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桂林理工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95%的同學還閱讀了:[桂林理工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桂林理工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桂林理工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桂林理工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桂林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桂林理工大學研究生分數線[2013-2020]]
[桂林理工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桂林理工大學考研難嗎]
[桂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桂林理工大學考研群]
[桂林理工大學研究生學費]
[桂林理工大學研究生獎學金]
[桂林理工大學研究生輔導]
[桂林理工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
[考研國家線[2006-2020]]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因為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輔導機會。
桂林理工大學是一個不錯的學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請各位準備報考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的同學注意: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生錄取分數線(或稱考研分數線)的數據。因為每年都有不少人報考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競爭激烈,所以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生的考研人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 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會為大家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的參考書目、考研大綱、研究生招生咨詢電話等聯系方式。希望你考取桂林理工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考研是個孤獨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學生好好復習備考,來年上個985/211,實現自己的名校研究生夢想。

2021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0830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環境科學與工程 [0830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桂林理工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30]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水污染控制技術(02)固體廢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 (03)有色金屬礦區環境污染控制與修復技術 (04)大氣污染防治 (05)巖溶地區水環境地球化學 (06)環境生態學 |
|
招生人數: | 49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二 ④(816)環境化學 |
|
備 注: | 限理工科,同等學力限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 |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建筑與土木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市政工程方向主要面向與市政供排水、環境保護相關的各行業企事業單位相關部門領域,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夠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基礎理論和系統專業知識扎實,工程實踐能力與工程科研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要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掌握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社會主義的理想與道德、集體主義與愛國主義精神,團結、勤奮、嚴謹、求實、善于合作的高尚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以及科學嚴謹、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掌握建筑與土木工程工程領域的基本理論、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在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內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從事工程設計與運行、分析與集成、研究與開發、管理與決策等能力,并與職業資格認證相結合,掌握高級職業資格專項知識。了解本領域的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先進技術手段解決本領域生產實踐相關問題。
二、研究方向
1.水處理理論與技術
主要圍繞水處理理論與技術開展系統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內容為:飲用水安全保障研究、城市污水處理與資源化研究、工業廢水處理與回用研究、雨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等。
2.城市水務規劃與管理
主要圍繞城市水系統優化開展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內容為: 城市給排水管網及泵站優化設計研究、城市節水技術、城鎮水系統規劃與管理、城市水務系統與管理、城市給排水信息管理系統研究、城市水環境系統優化研究等。
3.城鎮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
主要圍繞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開展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內容為:城市生活垃圾、水處理廠污泥、工業固體廢棄物等的減量化、無害化處理處置及資源化技術。
三、學制與在校年限
1.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制為2.5年。研究生如需延期畢業的,需本人申請,導師簽署具體意見,經學院同意,報研究生處批準,并按有關規定辦理。延長期一般不超過1.5學年,延長期間的住宿及其它待遇按學校有關規定辦理。
如果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包括經批準的延長期)內,未能完成碩士生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答辯者,按有關學籍管理規定處理。
2.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1年的專業實踐,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具體見表格附件)
碩士研究生課程分學位課程和非學位課程兩類,非學位課程又分為限選課程和任選課程。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課程總學分不低于31學分。
1.學位課(必修課):19 學分
(1)公共學位課,8學分,其中
中國特色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2學分
英語(含口語) 6 學分
(2)專業學位課,11學分。專業學位課是研究生的主要學位課程,包括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等。
學位課一律考試,75分及以上為及格。若成績達不到75分,不允許進入論文工作。
2.非學位課程:不低于12學分
(1)限選課程:6-8學分
(2)任選課程:4-6學分
3.補修課程
凡以同等學歷或跨學科、跨專業(非市政工程、非給水排水或非環境工程專業)錄取的碩士研究生或碩士學位進修生,根據實際情況,由導師確定補修本專業本科課程2~3門,補修課程不計入總學分。
五、必修實踐環節及要求
碩士生的必修環節包括開題報告、和學術報告和專業實踐。必修環節的總學分4學分,具體要求如下:
1.開題報告(1學分)
在課程學習結束后,結合學位論文選題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進行中期篩選,具體做法參照《桂林理工大學關于攻讀專業學位研究生開題報告和中期考核的有關規定》執行,中期考核不合格者應中斷培養。中斷培養的專業學位研究生,發給研究生課程學習證明。
2.專業實踐(2學分)
專業實踐是本領域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充分的、高質量的專業實踐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通過實踐環節應達到:基本熟悉市政供排水、環境保護相關的各行業企事業單位的工作流程和相關職業及技術規范,培養實踐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并結合實踐內容完成論文選題工作。
實踐環節的目的是根據本領域特點到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實習實踐活動,可由兩位導師共同協商決定實習實踐內容,或由培養單位決定。可采取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時間1年。實踐環節結束時撰寫實踐總結報告,完成實習實踐的總體成績評定。
3.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1學分)
科學研究、學術活動和論文撰寫,是碩士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環節。研究課題確定后,應在導師的指導下擬定論文工作計劃,包括論文階段的主要內容、要求、進行方式、完成期限和所需的經費及設備。在科學研究與論文工作期間,碩士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廣泛收集資料、閱讀文獻、進行調查研究,獨立完成開題報告和中期研究報告,并在教研室和學院范圍內公開報告。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要求參加4次以上學術活動,由學院負責考核。學術活動及其考核在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前完成。
六、培養方式
