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介紹

發布時間:2016-08-2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介紹

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介紹 正文

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介紹
  一、發展概況
  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于2000年12月成立,是湖南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單位之一,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院下設3個系(包括6個專業方向):材料科學與技術系(含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學兩個專業方向),金屬材料及成型控制工程系(含金屬材料和材料成型兩個專業方向),非金屬材料工程系(含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兩個專業方向);學院還擁有2個中心:材料測試/高分辨電鏡中心和院實驗中心,其中材料測試/高分辨電鏡中心也是學校的校級公共實驗平臺,擁有國內外一流的電子顯微鏡設備;3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以及金屬材料研究所、陶瓷研究所等9個專門的研究機構。
  學院現有中科院院士1人(雙聘),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湖南大學“985”首席教授5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3名,正副教授5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達90%。學院實行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兩個大類本科專業招生,在校本科生110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300余人。
  學院在材料電子顯微學、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快速凝固及噴射沉積技術和無機非金屬材料等方向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性重大科研成果,先后主持承擔了國家“973”課題、“863”計劃等一大批國家級重點重大科研項目。2008年科研到賬經費1200萬,2009年科研到賬經費突破1500萬。
  學院堅持以人為本,實施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的育人模式,建設成以培養創業創新高級人才為目標的研究型交叉型開放式學院。自上世紀以來,湖南大學材料學科 已培養了李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創始人、歷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元元(華南理工大學校長),成會明(中科院金屬所黨委書記、常務副所長),欒永玉(湖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劉金水(湖南大學副校長),韓紹昌(湖南大學校長助理),歐陽潔(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孫陽(美國艾斯迪爾集團公司總經理),周昭喜(中國技術創新有限公司、上海創聯置業公司董事總經理)等一批知名科學家、教育家和企業家。
  二、科學研究與對外影響
  學院先后承擔科技部項目6項、軍工配套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項、教育部項目23項、地方政府項目52項、橫向課題近100項,項目總經費 4000余萬元;2008年,新增項目56項,其中縱向30項(含“973”計劃項目2項、其他國家級10項、部省級19項),橫向26項,科研服務50 余萬,科研到帳經費1200萬元。獲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三等獎2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4項;發表論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400篇;出版專著及教材10余部。學院材料科學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
  2008年,陳江華教授被聘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張輝教授獲得了540余萬元的973課題;陳江華教授申報成功了“納米結構材料物理與工程”湖南省科技創新團隊;李落星教授申報成功了“機械工業輕量化結構先進成形制造重點實驗室”。
  2007 年陳江華教授當選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常務理事,肖漢寧教授當選理事。2008年,陳江華教授當選為中國儀表功能材料學會副理事長,肖漢寧、唐元洪當選為常務 理事,陳小華當選為理事;嚴紅革當選為中國材料學會青年理事;陳江華教授當選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湖南省政協常委,萬隆教授當選為湖南省政協委員。
  三、教學與管理
  學院實施“大類招生、寬口徑培養”的人才培養思路,不斷完善教學運行和質量監控體系,強化實踐教學,完善大學科技創新實驗基地建設,本科教學質量穩步上升。 2年來,獲湖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2項;校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三等獎各1項;共出版教材5部,2部入選“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1部獲得國防工業出版 社優秀教材二等獎;嚴紅革獲校第三屆“天語”基金教師獎;王群獲2008年湖南省青年教師教學能手、2008年劉鑾雄本科教學優秀青年教師獎、全校講課比賽第一名。
  2008年度送審學位論文10余批次,共63人次;研究生的學位授予通過率為100%,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查合格率也為100%。其中,獲得校優秀博士論文3篇,校優秀碩士論文1篇,省級優秀碩士論文1篇。
  2008年來,學院推行學科責任教授治院新模式:成立了學院學科責任教授工作委員會和工作小組,設立一級學科、二級學科責任教授,重點對二級學科建設發展的力量進行分類整合。實施學科責任教授工作委員會制度后,學院的整體工作即以“學科責任教授工作委員會的決議”作為學院發展的指導思想。目前學院行政服務基本形成了“萬人拉車,民主集中”的科學管理模式。
  四、學生工作
  學院發揮學科優勢,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實驗基地,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活動,營造濃郁的創新創業氛圍。每年舉辦一次“科技文化 節”及創業計劃大賽,鼓勵學生申報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挑戰杯”學術作品競賽及創業大賽。幾年來,學院在各級“挑戰杯”競賽取得了優異成績:獲得5 項國家級獎勵,11項省級獎勵,1項市級獎勵和30余項校級獎勵。3名指導教師被評為全國挑戰杯競賽優秀指導教師,1名同學獲得全國“挑戰學子”榮譽稱號。
  學院加強就業基地建設和大學生就業指導,本 科畢業生就業率連續7年穩居學校前三:2007屆100%,2008屆99.4%,2009屆截止至2009年5月31日為98%。近年有3名學生被保送 清華大學碩博連讀,1名學生被保送復旦大學碩博連讀,1名學生保送北京大學讀研;54名學生被保送或考取中科院沈陽金屬研究所、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等知名研 究機構及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著名大學的研究生。畢業生多分布在廣東、深圳等沿海地區的外企和國內知名企業。
  
湖南大學

添加湖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湖南大學考研分數線、湖南大學報錄比、湖南大學考研群、湖南大學學姐微信、湖南大學考研真題、湖南大學專業目錄、湖南大學排名、湖南大學保研、湖南大學公眾號、湖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湖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unandaxue/yanjiushengyuan_40140.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