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與廣東省民族藝術團合署)官網
更新時間:2022-07-15 09:40: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官網來自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專業排名]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群]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難嗎]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與廣東省民族藝術團合署)官網: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與廣東省民族藝術團合署)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與廣東省民族藝術團合署)簡介
音樂學
1.專業定位:
音樂學專業開辦于2007年,招收本科生。2017年通過專業合格評估,2017獲批組建廣東省高雅藝術進校園演出團隊,2020年獲批校級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同年獲批廣東省特色專業建設點。現為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主動適應國家和廣東經濟社會和音樂教育發展需求,立足廣東,面向省內外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社會音樂團體、社會教育機構及其它相關部門,培養堅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積極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的“應用型、復合型、外向型及創新型”音樂專業人才。
2.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扎實的音樂基本理論和技能,能勝任在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社會音樂團體、社會教育機構、藝術科研單位、出版業以及影視、廣播等藝術部門從事音樂教育、表演、管理、研究、評論、編輯等工作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3.培養規格:
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音樂基本理論和技能、掌握音樂教育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了解作曲技術理論知識,接受對音樂事項進行獨立分析、研究及寫作、講授、評論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并掌握相應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系統掌握音樂與舞蹈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較高的藝術鑒賞能力;
(2)具備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基本技能,并努力做到一專多能,使之具有較強的多元化音樂表演能力;
(3)具有音樂教育、音樂表演、音樂創作、藝術管理的工作能力;
(4)熟悉國家有關音樂與文化事業的發展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音樂教育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4.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緊緊圍繞培養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通識教育、學科基礎教育為基礎課程,以專業技能課程和實踐教學課程為核心,以創新創業課程為拓展,構建完整、科學的課程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視唱練耳、鋼琴、聲樂、中西器樂、合唱與指揮、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和聲、音樂作品分析)、教育實習、藝術實踐等。
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是課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軍事教育(1周)、教育實習(16周)、畢業設計與畢業音樂會(8周)、課程實訓等(分散)、藝術實踐(分散)、社會實踐(假期)、學科競賽(分散)、公益勞動(2周)。
5.師資隊伍:
面向職教特色發展,音樂與舞蹈學科交叉融合,充分發揮本學科其相互滲透性強的特性,成為藝術交融的學科發展紐帶,目前音樂學形成有音樂學理論研究團隊、舞蹈教育研究團隊、音樂(舞蹈)表演團隊 ,在中外音樂理論研究、舞蹈教學、聲樂表演、器樂演奏、舞蹈表演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成果。
本專業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14人,博士18人,擁有省級高雅藝術進校園高水平藝術團隊。近3年主持承擔各類科研與教研項目50余項,出版教材及專著18部,5個省級教學實踐基地,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5項,學生省級以上獎勵150人次。
6.教學條件:
實驗室建設:現有鋼琴房197間,專用理論教室7間,多媒體教室2間,舞蹈室7間,多功能舞臺實驗室1間.器樂課室8間,聲樂小組排練室2間、數碼鋼琴室3間、民樂排練室2間,管樂教室2間,合唱教室一間.配有鋼琴209臺,其中專業三角鋼琴3臺,專業管弦樂60件,專業民族樂器72件,演出服裝近1000件。
實習基地建設:現有各類實踐、實習基地20余個,在現有實習基地基礎上進一步開發新的產業界合作伙伴,擴大校企間深層次的交流合作,形成對低年級學生的“校外第二課堂”(合唱團、民樂團、管弦樂團、舞蹈團),對高年級學生的“實踐基地”(學生專業實習、參與企業項目開發調研等)。
專業圖書、數據庫建設:現有音樂及相關專業圖書20000冊。進一步與校圖書館密切合作,及時采購反映最新專業研究成果的專著、教材、期刊和電子數據庫。
舞蹈學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是一所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的省屬普通高等學校,其前身為創辦于1957年的廣東民族學院。舞蹈學(師范)專業 依托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與廣東省民族藝術團“院團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開展專業建設,現有舞蹈專任教師11名,其中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副高以上職稱3人、博士1人,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強,具有團隊協作及創新精神的中青團隊。近年來舞蹈學(師范)專業人才培養“突出師范性、強調應用性、彰顯民族性”取得顯著成效,多次在全國荷花獎舞蹈大賽、全國民族運動會表演項目、廣東省大學生藝術展演和嶺南舞蹈大賽榮獲佳績,在廣東省享有良好的聲譽。現有在校舞蹈學(師范)專業本科學生350人、碩士研究生3人。
