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西北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西北師范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西北師范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西北師范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西北師范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西北師范大學考研難嗎]
[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西北師范大學考研群]
[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學費]
[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化學化工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化學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科或專業代碼:085216)
一、學科概況
化學工程是研究各類化學過程和物理過程的一般原理、共性規律、工程基礎和應用技術的學科?;瘜W工程專業學位碩士是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性學位,側重于工程應用,主要是為廠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特別是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二、培養目標
化學工程專業學位碩士要求培養與化學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學位,根據我院化學、材料學及化學工程與技術等學科優勢,針對學生職業發展要求與社會多元化的人才需求之間的關系,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一)學術素養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遵紀守法、熱愛科學、崇尚科學、身心健康、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具有服務國家和人民的高度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對化學工程領域研究懷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應用型和復合型高層次的工程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
(2)深刻理解與掌握化學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具備一定的獨立從事化學工程領域研究的能力。根據本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明確學習方向,確定學習方法;
(3)具有化學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知識,解本領域的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多角度分析、解決化學工程領域問題的能力,掌握所從事行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熟悉行業領域的相關規范,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適應從事行業領域中的社會發展和多元化需求;
(4)具有創新意識和從事產品研制、過程開發、裝備設計、設備強化、技術改造、質量控制、分析測試、環境保護以及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能力,具有獨立擔負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5)學習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本專業外文資料,并具有較強的外語寫作和交流能力。
(6)具備獲取知識能力、應用知識能力、工程實踐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
(7)身心健康,知識結構合理,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二)學術道德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在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中應當遵守以下學術道德規范:
(1)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規章制度,以堅守學術道德為己任;
(2)自覺維護知識產權,充分尊重他人的辛勤勞動、研究成果和學術貢獻;
(3)堅持以“嚴肅、認真、誠實、守信”的精神進行科研活動,自覺維護學術事業的神圣性、純潔性與嚴肅性,主動維護科研集體的榮譽感。
(4)恪守科學誠信,以負責任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科研成果,對學位論文和其它自主發表的科研成果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三、培養方式
本學科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主要采取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二級學科專業建立以導師為主要責任人的碩士指導小組,充分發揮集體指導的優勢,由碩士生導師和指導小組共同負責碩士生的培養工作。課程設置應體現厚基礎理論、重實際應用、博前沿知識,著重突出專業實踐類課程和工程實踐類課程。
實行雙導師負責制,校內導師和實踐基地導師共同指導。其中一位導師來自培養單位,另一位導師來自與本領域相關的企業專家,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論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導小組。校內導師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研究生入學后應在雙導師的指導下,嚴格按照培養方案要求制訂出相應的培養計劃。碩士生集中在校學習期間,應該積極參加學術活動,參加本學科組織的學術交流與討論、學術講座(報告)不得少于10次,在本學科或課題組做系統性的學術報告1-2次。強調實踐環節(分為集中實踐和分段實踐)培養的重要性,強化研究生獨立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或獨立承擔工程技術開發、設計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能力。實踐時長原則上不少于6個月(本科應屆考生需實踐一年),實踐結束后必須提交實踐報告。
四、學制及學習年限
實行彈性學制。碩士研究生的基本學制3年,最長學習年限5年。
五、研究方向
1.精細化學品合成技術
2.化工工藝及自動化
3.工業催化技術及應用
4.功能材料制備及其應用
5.現代分離技術及應用
六、學分要求
本學科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修滿不少于32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5學分,公共選修課1學分,專業基礎課16學分,專業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6學分,其它培養環節4學分。
七、課程設置及教學計劃(具體見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本學科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課程主要分三個模塊:必修課模塊(含公共必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選修課模塊(含專業選修課、榮譽課程、語言能力發展課程)、其它培養環節模塊(含科研實踐活動和工程實踐活動)。課程體系體現先進性、模塊性、復合性、工程性和創新性五個特性,適應社會多元化需求和學生個性化培養的目標。課程的設置以工程需求為導向,專業基礎、工程能力和職業發展潛力綜合培養,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發揮在線教育、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協同優勢。根據我院自身特點,確定各類課程的內容和學分。
八、專業實踐
專業實踐是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獲得實踐經驗,提高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應開展專業實踐,可采用集中實踐和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的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應不少于6個月,不具有2年企業工作經歷的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應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可結合自身工作崗位任務開展。
專業實踐應有明確的任務要求和考核指標,實踐成果能夠反映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工程素養方面取得的成效。
九、學位(畢業)論文
碩士學位論文按照《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學位(畢業)論文工作暫行規定》,具體要求如下:
(一)規范性要求
本學科碩士學位(畢業)論文形式主要以工程設計(含工程設計、規劃設計、軟件開發、案例分析、項目管理等)或工程研究(含應用基礎研究、產品開發、調研報告等)。論文應包括以下部分:
1.論文題目:應當簡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論文的核心內容,如題名語意未盡,可加副標題。
2.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論文摘要重點概述論文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結論,語言力求精練、準確,要突出本論文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
3.前言或緒論:前言應對論文的背景及工作內容作簡要的說明,要求言簡意賅。
4.文獻綜述:是對本研究領域國內外研究現狀的評述和相關領域中已有研究成果的介紹,包含課題的意義、目標、內容、技術路線與創新性。
5.正文部分:是學位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主要包含研究內容、實驗或計算方法、設計方案、分析計算、實驗研究結果或計算結果、理論分析等;
6.結論:是學位論文最終和總體的結論,是整篇論文的歸宿。應精煉、準確、完整。著重闡述作者研究的創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領域中的意義,還可進一步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
