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學醫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三峽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三峽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三峽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三峽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三峽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三峽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三峽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三峽大學考研難嗎]
[三峽大學研究生院]
[三峽大學考研群]
[三峽大學研究生學費]
[三峽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三峽大學醫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醫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三峽大學醫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三峽大學醫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三峽大學醫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三峽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三峽大學基礎醫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專業代碼:100100)一、培養目標
本學科培養基礎醫學領域高級專門人才,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研究生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和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自覺遵守科研誠信與學術道德,強化學術規范訓練,加強職業倫理教育,提升學術道德涵養。必須:1. 掌握基礎醫學理論知識和技能,比較系統地掌握基礎醫學領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相關學科基本理論知識;
2. 掌握從事基礎醫學科研的基本原則、規范和方法,了解相關學科的發展趨勢和前沿動態,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3. 具有從事醫學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工作能力;
4. 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英文資料,能熟練利用檢索工具獲取醫學相關科技信息。
二、學制及學習年限
本專業學制 3 年,全日制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 4 年,非全日制最長學習年限為5 年。課程學習時間不少于 1 年,學位論文工作時間不少于 1 年。三、研究方向
1.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本方向堅持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相結合,圍繞本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開展研究。在器官纖維化與藥物靶向遞送、骨損傷與修復、缺血所致心血管結構重構及功能改變、miRNA 等小分子參與心血管重構中的作用及機制等領域形成研究特色。
2. 人體生理與病理生理學
本方向圍繞健康與疾病狀況下人體機能代謝、細胞結構與功能、生物分子結構與功能改變的特點、規律和機制開展研究。在腦血管病、神經再生與修復、衰老、神經疼痛、藥物成癮等領域形成研究特色。
3. 病原生物學
本方向圍繞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病原微生物,開展重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揭示疾病傳播規律;研究病原體的功能基因及其與宿主相互作用規律,揭示宿主抗感染的細胞和分子機制;研發新的抗多重耐藥菌感染藥物與防治技術。在結核病和 MRSA 為代表的重要人獸共患病的動物模型與發病機制領域形成研究特色。
4. 病理學
本方向圍繞腫瘤的病理基礎和臨床診治,從腫瘤分子病理、靶向治療和微環境調控等領域展開研究。在肺癌、乳腺癌、宮頸癌、肝癌等常見腫瘤及炎癥性腸病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及與藥物干預等領域形成研究特色。
5. 免疫學
本方向圍繞惡性腫瘤的免疫逃逸機制和免疫治療,免疫器官組織和細胞的發育分化開展基礎研究。在鈣網蛋白、AZIn-1 與腫瘤細胞免疫原性死亡發生的相關機制,細胞膜穿透肽靶向遞送生物大分子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干細胞與免疫細胞的發育及分化,蛋白或小分子藥物促進免疫器官及細胞的再生等領域形成研究特色。
6. 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本方向圍繞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與調節以及遺傳信息傳遞的分子基礎與調控規律開展研究。重點在多胺代謝關鍵酶基因調控對腫瘤細胞增殖、分化的影響及機制,惡性腫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發生的分子機制,應用生物信息學和計算機生物學設計、篩選作用于特定靶點的藥物分子,細胞衰老的信號通路在炎癥反應及腫瘤發生發展的作用及機制等相關領域開展研究。
7. 基礎藥理及分子藥理學