(一)專業定位
立足廣東,服務職教,培育具有“民族情懷、育人視野、系統思維、美育理念和實踐應用能力”、強調“師范性、專業性、民族性融通”、適應華南多民族地區基礎舞蹈教育的應用型舞蹈師資人才,建設廣東一流、華南拔尖的舞蹈學(師范)專業。
(二)培養目標
舞蹈學(師范)專業人才培養重在“突出師范性、強調應用性、彰顯民族性”的辦學目標,培養具備舞蹈學(師范)教育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具有從事本專業教學、輔導和創作、分析舞蹈作品的能力,有較強的審美意識和學術性思維,具備初步的科研能力和較強的理論寫作能力等,能在各類中小學校、文藝團體、文化館、青少年宮、社會培訓機構和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從事舞蹈教學、創作、研究等工作的全面發展的舞蹈職業教育應用型專門人才。
(三)培養規格
本專業學生畢業時須完成160個學制學分。學習舞蹈學(師范)教育的基本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著重培養學生舞蹈教育教學綜合應用能力,樹立科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高尚的審美情操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具體要求如下:
1.具備舞蹈學(師范)教育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較高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
2.具有舞蹈教育教學的基本能力,以及從事中小學舞蹈教學、編排、活動策劃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3.了解舞蹈學(師范)專業及舞蹈教育的前沿理論、應用前景和發展動態;
4.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和寫作能力;
5.了解我國的文化、藝術、教育方針、政策和法規;
6.了解中小學舞蹈教育實踐和理論研究的現狀與發展動態。
(四)課程體系
舞蹈學(師范)專業總共160學分,其中必修課占百分之七十五,選修課占百分之二十五,按不同的課程特點設置在通識教育平臺、學科基礎平臺、創新創業平臺和實踐教學平臺五大平臺上。每個平臺都含必修課和選修課。
核心課程包括:古典、芭蕾、現代舞基訓;中國民族民間舞;舞蹈教育學;(中小學音樂舞蹈)教材教法;嶺南舞蹈素材;舞蹈創編等課程。
實踐教學主要包括:課程實訓、綜合實訓、專業實習(教育實習)、創業創新實訓、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等。其中集中實踐課程包括3個月教育實踐(教育實習)、10周畢業設計(畢業論文設計和畢業匯報音樂會)、2周軍事教育、1周公益勞動、1周社會實踐,1周畢業教育,1周藝術采風,1周藝術實踐。學生參加系或學院批準的院內外專業比賽、專業舞蹈晚會、專業性演出及不同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等。
(五)師資隊伍
本專業師資團隊中舞蹈專任教師11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人,副高級職稱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博士1人,碩士10人。此外,還特聘全國知名專家2人,省內舞蹈專家2人。專任教師隊伍中40歲至45歲教師2人,30至40歲教師6人,30歲以下教師3人,均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香港演藝學院等高等院校,是一支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層次、學緣結構合理,且年富力強,具有團隊協作及創新精神的中青團隊。
(六)教學條件
目前音樂學院舞蹈系與音樂系共享實訓場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其中有舞蹈專業技能課教室10間,舞臺藝術實驗室1個,綜合性表演舞臺1個。教育實踐基地有7個(中小學校和中職學校),藝術實踐基地6個。教學條件較為理想,滿足專業辦學需求。
(七)辦學特色
1.突出師范性:本專業人才培養上重視舞蹈師范教育的科學性與特殊性的結合,務實提升學生舞蹈教育師范綜合能力,讓學生具備扎實的舞蹈教育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
2.強調應用性:本專業人才培養上強調舞蹈教育師范技能的應用性,通過學生師范專業技能教學比賽、中小學校見習實習等培養實踐環節,強化學生的實踐教學應用能力。
3.彰顯民族性:本專業人才培養上充分依托學校廣東省民族藝術團的平臺作用,采取“院團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開設了一系列具有鮮明嶺南少數民族特色的舞蹈實踐類課程,形成了具有的瑤、畬舞蹈特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體系。對口培養具有區域民族舞蹈素養的舞蹈師范應用人才,彰顯辦學的民族舞蹈師范教育特色。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與廣東省民族藝術團合署)聯系方式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西293號
郵編:510665
傳真:020-38257901
電話:020-38256601
招生咨詢:020-38265603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與廣東省民族藝術團合署)簡介
音樂學
1.專業定位:
音樂學專業開辦于2007年,招收本科生。2017年通過專業合格評估,2017獲批組建廣東省高雅藝術進校園演出團隊,2020年獲批校級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同年獲批廣東省特色專業建設點。現為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主動適應國家和廣東經濟社會和音樂教育發展需求,立足廣東,面向省內外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社會音樂團體、社會教育機構及其它相關部門,培養堅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積極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的“應用型、復合型、外向型及創新型”音樂專業人才。
2.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扎實的音樂基本理論和技能,能勝任在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社會音樂團體、社會教育機構、藝術科研單位、出版業以及影視、廣播等藝術部門從事音樂教育、表演、管理、研究、評論、編輯等工作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3.培養規格:
