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術型碩士培養方案介紹

發布時間:2020-04-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術型碩士培養方案介紹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術型碩士培養方案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術型碩士培養方案介紹 正文

機械工程(0802)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2015版)

2015年09月06日 09:59  點擊:[1115]

 
一、培養目標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立足汽車行業,發揮校企共建學科的工程背景優勢,培養具有堅實的機械工程基礎理論知識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備良好的學術素養和學術道德,在汽車產業和區域經濟社會中能從事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高層次人才。
 
二、學科方向
 
本學科下設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微機電工程等5個二級學科。機械工程以汽車行業為背景,圍繞國家科技發展的需求開展研究,形成了自已的學科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有:“機械設計的理論與方法”、“光機電一體化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一體化”、“車身制造工藝與裝備技術”、“汽車制造自動化、”“節能與新能源車輛技術”、“商用車輛設計與優化技術”、“汽車動力學仿真與控制技術”、“汽車動力傳動與控制技術”、“汽車電子與信息技術”、“機電系統控制及自動化”、“流體傳動與控制”、“傳感與測量技術”、“微納測量與表征”。
 
三、學制及學習年限
 
本學科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制3年,學習年限2-5年。
 
四、學分與課程設置
 
碩士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最低學分要求為33學分,其中課程不低于30學分。開題報告1學分,課外實踐活動2學分。
 
跨學科或同等學力研究生,須補修1-2門本學科本科課程。補修課程跟本科生聽課,成績必須合格但不記學分。(課程設置見附表)
 
五、課外實踐活動
 
課外實踐活動包括“學術活動”和“實踐環節”兩項必修環節,各記1學分,由研究生處負責考核,成績按通過/不通過登記。
 
1、學術活動
 
碩士研究生必須參加8次以上學術活動,本人作學術報告1次以上。參加活動需有書面記錄,未完成學術活動者不準參加論文答辯。學術活動內容包括:參加校內外各類學術講座、論壇,參加研究生素質教育講座“中華文明概論”、“聲樂作品鑒賞與演唱”、“現代漢語修辭學”、參與學科研討,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有明確任務的企業、社會調查等。
 
2、實踐環節
 
實踐環節內容包括研究生參與“三助”工作(至少30學時),或者參與研究生創新基地的實踐工作(至少15日),或者參與研究生處集中組織的假期社會實踐活動,或者參與導師安排的科研實習工作等。
 
六、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在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基本結束后,依據培養計劃對其思想政治表現、課程學習、科研、實踐和論文開題及研究進展等方面進行的一次綜合考核,是碩士研究生評優的重要依據。中期考核工作在第四學期完成。
 
七、學位論文與科學研究
 
1、論文選題
 
學位論文選題一般應結合本學科的研究方向和導師的科研項目,選擇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的科學研究或工程技術問題,或在學術上有一定理論價值的課題。碩士研究生應首先在導師的指導下做好選題工作。確定學位論文工作的內容和工作量時應全面考慮其知識結構、工作能力和培養年限等方面的特點。
 
2、開題報告,以書面及答辯形式就論文開題作報告,記1學分,成績按通過/不通過登記。
 
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應在第三學期完成。開題報告字數應在5000字左右;閱讀的主要參考文獻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獻應占1/3以上。參考文獻中近五年內發表的文獻一般不少于1/3,且必須有近二年內發表的文獻資料。
 
論文開題要公開舉行開題報告會,由3位及以上本學科的碩士生導師組成評議小組,開題通過者將《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書》交研究生處留存,畢業時歸入學位檔案,開題報告未通過者須重新做開題報告。
 
具體要求參見《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碩士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管理規定》。
 
3、論文撰寫
 
碩士學位論文是碩士研究生科學研究工作的全面總結,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學術文獻資料,是申請和授予碩士學位的基本依據。論文具體格式參見《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基本要求》。
 
碩士學位論文內容上要綜述課題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國內外研究動態,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途徑以及本人做出的貢獻;說明采用的實驗方法、試驗裝置和計算方法,并對整理和處理的數據進行理論分析與討論;對所得結果進行概括和總結,并提出進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議;給出所有的公式、計算程序說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數據以及所引用的文獻資料;引用別人的科研成果必須明確指出,與別人合作的部分應說明本人所作的具體工作。
 
4、論文答辯
 
碩士研究生在申請答辯前必須按照《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碩士研究生申請學位發表學術論文的規定》發表與碩士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提交開題報告與論文答辯的時間間隔不得少于9個月。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應按照《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進行。
 
八、培養方式
 
碩士生培養工作采取導師負責制。鼓勵采取導師組的培養方式,充分發揮所在學科導師集體指導的優勢,拓寬研究生的學術視野。各學科的全體導師對本學科研究生都有培養和指導義務。
 
碩士生培養采取課程學習、科研實踐、撰寫論文工作相結合的方式。在課程學習上采取課堂講授、自學、學術研討相結合的方式,注重案例分析、方案設計、分析報告等多種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在碩士生培養全過程中開展內容豐富的科研實踐活動,充分培養碩士生的實踐能力。組織系列學術活動、報告、講座等,培養碩士生的學術交流能力。碩士生在導師指導下撰寫科研論文和學位論文,對碩士生進行系統、全面的科研訓練,培養創新思維和科學研究能力。通過討論、協作開展科研項目研究,培養碩士生具有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和崇尚科學的學術素養、求真務實的學術態度和優良嚴謹的學術道德。
 