本方向通過將傳統藥理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組學技術相結合,重點研究三峽區域特色中草藥如資木瓜、竹節參和珠子參在防治關節炎、肝纖維化、心肌缺血、腫瘤等疾病中的作用,并從分子水平和基因表達的角度去闡釋藥物的作用機制。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基礎醫學學術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分為五大類: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學科專業課、公共選修課,以及補修課程。研究生應修總學分不少于 30 學分,其中課程學分不少于 25 學分,實踐環節不少于 5 學分。課程學分中公共基礎課 7 學分,學科基礎課 6~12 學分,學科專業課 6~12 學分,公共選修課 2 學分,實踐環節 5 學分。
課程設置一覽表
課程模塊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考核 方式 |
修課 要求 |
開課 學期 |
備注 |
公共基礎課 |
0900000001X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 踐研究 |
32 |
2 |
考試 |
必修 |
1 |
|
0900000002X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 16 | 1 | 考試 | 必修 | 1 |
二選一 |
|
0900000003X | 自然辯證法 | 16 | 1 | 考試 | 必修 | 1 | ||
1400000001X | 第一外國語(英語) | 64 | 4 | 考試 | 必修 | 2 | ||
學科基礎課 |
0710010001X | 現代免疫學基礎及進展 | 48 | 3 | 考試 | 選修 | 1 | |
0710010002X | 醫學統計學 | 56 | 3.5 | 考試 | 必修 | 2 | ||
0710010003X | 臨床藥理學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10004X | 循證醫學 | 24 | 1.5 | 考試 | 選修 | 1 | ||
0710010005X | 高級病理生理學 | 32 | 2 | 考試 | 選修 | 2 | ||
0710010006X | 分子病理學 | 48 | 3 | 考試 | 選修 | 1 | ||
0710010007X | 現代病原生物學 | 48 | 3 | 考試 | 選修 | 1 | ||
0710010008X | 現代組織學與胚胎學 | 32 | 2 | 考試 | 選修 | 2 | ||
0710010009X | 臨床局部解剖學 | 32 | 2 | 考試 | 選修 | 1 | ||
0710010010X | 高級生理學 | 32 | 2 | 考試 | 選修 | 2 | ||
0710010011X | 醫學專業英語 | 40 | 2.5 | 考試 | 必修 | 2 | ||
0710010012X | 醫學科研設計及科研方法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10013X | 基因工程技術 | 48 | 3 | 考查 | 選修 | 2 | ||
學科專業課 |
0710010014X | 現代分子生物學 | 48 | 3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010015X | 腫瘤免疫學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10016X | 免疫學實驗技術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10017X | 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10018X | 醫學科技論文寫作與評價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010019X | 基因調控與信號轉導 | 48 | 3 | 考查 | 選修 | 1 |
課程模塊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考核 方式 |
修課 要求 |
開課 學期 |
備注 |
0710010020X | 離子通道與膜片鉗實驗技術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10021X | 醫學信息檢索與利用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010022X | 醫學實驗動物學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10023X | 形態學實驗技術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公共選修課 |
研究生院統一公布 |
|||||||
實踐環節 |
0710010024X | 科研實踐及學位論文 | 48 | 3 | 必修 | 3 | ||
0710010025X | 學術交流 | 16 | 1 | 必修 | 3 | |||
0000000020X |
教學實踐 | 16 | 1 | 選修 | 3 |
四選一 |
||
社會實踐 | 16 | 1 | 選修 | 3 | ||||
助管和學生輔導員 | 16 | 1 | 選修 | 1~3 | ||||
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 | 16 | 1 | 選修 | 5 | ||||
補修課 |
0710010027X | 病理生理學 | 40 | 選修 | 1 |
跨學科或以同等學歷考入的研究生需補修且不計 學分 |
||
0710010028X | 病理學 | 104 | 選修 | 2 | ||||
0710010029X | 人體生理學 | 72 | 選修 | 1 | ||||
0710010030X | 醫用生物化學 | 104 | 選修 | 1 | ||||
0710010031X | 免疫學 | 56 | 選修 | 1 | ||||
0710010032X |
藥理學 |
64 |
選修 |
1 |
五、實踐環節
實踐環節包括科研實踐及學位論文、學術交流、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助管助教、學科競賽及創新創業(科研實踐、學術交流為必選環節),具體要求如下:
1. 科研實踐及學位論文
就讀期間參與導師的研究課題,在導師指導下進行文獻閱讀、科學實驗、社會調研、實地調查等研究工作;撰寫文獻綜述報告、研究論文、學位論文等。鼓勵用英文匯報討論和撰寫論文,計3分。2. 學術交流
研究生就讀期間,每學期必需至少參加2次的學術報告,每學年在校內外公開做學術報告1次以上,計1學分。3. 教學實踐
研究生就讀期間,根據需要參加教學實踐活動,課堂教學實踐的時間不少于1個月,其中承擔課堂教學任務控制在2~4學時。授課前研究生要跟班聽課2周,聽課期間要求認真做好記錄、答疑、批改作業等輔導工作,上課時指導教師親自聽課并做具體指導和評價工作。教學實踐結束,碩士生填寫教學實踐考核表,計1學分。4. 社會實踐