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音樂基本理論和技能、掌握音樂教育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了解作曲技術理論知識,接受對音樂事項進行獨立分析、研究及寫作、講授、評論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并掌握相應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系統掌握音樂與舞蹈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較高的藝術鑒賞能力;
(2)具備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基本技能,并努力做到一專多能,使之具有較強的多元化音樂表演能力;
(3)具有音樂教育、音樂表演、音樂創作、藝術管理的工作能力;
(4)熟悉國家有關音樂與文化事業的發展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音樂教育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4.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緊緊圍繞培養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通識教育、學科基礎教育為基礎課程,以專業技能課程和實踐教學課程為核心,以創新創業課程為拓展,構建完整、科學的課程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視唱練耳、鋼琴、聲樂、中西器樂、合唱與指揮、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和聲、音樂作品分析)、教育實習、藝術實踐等。
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是課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軍事教育(1周)、教育實習(16周)、畢業設計與畢業音樂會(8周)、課程實訓等(分散)、藝術實踐(分散)、社會實踐(假期)、學科競賽(分散)、公益勞動(2周)。
5.師資隊伍:
面向職教特色發展,音樂與舞蹈學科交叉融合,充分發揮本學科其相互滲透性強的特性,成為藝術交融的學科發展紐帶,目前音樂學形成有音樂學理論研究團隊、舞蹈教育研究團隊、音樂(舞蹈)表演團隊 ,在中外音樂理論研究、舞蹈教學、聲樂表演、器樂演奏、舞蹈表演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成果。
本專業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14人,博士18人,擁有省級高雅藝術進校園高水平藝術團隊。近3年主持承擔各類科研與教研項目50余項,出版教材及專著18部,5個省級教學實踐基地,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5項,學生省級以上獎勵150人次。
6.教學條件:
實驗室建設:現有鋼琴房197間,專用理論教室7間,多媒體教室2間,舞蹈室7間,多功能舞臺實驗室1間.器樂課室8間,聲樂小組排練室2間、數碼鋼琴室3間、民樂排練室2間,管樂教室2間,合唱教室一間.配有鋼琴209臺,其中專業三角鋼琴3臺,專業管弦樂60件,專業民族樂器72件,演出服裝近1000件。
實習基地建設:現有各類實踐、實習基地20余個,在現有實習基地基礎上進一步開發新的產業界合作伙伴,擴大校企間深層次的交流合作,形成對低年級學生的“校外第二課堂”(合唱團、民樂團、管弦樂團、舞蹈團),對高年級學生的“實踐基地”(學生專業實習、參與企業項目開發調研等)。
專業圖書、數據庫建設:現有音樂及相關專業圖書20000冊。進一步與校圖書館密切合作,及時采購反映最新專業研究成果的專著、教材、期刊和電子數據庫。
舞蹈學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是一所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的省屬普通高等學校,其前身為創辦于1957年的廣東民族學院。舞蹈學(師范)專業 依托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與廣東省民族藝術團“院團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開展專業建設,現有舞蹈專任教師11名,其中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副高以上職稱3人、博士1人,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強,具有團隊協作及創新精神的中青團隊。近年來舞蹈學(師范)專業人才培養“突出師范性、強調應用性、彰顯民族性”取得顯著成效,多次在全國荷花獎舞蹈大賽、全國民族運動會表演項目、廣東省大學生藝術展演和嶺南舞蹈大賽榮獲佳績,在廣東省享有良好的聲譽。現有在校舞蹈學(師范)專業本科學生350人、碩士研究生3人。
(一)專業定位
立足廣東,服務職教,培育具有“民族情懷、育人視野、系統思維、美育理念和實踐應用能力”、強調“師范性、專業性、民族性融通”、適應華南多民族地區基礎舞蹈教育的應用型舞蹈師資人才,建設廣東一流、華南拔尖的舞蹈學(師范)專業。
(二)培養目標
舞蹈學(師范)專業人才培養重在“突出師范性、強調應用性、彰顯民族性”的辦學目標,培養具備舞蹈學(師范)教育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具有從事本專業教學、輔導和創作、分析舞蹈作品的能力,有較強的審美意識和學術性思維,具備初步的科研能力和較強的理論寫作能力等,能在各類中小學校、文藝團體、文化館、青少年宮、社會培訓機構和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從事舞蹈教學、創作、研究等工作的全面發展的舞蹈職業教育應用型專門人才。
(三)培養規格
本專業學生畢業時須完成160個學制學分。學習舞蹈學(師范)教育的基本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著重培養學生舞蹈教育教學綜合應用能力,樹立科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高尚的審美情操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具體要求如下:
1.具備舞蹈學(師范)教育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較高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
2.具有舞蹈教育教學的基本能力,以及從事中小學舞蹈教學、編排、活動策劃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3.了解舞蹈學(師范)專業及舞蹈教育的前沿理論、應用前景和發展動態;
4.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和寫作能力;
5.了解我國的文化、藝術、教育方針、政策和法規;
6.了解中小學舞蹈教育實踐和理論研究的現狀與發展動態。
(四)課程體系
舞蹈學(師范)專業總共160學分,其中必修課占百分之七十五,選修課占百分之二十五,按不同的課程特點設置在通識教育平臺、學科基礎平臺、創新創業平臺和實踐教學平臺五大平臺上。每個平臺都含必修課和選修課。
核心課程包括:古典、芭蕾、現代舞基訓;中國民族民間舞;舞蹈教育學;(中小學音樂舞蹈)教材教法;嶺南舞蹈素材;舞蹈創編等課程。