7.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文或論著而引用的有關期刊論文和圖書資料等。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處,均應按論文中所引用的順序列于文末。所有文獻格式按照最新ACS期刊標準和格式列出。
8.附錄;致謝。
9.撰寫要求:本學科碩士論文一般用中文撰寫,論文寫作表達準確、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文字通順、格式規范、數據準確、圖表規范、結論可信。如特需用英文或其他文字撰寫,則論文題目、摘要等必須有中文譯注。學位論文工作時間一般應不少于一年。
(二)質量要求
本學科碩士學位(畢業)論文質量評價主要從開題、中期考核、預答辯、盲審和答辯等環節進行評價,具體要求如下:
1.開題報告。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二、三學期,應在院校和行業雙方導師的指導下,明確研究方向,查閱、收集、研讀文獻資料,調查研究,確定研究課題,論文選題應與專業實踐相結合,源于工程實際或者具有明確的工程應用背景,要有明確的工程技術(職業)背景和應用價值。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工程技術項目的設計或研究課題,也可以是技術攻關、技術改造專題,或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等。開展預研工作,撰寫文獻綜述。并按學校和學院相關規定舉行開題報告會,經審核并答辯通過者方可進入學位論文工作。論文可以采用產品研發、工程規劃、工程設計、應用研究、工程/項目管理、調研報告等形式。
2.中期考核。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的中期階段(第四或五學期),碩士生應就研究工作的進展和階段性成果、個人培養計劃(應修課程及學分、其他必修環節及學分等)的執行情況、研究生入學以來思想品德、學業水平、科研能力、社會實踐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情況提出總結報告,并按學校和學院相關規定進行中期考核。
3.預答辯。碩士研究生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和培養環節要求,達到本學科關于申請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其它科研成果要求,并經院校和行業雙方導師同意后,申請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預答辯按學校和學院相關規定執行,重點考察碩士生課程學習情況、科研能力,以及學位論文的邏輯性和規范性、工作量等。
4.論文盲審。碩士生學位論文在答辯前聘請2位同行專家匿名評閱論文。評閱人必須是外單位專家,對論文寫出詳細的學術評語,給出論文作者是否掌握了本領域堅實的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供論文答辯參考。
5.答辯。碩士研究生通過預答辯,經論文盲審合格后方可申請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按學校和學院相關規定,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經培養單位學位評定分委員會通過、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做出授予學位的決定,可授予工程碩士學位。
(三)科研能力和水平要求
1.碩士研究生能夠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尋找或提出具有較重要學術意義和一定研究難度的課題,充分熟悉和掌握學術規范,能夠正確確立自己的突破方向、研究路線和工作方法。
2.碩士研究生具有獨立從事本領域研究工作的能力,學位論文應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先進性、一定的技術難度和新見解,能表現出作者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技能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化學碩士研究生學位(畢業)論文的相關要求嚴格按照《西北師范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授予辦法》(西師發[2017]8號)、《西北師范大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及答辯工作實施辦法(試行)》(西師發[2018]33號)和化學工程碩士授權點學位授予基本標準》執行。
附件:化學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學科或專業代碼:085216)
一、學科概況
化學工程是研究各類化學過程和物理過程的一般原理、共性規律、工程基礎和應用技術的學科?;瘜W工程專業學位碩士是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性學位,側重于工程應用,主要是為廠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特別是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二、培養目標
化學工程專業學位碩士要求培養與化學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學位,根據我院化學、材料學及化學工程與技術等學科優勢,針對學生職業發展要求與社會多元化的人才需求之間的關系,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一)學術素養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遵紀守法、熱愛科學、崇尚科學、身心健康、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具有服務國家和人民的高度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對化學工程領域研究懷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應用型和復合型高層次的工程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
(2)深刻理解與掌握化學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具備一定的獨立從事化學工程領域研究的能力。根據本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明確學習方向,確定學習方法;
(3)具有化學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知識,解本領域的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多角度分析、解決化學工程領域問題的能力,掌握所從事行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熟悉行業領域的相關規范,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適應從事行業領域中的社會發展和多元化需求;
(4)具有創新意識和從事產品研制、過程開發、裝備設計、設備強化、技術改造、質量控制、分析測試、環境保護以及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能力,具有獨立擔負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5)學習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本專業外文資料,并具有較強的外語寫作和交流能力。
(6)具備獲取知識能力、應用知識能力、工程實踐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
(7)身心健康,知識結構合理,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二)學術道德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在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中應當遵守以下學術道德規范:
(1)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規章制度,以堅守學術道德為己任;
(2)自覺維護知識產權,充分尊重他人的辛勤勞動、研究成果和學術貢獻;
(3)堅持以“嚴肅、認真、誠實、守信”的精神進行科研活動,自覺維護學術事業的神圣性、純潔性與嚴肅性,主動維護科研集體的榮譽感。
(4)恪守科學誠信,以負責任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科研成果,對學位論文和其它自主發表的科研成果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三、培養方式
本學科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主要采取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二級學科專業建立以導師為主要責任人的碩士指導小組,充分發揮集體指導的優勢,由碩士生導師和指導小組共同負責碩士生的培養工作。課程設置應體現厚基礎理論、重實際應用、博前沿知識,著重突出專業實踐類課程和工程實踐類課程。
實行雙導師負責制,校內導師和實踐基地導師共同指導。其中一位導師來自培養單位,另一位導師來自與本領域相關的企業專家,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論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導小組。校內導師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研究生入學后應在雙導師的指導下,嚴格按照培養方案要求制訂出相應的培養計劃。碩士生集中在校學習期間,應該積極參加學術活動,參加本學科組織的學術交流與討論、學術講座(報告)不得少于10次,在本學科或課題組做系統性的學術報告1-2次。強調實踐環節(分為集中實踐和分段實踐)培養的重要性,強化研究生獨立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或獨立承擔工程技術開發、設計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能力。實踐時長原則上不少于6個月(本科應屆考生需實踐一年),實踐結束后必須提交實踐報告。
四、學制及學習年限
實行彈性學制。碩士研究生的基本學制3年,最長學習年限5年。
五、研究方向
1.精細化學品合成技術
2.化工工藝及自動化
3.工業催化技術及應用
4.功能材料制備及其應用
5.現代分離技術及應用
六、學分要求
本學科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修滿不少于32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5學分,公共選修課1學分,專業基礎課16學分,專業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6學分,其它培養環節4學分。