1.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學術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行雙導師制,由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各派一名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擔任導師,并組成導師組。企事業導師由學校按程序辦理聘任手續。在導師組的指導下,制訂個人培養計劃,作為目標管理的主要依據之一。
3.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論文研究工作中,開題報告、論文中期報告與論文答辯等主要環節必須在校內完成。
七、學位論文
本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形式可以多樣,可以是研究類學位論文,如科學研究論文,應用研究論文,也可以是設計類和產品開發類論文,如產品研發、工程設計與工程應用等,還可以是針對市政工程和技術的軟科學論文,如調查研究報告與管理類研究報告等。
1.專業研究生在學位論文工作期間應按要求向所在學院或教研室提交論文工作中期報告。論文工作中期報告是對論文工作進行的階段性總結,闡述已完成的論文工作內容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包括完成的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以及所獲得的結論,對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需繼續完成的研究內容進行論證。
2.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論文工作中期報告必須以書面形式報送所在學院,導師應對中期報告寫出評語,評語包括對該生已有工作的評價,特別是計劃完成情況,該生的表現,以及對后續工作的估計。
3.各學院或教研室應組織包括導師參加的工作小組對本單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論文工作中期報告進行評價。
4.對于論文工作中期報告合格者,可繼續按期進行其研究工作,完成學位論文后組織答辯;對于論文工作中期報告不合格者,工作小組應提出整改方向,并在半年后再次進行論文工作中期報告,再次檢查仍不合格,可建議中斷該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由所在學院上報研究生處。
八、發表論文
碩士研究生除完成學位論文外,在答辯之前還應達到以下規定中任意一條:
(1)專業學位研究生在校期間必須按照“以第一作者(或導師第一,學生第二作者)或通訊作者”、“第一署名單位為桂林理工大學”的要求,至少在省部級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篇。
(2)研究生至少申請發明專利(含實用新型專利)1項。
(3)參加專著、教材的編寫,其字數不少于3萬字,并正式出版。
最終解釋權由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水利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培養水利工程項目規劃、勘測、設計、施工、管理、技術攻關、技術改造、新技術推廣與應用等方面,并能適應水利工程實際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不但應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可以從事理論研究,而且應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能解決工程實踐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具體要求是: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具有奉獻水利工程及生態文明建設事業的精神。
2.掌握水利工程基礎理論,具有創業創新意識和水利工程技術應用、管理和研發的能力。
3.具備水利工程行業的基本執業能力。
4.基本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能夠閱讀外文專業文獻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水文學及水資源
2.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3.河流健康與水環境治理
4.生態水利與節水灌溉
三、學制和學習年限
1.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制為2.5年。研究生如需延期畢業的,需本人申請,導師簽署具體意見,經學院同意,報研究生處批準,并按有關規定辦理。延長期一般不超過1.5學年,延長期間的住宿及其它待遇按學校有關規定辦理。如果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包括經批準的延長期)內,未能完成碩士生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答辯者,按有關學籍管理規定處理。
2.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1年的實踐環節,實踐環節由校內與校外導師共同指導,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具體見電子表格附件)
碩士研究生課程分學位課程和非學位課程兩類,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課程總學分不低于30學分。
1.學位課(必修課):18 學分
(1)公共學位課:8學分
政治理論課:中國特色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2 學分
第一外國語(含口語課程):英語6學分
(2)專業學位課:10學分
學位課一律考試,75分及以上為及格。若成績達不到75分,不允許進入論文工作。
2.非學位課程:12-14學分
3.補修本科課
同等學力或跨專業考入的碩士生需補修的2-3門本專業的本科生主干課程,補修的課程不計學分。
五、必修環節及要求
碩士生的必修環節包括開題報告、中期考核、科學研究和學術研討與報告四部分。必修環節的總學分為4學分,具體要求如下:
1.開題報告(1學分)
在課程學習結束后,結合學位論文進行選題,具體做法參照《桂林理工大學關于攻讀專業學位研究生開題報告和中期考核的有關規定》執行,考核不合格者應中斷培養。中斷培養的專業學位研究生,發給研究生課程學習證明。
2.中期考核(1學分)
(1)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位論文工作期間應按要求向所在學院或教研室提交論文工作中期報告。論文工作中期報告是對論文工作進行的階段性總結,闡述已完成的論文工作內容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包括完成的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以及所獲得的結論,對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需繼續完成的研究內容進行論證。
(2)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論文工作中期報告必須以書面形式報送所在學院,導師應對中期報告寫出評語,評語包括對該生已有工作的評價,特別是計劃完成情況,該生的表現,以及對后續工作的估計。
(3)各學院或教研室應組織包括導師參加的工作小組對本單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論文工作中期報告進行評價。
(4)對于論文工作中期報告合格者,可繼續按期進行其研究工作,完成學位論文后組織答辯;對于論文工作中期報告不合格者,工作小組應提出整改方向,并在半年后再次進行論文工作中期報告,再次檢查仍不合格,可建議中斷該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由所在學院上報研究生處。
3.科學研究(1學分)
科學研究、學術活動和論文撰寫,是碩士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環節。研究課題確定后,應在導師的指導下擬定論文工作計劃,包括論文階段的主要內容、要求、進行方式、完成期限和所需的經費及設備。在科學研究與論文工作期間,碩士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廣泛收集資料、閱讀文獻、進行調查研究,獨立完成開題報告和中期研究報告,并在教研室和學院范圍內公開報告。
4.學術活動(1學分)
學術研討與報告應貫穿于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應結合碩士生的專業課程學習、學位論文工作,由導師、學科與相關領域專家、研究生共同參加,以專人報告、集中討論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要求參加2次以上學術活動并作學術報告,由學院負責考核。學術活動及其考核在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前完成。
六、培養方式
1.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學術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行雙導師制,由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各派一名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擔任導師,并組成導師組。企事業導師由學校按程序辦理聘任手續。在導師組的指導下,制訂個人培養計劃,作為目標管理的主要依據之一。
3.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論文研究工作中,開題報告、論文中期報告與論文答辯等主要環節必須在校內完成。
七、學位論文
1.學位論文選題應緊密聯系水利工程,可以是一個完整工程技術項目的設計或研究專題,也可以是工程技術項目中的一個子項目,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先進性和工作量,能體現研究生運用相關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水利工程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2.學位論文可將試驗研究、規劃設計等作為主要內容,以論文形式表現。
3.學位論文的評審應著重考查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水利工程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審查學位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
八、發表論文要求
碩士研究生除完成學位論文外,在答辯之前還應達到以下規定中任意一條:
(1)專業學位研究生在校期間必須按照“以第一作者(或導師第一,學生第二作者)或通訊作者”、“第一署名單位為桂林理工大學”的要求,至少在省部級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篇。
(2)研究生至少申請發明專利(含實用新型專利)1項。
