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7-15 11:04:2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廣東海洋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廣東海洋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廣東海洋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廣東海洋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廣東海洋大學官網來自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廣東海洋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廣東海洋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廣東海洋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廣東海洋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廣東海洋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廣東海洋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廣東海洋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廣東海洋大學專業排名]
[廣東海洋大學考研群]
[廣東海洋大學考研難嗎]
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官網:

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簡介
1.學院簡介:
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學校獨立設置的二級教學單位,全面負責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學院始終堅持“馬院姓馬、在馬言馬”鮮明導向,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學院現有在編專任教師4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博士學位教師24人。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設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道德修養與法冶、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形勢與政策、軍事教研部等6個教研室,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以及南路革命研究所、海洋文化研究所、兩岸海洋問題研究所等3個特色研究所。近年來,學院教學科研取得重大發展,建成2門省級精品(優質)課程、5門校級精品(優質)課程,先后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含子課題)、省部級規劃課題等數十項,在《光明日報》(理論版)、CSSCI期刊等發表高質量學術與教研論文數量多檔次高。
2.榮譽與成就:
(1)2門省級優質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道德修養與法治》。
(2)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中國南海海洋文化概論》。
(3)獲獎:國家級獎項1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
(4)榮譽:第一學院、第一課堂。
3.系所設置:
(1)6個教學機構: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室、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研室、道德修養與法治教研室、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形勢與政策教研室、軍事教研部。
(2)1個省級研究中心平臺: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
(3)3個科研平臺:海洋文化研究所、南路革命研究所、兩岸海洋問題研究所。
4.碩士專業:
(1)1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
(2)3個研究方向: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法治建設研究;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與區域社會發展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紅色文化研究。
(3)招生與就業:年均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10余名,目前已畢業100多名。就業去向為黨政機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受到用人單位一致好評。
5.教師隊伍:
(1)教師總人數48人。
(2)教師職稱: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講師21人。
(3)教師學歷學位:博士24人,碩士24人,學士2人。
6.學生(碩士研究生):
學院不招收本科生,目前有碩士研究生29人。
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系方式
招生電話:0759-2382451、13702881559
教務電話:0759-2339281、18604314460
培訓電話:0759-2362175、13509935732
聯系地址:廣東省湛江市湛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濱大道中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建設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反映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本質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學說。 對馬克思主義既應該從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方面進行分門別類的研究,更應該進行整體性研究,以利于完整地把握它的科學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就是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整體性研究的一級學科,它與 “哲學”一級學科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方向、“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下的“政治經濟學”研究方向、政治學一級學科下的“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共黨史(含黨的建設)” 研究方向等一道,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學科系統。
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是2005年增設的,歸屬于法學門類,目前下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等6個研究方向。我校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二級碩士點。
一、教師隊伍
我部專職教師共39人;從職稱結構看,教授6人,副教授16人,講師17人;從學歷結構看,博士12人,碩士22人,本科5人;從年齡結構看,50歲以上13人(其中55歲以上7人),40-49之間17人(其中45歲以上7人);30-39歲9人,35歲以上6人。45歲以上20人,45歲以下17人(其中,40歲以下9人。)
二、博士、碩士點、本科等辦學情況
1、碩士點辦學情況