實踐教學主要包括:課程實訓、綜合實訓、專業實習(教育實習)、創業創新實訓、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等。其中集中實踐課程包括3個月教育實踐(教育實習)、10周畢業設計(畢業論文設計和畢業匯報音樂會)、2周軍事教育、1周公益勞動、1周社會實踐,1周畢業教育,1周藝術采風,1周藝術實踐。學生參加系或學院批準的院內外專業比賽、專業舞蹈晚會、專業性演出及不同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等。
(五)師資隊伍
本專業師資團隊中舞蹈專任教師11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人,副高級職稱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博士1人,碩士10人。此外,還特聘全國知名專家2人,省內舞蹈專家2人。專任教師隊伍中40歲至45歲教師2人,30至40歲教師6人,30歲以下教師3人,均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香港演藝學院等高等院校,是一支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層次、學緣結構合理,且年富力強,具有團隊協作及創新精神的中青團隊。
(六)教學條件
目前音樂學院舞蹈系與音樂系共享實訓場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其中有舞蹈專業技能課教室10間,舞臺藝術實驗室1個,綜合性表演舞臺1個。教育實踐基地有7個(中小學校和中職學校),藝術實踐基地6個。教學條件較為理想,滿足專業辦學需求。
(七)辦學特色
1.突出師范性:本專業人才培養上重視舞蹈師范教育的科學性與特殊性的結合,務實提升學生舞蹈教育師范綜合能力,讓學生具備扎實的舞蹈教育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
2.強調應用性:本專業人才培養上強調舞蹈教育師范技能的應用性,通過學生師范專業技能教學比賽、中小學校見習實習等培養實踐環節,強化學生的實踐教學應用能力。
3.彰顯民族性:本專業人才培養上充分依托學校廣東省民族藝術團的平臺作用,采取“院團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開設了一系列具有鮮明嶺南少數民族特色的舞蹈實踐類課程,形成了具有的瑤、畬舞蹈特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體系。對口培養具有區域民族舞蹈素養的舞蹈師范應用人才,彰顯辦學的民族舞蹈師范教育特色。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與廣東省民族藝術團合署)聯系方式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西293號
郵編:510665
傳真:020-38257901
電話:020-38256601
招生咨詢:020-38265603
2021考研廣西師范大學研究生教育學專業復試分數線
專業名稱 | 分數線 | 2022擬招生 |
教育學原理 |
2021:329 2020:321 2019:315 |
× |
課程與教學論 |
2021:325 2020:321 2019:315 |
× |
比較教育學 |
2021:330 2020:321 2019:315 |
× |
學前教育學 |
2021:322 2020:321 2019:315 |
× |
高等教育學 |
2021:333 2020:321 2019:315 |
× |
成人教育學 |
2021:335 2020:321 2019:315 |
× |
職業技術教育學 |
2021:330 2020:321 2019:315 |
× |
現代教育技術 |
2021:335 2020:321 2019:315 |
× |
心理健康教育 |
2021:327 2020:321 2019:315 |
20 |
學前教育 |
2021:328 2020:321 2019:315 |
20 |
教育技術學 |
2021:335 2020:321 2019:315 |
× |
特殊教育學 |
2021:345 2020:321 2019:315 |
× |
職業技術教育學 |
2021:330 2020:321 2019:315 |
× |
學科教育(語文) |
2021:329 2020:321 2019:315 |
35 |
學科教學(數學) |
2021:× 2020:321 2019:315 |
20 |
學科教學(英語) |
2021:328 2020:321 2019:315 |
55 |
學科教學(物理) |
2021:× 2020:321 2019:315 |
15 |
學科教學(化學) |
2021:× 2020:321 2019:315 |
15 |
學科教學(生物) |
2021:333 2020:321 2019:315 |
15 |
學科教學(美術) |
2021:× 2020:321 2019:315 |
3 |
學科教學(地理) |
2021:× 2020:321 2019:315 |
20 |
學科教學(音樂) |
2021:× 2020:321 2019:315 |
5 |
學科教學(歷史) |
2021:323 2020:321 2019:315 |
15 |
2021考研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研究生教育學專業復試分數線
專業名稱 | 分數線 | 2022擬招生 |
教育學 |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
29 |
現代教育技術 |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
15 |
學前教育 |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
20 |
學科教學(語文) |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
30 |
教育管理 |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
15 |
學科教學(思政) |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
20 |
學科教學(歷史) |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
8 |
學科教學(數學) |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
13 |
學科教學(物理) |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
8 |
學科教育(英語) |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
35 |
學科教學(美術) |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
16 |
職業技術教(裝備制造) |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
25 |
職業技術教育(財經商貿) |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
17 |
職業技術教育(旅游) |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
6 |
職業技術教育(文化藝術) |