最終解釋權由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屬桂林理工大學的二級學院,現設有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和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其中環境工程專業自2012年起在區內按一本招生;有環境科學與工程、水利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2013年獲批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并于2014年開始獨立招生,2014年獲批準新設為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現有教職工117人,專任教師85人,其中有博士生導師30人(含外聘8人),碩士生導師93人(含外聘39人);有教授(研究員)27人,副教授(副研究員、高工)30人;有博士研究生64人。教師隊伍中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高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廣西八桂學者1人、廣西優秀專家1人、廣西高校教學名師3人、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選5人、廣西卓越學者1人、廣西高校先進教學管理工作者1人、廣西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人,師資力量雄厚。現擁有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環境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水污染控制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水污染控制工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水污染控制技術),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水污染控制工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學團隊),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環境工程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個(環境工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通過全國本科教育評估合格的專業1個(給水排水工程),中央與地方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巖溶地區環境污染防治與水安全中心實驗室),自治區重點學科3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市政工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1個(廣西環境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實驗室),自治區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農業環境與生態安全重點實驗室、重金屬污染防治理論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環境工程中心實驗室)、廣西自然基金創新團隊1個(有色金屬礦區的環境污染與植物地球化學及修復),自治區精品課程1門(建筑給水排水工程),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區域性行業廢水治理與用水安全保障)1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1個(給水排水工程教學團隊),自治區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1個(西部地區環境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廣西創新研究團隊1個(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
學院教學改革成果豐碩。近年來,承擔省級教育科研、教學改革項目10多項,獲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等6項,2014年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在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中獲二等獎1人,第三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教師獎1人。2014年我院再次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9年9月第一次獲得),2015年獲得“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榮譽稱號,2019年獲得“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學院發揚多學科交叉的優勢,在環境治理、水資源保護、水污染控制、固體廢棄物處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國內先進、部分達國際水平的科研成果。近年來,獲得包括國家級、省部級在內的各種獎項二十余項,先后獲得包括國家863項目、97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各類科研項目300余項。
學院高度重視人才培養的質量,關注青年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通過多種載體和平臺,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四種能力”。學院在學校試點本科生導師制,調動專業教師的積極性,形成“合力育人”的工作格局,讓本科生導師指導本科生的專業發展、學風培養、考研輔導、學生科技、就業指導、畢業設計等,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院一貫注重營造嚴謹務實的學風,培養出的畢業生專業基礎扎實、動手能力較強,連年總體初次就業率超過90%、考研錄取率居校內前列,一批學生考取中國科學院、河海大學等知名學府;學院成功舉辦了多場“雁山講壇”活動,邀請到中科院院士薛禹群教授、高等學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崔福義教授等專家為同學們作精彩講座;組織同學參加“挑戰杯”等課外學術科技競賽,獲得多項國家級、自治區級獎勵,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舉辦學院研究生學術年會,營造科研氛圍,打造出我院自主學術活動品牌;在第38、39、40、41屆校運動會上,我院連續取得了男子總分、女子總分、團體總分名列前茅的優異成績。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學術型)
環境科學與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學術型)(專業代碼:083000)
一、 培養目標
本專業立足西部、面向全國,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質、嚴謹的科研作風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工學碩士研究生。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應掌握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社會主義的理想與道德、集體主義與愛國主義精神,團結、勤奮、嚴謹、求實、善于合作的高尚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以及科學嚴謹、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掌握環境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常用的工具性知識,具備從事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的能力;具有認識環境問題特征和規律,環境工程研發、設計、施工與管理,環境污染物監測與分析,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備扎實的實驗基礎知識和熟練使用各種儀器、設備的能力,協助或獨立解決科研、生產中的技術或管理問題;了解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熟悉專業研究現狀、研究方法、應用前景與存在問題,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先進技術手段解決本領域生產實踐相關問題。
二、 研究方向
1. 水污染控制技術
2. 固體廢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
3. 有色金屬礦區環境污染控制與修復技術
4. 大氣污染防治
5. 巖溶地區水環境地球化學
6. 環境生態學
三、 學制和學習年限
學制:3年;在校年限(含休學、保留學籍): 2-5 年,其中課程學習1~1.5年,論文工作時間不少于1年。成績優秀者可提前畢業。
四、 課程設置及學分(單獨用電子表格列出,具體見電子表格附件)
研究生獲得學位所需的學分,由課程學習學分和必修環節學分兩部分組成,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碩士研究生課程分學位課程和非學位課程兩類,非學位課程又分為限選課程和任選課程。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要求總學分:不低于31學分。
1、學位課(必修課):19 學分
(1)公共學位課 8 學分
政治理論課:中國特色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2 學分
第一外國語(含口語課程):英語 6 學分
(2)專業學位課 11 學分
學位課一律考試,75分及以上為及格。若成績達不到75分,不允許進入論文工作。
2、非學位課程:不低于12學分
3、補修本科課
同等學力或跨專業考入的碩士生需補修的2-3門本專業的本科生主干課程,補修的課程不計學分。
五、 必修環節及要求
碩士生的必修環節包括開題報告、教學實踐、學術報告和學術活動。必修環節的總學分4學分,具體要求如下:
1、開題報告(1學分)
(1)為了確保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工作的合理性,實行開題報告制度。
(2)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文獻(不少于50篇)、學術調研,并確定論文選題范圍,在此基礎上完成開題報告的撰寫,并提交給導師。 環境工程專業工程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會在第四學期初舉行。
(3)報告人應就自己碩士學位論文的觀點、立論、論據、主要研究內容提綱挈領地向評審委員會匯報。
(4)開題報告經答辯、審查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實驗研究階段。
(5)開題報告未能通過的研究生不能進入論文實驗研究階段,并要求在兩個月內申請重新開題。第二次開題仍未通過者,將不能參加本學年的碩士論文答辯。
2、全日制專業實踐(1學分)
專業實踐是培養研究生的教學能力、表達能力和檢驗研究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生在學期間應協助教師完成一定的教學工作,可以是講課、輔導答疑、批改作業、帶本科生實驗、實習、課程設計和輔導畢業設計等。研究生所在教研室和指導教師應對研究生的教學實踐的內容和要求做出具體安排,指定專人進行檢查和指導,并對完成情況寫出評語,評定成績。
3、學術報告(1學分)
鼓勵研究生在學期間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不少于1次,并在院級以上學術報告會作口頭報告2次以上。
4、學術活動(1學分)
研究生在學期間應參加學校或學院組織的學術講座/報告10次(含10次)以上。
六、 培養方式
研究生培養采用導師負責和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 智能并重,理論學習與科學研究并重,講授與自學、討論相結合。注重培養創新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