我部2006年申報批準開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二級碩士點,專業代碼為030503,該專業下設三個研究方向。方向一: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及其應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與先進文化;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安全等。方向二:區域和諧社會構建。研究區域經濟和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戰略;農業或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城市建設及城市化發展戰略;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發展戰略;資源開發和利用戰略;欠發達地區發展問題研究。方向三: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政治文明建設與人的全面發展;政治文明建設與黨的建設、政府建設;政治文明建設與法治建設;政治文明建設與政治體制改革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的構建;政治文明建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我國政治文明建設長遠目標與現階段任務。
本學科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海洋文化和海洋法制管理;南海問題與海洋發展戰略、海洋政治學;廣東近現代歷史人物及土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研究,形成了特色較為鮮明的研究方向,在省內外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研究方向特色鮮明,主持承擔的國省部級課題多,學術水平高,科研成績顯著,撰寫了一批為國家職能部門和省政府部門領導決策提供的研究報告。為實施廣東省建設 “海洋強省”及振興粵西地方經濟,培養高層次人才,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該學科具有一支較高學術素養的教學隊伍。教師梯隊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分布科學合理,教學科研條件優越。現有省級優質課兩門;校級精品課二門;校級優質課三門;網絡資源建設課程一門。
該學科始終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與當代大學生人才培養結合起來,研究廣東海洋大學“三型”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依據,為實施廣東省建設“和諧廣東”、“海洋強省”及振興粵西地方經濟,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獲省市級社科獎勵8項。《軍學共建 合力育人---廣東海洋大學軍學共建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之總結》,獲廣東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頒布的“首屆廣東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十二載無償獻血情 十二分社會責任感---廣東海洋大學無償獻血活動顯真情強責任》廣東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頒布的“廣東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優秀獎。
本專業2007年開始招生,目前共招生研究生48名,其中畢業32名,在讀16人。其中有2人獲全國優秀研究生;1人獲得“南粵優秀研究生”;4人獲得校級優秀研究生;有兩人分別考上中山大學、湖南大學博士,其他畢業生全部就業。
2、本科等辦學情況
2005年起思政部與政治與行政學院合署聯辦二級學院。設立了政治學與行政學、社會學二個本科專業,承擔本科人才的培養任務。2010年后思政部單獨設立,與政治與行政學院分開。不再承擔舉辦本科專業。
三、科研水平(科研平臺、課題、成果、論文或專著、專利等)
1、科研平臺
目前我部擁有五個科研平臺:國家海洋局海洋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廣東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廣東海洋大學海洋文化協同創新中心、廣東臺灣研究中心兩岸海洋問題研究所、廣東海洋大學思政部海洋政治與戰略研究室。
2、課題
2009年思政部承擔科研項目共7項,合計經費23.3萬。其中省部級課題5項、市廳級課題1項;2010年思政部承擔科研項目共10項,合計經費23.15萬。其中省部級課題4項、市廳級課題4項;2011年思政部承擔科研項目共7項,合計經費17萬。其中省部級課題3項、市廳級課題1項;2012年思政部承擔科研項目共14項,合計經費123萬。其中國家子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11項、市廳級課題2項;2013年思政部承擔科研項目共21項,合計經費70.8萬。其中省部級課題8項、市廳級課題5項。
3、成果
2009年獲教學成果獎2項、科研成果獎2項;2010年獲科研成果獎6項;2011年獲科研成果獎1項;2012年獲科研成果獎1項;2013年獲教學成果獎5項。
4、論文
2009年發表科研論文共計80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8篇,省級期刊72篇;2010年發表科研論文共計36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11篇,省級期刊23篇;2011年發表科研論文共計66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15篇,省級期刊49篇;2012年發表科研論文共計56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25篇,省級期刊26篇;2013年發表科研論文共計36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15篇,省級期刊18篇;2014年至今發表科研論文6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4篇,省級期刊2篇。
5、專著
2009年出版專著2部、編著1部;2010年出版專著2部;2011年出版專著1部;2012年出版專著1部;2013年出版編著1部。
四、教學水平(專業建設、精品課程、教學基地、項目、論文或教材等)。
1、專業建設
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形勢與政策教育》四門公共課及《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建立了相應的網站。
我們堅持抓好學科發展規劃制訂,以學科建設促課程建設。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品課來抓。圍繞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二級碩士點建設,做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規劃制定,明確學科發展方向,整合和加強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力量,開展了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要領域的理論研究,積極申報國家、教育部、省市的課題和基金項目,并應拿出思政課專項經費支持科研項目研究、教師培訓、學術會議、社會實踐等,為專業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2、精品課程
思政部一直把精品課程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目前思政部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負責人王有春教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負責人宋玉忠教授)兩門省級優質課程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兩門校級優質課程,一門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立了相應的網站,內容有師資隊伍情況,教學大綱,模擬題庫,課程考核辦法、課程教學課件、電子教案等,建立了社會實踐教學方案。建立適應現代大學生的教學內容體系。始終圍繞精品課程建設,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改革創新,重點抓好課堂教學效果,為學生的成長服務,努力使五門課成為受學生歡迎、讓學生終身受益的課程。