2021:337 2020:331 2019:325 |
16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22年各專業招生專業目錄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22年各專業招生專業目錄2021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教育管理045101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教育管理 [045101] 專業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非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職業教育研究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51]教育碩士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數: | 13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33)教育綜合 ④(901)教育管理學 |
|
備 注: |
2021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電子信息0854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電子信息 [085400] 專業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電子與信息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54]電子信息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電子與通信工程(02)計算機技術 (03)控制工程 (04)光學工程 (05)網絡安全技術及應用 |
|
招生人數: | 60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910)電路分析 |
|
備 注: |
2021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學科教學(思政)045102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學科教學(思政) [045102] 專業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51]教育碩士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數: | 22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33)教育綜合 ④(804)課程與教學論(政治) |
|
備 注: |
2021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民族學0304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民族學 [0304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民族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3]法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4]民族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民族學(02)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 (03)中國少數民族經濟 (04)中國少數民族史 (05)中國少數民族藝術 (06)民族社會治理 (07)民族旅游管理 |
|
招生人數: | 26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01)民族學通論 ④(801)民俗學概論 |
|
備 注: |
2021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教育管理045101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教育管理 [045101] 專業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職業教育研究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51]教育碩士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數: | 15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33)教育綜合 ④(901)教育管理學 |
|
備 注: |
2021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職業技術教育04512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職業技術教育 [045120] 專業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音樂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51]教育碩士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文化藝術 | |
招生人數: | 16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33)教育綜合 ④(908)音樂綜合理論基礎 |
|
備 注: |
2021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學科教學(數學)045104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學科教學(數學) [045104] 專業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51]教育碩士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數: | 15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33)教育綜合 ④(803)高等數學綜合 |
|
備 注: |
添加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報錄比、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群、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學姐微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專業目錄、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排名、廣東技術師范大學保研、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公眾號、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