七、課程設置及教學計劃(具體見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本學科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課程主要分三個模塊:必修課模塊(含公共必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選修課模塊(含專業選修課、榮譽課程、語言能力發展課程)、其它培養環節模塊(含科研實踐活動和工程實踐活動)。課程體系體現先進性、模塊性、復合性、工程性和創新性五個特性,適應社會多元化需求和學生個性化培養的目標。課程的設置以工程需求為導向,專業基礎、工程能力和職業發展潛力綜合培養,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發揮在線教育、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協同優勢。根據我院自身特點,確定各類課程的內容和學分。
八、專業實踐
專業實踐是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獲得實踐經驗,提高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應開展專業實踐,可采用集中實踐和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的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應不少于6個月,不具有2年企業工作經歷的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應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可結合自身工作崗位任務開展。
專業實踐應有明確的任務要求和考核指標,實踐成果能夠反映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工程素養方面取得的成效。
九、學位(畢業)論文
碩士學位論文按照《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學位(畢業)論文工作暫行規定》,具體要求如下:
(一)規范性要求
本學科碩士學位(畢業)論文形式主要以工程設計(含工程設計、規劃設計、軟件開發、案例分析、項目管理等)或工程研究(含應用基礎研究、產品開發、調研報告等)。論文應包括以下部分:
1.論文題目:應當簡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論文的核心內容,如題名語意未盡,可加副標題。
2.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論文摘要重點概述論文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結論,語言力求精練、準確,要突出本論文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
3.前言或緒論:前言應對論文的背景及工作內容作簡要的說明,要求言簡意賅。
4.文獻綜述:是對本研究領域國內外研究現狀的評述和相關領域中已有研究成果的介紹,包含課題的意義、目標、內容、技術路線與創新性。
5.正文部分:是學位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主要包含研究內容、實驗或計算方法、設計方案、分析計算、實驗研究結果或計算結果、理論分析等;
6.結論:是學位論文最終和總體的結論,是整篇論文的歸宿。應精煉、準確、完整。著重闡述作者研究的創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領域中的意義,還可進一步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
7.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文或論著而引用的有關期刊論文和圖書資料等。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處,均應按論文中所引用的順序列于文末。所有文獻格式按照最新ACS期刊標準和格式列出。
8.附錄;致謝。
9.撰寫要求:本學科碩士論文一般用中文撰寫,論文寫作表達準確、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文字通順、格式規范、數據準確、圖表規范、結論可信。如特需用英文或其他文字撰寫,則論文題目、摘要等必須有中文譯注。學位論文工作時間一般應不少于一年。
(二)質量要求
本學科碩士學位(畢業)論文質量評價主要從開題、中期考核、預答辯、盲審和答辯等環節進行評價,具體要求如下:
1.開題報告。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二、三學期,應在院校和行業雙方導師的指導下,明確研究方向,查閱、收集、研讀文獻資料,調查研究,確定研究課題,論文選題應與專業實踐相結合,源于工程實際或者具有明確的工程應用背景,要有明確的工程技術(職業)背景和應用價值。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工程技術項目的設計或研究課題,也可以是技術攻關、技術改造專題,或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等。開展預研工作,撰寫文獻綜述。并按學校和學院相關規定舉行開題報告會,經審核并答辯通過者方可進入學位論文工作。論文可以采用產品研發、工程規劃、工程設計、應用研究、工程/項目管理、調研報告等形式。
2.中期考核。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的中期階段(第四或五學期),碩士生應就研究工作的進展和階段性成果、個人培養計劃(應修課程及學分、其他必修環節及學分等)的執行情況、研究生入學以來思想品德、學業水平、科研能力、社會實踐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情況提出總結報告,并按學校和學院相關規定進行中期考核。
3.預答辯。碩士研究生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和培養環節要求,達到本學科關于申請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其它科研成果要求,并經院校和行業雙方導師同意后,申請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預答辯按學校和學院相關規定執行,重點考察碩士生課程學習情況、科研能力,以及學位論文的邏輯性和規范性、工作量等。
4.論文盲審。碩士生學位論文在答辯前聘請2位同行專家匿名評閱論文。評閱人必須是外單位專家,對論文寫出詳細的學術評語,給出論文作者是否掌握了本領域堅實的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供論文答辯參考。
5.答辯。碩士研究生通過預答辯,經論文盲審合格后方可申請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按學校和學院相關規定,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經培養單位學位評定分委員會通過、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做出授予學位的決定,可授予工程碩士學位。
(三)科研能力和水平要求
1.碩士研究生能夠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尋找或提出具有較重要學術意義和一定研究難度的課題,充分熟悉和掌握學術規范,能夠正確確立自己的突破方向、研究路線和工作方法。
2.碩士研究生具有獨立從事本領域研究工作的能力,學位論文應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先進性、一定的技術難度和新見解,能表現出作者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技能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化學碩士研究生學位(畢業)論文的相關要求嚴格按照《西北師范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授予辦法》(西師發[2017]8號)、《西北師范大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及答辯工作實施辦法(試行)》(西師發[2018]33號)和化學工程碩士授權點學位授予基本標準》執行。
附件:化學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附件:
化學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課程 類別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開課 學期 |
周 學時 |
總學 時數 |
學 分 |
任課 教師 |
考核 方式 |
|
必 修 課 |
公 共 必 修 課 |
Z0051001 | 中國特色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一 | 2 | 36 | 2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Z0050003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一 | 1 | 18 | 1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
Z0182701 | 工程英語 | 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試 | ||
專 業 基 礎 課 |
Z0182019 | 工程倫理 | 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試 | |
Z0182014 | 工程數學 | 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試 | ||
Z0182015 | 化學化工實驗室安全 | 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試 | ||
Z0182016 | 高等反應工程 | 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試 | ||
Z0182017 | 材料分析與表征 | 二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試 | ||
Z0182018 | 有機波譜分析 | 一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試 | ||
專 業 方 向 課 |
Z0183018 | 現代分離技術 | 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查 | |
Z0183019 | 催化原理 | 二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查 | ||
Z0183020 | 材料設計與制備 | 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查 | ||
選 修 課 |
專業 選修 課 |
Z0184021 | 化工技術前沿講座 | 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查 |
Z0184001 | 化工過程分析與模擬 | 二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查 | ||
公共 選修 課 |
Z0006000 | 榮譽課程 | 一、二 | 1 | 18 | 1 | 研究生院 | 考查 | |
其他 培養 環節 |
科研實踐 (參加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3學分) | ||||||||
工程實踐(在校企、校院、校所等實踐基地參與產品研發、工程規劃、工程設計、應用研究、項目調研等)(3學分) | |||||||||