3、教學基地
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喜利得(湛江)有限公司、湛江市大華糖廠、吳川市浩特電器廠、金紫荊羽絨服裝廠、吳川蛤嶺村、吳川馬六良村、湛江軍用機場、雷州的歷史文化基地(雷祖祠等,研究生)、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海島覺民小學等12個。制定了《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教學大綱》、《思政課實踐教學管理辦法》、《思政課實踐課具體要求》、《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教案(樣板)》等指導文件和制度。
我們堅持建好教學實踐基地,強化實踐教學環節。一是思政課實踐教學單設在全省是唯一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二是圍繞思政課教學內容,制訂實踐性教學大綱,規定學時和規范實踐課教案;三是努力建好一批思政課教學實踐基地,提供實踐教學穩固場所;四是將教學實踐與大學生暑期社會調查、“三下鄉”活動、“四進社區”活動以及專業課實習等結合起來,進一步拓寬實踐性教學渠道,使大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的理解,提高了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效果。自2009年以來,教學實踐課開展有特色、有成效,獲得了師生的廣泛好評。
4、教學項目
思政部一直重視教學改革及教改科研工作。通過激勵教師主動進行教學改革和加快青年教師的培養,加強課程建設,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方法與手段,體現了現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和教育教學的普遍規律,提高了課程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了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2009年以來,先后獲得國家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方法一體化長效機制創新研究”課題一項(宋玉忠),河南省教育廳改革開放30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與手段創新之研究課題一項(盛清才),廣東省教學教改課題4項,社會資助教改課題3項,校級教改課題30多項。
獲得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教案”獎1人次,廣東省思政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二、三等獎各1人次,優秀獎5人次,學校思政課二等獎1人次,三等獎1人次,優秀獎6人次。
5、教學論文
2009年以來,先后發表教改論文26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5篇,省級以上刊物21篇。
6、教學教材
按照“05方案”要求和廣東省教育廳的文件執行,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統編教材。自2013年起,本科生思政課教學先后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統編新教材、新大綱、新教材教師教學用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大綱和要點的備課與教學,始終按照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每年度上下半年部署的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結合學校實際執行。2013年,我部組織編寫出版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經典案例選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經典案例選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經典案例選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經典案例選編》。
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簡介
1.學院簡介:
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學校獨立設置的二級教學單位,全面負責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學院始終堅持“馬院姓馬、在馬言馬”鮮明導向,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學院現有在編專任教師4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博士學位教師24人。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設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道德修養與法冶、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形勢與政策、軍事教研部等6個教研室,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以及南路革命研究所、海洋文化研究所、兩岸海洋問題研究所等3個特色研究所。近年來,學院教學科研取得重大發展,建成2門省級精品(優質)課程、5門校級精品(優質)課程,先后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含子課題)、省部級規劃課題等數十項,在《光明日報》(理論版)、CSSCI期刊等發表高質量學術與教研論文數量多檔次高。
2.榮譽與成就:
(1)2門省級優質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道德修養與法治》。
(2)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中國南海海洋文化概論》。
(3)獲獎:國家級獎項1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
(4)榮譽:第一學院、第一課堂。
3.系所設置:
(1)6個教學機構: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室、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研室、道德修養與法治教研室、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形勢與政策教研室、軍事教研部。
(2)1個省級研究中心平臺: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
(3)3個科研平臺:海洋文化研究所、南路革命研究所、兩岸海洋問題研究所。
4.碩士專業:
(1)1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
(2)3個研究方向: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法治建設研究;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與區域社會發展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紅色文化研究。
(3)招生與就業:年均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10余名,目前已畢業100多名。就業去向為黨政機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受到用人單位一致好評。
5.教師隊伍:
(1)教師總人數48人。
(2)教師職稱: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講師21人。
(3)教師學歷學位:博士24人,碩士24人,學士2人。
6.學生(碩士研究生):
學院不招收本科生,目前有碩士研究生29人。
