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隆平分院導師:張德詠

發布時間:2021-11-2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湖南大學隆平分院導師:張德詠

湖南大學隆平分院導師:張德詠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湖南大學隆平分院導師:張德詠 正文

[導師姓名]
張德詠

[所屬院校]
湖南大學

[基本信息]
導師姓名:張德詠
性別:男
人氣指數:1819
所屬院校:湖南大學
所屬院系:隆平分院
職稱:研究員
導師類型:博導
招生專業:

[通訊方式]
辦公電話:0731-84691162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通訊地址: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遠大二路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

[個人簡述]
張德詠,男,德國漢堡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二級研究員,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書記/副所長,現任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病蟲草害防控研究室主任、植物微生態制品湖南省工程實驗室主任,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湖南省“121”人才,第十二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第四屆中國植物保護學會青年科技獎、第七屆湖南省青年科技獎、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第九屆湖南省青聯委員,第三屆湖南省直青聯常委,中國作物學會麻類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植物病理學會青聯委員,湖南省植物保護學會秘書長,湖南省植物病理學會副秘書長。

長期從事植物病毒病害控制、病毒-介體互作的分子基礎及農產品安全生產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及推廣工作,相繼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南方蔬菜生產清潔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排名第三,2009),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光合細菌菌劑在農田土壤污染治理中的研究與產業化應用,排名第一,2013),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南方蔬菜無公害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范,排名第三,2008),其它獎勵2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1項(其中授權專利,7項),在《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及中文核心期刊《微生物學報》等發表研究論文63篇(其中SCI論文10篇),獨立或合作出版專著5部(95萬字),培養碩士和博士13名,在人才培養與科技管理工作中也做出了突出成績。獲首屆湖南省優秀科普作品三等獎1次,第十一屆湖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1次,第十二屆湖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1次。榮記湖南省農業科學院三等功2次,二等功3次;獲2005年度湖南省青年崗位能手稱號;湖南省第四屆“省直優秀青年”,獲2008年湖南省青年“五四”獎章。

1998年參加工作以來,主持和參加40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包括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重大項目1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國家“863”計劃1項,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1項,德國科學技術部資助項目1項,亞洲蔬菜研究中心資助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項目1項,湖南省“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7項;參加國家“973”計劃1項,國家“948”項目1項,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1項,國家公益性(農業)行業科技4項等,累計經費逾1000萬元。

工作中注重科研團隊的建設。已建立了一支包括科研、推廣等多方面人才的包含16名成員的科研團隊,其中正高3名、副高4名、博士5名(2名為中德合作培養)、碩士8名。學科交叉,優勢互補,平均年齡35歲,開拓創新能力強,團隊凝集力強。