研究生就讀期間,可根據學習、科研和工作需要參加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 動,撰寫社會實踐報告,填寫社會實踐 考核表,由導師評定成績,考察合格計1學分。5. 助管和學生輔導員
研究生就讀期間承擔學校職能部門、各學院管理部門的輔助管理、實驗室管理、學生咨詢服務等工作,不少于6個月,計1學分。6. 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
研究生參加適合自己的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活動,計1學分。六、培養方式研究生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也可實行以導師為主的指導小組負責制,充分發揮集體指導和團隊培養的優勢,有利于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導師(組)負責研究生日常管理、學風和學術道德教育、制訂和調整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組織安排開題、指導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等。在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導師
(組)的指導作用,而且要特別注重碩士生自學、獨立工作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1.堅持科教結合,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研究生培養,重視課題研究、專題研
討、學術報告等學術訓練環節,加強研究生的系統科研訓練。
2.積極搭建研究生培養國際、國內合作平臺,努力推動聯合培養、學分互認、海外實習、短期交流等研究生培養國際化進程,鼓勵并創造條件資助碩士生赴國內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訪學、研修。
三峽大學醫學院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三峽大學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105500)
我校的藥學一級學科碩士專業學位點是為了適應湖北省醫藥行業對藥學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藥學人才培養體系,創新藥學人才培養模式,提高藥學人才培養質量,在原藥理學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點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研究生教育為重點,構建了教育層次清晰、教育結構合理的藥學教育體系,是湖北省培養藥學專業高級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設有8個與藥學碩士專業學位點有關的本科專業,擁有4個一級學術型碩士授予權和1個一級專業型碩士授予權。
主要針對全國、尤其是湖北省醫藥行業對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需求,培養具有良好藥學基礎知識背景,具有運用專業知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能勝任藥品生產、質量評價與控制、新藥研發、藥品注冊、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臨床及社會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等社會服務工作;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科學基礎厚實、應用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復合型、創新型藥學研究生高級專門人才。
(2) 掌握系統的藥學專門知識與技能,能夠運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105500)
一、專業簡介
藥學碩士專業學位旨在根據醫藥職業領域的需要,培養掌握藥學及相關學科專業知識,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能夠創造性地在藥物技術轉化、臨床使用、監管與生產流通等應用領域從事實際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我校的藥學一級學科碩士專業學位點是為了適應湖北省醫藥行業對藥學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藥學人才培養體系,創新藥學人才培養模式,提高藥學人才培養質量,在原藥理學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點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研究生教育為重點,構建了教育層次清晰、教育結構合理的藥學教育體系,是湖北省培養藥學專業高級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設有8個與藥學碩士專業學位點有關的本科專業,擁有4個一級學術型碩士授予權和1個一級專業型碩士授予權。
二、培養目標
1. 人才定位主要針對全國、尤其是湖北省醫藥行業對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需求,培養具有良好藥學基礎知識背景,具有運用專業知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能勝任藥品生產、質量評價與控制、新藥研發、藥品注冊、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臨床及社會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等社會服務工作;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科學基礎厚實、應用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復合型、創新型藥學研究生高級專門人才。
2. 知識要求
(1) 具備全面、系統、扎實的藥學學科理論基礎;(2) 掌握系統的藥學專門知識與技能,能夠運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3) 掌握本學科及研究方向的國內外學術發展動態。
3. 能力要求
(1) 具有能運用所掌握藥學及相關學科理論、知識和方法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和解決醫藥行業領域中實際問題的能力;(2) 熟悉國家藥品衛生方針、政策、法規,業務實踐操作能力強;