總學分 | 不低于32學分 |
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技術學術學位培養方案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科或專業代碼:0817)一、學科概況
“化學工程與技術”是一門研究以化學工業為代表的各類過程工業中有關化學過程與物理過程基本規律的應用技術學科。它融合了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應用化學、工業催化、材料化學工程、制藥與精細化工等工程和工藝學科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本學科以過程工業為背景和研究對象,學科研究內容體現理論與應用并重,包括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實驗技術、產品研制、工藝開發、過程設計、系統模擬與優化、操作控制等。
二、培養目標
(一)學術素養
1.熱愛科學、崇尚科學。對化學工程與技術相關研究懷有濃厚的興趣,并具有獻身化學科學事業的職業理想;
2.掌握本學科的現代實驗技能、研究方法和計算機技術;
3.具有堅實的化學、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以及多角度分析、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使用計算機等現代科研手段快速獲取科研信息的能力和使用英語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
5.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本專業外文資料,并具有較強的外語寫作和交流能力。
6.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修養,有良好的科研團隊合作精神,能勝任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科研管理部門高層次的化工專業的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
7.身心健康,知識結構合理,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二)學術道德
本學科的碩士研究生在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中應當遵守以下學術道德規范:
1.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規章制度,以堅守學術道德為己任;
2.自覺維護知識產權,充分尊重他人的辛勤勞動、研究成果和學術貢獻;
3.堅持以“嚴肅、認真、誠實、守信”的精神進行科研活動,自覺維護學術事業的神圣性、純潔性與嚴肅性,主動維護科研集體的榮譽感。
4.恪守科學誠信,以負責任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科研成果,對學位論文和其它自主發表的科研成果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三、培養方式
本學科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主要采取課程學習、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主要為導師負責制。在二級學科專業建立以導師為主要責任人的碩士指導小組,充分發揮集體指導的優勢,由碩士生導師和指導小組共同負責碩士生的培養工作。
學院、二級學科和碩士生導師指導小組在全面實施人才分層培養的理念下,鼓勵、支持跨學科、跨專業的培養,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和國內外同行學者或學術單位聯合培養的方式。
碩士生應以科學研究為主,重點培養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和進行創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要根據科研課題和拓寬培養口徑、擴大知識面的需要,學習必要的學位課程,包括跨門類、跨學科的學位課程。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嚴謹的科學作風。
四、學制及學習年限
實行彈性學制。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3年,最長學習年限5年。
五、研究方向
1.化學工程
2.化學工藝
3.生物化工
4.應用化學
5.工業催化
6.材料化學工程
7.制藥與精細化工
六、學分要求
應修滿不少于35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5學分,公共選修課1學分,專業基礎課7學分,專業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20學分,其它培養環節2學分。
七、課程設置及教學計劃(具體見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本學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課程主要分三個模塊:必修課模塊(含公共必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選修課模塊(含專業選修課、榮譽課程、語言能力發展課程)、其它培養環節模塊(含學術實踐活動和專業實踐活動)。
八、學位(畢業)論文
(一)規范性要求
本學科碩士學位(畢業)論文形式應以研究論文為主,論文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論文題目:應當簡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論文的核心內容,如題名語意未盡,可加副標題。
2.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論文摘要重點概述論文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結論,語言力求精練、準確,要突出本論文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
3.前言或緒論:前言應對論文的背景及工作內容作簡要的說明,要求言簡意賅。
4.文獻綜述:是對本研究領域國內外研究現狀的評述和相關領域中已有研究成果的介紹。
5.正文部分:是學位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不同學科專業和不同的選題可有不同的寫作方式;可以是對一個研究問題的實驗方法的詳細描述、實驗結果的說明與討論等;也可以由基于研究目的、多篇已發表的系列論文組成。
6.結論:是學位論文最終和總體的結論,是整篇論文的歸宿。應精煉、準確、完整。著重闡述作者研究的創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領域中的意義,還可進一步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
7.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文或論著而引用的有關期刊論文和圖書資料等。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處,均應按論文中所引用的順序列于文末。所有文獻格式按照ACS期刊標準列出。
8.撰寫要求:本學科碩士論文一般用中文撰寫,論文寫作表達準確、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文字通順、格式規范、數據準確、圖表規范、結論可信。如特需用英文或其他文字撰寫,則論文題目、摘要等必須有中文譯注。學位論文工作時間一般應不少于一年。
(二)質量要求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而取得創新成果和具備研究能力通常是衡量學位論文質量的兩個重要指標。對于本學科碩士生學位論文,要求通過考察學位論文是否讓研究生受到全面系統的研究訓練,是否具備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來考察論文質量。
1.通過開題環節,對碩士生是否盡早確定研究領域、進入研究狀態、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等進行考察;重點突出對碩士研究生的論文選題與綜述能力、研究設計等能力的考察;
2.通過中期考核環節,對碩士生個人培養計劃(應修課程及學分、其他必修環節及學分等)的執行情況、研究生入學以來思想品德、學業水平、科研能力、社會實踐和身心健康等方面情況進行全面考核。
中期考核實行分流機制。中期考核通過者,可以正常進入研究生培養的下一階段。中期考核不及格者,由考核專家小組提議,本人申請,經導師和學科組負責人同意后,可在至少間隔3個月后申請一次中期考核補考。如中期考核補考仍不及格者,應終止其學業,予以退學處理。
3.通過預答辯環節,重點考查碩士生課程學習情況、開題報告、中期考核以及完成學位論文的邏輯性和規范性、工作量等。
預答辯結果為“通過”的申請人,在符合學校規定的其他條件后,向學院申請進行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預答辯結果為“按要求修改后通過”的申請人,根據預答辯專家組提出的意見,在半個月內完成修改,在符合學校規定的其他條件后,經導師再次簽字確認,向學院申請進行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預答辯結果為“不通過”的申請人,須在導師指導下修改至少半年,經導師簽字確認后,向學院提交修改說明,再次申請學位論文預答辯。
4.通過學術不端行為檢測,考察碩士生學位論文的寫作規范性和學術不端行為。碩士學位論文檢測“去除引用文獻復制比”>20%且≤30%的,可在導師指導下修改后申請復檢,達到要求的可直接送審;復檢仍不能達到送審標準者,取消本次學位申請資格。
(三)科研能力和水平要求
1.研讀與所涉及的研究方向有關的主要經典著作和專業學術期刊上的有關文章,以及導師指定學習的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并能夠恰當分析學科前沿狀況。
2.在導師的指導下,能夠尋找或提出具有較重要學術意義和一定研究難度的課題。能夠正確確立自己的突破方向、研究路線和工作方法。
3.明確所研究課題的重難點,能夠實施和完成研究計劃。論證嚴密,研究結果可靠,并能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學術論文。學位(畢業)論文應是系統完整的,有一定的創新性結果。碩士生在論文工作期間應在導師指導下及時將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發表。研究生在論文答辯之前,其研究成果應作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當導師為第一作者時)至少提交SCIE或SCI或EI收錄科研成果1項(包括含有DOI號正式接受的科研論文);或提交C或D類科研成果(載體為增刊、專輯、論文集不予認可)或發明專利(公開號已出)1項。對于具有突出創新性、保密性或新開拓領域,由導師提出書面申請,并集中向學位分委員會報告(每年一次),經學位分委員會批準可不受此限制。留學生(碩士)申請碩士學位的基本科研條件不做硬性要求,按學校文件執行。
4.能夠圍繞一個主攻方向有計劃、分階段地完成研究工作。能夠完成導師布置的其他研究任務。能夠熟練地檢索、閱讀本專業的中、外文資料,能夠很好地分析、評價和利用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的中外文資料:在從事某項研究時(例如在完成學位論文時)不遺漏重要文獻。
