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導師:李靜

發布時間:2021-10-2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導師:李靜

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導師:李靜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導師:李靜 正文


  姓名:李靜
  性別:男
  學歷:博士研究生
  職稱:副教授
  電子郵箱:lyb @ hfut.edu.cn
  系別/機構:經濟學系
  職務:所長

  個人介紹
  主要研究方向:效率與生產率、資源與環境經濟、收入分配等。主講課程包括本科生《經濟分析與預測》,研究生課程《數理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經濟數據分析》等。在人大經濟論壇主講網絡視頻課程《eviews操作與計量應用》,獲得好評。
  目前已經在《世界經濟》、《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財貿經濟》、《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等國內著名雜志發表文章20余篇,其中四篇在中國經濟學年會宣讀。參與教材編寫三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主持省部級課題5項,其中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一項、教育部高等學校基本業務費資助項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省教育廳一項、省社科聯一項。參與各類課題10余項,其中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課題一項(50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參與多項地方及企業橫向項目。

  教育背景
  2006年畢業于南京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獲得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地區經濟增長中的生產率角色研究》,獲校優秀博士論文。
  2006年-2007年,合肥工業大學,講師。
  2008年-,破格副教授。
  2007年7-8月上海財經大學高校經濟學培訓。
  2008年10月-2011年6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所博士后。

  教學成果
  獲得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本科優秀論文指導教師
  所指導研究生姜帆(2006級)、彭飛(2011)獲得校十大科技標兵稱號、程丹潤(2006)獲得省級優秀畢業論文,安徽省三好學生等稱號

  研究領域與專長
  研究領域:環境與發展,收入分配與增長.近期研究:(1)污染物交易定價方法與機制;(2)環境生產率;(3)國際貿易與生產率;(4)政府行為與企業績效
  專長:計量與統計理論與應用,精通各統計軟件:stata\EViews\SPSS\Excel等
  DEA模型與算法:掌握VB的DEA編程,并精通各DEA軟件:MaxDEA\DEA Solver\DEA Excel Solver\DEAP\EMS\Onfront\TFPIP\Frontier\

  科研課題
  2011年11月-2012年6月,國家軟科學子項目: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發展政策研究,批準號:2011KJRK1392。
  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區域污染物的影子價格度量方法與應用研究,主持,批準號:71103057。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區域環境污染排放的影子價格度量方法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主持,批準號:11040606Q29。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教育部高校基本業務費資助項目:政府政策偏向、環境規制對中西部地區經濟環境效率的影響研究,主持,批準號:2010HGXJ0168
  2008年3月-2009年12月,安徽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安徽農村貧困線的實證分析,主持,在研,編號2008sk010
  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項目課題:中西部地區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發展戰略研究,參與,在研,無編號,黃志斌主持
  安徽社科聯項目:省會經濟圈協調機制研究 主持人 合肥市軟科學基金:合肥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及技術進步研究 成員
  2009年8月-2010年12月,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45批:中國環境效率的地區差異與規制成本研究,主持,批準號:20090450504
  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青年基金:中國環境效率的地區差異與影響因素研究,主持,在研,批準號:08JC790028
  2007年6月-2008年9月,安徽社科聯課題:省會經濟圈的構建及協調機制研究,主持人,結項,編號A2007015
  2004年5月-2005年11月,安徽省十一五規劃子課題:安徽農村勞務經濟的趨勢預測,第一參加與執筆人(無課題編號),經費,省發展研究中心主持
  2005年1月-2005年11月,蚌埠市十一五規劃子課題:社會經濟目標預測,第一參加和執筆人(無課題編號)

