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化學學院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介紹

發布時間:2020-05-1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吉林大學化學學院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介紹

吉林大學化學學院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吉林大學化學學院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介紹 正文

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前身是1978年由唐敖慶院士創建的“吉林大學結構化學研究室”,1991年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分子光譜與分子結構教育部開放研究實驗室”,2001年更名為“超分子結構與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6年申請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2007年由國家科技部批準建設,2010年通過驗收。現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為中科院院士段雪教授,實驗室主任為孫俊奇教授。


     
實驗室奠基人
唐敖慶 院士
實驗室創始人
原實驗室主任(1993-1997)
沈家驄 院士
原實驗室主任(1997-2004)
張 希 院士
     
原實驗室主任(2004-2015)
楊 柏 教授
現任實驗室主任(2015至今)
孫俊奇 教授
現學術委員會主任
段 雪 院士


實驗室結合國家需求和現有條件,定位于基礎研究, 研究成果向高新技術輻射。圍繞超分子化學發展方向和趨勢,實驗室側重在合成新的組裝材料,發展新的組裝方法。實驗室從復雜超分子體系的研究入手,開發超分子組裝體的光電和生物功能,注重自組裝和自組裝過程的研究,確立了“超分子組裝過程與機制”、“超分子光電功能材料”、“生物與醫用超分子材料”、“可持續發展超分子材料”和“超分子識別與傳感材料”為主要研究方向。實驗室作為國家級創新研究平臺,已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并取得了矚目的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1項,并成為國家首批創新引智基地。近五年實驗室發表論文1402篇,授權專利131項(含美國專利2項)。
實驗室依托吉林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物理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四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匯聚了一批具有不同學科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現有固定人員85人,其中研究人員70人,技術人員11人,管理人員4人。研究隊伍中包括中科院院士3名(含雙聘院士2名),特聘領軍人才2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名,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6名,國家百千萬人才計劃入選者1名,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4名,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2名,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8名。
實驗室擁有10000平方米的實驗基地和總價值2.13億元以上的儀器設備,包括完整的譜學表征、表面測量及成像、器件制備成套設備、電及熱測量裝置,500 MHz 核磁共振譜儀、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單晶衍射儀、透射電鏡、紫外光電子能譜儀、原子力顯微鏡、冷凍電鏡、飛秒超快光譜系統、相干反斯托克斯散射成像系統等,已具備的良好運行條件,促進了實驗室以開放課題等形式對國內外開放。
現有400余名博士生、碩士生、博士后在室內工作。將繼續努力以實驗室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創新性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高起點超分子化學研究人才和帶頭人,使實驗室成為重要的研究基地、學術交流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為科學技術發展、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吉林大學

添加吉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吉林大學考研分數線、吉林大學報錄比、吉林大學考研群、吉林大學學姐微信、吉林大學考研真題、吉林大學專業目錄、吉林大學排名、吉林大學保研、吉林大學公眾號、吉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吉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吉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jilindaxue/yanjiushengyuan_29358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