七、 學位論文
1、學位論文在學術型碩士生培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碩士生至少要用一年時間進行學位論文工作。學位論文不計學分。
2、鼓勵研究生選擇有重要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的課題作為學位論文的選題,論文應闡明選題的目的和學術意義,或對社會發展、文化進步及國民經濟建設的價值。對所研究的課題或實際項目應當有新的見解,且在充分了解本研究方向國內外發展的相關基礎上突出自己的研究工作特點,且學位論文必須有所創新。
3、論文工作是全面訓練碩士研究生樹立嚴謹的科學學風,培養其掌握科研基本方法和獨立進行科學研究能力的重要環節。論文工作期間,導師要及時全面掌握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工作進度,根據中期檢查意見和實際情況對論文工作計劃進行及時和必要的調整。對因客觀原因不能按計劃進行的碩士研究生,要及時調整其工作計劃,并及時將情況反饋給學院。對因客觀原因無法按期完成論文工作的研究生,須提前三個月提交延期畢業申請,經審查批準方可延期,否則按肄業處理。學位論文定稿并經導師審查和專家評閱合格后,方可參加論文答辯。碩士學位論文的具體要求按學校學位管理條例規定執行。
八、發表論文要求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要求在校期間必須按照“以第一作者(或導師第一,學生第二作者)或通訊作者”、“第一署名單位為桂林理工大學”的要求,至少在中文核心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篇。
最終解釋權由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師資隊伍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教師117人,其中教授 27 人,副教授30 人,具有博士學位 64人(另在讀博士10余人),博士生導師 30 人(含外聘8人)。獲得國家級、省部級各類人才榮譽稱號20多人次,是一支學歷層次較高、職稱結構較為合理、富有團結協作精神和聯合攻關能力的教學研究隊伍。
![]() |
享有國務院特殊專家津貼 1 人 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 人 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委員 1 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專家 1 人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1 人 廣西教學名師 1 人 高校八桂學者 1 人 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 5 人 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4 人 廣西優秀人才資助計劃 3 人 廣西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2 人 廣西卓越學者計劃 1 人 學術帶頭人與中青年學術骨干 8 人 |
黨委、學生工作辦公室
姜子亮 | 郝文佳 | 李心愿 |
夏 晴 |
黃兆凡 |
唐源江 |
冷貝貝 |
李 楠 | 楊平平 |
張紅霞 | 葉麗麗 | 吳金穗 | 左艷秋 | 陳秋融 |
解慶林 | 王敦球 | 朱義年 | 劉 杰 | 于曉章 | 成官文 | 廖 雷 |
李金城 | 宋 波 | 肖 瑜 | 孫曉杰 | 游少鴻 | 劉輝利 | 劉德深 |
張文杰 | 蔣金平 | 白少元 | 魏建文 | 靳振江 | 張杏鋒 | 覃禮堂 |
黃亮亮 | 張 琴 | 舒小華 | 王洪強 | 鐘溢健 | 李寧杰 | 程 燕 |
陳 喆 | 潘復靜 | 何慧軍 | 涂志紅 | 肖 河 | 劉崇敏 | 張亞楠 |
許丹丹 | 周小斌 | 樊銀明 |
張學洪 | 曾鴻鵠 | 曹長春 | 陸燕勤 | 張 華 | 趙文玉 | 許立巍 |
黃海濤 | 魏明蓉 | 魏彩春 | 張 軍 | 劉立恒 | 李海翔 | 周自堅 |
王燕舞 | 林 華 | Asfandyar shahab | 陳文文 | 何 霞 | 陳功寧 | 謝益平 |
封 覓 |
|
|
|
方榮杰 | 代俊峰 | 金 鑫 | 趙華榮 | 徐勤學 | 王春振 | 鄧 歡 |
范玉潔 | 張紅霞 | 甘 磊 | 白凱華 | 陳曉冰 | 張帥普 | 湯珊珊 |
徐保利 |
陳余道 | 藍俊康 | 閆志為 | 蔣亞萍 | 劉漢樂 | 夏 源 | 單慧媚 |
程亞平 | 李 亮 | 陳 盟 | 閆雅妮 | 胡榮廷 |
李艷紅 | 梁美娜 | 張 萍 | 宋 穎 | 黃月群 | 梁延鵬 | 朱宗強 |
唐 沈 | 宋曉紅 | 張立浩 | 張 慶 | 俞 果 | 蔣萍萍 |
李潔月 |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0830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環境科學與工程 [0830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桂林理工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30]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固體廢物處理及資源化(02)水污染控制(03)大氣環境與污染防治(04)環境污染控制化學(05)生態學 | |
招生人數: | 39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二 ④(816)環境化學 |
|
備 注: | 限理工科,同等學力限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 |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環境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專業型)
《環境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專業型)(專業代碼:085229)
一、培養目標
環境工程專業工程碩士研究生主要面向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各行業、企事業單位相關部門領域,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夠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基礎理論和系統專業知識扎實,工程實踐能力與工程科研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領域碩士研究生應掌握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社會主義的理想與道德、集體主義與愛國主義精神,團結、勤奮、嚴謹、求實、善于合作的高尚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以及科學嚴謹、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掌握環境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常用的工具性知識,具備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具備一定的技術開發能力,熟練掌握實驗技能,協助或獨立解決科研、生產中的技術或管理問題;了解本領域的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先進技術手段解決本領域生產實踐相關問題。
二、研究方向
1、固體廢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
2、水污染控制技術
3、大氣污染防治技術
4、土壤污染防治技術
三、學制和學習年限
1、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制為2.5年。研究生如需延期畢業的,需本人申請,導師簽署具體意見,經學院同意,報研究生院批準,并按有關規定辦理。延長期一般不超過1.5學年,延長期間的住宿及其它待遇按學校有關規定辦理。如果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包括經批準的延長期)內,未能完成碩士生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答辯者,按有關學籍管理規定處理。
2、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實踐教學,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單獨用電子表格列出,具體見電子表格附件)
碩士研究生課程分學位課程和非學位課程兩類,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課程總學分不低于31學分。課程設置及學分詳見《課程設置方案》
1、學位課(必修課):19學分
(1)公共學位課(8學分)包括:
政治理論課:中國特色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2 學分
第一外國語(含口語課程): 英語 6 學分
(2)專業學位課 11學分
2、非學位課程:不低于12 學分
3、補修本科課:同等學力或跨專業考入的碩士生需補修的2-3門本專業的本科生主干課程,補修的課程不計學分。
五、必修環節及要求
碩士生的必修環節包括開題報告、專業實踐、學術活動。必修環節的總學分4學分,具體要求如下:
1、開題報告(1學分)
在課程學習結束后,結合學位論文進行選題,如下:
(1)為了確保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工作的合理性,實行開題報告制度。
(2)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文獻、學術調研,并確定論文選題范圍,在此基礎上完成開題報告的撰寫,并提交給導師。環境工程專業工程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會在第三學期初舉行。
(3)報告人應就自己碩士學位論文的觀點、立論、論據、主要研究內容提綱挈領地向評審委員會匯報。
(4)開題報告經答辯、審查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實驗研究階段。
(5)開題報告未能通過的研究生不能進入論文實驗研究階段,并要求在兩個月內申請重新開題。第二次開題仍未通過者,將不能參加本學年的碩士論文答辯。
2、全日制專業實踐(2學分)
專業實踐是本領域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學生應通過實踐環節達到:基本熟悉環境保護相關的各行業企事業單位的工作流程和相關職業及技術規范,培養實踐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并結合實踐內容完成論文選題工作。
實踐環節的目的是根據本領域特點到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實習實踐活動,可由兩位導師共同協商決定實習實踐內容,或由培養單位決定。可采取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時間不少于半年。實踐環節結束時撰寫實踐總結報告,完成實習實踐的總體成績評定。
3、學術活動(1學分)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要求參加5次以上學術活動并作學術報告,由學院負責考核。學術活動及其考核在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前完成。
六、培養方式