  論文專著
  李靜,彭飛,毛德鳳.企業金融資源配置:稟賦差異抑或所有制歧視[J] 南方經濟,2013,V31(6):49-61
  李靜、彭飛.要素配置扭曲與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西部論壇,2013年第3期(封面文章):42-53.
  李靜、彭飛、毛德鳳.研發投入對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溢出效應,經濟評論,2013年第3期:77-86.
  李靜、謝麗君、李紅.農民培訓工程的政策效果評估,農業技術經濟,2013年第3期:26-35.
  李靜、陳武.中國工業的環境績效與治理投資的規模報酬研究,華東經濟管理,2013年第3期:44-50.
  李靜、彭飛.出口企業存在工資紅利嗎?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2年第12期:20-37.
  李靜、彭飛、毛德鳳.資源錯配與中國工業企業全要素生產率,財貿研究,2012年第5期:46-53.
  李靜,陳武.基于方向距離函數的中國省區碳排放驅動因素研究,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
  李靜,李紅,謝麗君.中國農業污染減排潛力、減排效率與影響因素,農業技術經濟,2012,(6)
  [此文被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生態環境與保護》2012年第10期全文轉載,p68-75]
  李靜,沈偉.環境規制對中國工業綠色生產率的影響--基于波特假說的再檢驗,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2)
  李靜.中國地區環境效率的差異與規制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5月
  李靜、饒梅先.中國地區工業發展與環境的協調性及決定因素,華東經濟管理,2011,(7)
  李靜,方偉.長三角對外貿易增長的能源環境代價研究,財貿經濟,2011,(5)
  李靜、李晶瑜.中國糧食生產的化肥利用效率及決定因素,農業現代化研究,2011,32(5)
  李靜、饒梅先.中國工業的環境效率與規制研究,生態經濟,2011,(1)
  李靜.中國環境效率的地區差異與影響因素研究,南方經濟,2009年第12期。
  李靜、程丹潤.基于DEA-SBM的中國地區環境效率研究,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第8期:1208-1211
  程丹潤、李靜.環境約束下的中國省區效率差異研究:1990—2006,財貿研究,2009年第1期:5-11
  李靜.基于SBM模型的環境效率評價,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5月,第5期:771-775
  李靜、姜帆.構建安徽省會經濟圈的可行性研究,商業時代,2008年12月第12期:35-36
  李靜、程丹潤.技術創新能力與企業發展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安徽企業調查數據的分析,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4月第2期:7-10
  李靜、程丹潤.中國區域環境效率差異及演進規律研究,工業技術經濟,2008年11月,第11期:100-104
  程丹潤、李靜.省會經濟圈構建中的城市經濟關聯性研究,科技與經濟,2008年2月第1期:42-44
  吳華清、劉志迎、李靜.蕪湖汽車產業龍頭企業帶動式集群發展調查、評價與啟示,中國科技論壇,2008年10月,第10期:88-91
  李靜、張欣昕、費本飛.我國不同模式下生豬養殖的成本與收益對比-基于1998-2006年統計數據分析,中國畜牧雜志,2008年第24期:26-30
  李靜、劉志迎.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的收斂及對地區差距的影響研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7年第5期:47-52。中國第六屆經濟學年會入選論文。
  李靜、劉志迎.安徽技術創新能力與企業發展關系的實證研究,中國科技論壇,2007年第8期:13-17
  李靜、姜帆、劉志迎.安徽優勢行業發展狀況及技術創新能力的研究—基于企業調查數據的分析,中國科技論壇,2007年第11期:10-13
  李靜、孟令杰、吳福象.中國地區發展差異的再檢驗:要素積累抑或TFP,世界經濟,2006年第1期:12-21
  李靜、孟令杰.中國農業生產率的變動與分解分析:1978-2004,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年第5期:11-19
  李靜、楊國濤、孟令杰.農村貧困的度量與分解:1995-2004――基于江蘇農村住戶抽樣調查數據,農村經濟,2006年第5期:50-53
  李靜、楊國濤、孟令杰.貧困線:理論、應用與爭議,農業經濟,2006年第7期:75-76
  孟令杰、李靜.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動趨勢――基于非參數的Malmquist指數方法,產業經濟評論,2004年10月第3卷第2輯:169-176。 2004年第四屆中國經濟學年會入學論文。
  江激宇、李靜、孟令杰.中國農業生產率的增長趨勢:1978-2002,南京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第3期:113-118
  李靜.安徽農村居民消費的ELES模型估計.鄉鎮經濟,2003年第2期:25-29
  李靜、劉志迎.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的收斂及對地區差距的影響.第六屆中國經濟學會年會論文。
  李靜、楊國濤、孟令杰.中國玉米生產的相對效率評價.周曙東 張景順編《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技術經濟問題研究》,氣象出版社,2004年9月。
  劉志迎、王正巧、李靜.中國高技術資本對地區產出的影響,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7年第5期:102-110
  劉志迎、孫文平、李靜.中國財產保險公司成本效率實證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第2期:87-99

  主要兼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匿名評審人。
  擔任《數量經濟技術經濟》《農業現代化研究》《南方經濟》《經濟學季刊》《華東經濟管理》等雜志的匿名審稿人。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合肥工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合肥工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合肥工業大學報錄比、合肥工業大學考研群、合肥工業大學學姐微信、合肥工業大學考研真題、合肥工業大學專業目錄、合肥工業大學排名、合肥工業大學保研、合肥工業大學公眾號、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合肥工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合肥工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合肥工業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efeigongye/daoshi_50640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