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系方式
招生電話:0759-2382451、13702881559
教務電話:0759-2339281、18604314460
培訓電話:0759-2362175、13509935732
聯系地址:廣東省湛江市湛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濱大道中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建設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反映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本質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學說。 對馬克思主義既應該從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方面進行分門別類的研究,更應該進行整體性研究,以利于完整地把握它的科學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就是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整體性研究的一級學科,它與 “哲學”一級學科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方向、“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下的“政治經濟學”研究方向、政治學一級學科下的“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共黨史(含黨的建設)” 研究方向等一道,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學科系統。
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是2005年增設的,歸屬于法學門類,目前下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等6個研究方向。我校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二級碩士點。
一、教師隊伍
我部專職教師共39人;從職稱結構看,教授6人,副教授16人,講師17人;從學歷結構看,博士12人,碩士22人,本科5人;從年齡結構看,50歲以上13人(其中55歲以上7人),40-49之間17人(其中45歲以上7人);30-39歲9人,35歲以上6人。45歲以上20人,45歲以下17人(其中,40歲以下9人。)
二、博士、碩士點、本科等辦學情況
1、碩士點辦學情況
我部2006年申報批準開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二級碩士點,專業代碼為030503,該專業下設三個研究方向。方向一: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及其應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與先進文化;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安全等。方向二:區域和諧社會構建。研究區域經濟和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戰略;農業或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城市建設及城市化發展戰略;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發展戰略;資源開發和利用戰略;欠發達地區發展問題研究。方向三: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政治文明建設與人的全面發展;政治文明建設與黨的建設、政府建設;政治文明建設與法治建設;政治文明建設與政治體制改革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的構建;政治文明建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我國政治文明建設長遠目標與現階段任務。
本學科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海洋文化和海洋法制管理;南海問題與海洋發展戰略、海洋政治學;廣東近現代歷史人物及土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研究,形成了特色較為鮮明的研究方向,在省內外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研究方向特色鮮明,主持承擔的國省部級課題多,學術水平高,科研成績顯著,撰寫了一批為國家職能部門和省政府部門領導決策提供的研究報告。為實施廣東省建設 “海洋強省”及振興粵西地方經濟,培養高層次人才,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該學科具有一支較高學術素養的教學隊伍。教師梯隊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分布科學合理,教學科研條件優越。現有省級優質課兩門;校級精品課二門;校級優質課三門;網絡資源建設課程一門。
該學科始終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與當代大學生人才培養結合起來,研究廣東海洋大學“三型”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依據,為實施廣東省建設“和諧廣東”、“海洋強省”及振興粵西地方經濟,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獲省市級社科獎勵8項。《軍學共建 合力育人---廣東海洋大學軍學共建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之總結》,獲廣東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頒布的“首屆廣東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十二載無償獻血情 十二分社會責任感---廣東海洋大學無償獻血活動顯真情強責任》廣東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頒布的“廣東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優秀獎。
本專業2007年開始招生,目前共招生研究生48名,其中畢業32名,在讀16人。其中有2人獲全國優秀研究生;1人獲得“南粵優秀研究生”;4人獲得校級優秀研究生;有兩人分別考上中山大學、湖南大學博士,其他畢業生全部就業。
2、本科等辦學情況
2005年起思政部與政治與行政學院合署聯辦二級學院。設立了政治學與行政學、社會學二個本科專業,承擔本科人才的培養任務。2010年后思政部單獨設立,與政治與行政學院分開。不再承擔舉辦本科專業。
三、科研水平(科研平臺、課題、成果、論文或專著、專利等)
1、科研平臺
目前我部擁有五個科研平臺:國家海洋局海洋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廣東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廣東海洋大學海洋文化協同創新中心、廣東臺灣研究中心兩岸海洋問題研究所、廣東海洋大學思政部海洋政治與戰略研究室。
2、課題
2009年思政部承擔科研項目共7項,合計經費23.3萬。其中省部級課題5項、市廳級課題1項;2010年思政部承擔科研項目共10項,合計經費23.15萬。其中省部級課題4項、市廳級課題4項;2011年思政部承擔科研項目共7項,合計經費17萬。其中省部級課題3項、市廳級課題1項;2012年思政部承擔科研項目共14項,合計經費123萬。其中國家子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11項、市廳級課題2項;2013年思政部承擔科研項目共21項,合計經費70.8萬。其中省部級課題8項、市廳級課題5項。
3、成果
2009年獲教學成果獎2項、科研成果獎2項;2010年獲科研成果獎6項;2011年獲科研成果獎1項;2012年獲科研成果獎1項;2013年獲教學成果獎5項。
4、論文