1、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行雙導師制,由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各派一名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擔任導師,并組成導師組。企事業導師由學校按程序辦理聘任手續。在導師組的指導下,制訂個人培養計劃,作為目標管理的主要依據之一。
2、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論文研究工作中,開題報告與論文答辯等主要環節必須在校內完成。
七、學位論文
碩士學位論文是申請和授予碩士學位的基本依據,碩士學位論文需要符合嚴格的規范性和質量要求,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獨立完成。本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形式可以多樣,可以是研究類學位論文,如科學研究論文,應用研究論文,也可以是設計類和產品開發類論文,如產品研發、工程設計與工程應用等,還可以是針對環境工程領域的軟科學論文,如調查研究報告與管理類研究報告等。
論文工作是全面訓練碩士研究生樹立嚴謹的科學學風,培養其掌握科研基本方法和獨立進行科學研究能力的重要環節。論文工作期間,導師要及時全面掌握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工作進度,根據中期檢查意見和實際情況對論文工作計劃進行及時和必要的調整。對因客觀原因不能按計劃進行的碩士研究生,要及時調整其工作計劃,并及時將情況反饋給學院。對因客觀原因無法按期完成論文工作的研究生,須提前三個月提交延期畢業申請,經審查批準方可延期,否則按肄業處理。學位論文定稿并經導師審查和專家評閱合格后,方可參加論文答辯。碩士學位論文的具體要求按學校學位管理條例規定執行。
八、發表論文要求
碩士研究生除完成學位論文外,在答辯之前還應達到以下規定中任意一條:
(1)專業學位研究生在校期間必須按照“以第一作者(或導師第一,學生第二作者)或通訊作者”、“第一署名單位為桂林理工大學”的要求,至少在省部級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篇。
(2)研究生至少申請發明專利(含實用新型專利)1項。
最終解釋權由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代碼:077600 門類/類別:理學 學科/類別: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介紹
沈陽大學為例
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2011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點,2012年通過“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成為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建立了完善的碩-博和留學生培養體系。
本學科堅持強化特色、突出重點,瞄準國內外學科的前沿,結合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對環境保護技術的需求,立足遼寧,輻射全國,以解決區域(遼沈地區)重大生態環境問題為目標,以城市、農村、礦區水-土污染環境介質為研究對象,應用生態學原理,結合環境工程措施開展科學研究,為我國生態環境科學研究提供原始積累,為地方環保提供高新污染控制技術和方法,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環境改善與區域環境可持續發展培育高水平科研創新應用型人才。
本學科共有專任教師4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28人;教授11人,占教師總數的28%;副教授22人,占教師總數的55%;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8人,占教師總數的95%。人才層次上長江學者1人,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1人,遼寧省優秀專家1人,遼寧省攀登學者1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7人,5人獲遼寧省青年學者成長計劃支持;并于2010年和2014年分別獲得遼寧省教育廳高校創新團隊項目資助。
近五年來本學科共承擔十二五重大水專項、973子課題、國家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級科研課題170項,累計科研經費8500余萬元。共發表各級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SCI/EI論文50余篇, CSCD論文60余篇,授權專利32項,出版專著5本。多次獲遼寧省科技進步獎、沈陽市科技進步獎。
專業點分布
大連大學 沈陽大學 沈陽化工大學 大連工業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哈爾濱商業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昌航空大學 東華理工大學 中山大學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專業院校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參評57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55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2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A+ |
3 | 10247 | 同濟大學 | A+ |
4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5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A |
6 | 10284 | 南京大學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學 | A |
8 | 10005 | 北京工業大學 | A- |
9 | 10055 | 南開大學 | A- |
10 | 10056 | 天津大學 | A- |
11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A- |
12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13 | 10294 | 河海大學 | A- |
14 | 1035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A- |
15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A- |
16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B+ |
17 | 10246 | 復旦大學 | B+ |
18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19 | 10286 | 東南大學 | B+ |
20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21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22 | 10423 | 中國海洋大學 | B+ |
23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24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25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B+ |
26 | 10532 | 湖南大學 | B+ |
27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28 | 10610 | 四川大學 | B+ |
29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3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學 | B+ |
31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B+ |
32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學 | B |
33 | 10019 | 中國農業大學 | B |
34 | 10108 | 山西大學 | B |
35 | 10151 | 大連海事大學 | B |
36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37 | 10255 | 東華大學 | B |
38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39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41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B |
42 | 10299 | 江蘇大學 | B |
43 | 10337 | 浙江工業大學 | B |
44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B |
45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學 | B |
46 | 10732 | 蘭州交通大學 | B |
47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B- |
48 | 10022 | 北京林業大學 | B- |
49 | 10079 | 華北電力大學 | B- |
50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B- |
51 | 10270 | 上海師范大學 | B- |
52 | 10295 | 江南大學 | B- |
53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B- |
54 | 10403 | 南昌大學 | B- |
55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學 | B- |
56 | 10476 | 河南師范大學 | B- |
57 | 10533 | 中南大學 | B- |
58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學 | B- |
59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B- |
60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學 | B- |
61 | 10710 | 長安大學 | B- |
62 | 10712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B- |
63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B- |
64 | 10002 | 中國人民大學 | C+ |
65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學 | C+ |
66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67 | 10145 | 東北大學 | C+ |
68 | 10291 | 南京工業大學 | C+ |
69 | 10307 | 南京農業大學 | C+ |
70 | 10332 | 蘇州科技大學 | C+ |
