工理論、電工制造和電力系統”等三個科學技術領域,現已形成了七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學科現有19名專任教師,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6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0人;具有博士學位7人,具有碩士學位10人。學科現有7個專業實驗室,設備總價值780余萬元。畢業生可在科研、教學、企業等單位從事研究、教學或工程技術等工作。
    培養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電氣工程高級科研人才和工程應用人才。培養的研究生要有扎實的數理功底和理論基礎,較好的外語交流能力,能較熟練的閱讀科技文獻和撰寫論文。
    研究生在校期間應修滿規定的各類學分,并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研究課題。研究生將系統地得到科研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培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研究生有科研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有獨立的科研和開發能力。可從事電氣工程領域的科研及教學工作。
    在長期的理論教學、研究生培養與科研實踐中,本學科始終作為電氣信息類各專業的依托基礎,經過幾代老前輩的不懈耕耘和努力,圍繞本學科中的電機、傳動系統、控制設備、新能源、節能技術等關鍵技術問題,以及緊密結合吉林省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而拓展研究,并形成了七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1.數字傳動控制與電力節能技術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智能控制的交直流調速系統、伺服系統、電力牽引系統及運動控制系統的信號檢測技術、數據處理方法及系統構成和電力節能控制技術的實際應用。
2.伺服控制與跟蹤技術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新型電力電子器件、IGBT組成的PWM功率驅動源、數字化電氣傳動系統的計算機控制以及電力電子節能變換技術等控制理論方法和應用技術的研究。它是綜合機電能量變換、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最新成就而逐漸發展起來的交叉學科。
3.電力變換技術與新能源開發研究方向:從事新型電力變換電路的設計、風光電新型能源的開發利用、動車逆變控制技術研究、多電平逆變裝置、濾波補償及并網切換控制、電網運行保護技術以及節能管理系統的研究。
4.傳動系統建模與智能優化控制研究方向:采用現代控制理論、傳感器融合技術、集成綜合節能方法從事機械、電動汽車、軌道交通、程控設備驅動等生產過程對象的綜合測控、流程工藝過程的系統辨識、模型建立、控制系統設計、預測分析和節能優化處理等研究。
5.風光發電及并網技術:針對風光聯合發電并網運行有關的技術問題進行研究,即研究增加風、光新能源裝置并網發電后,對整個系統潮流分布、電能質量及穩定性的影響。研究能夠考慮風電特點的發電和運行計劃方法,重新評估系統的發電可靠性,分析風電的容量可信度,研究新的無功調度及電壓控制策略等。
6.微特電機及其控制:主要研究伺服電動機、測速發電機、步進電動機、自整角機、旋轉變壓器、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單相交流串勵電動機、雙凸極電機、直線電動機和超聲波電動機及其驅動控制系統。
7.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研究大型復雜電氣設備故障診斷技術。包括大型電氣設備運行數據的采集、處理技術研究,數學模型建立,監控與智能診斷技術研究,以及現代電力變換器的負面效應及其對策,新型低污染、高效電能變換理論與應用技術等。

添加長春工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長春工業大學考研分數線、長春工業大學報錄比、長春工業大學考研群、長春工業大學學姐微信、長春工業大學考研真題、長春工業大學專業目錄、長春工業大學排名、長春工業大學保研、長春工業大學公眾號、長春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長春工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長春工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