2009年發表科研論文共計80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8篇,省級期刊72篇;2010年發表科研論文共計36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11篇,省級期刊23篇;2011年發表科研論文共計66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15篇,省級期刊49篇;2012年發表科研論文共計56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25篇,省級期刊26篇;2013年發表科研論文共計36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15篇,省級期刊18篇;2014年至今發表科研論文6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4篇,省級期刊2篇。
5、專著
2009年出版專著2部、編著1部;2010年出版專著2部;2011年出版專著1部;2012年出版專著1部;2013年出版編著1部。
四、教學水平(專業建設、精品課程、教學基地、項目、論文或教材等)。
1、專業建設
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形勢與政策教育》四門公共課及《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建立了相應的網站。
我們堅持抓好學科發展規劃制訂,以學科建設促課程建設。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品課來抓。圍繞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二級碩士點建設,做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規劃制定,明確學科發展方向,整合和加強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力量,開展了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要領域的理論研究,積極申報國家、教育部、省市的課題和基金項目,并應拿出思政課專項經費支持科研項目研究、教師培訓、學術會議、社會實踐等,為專業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2、精品課程
思政部一直把精品課程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目前思政部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負責人王有春教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負責人宋玉忠教授)兩門省級優質課程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兩門校級優質課程,一門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立了相應的網站,內容有師資隊伍情況,教學大綱,模擬題庫,課程考核辦法、課程教學課件、電子教案等,建立了社會實踐教學方案。建立適應現代大學生的教學內容體系。始終圍繞精品課程建設,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改革創新,重點抓好課堂教學效果,為學生的成長服務,努力使五門課成為受學生歡迎、讓學生終身受益的課程。
3、教學基地
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喜利得(湛江)有限公司、湛江市大華糖廠、吳川市浩特電器廠、金紫荊羽絨服裝廠、吳川蛤嶺村、吳川馬六良村、湛江軍用機場、雷州的歷史文化基地(雷祖祠等,研究生)、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海島覺民小學等12個。制定了《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教學大綱》、《思政課實踐教學管理辦法》、《思政課實踐課具體要求》、《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教案(樣板)》等指導文件和制度。
我們堅持建好教學實踐基地,強化實踐教學環節。一是思政課實踐教學單設在全省是唯一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二是圍繞思政課教學內容,制訂實踐性教學大綱,規定學時和規范實踐課教案;三是努力建好一批思政課教學實踐基地,提供實踐教學穩固場所;四是將教學實踐與大學生暑期社會調查、“三下鄉”活動、“四進社區”活動以及專業課實習等結合起來,進一步拓寬實踐性教學渠道,使大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的理解,提高了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效果。自2009年以來,教學實踐課開展有特色、有成效,獲得了師生的廣泛好評。
4、教學項目
思政部一直重視教學改革及教改科研工作。通過激勵教師主動進行教學改革和加快青年教師的培養,加強課程建設,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方法與手段,體現了現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和教育教學的普遍規律,提高了課程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了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2009年以來,先后獲得國家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方法一體化長效機制創新研究”課題一項(宋玉忠),河南省教育廳改革開放30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與手段創新之研究課題一項(盛清才),廣東省教學教改課題4項,社會資助教改課題3項,校級教改課題30多項。
獲得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教案”獎1人次,廣東省思政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二、三等獎各1人次,優秀獎5人次,學校思政課二等獎1人次,三等獎1人次,優秀獎6人次。
5、教學論文
2009年以來,先后發表教改論文26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5篇,省級以上刊物21篇。
6、教學教材
按照“05方案”要求和廣東省教育廳的文件執行,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統編教材。自2013年起,本科生思政課教學先后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統編新教材、新大綱、新教材教師教學用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大綱和要點的備課與教學,始終按照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每年度上下半年部署的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結合學校實際執行。2013年,我部組織編寫出版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經典案例選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經典案例選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經典案例選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經典案例選編》。
廣東海洋大學2022年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適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廣東海洋大學2022年專業學位型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適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廣東海洋大學2022年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適用全日制)
廣東海洋大學2022年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適用全日制)2021廣東海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12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海洋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數學與計算機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智能網絡與系統(02)大數據技術與應用 (03)網絡與信息安全 |