5.充分熟悉和掌握學術規范,熟悉相關的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論文的寫作規范,不把自己的研究結果與他人的發現、觀點、數據、材料相混淆,尊重他人成果,實事求是地表達自己的研究成果。
6.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富于學術勇氣和學術敏感性,敢于向有重要意義的難題挑戰;具有較強的把握問題的能力,在研究中能夠做到問題集中、突出,主題明確、具體;學術興趣廣泛,善于學習、吸收并綜合各方面的知識;表達能力較強,能夠最終將自己獨立的發現與創造性總結出來,形成讓同行專家乃至更廣泛的范圍理解的研究成果。
(四)學位論文評審
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在答辯前聘請2位同行專家評閱論文,學院統一組織外單位專家進行盲審,評閱人對論文寫出詳細的學術評語,供論文答辯參考。論文答辯由本專業及相關專業方向的5-7位專家組成答辯委員會,然后由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和研究生學院對碩士學位答辯者進行審核把關后,上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經批準,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理學碩士學位。
兩位專家評審意見為“修改半年后答辯”者,在導師指導下修改半年后重新送審評閱。兩位專家評閱意見均為“不同意答辯”者,本次學位申請程序中止。評閱專家中有一位的評閱結論為“修改半年后答辯”或“不同意答辯”者,可另送一位專家復審。盲審論文復審須按照盲審要求進行。復審結論為“同意答辯”或“同意修改后答辯” 者,視為評審通過;復審結論為“修改半年后答辯”或“不同意答辯”者,則在導師指導下修改至少半年后重新送審。
(五)學位論文答辯
經學院“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合格、專家評閱通過的碩士論文,進入答辯程序。論文答辯工作由學院統一安排,各二級學科點負責。根據學科、專業、申請人論文主題,組建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應由5 名或7 名委員組成,碩士論文答辯委員會至少要有1名外單位專家。碩士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應具備本學科(專業)或學位類別(領域)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以下簡稱:碩導資格),或本學科(專業)或學位類別(領域)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答辯委員會設主席1 名,主持答辯程序。答辯委員會設秘書1 名,負責答辯具體安排。答辯委員會應履行下列職責:
1.審閱碩士論文,商定評價論文標準。
2.評定碩士論文,提出學術評語和答辯意見。
3.通過無記名投票,作出授予碩士學位、延期再答辯、不授予碩士學位的建議。
附件:化學工程與技術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附件: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課程 類別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開課 學期 |
周 學時 |
總學 時數 |
學 分 |
任課 教師 |
考核 方式 |
|
必 修 課 |
公 共 必 修 課 |
M0051001 | 中國特色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一 | 2 | 36 | 2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M0050003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一 | 1 | 18 | 1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
M0101222 | 第一外國語 | 一、二 | 2 | 72 | 2 | 外國語學院 | 考試 | ||
專 業 基 礎 課 |
M0182033 | 工程倫理 | 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試 | |
M0182034 | 工程數學 | 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試 | ||
M0182030 | 高等反應工程 | 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查 | ||
M0182021 | 材料分析與表征 | 二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試 | ||
M0182023 | 化學化工實驗室安全 | 一 | 3 | 54 | 3 | 導師組 | 考試 | ||
M0182020 | 有機波譜分析 | 一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試 | ||
專 業 方 向 課 |
M0183047 | 現代分離技術 | 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查 | |
M0183048 | 催化原理 | 二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查 | ||
M0183046 | 材料設計與制備 | 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查 | ||
選 修 課 |
專業 選修 課 |
M0184054 | 化工技術前沿講座 | 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查 |
M0184063 | 化工實驗方法及數據處理 | 一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查 | ||
M0184064 | 化工過程分析與模擬 | 二 | 2 | 36 | 2 | 導師組 | 考查 | ||
公共 選修 課 |
MOOO7OOO | 語言能力提升課程 | 二 | 2 | 36 | 1 |
外國語學院 文學院 |
考查 | |
M0006000 | 榮譽課程 | 一、二 | - | - | 1 | 研究生院 | 考查 | ||
其他 培養 環節 |
參加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至少10次),并至少做1次學術報告 (1學分) | ||||||||
教學及社會實踐活動(按照《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教學及社會實踐管理辦法(試行)》執行)(1學分) | |||||||||
總學分 | 不低于35學分 |
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化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科或專業代碼:0703)一、學科概況
化學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學學科之一,作為一門實用的和創造性的科學,化學學科在自然科學中占據了基礎核心的地位,是包括生命、醫藥、材料、能源、環境科學等在內的其他學科的重要科學基礎和生長點。在人類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化學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目前化學學科發展的主要方向有以下幾個方面:
1.深化對結構(包括分子結構和分子聚集體系等)與性能關系的認識,以所需性能為導向,設計、合成與組裝目標化合物體系;
2.深入對化學反應機理的研究,特別是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實現對化學微觀過程的操控,發展新型催化劑調控反應,進而設計綠色的化學過程;
3.發展合成、分析、表征、測試的實驗和理論新方法;建立分析測量新技術、新方法,并依靠計算機技術使各種信息更加靈敏可靠;
4.加強與生命、信息、能源、環境、材料及其它學科的交叉與合作,促進互相滲透,共同發展。
本學科擁有化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化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依托西北師范大學化學一級博士點和化學一級省級重點學科,以生態環境相關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甘肅省生物電化學與環境分析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電化學與納米器件工程實驗室、西部資源應用研究院以及中石油集團蘭州化工研究中心為科研平臺,主要從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以及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等領域的研究。注重學科間交叉和融合,選題瞄準國際前沿,先后承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前期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
二、培養目標
(一)學術素養
1.熱愛科學、崇尚科學。對化學研究懷有濃厚的興趣,并具有獻身化學科學事業的職業理想;
2.深刻理解與掌握本學科知識結構與實驗方法,具備一定的獨立從事化學科學研究的能力;
3.具有物理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醫藥學、環境科學、化學工程等多學科視野和廣泛的知識面以及多角度分析、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使用計多算機等現代科研手段快速獲取科研信息的能力和使用英語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
5.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本專業外文資料,并具有較強的外語寫作和交流能力。
6.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修養,有良好的科研團隊合作精神,能勝任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科研管理部門高層次的化學專業的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
7.身心健康,知識結構合理,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二)學術道德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在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中應當遵守以下學術道德規范:
1.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規章制度,以堅守學術道德為己任;
2.自覺維護知識產權,充分尊重他人的辛勤勞動、研究成果和學術貢獻;
3.堅持以“嚴肅、認真、誠實、守信”的精神進行科研活動,自覺維護學術事業的神圣性、純潔性與嚴肅性,主動維護科研集體的榮譽感。
4.恪守科學誠信,以負責任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科研成果,對學位論文和其它自主發表的科研成果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三、培養方式
