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理學院材料物理專業介紹

發布時間:2020-04-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理學院材料物理專業介紹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理學院材料物理專業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理學院材料物理專業介紹 正文

材料物理(電子信息產業)介紹
寬口徑,重基礎,就業廣泛
強實踐,精電子,術有專攻。
——材料掌控未來

一.專業篇
1.專業概況
能源、信息、材料是當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是能源和信息發展的基石,社會對相關方向材料物理專門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材料物理專業創辦于2012年,目前主要面向電子信息產業開辦專業。現有在校學生近250名;有專任教師19人,外聘教師5人。其中全國優秀教師1人;教授6人、副教授5人,博士研究生18人。教師多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外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約1/3的教師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年齡上多處在30-45歲之間,正是精力充沛、年富力強的階段。近5年來,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相關成果獲湖北省自然科學獎、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發表SCI科研論文200余篇,部分成果見刊于Nat.Commun.,Nano Energy,ACSNano,Phys.Rev.系列,J. Phys. Chem. Lett., Carbon,J. Power Sources, Nanoscale等國際頂尖的學術期刊。本專業整合政府、學校、企業等多方優質資源打造出完備的人才培養平臺,已與晶科能源、中漢動力新能源等著名企業簽訂了人才培養合作協議。部分畢業生在校期間即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進而在中南大學、鄭州大學、蘇州大學等“雙一流”高校繼續深造;部分畢業生就職于晶科能源、聯想、奇瑞等著名企事業單位,綜合能力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認同,就業率及薪酬位居省屬高校前列。經過7年的發展,辦學條件逐漸完善,辦學經驗逐年積深,是我校最為朝氣蓬勃的專業之一。
2.就業方向
主要培養能夠在半導體、新材料、微電子、汽車電子等產業,從事電子材料與器件的研發、測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工程師。
3.培養特色
(1)寬口徑,重基礎,就業廣泛:本專業以材料科學、物理學為基礎,綜合材料科學、物理學、化學、信息科學等多門學科形成寬口徑的交叉專業。通過系統學習,學生能在相關領域材料及器件的設計、制備、分析、測試、模擬和應用等實踐環節受到良好的訓練,能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產品設計、技術開發、性能測試、科學研究,以及生產、經營、管理、教學等方面的工作;
(2)強實踐,精電子,術有專攻:本專業電子信息產業為主要專業方向,學生能在相關領域得到系統的實踐、創新及科研能力訓練,能在電子、材料、物理、信息科學及相關領域,從事電子信息材料及器件等方向的產品設計、性能測試、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4.專業代碼、學制與學位
專業代碼:080402
基本學制:四年(彈性修業年限為3-6 年)
授予學位:理學(或工學)學士
5.主要課程
普通物理學、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物理學、固體物理、材料制備科學與技術、材料分析與測試、電子技術、光電技術、半導體器件物理、材料模擬與仿真類課程設計、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類課程設計等。
 
二.師資篇
1.師資簡介:
(1)外聘教授
AmelLaref教授、陳俊、王紹明
(2)教授
羅時軍(全國優秀教師)、黃海銘、熊永臣
(3)副教授及博士(按姓氏拼音排序)
陳杰、曹名磊、胡永金、李偉、羅嘯、馬亞楠、南楠、吳承瑞、楊俊濤、張傳坤、張俊、張琴、周望懷
(4)其他(按姓氏拼音排序)
賀澤東、李星星、朱占武
2.骨干教師:
(1)熊永臣: 男, 1983年出生,重慶酉陽人,武漢大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科學院訪問學者,理學院院長助理,材料物理專業負責人。主要從事低維強關聯電子體系、自旋電子學、分子電子學等方面的理論研究。近年來,先后獲得“十堰市青年崗位能手”,“十堰市青年科技獎”,“校優秀教師標兵”等榮譽稱號和獎勵。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參與各類科研項目10余項,在Phys. Chem.Chem. Phys., J. Chem. Phys., J. Phys.: Condens. Matter.等國際著名雜志上發表SCI論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論文24篇,相關成果先后獲得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二等獎(2014年)、十堰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一等獎(2014年,2017年,2018年),多次受邀擔任國際著名SCI期刊的評審人。主講《固體物理》、《普通物理學》、《材料物理專業導論》等課程,作為副主編參與編撰《大學物理》教材一部。
 
(2)黃海銘:男,1978年出生,湖北孝感人,教授,西北大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理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湖北省物理學會理事,校優秀科技工作者,校優秀教師標兵,校“十佳”教師。近年來在國內外發表科研論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論文19篇,主持完成省、廳級科研項目3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0余項,多次受邀擔任SCI期刊審稿人。科研成果分別榮獲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十堰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三等獎。主持完成教研項目2項,發表教研論文多篇,作為骨干成員參與各類教研教改項目多項,獲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二、三等獎各1項,編撰大學物理教材一部。
 
 
 
(3)羅時軍:男,1963年出生,湖北仙桃人,二級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博士,臺灣大學博士后,博士生導師,全國優秀教師,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省光學學會理事。主要從事磁性材料等相關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3項。在Carbon,Phys. Rev. B, J. Chem. Phys., J. Phys.Chem.系列等國際著名雜志上發表SCI論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SCI論文30余篇,相關成果先后獲得湖北省自然科學獎等榮譽。主講《固體物理》、《普通物理學》等課程,作為副主編參與編撰《普通物理學》、《大學物理實驗》等教材多部。
 
 
 
 
(4)楊俊濤:男,1981年出生,湖北襄陽人,上海大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光電功能材料的電磁特性研究多年。主要采用第一性原理,緊束縛近似和非平衡量子輸運理論等方法,研究二維材料的電磁特性與輸運性質的研究,在RCS Adv.,J. Magn. Magn. Mater.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SCI論文10余篇。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湖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2項。主講《大學物理》、《半導體器件物理》、《材料模擬與仿真》等課程。
 