71 | 10359 | 合肥工業大學 | C+ |
72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學 | C+ |
73 | 10427 | 濟南大學 | C+ |
74 | 10559 | 暨南大學 | C+ |
75 | 10730 | 蘭州大學 | C+ |
76 | 11799 | 重慶工商大學 | C+ |
77 | 11845 | 廣東工業大學 | C+ |
78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C |
79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學 | C |
80 | 10082 | 河北科技大學 | C |
81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學 | C |
82 | 10292 | 常州大學 | C |
83 | 10298 | 南京林業大學 | C |
84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學 | C |
85 | 10386 | 福州大學 | C |
86 | 10429 | 青島理工大學 | C |
87 | 10459 | 鄭州大學 | C |
88 | 10495 | 武漢紡織大學 | C |
89 | 10504 | 華中農業大學 | C |
90 | 10530 | 湘潭大學 | C |
91 | 10593 | 廣西大學 | C |
9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學 | C |
93 | 11035 | 沈陽大學 | C |
94 | 10057 | 天津科技大學 | C- |
95 | 10126 | 內蒙古大學 | C- |
96 | 10150 | 大連交通大學 | C- |
97 | 10191 | 吉林建筑大學 | C- |
98 | 10216 | 燕山大學 | C- |
99 | 10240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C- |
100 | 10264 | 上海海洋大學 | C- |
101 | 10357 | 安徽大學 | C- |
102 | 10394 | 福建師范大學 | C- |
103 | 10426 | 青島科技大學 | C- |
104 | 10538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C- |
105 | 10564 | 華南農業大學 | C- |
106 | 10602 | 廣西師范大學 | C- |
107 | 10635 | 西南大學 | C- |
108 | 10697 | 西北大學 | C- |
109 | 10708 | 陜西科技大學 | C- |
110 | 11065 | 青島大學 | C- |
111 | 11078 | 廣州大學 | C- |
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代碼:083000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介紹
北京化工大學為例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包括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兩個二級學科。我校于1998年獲得“環境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開始招收環境工程方向研究生。2003年獲得“環境科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得“環境工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和“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獲得“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環境工程”學科被評為北京市重點學科。現設有“北京高校環境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研究中心”和學校四大中心之一的“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并與化工學科一起建有“膜分離過程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全系現有教學科研人員25人,其中雙聘院士1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1人,占教師數的84%,有海外學習背景者15人。現有在讀博士研究生10多人、碩士研究生160多人、外國留學生2人。
通過學校“211工程”三期和“985特色平臺”的重點建設,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較好的條件。現建有“環境工程專業實驗室”,可為水污染控制、固廢處理與利用、大氣污染控制、環境監測與評價等方向提供較好的實驗和研究條件。在北校區建有“北京高校環境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研究中心”,為研究成果的工程轉化提供了平臺和基地。近年來,科學研究取得了顯著進步,在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中美國際合作項目、環保部和農業部公益項目、土資源部項目、農業部研究項目、教育部重點研究項目和橫向課題等,年科研經費逾千萬元。近些年來,在國內外發表了多篇SCI收錄的高質量的研究論文(包括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出版教材專著10多本,其中有4本獲北京市精品和“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此外,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分別與美國加州大學、華盛頓州立大學、北卡州立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英國女王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包括開展合作研究、聯合培養研究生等。
專業點分布
北京化工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天津城建大學 天津理工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燕山大學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太原科技大學 內蒙古大學 大連大學 沈陽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沈陽理工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沈陽化工大學 大連工業大學 吉林建筑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安徽師范大學 安徽工程大學 安徽建筑大學 華僑大學 南昌航空大學 東華理工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濟南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中山大學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陸軍勤務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貴州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參評57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55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2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A+ |
3 | 10247 | 同濟大學 | A+ |
4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5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A |
6 | 10284 | 南京大學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學 | A |
8 | 10005 | 北京工業大學 | A- |
9 | 10055 | 南開大學 | A- |
10 | 10056 | 天津大學 | A- |
11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A- |
12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13 | 10294 | 河海大學 | A- |
14 | 1035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A- |
15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A- |
16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B+ |
17 | 10246 | 復旦大學 | B+ |
18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19 | 10286 | 東南大學 | B+ |
20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21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22 | 10423 | 中國海洋大學 | B+ |
23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24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25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B+ |
26 | 10532 | 湖南大學 | B+ |
27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28 | 10610 | 四川大學 | B+ |
29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3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學 | B+ |
31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B+ |
32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學 | B |
33 | 10019 | 中國農業大學 | B |
34 | 10108 | 山西大學 | B |
35 | 10151 | 大連海事大學 | B |
36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37 | 10255 | 東華大學 | B |
38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39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41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B |
42 | 10299 | 江蘇大學 | B |
43 | 10337 | 浙江工業大學 | B |
44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B |
