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師范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機電裝備與信息化學科群介紹

發布時間:2020-04-2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黃岡師范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機電裝備與信息化學科群介紹

黃岡師范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機電裝備與信息化學科群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黃岡師范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機電裝備與信息化學科群介紹 正文

1.建設背景
    2015年5月8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實施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劃時代戰略,強調要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10大領域,實現機電裝備智能化、信息化。2015年6月15日,國家發布《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將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黃岡市作是這一國家戰略的核心區域,是武漢城市圈建設重要成員,也是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中部崛起戰略和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重大機遇。黃岡市確立以建設“四個大別山” 為目標,實施“雙強雙興”戰略,圍繞“強工”,把新型工業化作為全市發展的第一任務,為黃岡革命老區工業振興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撐,既是地方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
    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物理與電信學院和計算機學院均是黃岡師范學院首批轉型發展試點學院,擁有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控制、電氣工程、交通運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與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8個一級學科及14個相關本科專業,有教師83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研究生13人,是學校重要工科院系。有效發揮學校學科特色優勢, 按照“需求導向、突出優勢、相互支撐、科學發展”的原則組建“機電裝備及信息化”學科群,以“機械工程”學科為主干學科,以“信息與通信工程”、“軟件工程”、 “交通運輸工程” 為支撐學科,科學整合四個學院相關學科資源,是學校服務地方重大需求,促進學校轉整發展,建設高水平綜合性應用型大學的內在需求。
2、主要研究方向(領域)
    本學科群有5個特色研究方向:
(1)金屬材料與功能材料;
(2)綠色與智能制造技術;
(3)先進裝備互聯網協同制造技術;
(4)機電裝備智能控制與信息處理;
(5)汽車服務智能化。
3、建設目標
    圍繞學校“十三五”加快轉型發展,創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綜合性應用型大學的奮斗目標,本學科群以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戰略和黃岡市“雙強雙興”戰略需求為導向,以引進高層次人才、爭取高級別項目為抓手,以獲得國家、省部級獎勵為標志,以成果轉化、服務地方經濟為重點,對接黃岡機電裝備制造、工業窯爐、鋼結構、新材料、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等支柱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通過該學科群建設,在金屬材料與功能材料研究、綠色制造與智能制造、太陽能光熱利用、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互聯網API技術、汽車檢測與服務智能化等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區域工業振興和產業升級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做強機械工程學科,爭取該學科排名進入省屬高校領先位置;較大幅度提升信息與通信工程、軟件工程、交通運輸工程3個學科在全省中的排名。通過5年建設,使機電裝備及信息化學科群成為學科研究成果豐碩、學科特色優勢突出、示范引領作用顯著、社會服務能力強勁的省級重點特色學科群。
4、建設規劃
(1)學科發展路徑
    本學科群圍繞機電裝備及信息化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重要關鍵技術,凝練學科方向,引進高層次人才,組建學科創新團隊;積極開展聯合攻關,形成重大科技成果和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產品;加快成果的轉化與產業化,切實解決制約鋼結構、太陽能利用、材料成型、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先進制造、電力電子器件、汽車零部件制造與工藝檢測等先進制造及裝備技術產業的關鍵環節中的難題和瓶頸,提升地方產業和機電裝備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2)學科平臺建設
    采取合作共建、重點突破的辦法,加強校校、校企合作,盡快建成一批省級教學示范中心、工程中心、校企合作研發中心和省級重點實驗窒等學科平臺,為使機電裝備及信息化學科群成為省級重點特色學科群奠定基礎。
(3)學科隊伍建設
    采用外引內培、特事特辦的辦法,引進拔尖創新人才和學科帶頭人;聘請企業、行業既有理論功底又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的技術骨干作為兼職教師,加強“雙師雙能”的教師隊伍結構;通過國內外進修訪學,與企業合作研發、技術服務,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盡快建成一支既掌握學科前沿技術,有較高學術造詣,又有較強教學科研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師資隊伍。
(4)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
    以產教融合為目標,以校企合作為抓手,以行業產業為依托,以地方需求為指引,鼓勵教師通過多種形式深入企業,參與協同創新和技術服務,開展廣泛國際交流合作,提升研究視野和研究水平。
(5)人才培養
    圍繞一個主題,即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題;緊扣一條主線,以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素質培養為主線,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強化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加強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5、預期成效
(1)學科條件建設:力爭1-2個國家級平臺或基地;建成機械工程等1-2個專業碩士點;建立5—8個學術創新團隊。2020年前,機電裝備及信息化學科群成為湖北省省級重點特色學科群。
(2)學科隊伍:學科群隊伍總規模達到110人左右。其中在編人員100人左右,引進高層次領軍人才及學者15人左右,力爭引進“楚天學者”4-5名和“黃州學者”8-10名,組建4-5個省級創新創業團隊。
(3)科研水平:在功能新材料、太陽能光熱利用、鋼結構、材料成型、信息與數據處理、互聯網與軟件開發等方面獲批國家級項目8-10項、省部級項目不少于30項,省部級獎勵7項以上;社會服務項目60項以上,年平均引進科研經費500萬元左右;在三大檢索期刊上發表論文年均15篇以上,出版專著4-8部;獲得國家專利30項左右。
(4)社會服務:成果轉化不少于20項;建立并充分利用好太陽能熱利用關鍵技術與設備工程研究中心、大別山電氣與檢測協同創新中心、汽車服務與檢測實訓基地、太陽能光熱利用重點實驗室等省級平臺或基地。
(5)人才培養: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手段,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強化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加強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到2020年,學科群研究生規模達到60人,建成1-2個專業碩士授權點。
黃岡師范學院

添加黃岡師范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黃岡師范學院考研分數線、黃岡師范學院報錄比、黃岡師范學院考研群、黃岡師范學院學姐微信、黃岡師范學院考研真題、黃岡師范學院專業目錄、黃岡師范學院排名、黃岡師范學院保研、黃岡師范學院公眾號、黃岡師范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黃岡師范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黃岡師范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gsfxy/yjsy_26406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