本學科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主要采取課程學習、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主要為導師負責制。在二級學科專業建立以導師為主要責任人的碩士指導小組,充分發揮集體指導的優勢,由碩士生導師和指導小組共同負責碩士生的培養工作。
學院二級學科和碩士生導師指導小組在全面實施人才分層培養的理念下,鼓勵、支持跨學科、跨專業的培養,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和國內外同行學者或學術單位聯合培養的方式。
碩士生應以科學研究為主,重點培養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和進行創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要根據科研課題和拓寬培養口徑、擴大知識面的需要,學習必要的學位課程,包括跨門類、跨學科的學位課程。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嚴謹的科學作風。
四、學制及學習年限
實行彈性學制。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3年,最長學習年限5年。
五、研究方向
1.無機化學
2.分析化學
3.有機化學
4.物理化學
5.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六、學分要求
應修滿不少于35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5學分,公共選修課1學分,專業基礎課7學分,專業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20學分,其它培養環節2學分。
七、課程設置及教學計劃(具體見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本學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課程主要分三個模塊:必修課模塊(含公共必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選修課模塊(含專業選修課、榮譽課程、語言能力發展課程)、其它培養環節模塊(含學術實踐活動和專業實踐活動)。
八、學位(畢業)論文
(一)規范性要求
本學科碩士學位(畢業)論文形式應以研究論文為主,論文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論文題目:應當簡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論文的核心內容,如題名語意未盡,可加副標題。
2.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論文摘要重點概述論文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結論,語言力求精練、準確,要突出本論文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
3.前言或緒論:前言應對論文的背景及工作內容作簡要的說明,要求言簡意賅。
4.文獻綜述:是對本研究領域國內外研究現狀的評述和相關領域中已有研究成果的介紹。
5.正文部分:是學位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不同學科專業和不同的選題可有不同的寫作方式;可以是對一個研究問題的實驗方法的詳細描述、實驗結果的說明與討論等;也可以由基于研究目的、多篇已發表的系列論文組成。
6.結論:是學位論文最終和總體的結論,是整篇論文的歸宿。應精煉、準確、完整。著重闡述作者研究的創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領域中的意義,還可進一步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
7.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文或論著而引用的有關期刊論文和圖書資料等。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處,均應按論文中所引用的順序列于文末。所有文獻格式按照ACS期刊標準列出。
8.撰寫要求:本學科碩士論文一般用中文撰寫,論文寫作表達準確、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文字通順、格式規范、數據準確、圖表規范、結論可信。如特需用英文或其他文字撰寫,則論文題目、摘要等必須有中文譯注。學位論文工作時間一般應不少于一年。
(二)質量要求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而取得創新成果和具備研究能力通常是衡量學位論文質量的兩個重要指標。對于本學科碩士生學位論文,要求通過考察學位論文是否讓研究生受到全面系統的研究訓練,是否具備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來考察論文質量。
1.通過開題環節,對碩士生是否盡早確定研究領域、進入研究狀態、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等進行考察;重點突出對碩士研究生的論文選題與綜述能力、研究設計等能力的考察;
2.通過中期考核環節,對碩士生個人培養計劃(應修課程及學分、其他必修環節及學分等)的執行情況、研究生入學以來思想品德、學業水平、科研能力、社會實踐和身心健康等方面情況進行全面考核。
中期考核實行分流機制。中期考核通過者,可以正常進入研究生培養的下一階段。中期考核不及格者,由考核專家小組提議,本人申請,經導師和學科組負責人同意后,可在至少間隔3個月后申請一次中期考核補考。如中期考核補考仍不及格者,應終止其學業,予以退學處理。
3.通過預答辯環節,重點考查碩士生課程學習情況、開題報告、中期考核以及完成學位論文的邏輯性和規范性、工作量等。
預答辯結果為“通過”的申請人,在符合學校規定的其他條件后,向學院申請進行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預答辯結果為“按要求修改后通過”的申請人,根據預答辯專家組提出的意見,在半個月內完成修改,在符合學校規定的其他條件后,經導師再次簽字確認,向學院申請進行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預答辯結果為“不通過”的申請人,須在導師指導下修改至少半年,經導師簽字確認后,向學院提交修改說明,再次申請學位論文預答辯。
4.通過學術不端行為檢測,考察碩士生學位論文的寫作規范性和學術不端行為。
碩士學位論文檢測“去除引用文獻復制比”>20%且≤30%的,可在導師指導下修改后申請復檢,達到要求的可直接送審;復檢仍不能達到送審標準者,取消本次學位申請資格。
(三)科研能力和水平要求
1.研讀與所涉及的研究方向有關的主要經典著作和專業學術期刊上的有關文章,以及導師指定學習的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并能夠恰當分析學科前沿狀況。
2.在導師的指導下,能夠尋找或提出具有較重要學術意義和一定研究難度的課題。能夠正確確立自己的突破方向、研究路線和工作方法。
3.明確所研究課題的重難點,能夠實施和完成研究計劃。論證嚴密,研究結果可靠,并能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學術論文。學位(畢業)論文應是系統完整的,有一定的創新性結果。碩士生在論文工作期間應在導師指導下及時將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發表。研究生在論文答辯之前,其研究成果應作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當導師為第一作者時)至少提交SCIE或SCI或EI收錄科研成果1項(包括含有DOI號正式接受的科研論文);或提交C或D類科研成果(載體為增刊、專輯、論文集不予認可)或發明專利(公開號已出)1項。對于具有突出創新性、保密性或新開拓領域,由導師提出書面申請,并集中向學位分委員會報告(每年一次),經學位分委員會批準可不受此限制。留學生(碩士)申請碩士學位的基本科研條件不做硬性要求,按學校文件執行。
4.能夠圍繞一個主攻方向有計劃、分階段地完成研究工作。能夠完成導師布置的其他研究任務。能夠熟練地檢索、閱讀本專業的中、外文資料,能夠很好地分析、評價和利用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的中外文資料:在從事某項研究時(例如在完成學位論文時)不遺漏重要文獻。
5.充分熟悉和掌握學術規范,熟悉相關的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論文的寫作規范,不把自己的研究結果與他人的發現、觀點、數據、材料相混淆,尊重他人成果,實事求是地表達自己的研究成果。
6.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富于學術勇氣和學術敏感性,敢于向有重要意義的難題挑戰;具有較強的把握問題的能力,在研究中能夠做到問題集中、突出,主題明確、具體;學術興趣廣泛,善于學習、吸收并綜合各方面的知識;表達能力較強,能夠最終將自己獨立的發現與創造性總結出來,形成讓同行專家乃至更廣泛的范圍理解的研究成果。
(四)學位論文評審
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在答辯前聘請2位同行專家評閱論文,學院統一組織外單位專家進行盲審,評閱人對論文寫出詳細的學術評語,供論文答辯參考。論文答辯由本專業及相關專業方向的5-7位專家組成答辯委員會,然后由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和研究生學院對碩士學位答辯者進行審核把關后,上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經批準,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理學碩士學位。
兩位專家評審意見為“修改半年后答辯”者,在導師指導下修改半年后重新送審評閱。兩位專家評閱意見均為“不同意答辯”者,本次學位申請程序中止。評閱專家中有一位的評閱結論為“修改半年后答辯”或“不同意答辯”者,可另送一位專家復審。盲審論文復審須按照盲審要求進行。復審結論為“同意答辯”或“同意修改后答辯”者,視為評審通過;復審結論為“修改半年后答辯”或“不同意答辯”者,則在導師指導下修改至少半年后重新送審。
(五)學位論文答辯
經學院“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合格、專家評閱通過的碩士論文,進入答辯程序。論文答辯工作由學院統一安排,各二級學科點負責。根據學科、專業、申請人論文主題,組建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應由5 名或7 名委員組成,碩士論文答辯委員會至少要有1名外單位專家。碩士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應具備本學科(專業)或學位類別(領域)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以下簡稱:碩導資格),或本學科(專業)或學位類別(領域)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答辯委員會設主席1 名,主持答辯程序。答辯委員會設秘書1 名,負責答辯具體安排。答辯委員會應履行下列職責:
1.審閱碩士論文,商定評價論文標準。
2.評定碩士論文,提出學術評語和答辯意見。
3.通過無記名投票,做出授予碩士學位、延期再答辯、不授予碩士學位的建議。
附件:化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附件:
化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課程 類別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開課 學期 |
周 學時 |
總學 時數 |
學 分 |
任課 教師 |
考核 方式 |
||
必 修 課 |
公 共 必 修 課 |
M0051001 | 中國特色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一 | 2 | 36 | 2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
M0050003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一 | 1 | 18 | 1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
M0101222 | 第一外國語 | 一、二 | 4 | 72 | 2 | 外國語學院 | 考試 | |||
專 業 基 礎 課 |
M0182020 | 有機波譜分析 | 一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試 | ||
M0182021 | 材料分析與表征 | 二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試 | |||
M0182022 | 化學實驗室安全 | 一 | 3 | 54 | 3 | 導師組 | 考試 | |||
專 業 必修課 |
無機化學 | M0183033 | 高等無機與超分子化學 | 二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查 | |
分析化學 | M0183034 | 現代儀器分析 | 一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查 | ||
有機化學 | M0183035 | 有機合成化學 | 一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查 | ||
物理化學 | M0183036 | 材料設計與制備 | 一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查 |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M0183037 | 聚合物表征與技術 | 二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查 | ||
選 修 課 |
專業 選修 課 |
M0184058 | 配位化學與晶體解析 | 一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查 | |
M0184059 | 生物電化學及化學測量 | 二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查 | |||
M0184060 | 高等有機化學 | 二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查 | |||
M0184061 | 光電化學與能源材料 | 二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查 | |||
M0184062 | 高分子化學與功能 | 一 | 4 | 72 | 4 | 導師組 | 考查 | |||
公共 選修 課 |
MOOO7OOO | 語言能力提升課程 | 二 | 2 | 36 | 1 |
外國語學院 文學院 |
考查 | ||
M0006000 | 榮譽課程 | 一、二 | 1 | 18 | 1 | 研究生院 | 考查 | |||
其他 培養 環節 |
參加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至少10次),并至少做1次學術報告 (1學分) | |||||||||
教學及社會實踐活動(按照《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教學及社會實踐管理辦法(試行)》執行)(1學分) | ||||||||||
總學分 | 不低于35學分 |
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學科介紹
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學工程與工藝學科是1994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師資調整、重組后成立的。現有專職教師16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講師1人,助教1人,高級實驗師1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人員為11名、在讀博士2名《化學工程》教學團隊是校級教學團隊。承擔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專業課程、化學專業化工基礎課程和全校其它專業化工類課程的教學任務,開設的課程主要有:《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化工工藝學》、《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化工機械基礎》、《化工儀表及自動化》、《化工制圖及AUTO CAD》、《化工設計》、《化工熱力學》、《分離工程》、《化學化工專業英語》、《化工基礎》等二十余門理論課,以及《化工原理實驗》、《化學反應工程實驗》等五門實驗課。其中《化工原理》、《化工基礎》為省級精品課程,《工程圖學》、《化工儀表及自動化》為校級精品課程。目前有一級化學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包含有應用化學、工業催化、化學工程和生物技術碩士學位授予點;有應用化學(工科)、工業催化(工科)和化學工程(工科)三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予點和化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工程碩士)。近年來主持和完成省部級項目10多項,并獲各種教學科研獎勵近10項。除進行基礎理論研究外,還注重應用開發,完成了金川公司化工廠“雙鈉”工藝設計工作,并投入規模化生產;完成金川公司第三冶煉廠“酸浸出法生產硫酸銅”新工藝的中試實驗和工業化實驗工作;完成金川公司第二冶煉廠氧化鈷生產新工藝的中試實驗和工業化實驗工作;與甘肅雪晶生化公司合作進行“新型固體酸催化檸檬酸酯系列產品的開發研究和工業化”(屬甘肅省星火項目)的相關工作;承擔永昌培霖公司無水氫氟酸和氟化鉀生產全部工藝設計等工作。 (2015年4月更新)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學科介紹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學科1995年、1998年連續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F有1個博士點、2個碩士點;有功能高分子、有機合成與催化、天然高分子3個穩定的研究方向?,F有教師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有一級學科理事1人,國家級突出中青年專家1人、省部級4人,國家核心學術刊物編委2人。近三年來,承擔科研項目30多項,獲科研經費300多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1項,其他省部級項目10項。獲廳局級以上獎勵10項,發表論文250多篇,其中SCI、EI、ISTP論文100多篇,在德國《應用化學》發表的1篇論文影響因子達8.45。在研的科技部項目“高分子固沙種草劑” 和“高速公路改性瀝青”2個項目正在中試,力爭實現產業化。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物理化學學科介紹
物理化學學科是甘肅省省級重點學科,先后于2000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有教師14人,其中教授及博士生導師4人,副教授及碩士生導師9人,講師1人。經過多年的凝聚、融合與發展,現已形成一支優秀的教學和科研團隊,在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和科學創新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教學工作方面,已為本科生開設的專業課程有《物理化學》、《理化測試》、《結構化學》和《化工熱力學》,其中《物理化學》是甘肅省精品課程;為本科生開設的選修課和研究生學位課有《量子化學》、《催化原理》、《化學動力學》、《物理化學前沿》、《電化學理論與應用》、《膠體與表面科學》、《計算機與化學研究》和《高等物理化學》;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茖W研究方面,已形成電化學相關能源材料、量子化學計算、生物傳感與納米材料電化學、納/微米結構半導體(無機及有機-無機)材料、新能源光電催化材料、綠色催化與選擇氧化及碳氫鍵活化等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承擔科研項目26項,其中國家級15項,省部級11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1項、三等獎7項,獲高校科技進步三等3項、甘肅省高??萍歼M步一、二等獎15項;在Proc. Nat. Acad. Sci. USA, Green Chemistry,J. Mater. Chem.,Chem. Commun.,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J. Phys. Chem. C,J Phys Chem A,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Electrochem. Commun., Electrochim. Acta,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 RSC Adv.,中國科學(化學),科學通報; 化學學報; 化工學報,物理化學學報和無機化學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400余篇,其中高被引用論文2篇。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有機化學學科介紹
有機化學學科現有教師1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12人。教師全部具有碩士學位,18人具有博士學位。主要承擔本科生的《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生物化學》、《化學基礎實驗》、《有機物制備》、《化學信息學》等專業核心和必修課程及理論提高選修課程,其中《有機化學》為省級精品課程。本學科十分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曾多次獲得過省級教學成果獎勵。本專業1987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獲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博士學位授予權。研究方向為功能高分子、樹狀高分子及固相合成、環境友好高分子、金屬有機化學、精細有機合成和天然有機化學。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分析化學學科介紹