利用校企共建學科優勢,聘請校外專家為我校的碩士生導師,在培養過程中建立合作導師制度,由校外導師單獨指導或聯合指導研究生。研究生要在建立的“武漢—襄陽—十堰研究生創新基地”完成課題研究,鼓勵選用來自于工程實際和生產研發類的課題。積極培養研究生的國際化視野。
 
九、畢業與學位授予
 
碩士生在規定修業年限內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考核成績合格,獲得規定的學分,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符合畢業資格,準予畢業。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達到碩士學位授予標準,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通過,授予碩士學位。
 
附:研究方向簡介
 
(一)機械設計及理論
 
主要研究內容:機械設計的理論與方法
 
以汽車設計和專業機械為重點,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典型運行工況,研究新型傳動裝置總成與零部件的建模與動態仿真技術,對關鍵零部件進行運動學、動力學分析、優化產品結構參數和數字化設計。
 
(二)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主要研究內容:
 
1、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一體化
 
以數字化技術為立足點,面向汽車產品及其工藝裝備的設計、工藝、制造等環節,進行計算機輔助設計及集成系統的理論、方法與技術研究,設計和開發實用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一體化技術產品和軟件系統。
 
2、車身制造工藝與裝備技術
 
以汽車車身焊接工藝及其裝備為研究對象,對車身焊接過程進行數值模擬研究,對電磁力作用下焊接過程進行分析及研究,開發實用先進的汽車車身零件制造工藝技術及裝備。
 
3、汽車制造自動化
 
以汽車生產設備和自動線的控制、驅動、監測和信息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為研究重點,注重在控制理論和自動化技術方面的研究,針對汽車制造企業和生產過程中的現生產問題,綜合運用現代控制、計算機、自動化和系統技術方面的最新成果,在工業機器人技術開發與應用、生產線及關鍵設備的系統控制、狀態參數檢測與故障診斷、圖像處理技術、電力電子與運動控制等方面開展研究,開發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控制系統。
 
(三)車輛工程
 
主要研究內容:
 
1、節能與新能源車輛技術
 
以汽車節能和新能源研發為目標,主要進行汽車節能與低排放技術開發、混合動力汽車整車控制策略、動力總成機電耦合技術和汽車典型運行工況仿真等研究。
 
2、商用車輛設計與優化技術
 
利用當代最新汽車數字設計平臺,進行商用車汽車數字化設計與分析研究。以汽車新型傳動裝置總成與零部件開發和系統運動、動力學分析為重點研究內容,進行汽車性能改善和結構參數優化。
 
3、汽車動力學仿真與控制技術
 
研究汽車運動學和動力學特性,分析改進汽車性能的途徑。主要內容包括車輛動力學特性分析與研究、汽車動態性能仿真、系統控制策略研究及基于模型的控制系統設計等。
 
4.汽車動力傳動與控制技術
 
研究汽車變速傳動、自動控制技術與車載電子裝置。主要內容包括AMT系統特性分析與設計、EMT系統特性分析與設計、控制策略與技術和控制器開發、轉向控制技術、基于模型的控制系統設計、新型總線技術應用開發以及汽車新型智能儀表的研制等。
 
5.汽車電子與信息技術
 
面向汽車電動化和主動安全,以車輛動力學、電子工程、信號和信息處理、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等為基礎,結合計算機應用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現代控制技術等,研究內容涵蓋:①純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動力電池管理、車載充電機等;②基于網絡總線的整車控制與信息系統研究與開發;車用信號采集、檢測、通信和車用信息融合處理技術;③汽車電子控制技術④智能汽車道路識別、標志識別和主動安全技術。
 
(四)機械電子工程
 
主要研究內容:
 
1、機電系統控制及自動化
 
針對汽車制造工裝設備,設計機電系統。通過信號的采集及處理,把控制理論與測試技術用到傳統的機械裝置中去,實現機械、液壓、電氣系統、控制程序的集成,使機械制造及汽車制造過程自動化和最佳化。
 
2、流體傳動與控制
 
針對工程汽車、汽車制造工裝設備中的流體傳動與機電一體化控制進行應用研究,強調以先進的流體理論、控制理論、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充分應用計算機仿真、優化、微機測控等手段,對機-電-液控制系統進行全方位的應用研究。
 
3、傳感與測量技術
 
本方向以自動控制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傳感技術等方面理論為基礎,主要從事有關超聲波、電磁場、壓痕等理論、仿真及其檢測裝置的應用等方面的研究。
 
(五)微機電工程
 
 
主要研究內容:微納測量與表征 
 
 
本方向以精密機械、現代光學、圖像處理、模式識別、測試技術、傳感器技術和信號分析等理論為基礎,依托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構建測量儀器,對微納傳感器、微機電系統(MEMS)、納機電系統(NEMS)、光學器件和結構表面等的微納表面結構進行測量,并構建數學分析模型和評定參數體系與理論,從而表征微納表面結構及其與產品功能相關的特性,為微納表面結構的設計和制造提供理論依據。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添加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考研分數線、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報錄比、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考研群、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學姐微信、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考研真題、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專業目錄、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排名、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保研、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公眾號、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bqcgyxy/yjsy_26032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