|
招生人數: | 9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03)數據結構 |
|
備 注: |
2021廣東海洋大學海洋科學0707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海洋科學 [0707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海洋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海洋工程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7]理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7]海洋科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5)海洋工程與技術 | |
招生人數: | 11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5)高等數學(理) ④(829)海洋科學 |
|
備 注: |
2021廣東海洋大學海洋科學0707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海洋科學 [0707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海洋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化學與環境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7]理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7]海洋科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3)海洋化學(04)邊緣海地質學 |
|
招生人數: | 19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7)化學 ④(829)海洋科學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21)海洋化學 ④(829)海洋科學 |
|
備 注: |
2021廣東海洋大學海洋科學0707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海洋科學 [0707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海洋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海洋與氣象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7]理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7]海洋科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物理海洋學(02)海洋氣象學 |
|
招生人數: | 18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5)高等數學(理) ④(829)海洋科學 |
|
備 注: |
2021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030503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030503]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海洋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3]法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5]馬克思主義理論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法治建設研究(02)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與區域社會發展研究 (0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海洋強國戰略研究 |
|
招生人數: | 9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4)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④(801)政治經濟學 |
|
備 注: |
2021廣東海洋大學舞蹈135106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舞蹈 [135106] 專業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海洋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中歌藝術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13]藝術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51]藝術碩士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舞蹈編導 | |
招生人數: | 5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618)藝術概論 ④(826)舞蹈藝術概論 |
|
備 注: |
2021廣東海洋大學音樂135101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音樂 [135101] 專業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海洋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中歌藝術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13]藝術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51]藝術碩士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聲樂表演(美聲、民族) | |
招生人數: | 9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618)藝術概論 ④(825)音樂史 |
|
備 注: |
2021廣東海洋大學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 095136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 [095136] 專業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海洋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非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9]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51]農業推廣碩士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農(漁)業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02)農(漁)業光電工程與裝備技術 (03)農(漁)業信息化 |
|
招生人數: | 3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41)農業知識綜合三 ④(808)高級程序設計 |
|
備 注: |
添加廣東海洋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廣東海洋大學考研分數線、廣東海洋大學報錄比、廣東海洋大學考研群、廣東海洋大學學姐微信、廣東海洋大學考研真題、廣東海洋大學專業目錄、廣東海洋大學排名、廣東海洋大學保研、廣東海洋大學公眾號、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東海洋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