45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學 | B |
46 | 10732 | 蘭州交通大學 | B |
47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B- |
48 | 10022 | 北京林業大學 | B- |
49 | 10079 | 華北電力大學 | B- |
50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B- |
51 | 10270 | 上海師范大學 | B- |
52 | 10295 | 江南大學 | B- |
53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B- |
54 | 10403 | 南昌大學 | B- |
55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學 | B- |
56 | 10476 | 河南師范大學 | B- |
57 | 10533 | 中南大學 | B- |
58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學 | B- |
59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B- |
60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學 | B- |
61 | 10710 | 長安大學 | B- |
62 | 10712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B- |
63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B- |
64 | 10002 | 中國人民大學 | C+ |
65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學 | C+ |
66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67 | 10145 | 東北大學 | C+ |
68 | 10291 | 南京工業大學 | C+ |
69 | 10307 | 南京農業大學 | C+ |
70 | 10332 | 蘇州科技大學 | C+ |
71 | 10359 | 合肥工業大學 | C+ |
72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學 | C+ |
73 | 10427 | 濟南大學 | C+ |
74 | 10559 | 暨南大學 | C+ |
75 | 10730 | 蘭州大學 | C+ |
76 | 11799 | 重慶工商大學 | C+ |
77 | 11845 | 廣東工業大學 | C+ |
78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C |
79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學 | C |
80 | 10082 | 河北科技大學 | C |
81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學 | C |
82 | 10292 | 常州大學 | C |
83 | 10298 | 南京林業大學 | C |
84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學 | C |
85 | 10386 | 福州大學 | C |
86 | 10429 | 青島理工大學 | C |
87 | 10459 | 鄭州大學 | C |
88 | 10495 | 武漢紡織大學 | C |
89 | 10504 | 華中農業大學 | C |
90 | 10530 | 湘潭大學 | C |
91 | 10593 | 廣西大學 | C |
9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學 | C |
93 | 11035 | 沈陽大學 | C |
94 | 10057 | 天津科技大學 | C- |
95 | 10126 | 內蒙古大學 | C- |
96 | 10150 | 大連交通大學 | C- |
97 | 10191 | 吉林建筑大學 | C- |
98 | 10216 | 燕山大學 | C- |
99 | 10240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C- |
100 | 10264 | 上海海洋大學 | C- |
101 | 10357 | 安徽大學 | C- |
102 | 10394 | 福建師范大學 | C- |
103 | 10426 | 青島科技大學 | C- |
104 | 10538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C- |
105 | 10564 | 華南農業大學 | C- |
106 | 10602 | 廣西師范大學 | C- |
107 | 10635 | 西南大學 | C- |
108 | 10697 | 西北大學 | C- |
109 | 10708 | 陜西科技大學 | C- |
110 | 11065 | 青島大學 | C- |
111 | 11078 | 廣州大學 | C- |
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院校
077601環境科學與工程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代碼:077601 門類/類別:理學 學科/類別: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介紹
鄭州大學為例
據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消息,2015年鄭州大學077601環境科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已發布,詳情如下: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指導教師 | 招生人數 | 考試科目 | 備 注 |
015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237(科學學位219人,專業學位18人) | |||
077601環境科學 | ||||
01生物質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 | 張瑞芹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06數學(理)④927環境化學 | 理工兼收,授理學學位,(考試時需攜帶函數計算器) | |
02節能減排研究 | 張瑞芹 | |||
03環境化學與污染防治研究 | 韓潤平 | |||
冶保獻 | ||||
韓華云 | ||||
秦文華 | ||||
張瑞芹 | ||||
高鏡清 | ||||
翟贇璞 | ||||
燕啟社 | ||||
張長森 | ||||
劉永剛 | ||||
李鐵生 |
專業院校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參評57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55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2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A+ |
3 | 10247 | 同濟大學 | A+ |
4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5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A |
6 | 10284 | 南京大學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學 | A |
8 | 10005 | 北京工業大學 | A- |
9 | 10055 | 南開大學 | A- |
10 | 10056 | 天津大學 | A- |
11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A- |
12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13 | 10294 | 河海大學 | A- |
14 | 1035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A- |
15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A- |
16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B+ |
17 | 10246 | 復旦大學 | B+ |
18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19 | 10286 | 東南大學 | B+ |
20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21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22 | 10423 | 中國海洋大學 | B+ |
23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24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25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B+ |
26 | 10532 | 湖南大學 | B+ |
27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28 | 10610 | 四川大學 | B+ |
29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3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學 | B+ |
31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B+ |
32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學 | B |
33 | 10019 | 中國農業大學 | B |
34 | 10108 | 山西大學 | B |
35 | 10151 | 大連海事大學 | B |
36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37 | 10255 | 東華大學 | B |
38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39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41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B |
42 | 10299 | 江蘇大學 | B |
43 | 10337 | 浙江工業大學 | B |
44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B |
45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學 | B |
46 | 10732 | 蘭州交通大學 | B |
47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B- |
48 | 10022 | 北京林業大學 | B- |
49 | 10079 | 華北電力大學 | B- |
50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B- |
51 | 10270 | 上海師范大學 | B- |
52 | 10295 | 江南大學 | B- |
53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B- |