 
 
 
 
 
(5)馬亞楠:女,1988年出生,湖北十堰人,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專業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低維功能納米材料的制備、性能調控和相關應用研究。近年來,以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身份在包括 Nat.Commun.,ACS Nano, Adv.Electron. Mater.等知名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各一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項,多次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獲國家級立項1項,湖北省立項2項,指導本科生發表SCI論文3篇。
 
 
 
 
 
(6)周望懷:男,1984年出生,湖北宜昌人,中科院固體物理所博士,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博士后,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光電子能源材料及器件、等離子激元化學,非絕熱反應動力學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來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各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多項,以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在J.Phys. Chem. Lett.,Sci. Rep., J. Nucl. Mater.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SCI論文10余篇。主講《材料物理學》、《薄膜物理》、《計算機在材料物理中的應用》等課程。
 
 
 
 
 
(7)李偉:男,1978年出生,湖北丹江口人,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光電子功能材料、分子電子學等方向的研究。主持湖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0余項。以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身份在Appl. Phys. Lett.,Phys. Chem. Chem. Phys.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SCI論文10余篇。主講《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分析與測試》、《材料制備科學技術與技術》等課程。作為副主編參與編撰《大學物理》教材1部。
 
 
 
 
 
 
(8)吳承瑞:男,1989年出生,湖北十堰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高溫低密度條件下的等離子體物理研究,主持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博士基金1項,參與國家級、省級項目多項。以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身份在Rev. Sci.Instrument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5篇。主講《大學物理》、《固體物理》等課程。
 
 
 
 
 
 
三.學生篇
1.張廣輝:男,材料物理專業2013級學生。大學期間,他勤奮刻苦,自強不息,學習成績優異,積極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部分項目獲湖北省科技廳立項資助,先后獲得湖北省2017年度“長江學子”創新獎,湖北省第十一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一等東風獎學金等榮譽及獎勵。其大創成果Trace determination ofthiram using SERS-active hollow sea-urchingold nanoparticles發表在SCI期刊Journal of NanoparticleResearch(影響因子:2.101)。2017年6月,該生以優異得成績考入蘇州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2.王順:男,中共黨員,材料物理專業2013級學生。在校期間,他學習勤奮,成績優異,熱心學生工作,積極參與志愿公益服務活動,多次榮獲人民獎學金、國家獎學金、東風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及校“三好學生”、“優秀團員”、“優秀志愿者”, “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其綜合測評多次排名專業第一,順利通過英語四、六級,計算機二級等級考試。2017年以優異成績考入蘇州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3.徐嬋:女,中共黨員,材料物理專業2013級學生。在校期間,她熱衷學生工作,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先后擔任理學院學生會女生部干事、女生部部長、分團委副書記、數學建模協會團支書。2017年6月,以優異的成績被湖北大學錄取為碩士研究生,同時獲得我校“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主要榮譽包括:人民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東風獎學金;先后榮獲“三好學生”、“三好學生標兵”、“優秀團員”、“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導生”、“優秀支教老師”、“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
 
 
 
 
 
 
 
4.楊亮亮:男,河南商丘人,預備黨員,材料物理專業14級本科生。在校期間活潑開朗,待人熱情,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先后擔任分團委學生會科技部部長,跆拳道協會組織部部長,院辦公室助理,獲得人民獎學金、學習進步獎,勵志獎學金等榮譽及獎勵。2018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
 
 
 
四.釋疑篇
1.家長關注問題的答復
(1)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及方向包含哪些?
答:畢業生可到材料相關的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應用研究、科技開發、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到科研機構、學校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同時也可以繼續攻讀材料相關的工程學科、交叉學科的碩士學位。
(2)本專業畢業生將來繼續深造的途徑有哪些?
答:本校有相關學科的碩士點,即材料物理與化學、光學工程等。也可以通過考研到“雙一流”高校繼續深造,同時也能到國外高校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3)本專業畢業生將來的薪酬如何?
答:材料物理專業主要是面向電子信息產業、微電子專業等新興行業,其本科畢業生生薪酬(2017年)在第三方評估報告中,位居所有理工科專業的第二位,達到8862元/月。
(4)本專業學生接觸的材料是否對身體有害?
答:本專業接觸到的材料多為無機材料,在正常防護下對身體一般沒有危害,另外會接觸少許有機電解液材料,會在嚴格密封的環境內(如手套箱)使用,且用量較少,在正規操作之下,也不會造成危害。
2.選擇材料物理專業的四大理由:
(1)強大的師資隊伍:本專業有專任教師1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人,博士研究生13人。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教師多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外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約1/3的教師具有海外留學背景。
(2)良好的就業前景:本專業畢業生可到材料相關的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應用研究、科技開發、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到科研機構、學校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同時也可以繼續攻讀材料相關的工程學科、交叉學科的碩士學位。本專業近3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且已與晶科能源、中漢動力新能源等著名企業簽署人才培養協議,供學生選擇的就業余地較大。 
(3)較高的深造率:近3年來,本專業有約20%的畢業生繼續攻讀碩士學位,部分進入中南大學、鄭州大學、蘇州大學等“雙一流”高校繼續深造。 
(4)出色的創新能力培養:本專業尤其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類競賽及教師的科研課題,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近年來,本專業學生先后在J.Nanopart. Res., RSC Adv.等世界著名期刊上發表了其參與本專業教師科研項目的大創成果,相關工作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認同,及省、校榮譽。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添加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考研分數線、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報錄比、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考研群、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學姐微信、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考研真題、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專業目錄、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排名、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保研、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公眾號、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bqcgyxy/yjsy_26044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