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外國語學院導師孫飛鳳

發布時間:2018-10-1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華僑大學外國語學院導師孫飛鳳

華僑大學外國語學院導師孫飛鳳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華僑大學外國語學院導師孫飛鳳 正文


  姓名:孫飛鳳 
  性別:女  
  職稱:教授 
  學院:外國語學院
  研究方向:二語習得、英語詞匯學、音系學

  個人簡介:

  姓名:孫飛鳳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65年12月
  籍貫:廣東省潮州市
  專業技術職稱: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語用學方向)
  社會兼職:中國語用學研究會會員

  【教育及進修經歷】

  2010.9-2011.7.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獲訪問學者證書。
  2010.7-2010.8. 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參加“American Language Center Huaqiao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er-training Program”,獲結業證書。
  2006.7-2006.8 參加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及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聯合舉辦的“全國語用學講習班暨專題研討”。
  1996.9-1999.9 西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同等學力碩士學位班,獲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
  1984.9-1988.7 福建師范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獲英語語言文學學士學位。

  【學術活動】

  2012.5.11-13.參加第十四屆中國當代語言學國際研討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當代語言學》編輯部。協辦: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與現代語言系、西安外國語大學《外語教學》編輯部)。(地點:陜西西安)
  2011.12.2-4參加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地點:廈門理工學院)
  2010.9.24-25. 旁聽首屆廣外應用語言學論壇。(地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007.12. 參加華東地區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媒體網絡環境下對英語專業本科教學的反思與改革的構想》獲優秀論文獎。(地點:龍巖學院)
  2007.7.20-23 應邀攜論文參加第十屆全國語用學研討會(地點:南京大學)
  2006.12.16. 攜論文參加2006年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地點:集美大學)。
  2004.12.26 參加2004年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英漢代詞系統社交指示功能的語用對比研究》獲2004年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2004.12.26)。(地點:廈門大學)
  2004.12.08 參加中國語用學研究會第二屆年會,論文《英漢代詞系統社交指示功能的語用對比研究》入選論文集。(地點:福建師大)

  【指導碩士生情況】

  2006年9月起指導碩士生論文,已畢業4人,尚未畢業4人。

  【科研情況】

  【專著】
  《語用學視角漢語語碼轉換研究》(暫名)(注:該書稿已通過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審核,擬于2012年底出版。)

  【參編教材及教輔書】

  參編:英語基礎教程(4),廈門大學出版社,22萬字,2002年12月出版。
  參編:大學英語分級練習冊(下),福建人民出版社,43.1萬字,2001年8月出版。

  【學術論文】

  1) 語用學視域中的漢語語碼轉換研究.《外語學刊》(已錄用,待刊發)【二類,外語類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
  2) 語碼轉換━實現交際利益中心轉移的語言手段. 華僑大學學報.(已錄用,待刊發)
  3) 會話含意理論在語碼轉換研究中的運用.《韓山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2(4)
  4) 零碎話語的認知語用研究. 《華僑大學學報》(哲社版)2012(3)
  5) 零碎話語理解的語用充實研究.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11(6)【三類,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
  6) 論漢語稱呼語――漢文化中某些觀念持續性的折射.《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3): 100-103
  7) 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對英語專業本科教學的反思與改革的構想《外語界》2008(6)52-56

  【三類,外語類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

  8) 語言模因論與語言教學.《華僑高等教育研究》2007(1)
  9) 當代語用學主要理論研究與發展狀況綜述.《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5):37-42
  10) 論會話含意理論對文學作品的闡釋力[C].《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 2006年12月:108-114
  11)從語用角度看郝思嘉的“癡”與白瑞德的“逗”.《華僑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1): 110-116
  12) 英漢人稱代詞系統社交指示功能的語用對比研究.《集美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1): 81-86 【本文也入選會議論文集:《語用學研究:文化、認知與應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13) 英語格言中西方主要價值觀念評價. 《重慶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1(1):92-95
  14) 翻譯的文化適應性原則及其實踐探討. 《韶關學院學報》(社科版)2001(2): 81-84
  15) 英漢詞匯國俗語義差異對比研究. 《集美大學學報》2001增刊.
  16) 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華僑高等教育研究》2000(1): 128-129
  17) 希思克利夫:人還是魔?――論《呼嘯山莊》.《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增刊:163-164
  18) 試析影響語言學習動機的若干因素.《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增刊: 101-103
  19) 愛的插曲. 《世界博覽》1993(8).
  20) 把你的基因傳給我. 《世界博覽》1993(2).
  21) 一組動物喻人的詞. 《大學英語》1993(5).
  22) 一組具有特別含義的人名. 《英語知識》1992(9).

  【主持及參與課題】

  2010.12---2012.11. 主持華僑大學僑辦課題“多語接觸中語言選擇之順應維度及理據研究—— 基于模因認知框架”。(華僑大學僑辦科研基金資助項目編號10QSK13)
  2008.7 ---2010.6. 參與華僑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模因論對翻譯理論及實踐的詮釋
  2006.9 —2008.8 主持校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語言學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2006.9.—2008.8. 參與華僑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東“文”西漸 ―― “中國英語”的崛起及其對英語語言的影響。
  2004.9.—2006.8 參與教務處華僑大學網絡課程和多媒體課件建設項目《基礎英語》(II)
  2003.5—2005.4 參與華僑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網絡時代的語言特征及其社會心理實質研究
  2001.9 —2003.8 參與教務處“新世紀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新高職專升本環節英語銜接性教學策略研究


  【聯系方式】

  Email: [email protected]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聯系方式

添加華僑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僑大學考研分數線、華僑大學報錄比、華僑大學考研群、華僑大學學姐微信、華僑大學考研真題、華僑大學專業目錄、華僑大學排名、華僑大學保研、華僑大學公眾號、華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僑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華僑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qu/yanjiushengdaoshi_12587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