54 | 10403 | 南昌大學 | B- |
55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學 | B- |
56 | 10476 | 河南師范大學 | B- |
57 | 10533 | 中南大學 | B- |
58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學 | B- |
59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B- |
60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學 | B- |
61 | 10710 | 長安大學 | B- |
62 | 10712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B- |
63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B- |
64 | 10002 | 中國人民大學 | C+ |
65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學 | C+ |
66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67 | 10145 | 東北大學 | C+ |
68 | 10291 | 南京工業大學 | C+ |
69 | 10307 | 南京農業大學 | C+ |
70 | 10332 | 蘇州科技大學 | C+ |
71 | 10359 | 合肥工業大學 | C+ |
72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學 | C+ |
73 | 10427 | 濟南大學 | C+ |
74 | 10559 | 暨南大學 | C+ |
75 | 10730 | 蘭州大學 | C+ |
76 | 11799 | 重慶工商大學 | C+ |
77 | 11845 | 廣東工業大學 | C+ |
78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C |
79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學 | C |
80 | 10082 | 河北科技大學 | C |
81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學 | C |
82 | 10292 | 常州大學 | C |
83 | 10298 | 南京林業大學 | C |
84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學 | C |
85 | 10386 | 福州大學 | C |
86 | 10429 | 青島理工大學 | C |
87 | 10459 | 鄭州大學 | C |
88 | 10495 | 武漢紡織大學 | C |
89 | 10504 | 華中農業大學 | C |
90 | 10530 | 湘潭大學 | C |
91 | 10593 | 廣西大學 | C |
9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學 | C |
93 | 11035 | 沈陽大學 | C |
94 | 10057 | 天津科技大學 | C- |
95 | 10126 | 內蒙古大學 | C- |
96 | 10150 | 大連交通大學 | C- |
97 | 10191 | 吉林建筑大學 | C- |
98 | 10216 | 燕山大學 | C- |
99 | 10240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C- |
100 | 10264 | 上海海洋大學 | C- |
101 | 10357 | 安徽大學 | C- |
102 | 10394 | 福建師范大學 | C- |
103 | 10426 | 青島科技大學 | C- |
104 | 10538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C- |
105 | 10564 | 華南農業大學 | C- |
106 | 10602 | 廣西師范大學 | C- |
107 | 10635 | 西南大學 | C- |
108 | 10697 | 西北大學 | C- |
109 | 10708 | 陜西科技大學 | C- |
110 | 11065 | 青島大學 | C- |
111 | 11078 | 廣州大學 | C- |
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考什么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基本信息:
考生在報考專業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報考的專業以及學校,越考在這邊搜集了專業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專業名稱: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代碼:077600 門類/類別:理學 學科/類別:環境科學與工程
2021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考研群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推薦
-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參考書目
-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QQ群
-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難嗎
-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考試科目
-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生分數線
-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生一對一輔導
-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生輔導
-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輔導
- 上海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西南石油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貴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南京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安徽建筑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大連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安徽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青島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武漢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沈陽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安徽農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武漢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江蘇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東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沈陽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齊魯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西安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東北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華僑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中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大連海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海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大連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河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廣西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沈陽化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上海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吉林農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北京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大連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大連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山東建筑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上海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安徽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濟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南昌航空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大連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安徽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重慶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浙江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西安工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大連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哈爾濱商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西安工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中央民族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長春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 東華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考研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