工作中特別注重科研與生產的結合。帶領研究團隊經過十多年努力攻關,構建了光合細菌菌種庫,明確目標菌株的進化關系,建立光合細菌篩選和評價體系,獲得具有促生生物活性、能夠防治土傳真菌病害和蔬菜線蟲病害、能夠降解農田農藥污染的光合細菌,明確相關生物學特性和發酵生產工藝,開發了艾格里系列生物肥,6個產品作為生物肥料獲農業部正式和臨時登記證,并大面積應用于農業生產,目前在全國20個省市均有銷售,并且建立了兩條年產5000噸的生產線,取得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科研工作]
代表性學術論文:[1] Zhang Deyong, Peter Willingmann, Cornelia Heinze, et al. Differentiation of Cucumber mosaic virus isolates by hybridisation to oligonucleotides in a microarray format.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2005, 123:101-108.(SCI,IF= 2.097)[2] Zhang Deyong,Xinqiu Tan,Willingmann Peter,Adam Guenter,Heinze, Cornelia. Problems encountered with the selection of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isolates for resistance breeding programs.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2011, 159(9):621-629.(SCI, IF=0.937)[3] Songbai Zhang, Deyong Zhang, Yong Liu, Xiangwen Luo, Feixue Cheng,Yuanhua Luo, Ju’e Cheng.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way of fenpropathrin by Rhodopseudomonas sp. strain PSB07-6.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009, 18(11): 2060-2065.(SCI,IF=0.716)[4] Heinze C, Wobbe V, Lesemann D-E, Zhang DY, Adam G. Pelargonium necrotic spot virus: a new member of the genus Tombusvirus. Archieves of virology, 2004, 149: 1527–1539.(SCI,IF=1.85)[5] Tsai WS, Huang YC, Zhang DY, Green SK.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at protein gene and the 3’UTR of 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 isolates from China, India, Indonesia and Thailand. Plant pathology,2008, 57:408-416.(SCI,IF= 2.198)[6] Songbai Zhang, Lebin Yin, Yong Liu, Deyong Zhang, Xiangwen Luo, Ju’e Cheng, Feixue Cheng, Jianping Dai. Cometabolic biotransformation of fenpropathrin by Clostridium strain ZP3. Biodegradation,2011, 22: 869-875.(SCI,IF=2.012)[7] Songbai Zhang, Chunhui Zhu, Yong Liu, Deyong Zhang, Xiangwen Luo, Feixue Cheng, Ju’e Cheng,Yuanhua Luo. Biodegradation of fenpropathrin by a novel Rhodopseudomonas sp. strain PSB07-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1 (SCI)[8] 張德詠,譚新球,羅香文, 朱春暉,羅源華, 何明遠, 戴建平, 張戰泓, 劉勇. 一株能降解有機磷農藥甲胺磷的光合細菌HP-1的分離及生物學特性的研究. 生命科學研究,2005,9:247~253[9] 張德詠,譚新球,羅源華,張戰泓,劉勇. 用單管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辣椒黃瓜花葉病毒. 農業生物災害預防與控制研究(成卓敏主編),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05:282-287[10] 張德詠,成飛雪,程菊娥,張戰泓,劉勇. 光合細菌嗜酸柏拉紅菌5-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與原核表達,微生物學報,2007,47(4):639-644[11] 張德詠,朱春暉,成飛雪,何明遠,張戰泓,劉勇. 表達dsRNA的細菌提取液可抑制黃瓜花葉病毒對煙草的侵染,植物病理學報,2008,38(3):304-311[12] 劉勇,張德詠,譚新球,羅源華,何明遠,戴建平,張戰泓. 5種光合細菌種間原生質體融合及優良農用融合子的篩選鑒定,生命科學研究,2004,8(4):344-350[13] 張松柏,張德詠,羅香文,劉勇. 甲氰菊酯降解菌鑒定及其降解特性,環境污染與防治,2008,30:9-11[14] 張松柏,張德詠,羅香文,尹樂斌,劉勇. 一株降解芐嘧磺隆光合細菌的分離鑒定及其降解特性,生態環境,2008,17(5):1774-1777[15] 成飛雪,張德詠,何明遠,張戰泓,肖啟明,劉勇. 光合細菌嗜酸柏拉紅菌對番茄根結線蟲的殺蟲活性.中國線蟲學研究(第二卷)(廖金鈴,彭德良,段玉璽主編),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08:186-190[16] 張松柏,張德詠,羅香文,尹樂斌,劉勇,程菊娥,朱春暉. 降解甲氰菊酯的光合細菌分離鑒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9,28(1):140-144[17] 張松柏,張德詠,羅香文,成飛雪,羅源華,劉勇.一株高效降解氯氰菊酯細菌的分離鑒定及降解特性.中國農學通報,2009,25(3):265-270[18] 張松柏,張德詠,羅香文,張曙光,李華平. 水稻橙葉病植原體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研究.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9,30(2):37-39[19] 張松柏,張德詠,劉勇,羅香文,成飛雪,羅源華. 一株菊酯類農藥降解菌的分離鑒定及其降解酶基因的克隆.微生物學報,2009,49(11):1520-1526

[教育背景]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湖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湖南大學考研分數線、湖南大學報錄比、湖南大學考研群、湖南大學學姐微信、湖南大學考研真題、湖南大學專業目錄、湖南大學排名、湖南大學保研、湖南大學公眾號、湖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湖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湖南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unandaxue/daoshi_52163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