分析化學學科上世紀70年代初由白光弼教授創建,80年代中期實現了其跨越式發展,高錦章教授和康敬萬教授成為第二批學科帶頭人,90年代中期陳慧教授、楊武教授、盧小泉教授和杜新貞教授成長為新的學科帶頭人,進一步拓展了研究領域。目前,隨著更多高層次人才的加盟,研究方向得到了均衡發展,為分析化學學科的發展奠定了良好了基礎。分析化學學科198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和1998年連續被評為甘肅省級重點學科。現有教師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講師1人。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個人,1人為教育部“長江學者”,2人為甘肅省高??缡兰o學科帶頭人,入選甘肅省“333”跨世紀人才工程一、二層次,1人獲得中國化學會全國青年化學獎,1人獲得甘肅省青年科技創新十大杰出獎,1人獲得教育部第四屆高校青年教師獎,3人獲得甘肅省杰出青年基金。楊武教授為《光譜學與光譜分析》編委,盧小泉教授為《分析化學》和《分析試驗室》等雜志編委。研究方向包括納米材料及分析化學中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環境化學及環境分析化學、納米及生物電化學和化學計量學與化學信息學。已培養碩士研究生400余名。發表科研論文1500余篇,其中SCI檢索300余篇,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斗治龌瘜W》教學團隊是校級教學團隊。
在分析化學科研團隊的基礎上,進一步吸納相關學科科研骨干,以盧小泉教授學科帶頭人于2010年正式組建了甘肅省生物電化學與環境分析重點實驗室,2012年獲得了甘肅省創新群體計劃的支持,2012年度該團隊也被評為教育部創新團隊。
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系的介紹
化學系為化學化工學院下設的教學、科研單位之一。化學系現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4個教學研究組。全系教職工69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7人、講師8人;具有博士學位44人,回國博士后13人,博士生導師19人。全國勞動模范1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優秀回國人員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人,甘肅省“333”人才工程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7人,甘肅省特聘科技專家1人,蘭州市科技功臣1人。化學系現有化學一級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碩士學位授予權,涵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高分子化學與物理5個二級學科,獲批設立有博士后流動站。化學一級學科為省級和校級重點學科,化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基礎化學實驗中心為省級示范中心。獲準設立有“生態環境相關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和“甘肅省生物電化學與環境分析重點實驗室”,并與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聯合成立了“西部資源應用研究院”。
化學系全體教師經過多年的積累,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充滿活力、團結奮進和勇于創新的教學、科研隊伍。全系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人才為中心,近幾年來為西部地區中等教育輸送了大批合格的師資人才,還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碩士和博士畢業生,他們已成為高校的骨干教師和科研單位的學術帶頭人?;瘜W與化工學院教師還承擔了本校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專業及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科學教育和制藥工程專業的《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儀器分析》、《化工原理》及相關學科的實驗課程。為提高文科學生的科學素養,化學系開設有“消費者化學”、“化學與社會”、“環境保護與環境教育”、“網絡信息資源檢索與利用”等全??缦颠x修課程。
無機化學教學研究組
現有教師10人,承擔本科生《無機化學》、《化學基礎實驗I、II》、《無機物制備》、《無機及分析化學》等專業核心和必修課程及理論提高選修課程的教學工作。獲準設立《無機化學》校級教學團隊,《無機化學》為校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和省級精品課程。教學組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進行了長期的摸索與探討,曾獲得過教育部教學成果獎勵和校級及教育廳級教學成果獎勵。本專業200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7年獲博士授予權,現有博士生導師4人。無機化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功能化合物的合成與開發應用、配位化學、生物無機化學、功能樹狀配合物及納米材料等。
分析化學教學研究組
現有教師13人,承擔本科生《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理化測試I、II》、《化學化工專業英語》等專業核心和必修課程及理論提高選修課程的教學工作。教學組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曾獲得過多次省級教學成果獎勵?!斗治龌瘜W》、《儀器分析》為省級精品課程;獲批成立《分析化學》校級教學團隊。本專業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有博士生導師4人。主要研究方向為納米材料及分析化學中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現代電分析化學及納米電化學、環境化學、分離科學與納米生物分析技術等。
有機化學教學研究組(包括部分高分子重點實驗室)
現有教師15人,常年承擔本科生的《有機化學》、《有機合成》、《生物化學》、《化學基礎實驗I、II》、《有機物制備》、《化學信息學》等專業核心和必修課程及理論提高選修課程的教學工作。教學組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曾多次獲得過省級教學成果獎勵。《有機合成》、《化學信息學》為省級精品課程,《有機化學》為校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本專業1987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獲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有機化學獲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有博士生導師7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功能高分子、樹狀高分子及固相合成、環境友好高分子、金屬有機化學、精細有機合成和天然有機化學等。
物理化學教學研究組
現有教師13人,常年承擔本科生《物理化學》、《結構化學》、《化工熱力學》、《理化測試I、II》等專業核心和必修課程及理論提高選修課程的教學工作。其中《物理化學》為省級精品課程和校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教學組在標準化考試方面進行了獨到的研究,曾獲得過教育廳級和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本專業200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7年獲博士授予權,現有博導3人。主要研究方向為材料結構化學、新能源材料物理化學、化學動力學、納米半導體材料與光催化等。
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工系的介紹
化工系隸屬于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現有專職教師17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講師7人、高級實驗師1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人員為12名,博士生導師2名?;は迪略O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1984年開始招收該學科專科生,1994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師資調整、重組后,1995年首批招收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本科生。經多年建設,本學科現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碩士學位授予點(含5個二級碩士點:應用化學、工業催化、化學工程、化學工藝和生物化工)以及化學工程專業學位授予點。擁有西部一流的教學實驗室,可滿足相關教學及科研的基本要求。開設門類齊全的專業基礎課、主干課和選修課,擁有省級精品課程(化工原理、化工基礎)、校級精品課程(工程圖學、化工儀表及自動化)。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總體建設目標是:以時代和社會對化工人才的需求為指針,以專業人才培養為中心,不斷更新教育思想理念,將本專業學生培養成為不僅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而且具有創新精神、現代工程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已畢業的學生主要就職于省內外科研院所、大型國有企業和高等院校,其中很多人已成為單位的骨干,為我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該學科主要開設的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普通物理、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化工工藝學、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化工儀表及自動化、化工機械基礎、化工制圖等。
在科學研究上,除進行基礎理論研究外,化工系老師還注重應用開發,完成了金川公司化工廠“雙鈉”工藝設計工作,并投入規模化生產;完成金川公司第三冶煉廠“酸浸出法生產硫酸銅”新工藝的中試實驗和工業化實驗工作;完成金川公司第二冶煉廠氧化鈷生產新工藝的中試實驗和工業化實驗工作;與甘肅雪晶生化公司合作進行“新型固體酸催化檸檬酸酯系列產品的開發研究和工業化”(屬甘肅省星火項目)的相關工作;承擔永昌培霖公司無水氫氟酸和氟化鉀生產全部工藝設計等工作。
添加西北師范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北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北師范大學報錄比、西北師范大學考研群、西北師范大學學姐、西北師范大學考研真題、西北師范大學專業目錄、西北師范大學排名、西北師范大學保研、西北師范大學公眾號、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北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