(3) 具有較強的實踐分析和思維能力,能獨立處理本學科領域內的常見問題, 能對下級進行業務指導;
(4) 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能閱讀專業外語文獻,并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
4. 素質要求
(1) 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2) 具有自我完善、獨立思考和從事專業工作能力,具備相應的綜合素質、文化修養、創新意識和初步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3) 能夠應用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對信息進行處理和管理,自覺開展醫藥學科研工作;
(4) 根據社會和工作的需要持續更新知識和終身學習。三、學制及學習年限
全日制脫產攻讀藥學碩士專業學位,學制3年。其中第1~2學期為課程學習階段,其后為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階段。課程學習結束后必須進入藥品生產、經營、流通企業,中藥材基地,醫院及校內外實驗平臺,政府部門(中醫藥管理、藥監 局、發改委、知識產權局等)等實踐基地進行專業實踐,專業實踐時間可根據相關單位情況靈活安排,但不少于12個月。
在規定期限內不能完成學業者,可以申請延長學習年限1年,延長學習應按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四、學分要求
課程由公共基礎課、通識理論知識、專業課、公共選修課、實踐環節五部分構成。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總學分不得低于29學分,其中公共基礎課需修滿6學分, 通識理論知識需修滿8學分,專業課需修學分不得少于6學分,公共選修課需修學分不得少于1學分、實踐環節需修學分不得少于8學分。學分的計算按照每16學時1學分計。
五、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在強化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主要體現其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特點,且有實踐內容教學的課程在60%以上,開設案例教學的課程在40%以上。課程包括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等課程教育及專業實踐,分為藥物質量控制、藥物合成工藝開發、藥物有效性與安全性評價、臨床藥學四個方向。
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通識理論知識、專業課、公共選修課、實踐環節五大課程模塊,補修課適用于以同等學力或跨學科專業錄取的研究生。總學分不少于29學分。
課程設置一覽表
課程模塊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考核方式 | 修課要求 | 開課學期 |
備注 |
|
公共基礎課 (6學分) |
0900000001Z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2 | 2 | 考試 | 必修 | 1 | ||
0900000002Z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 16 | 1 | 考試 | 必修 | 1 |
二選一 |
||
0900000003Z | 自然辯證法 | 16 | 1 | 考試 | 必修 | 1 | |||
1400000001Z | 第一外國語(英語) | 48 | 3 | 考試 | 必修 | 1 | |||
通識理論知識 (8學分) |
0710550001Z | 藥事法規與實務 | 32 | 2 | 考試 | 必修 | 1 | ||
0710550002Z | 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 | 32 | 2 | 考試 | 必修 | 1 | |||
0710550003Z | 醫學統計學 | 32 | 2 | 考試 | 必修 | 2 | |||
0710550004Z | 高等藥劑學 | 32 | 2 | 考試 | 必修 | 1 | |||
專業課 (6-9 學分) |
專業方向:藥物質量控制 | 0710550005Z | 藥品質量控制 | 32 | 2 | 考查 | 必修 | 2 | |
0710550006Z | 藥學綜合實驗技術 | 64 | 4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550007Z |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專業方向:藥物合成工藝開發 |
0710550008Z | 藥物合成原理及案例分析 | 32 | 2 | 考查 | 必修 | 2 | ||
0710550009Z | 藥物合成工藝及路線優化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550010Z | 計算化學與藥物分子設計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專業方向:藥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 | 0710550011Z | 藥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 | 48 | 3 | 考查 | 必修 | 2 | ||
0710550006Z | 藥學綜合實驗技術 | 64 | 4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550012Z |
醫學實驗動物學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專業方向:臨床藥學 | 0710550013Z | 臨床藥理學 | 32 | 2 | 考查 | 必修 | 2 | ||
0710550006Z | 藥學綜合實驗技術 | 64 | 4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550014Z | 體內藥物分析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公共選修課 (1-2學分) |
研究生院統一公布 |
||||||||
實踐環節 (8-10學分) |
0710550015Z | 專業實踐 | 6 | 必修 | |||||
0710550016Z | 學術交流 | 1 | 必修 | ||||||
0710550017Z | 教學實踐 | 1 | 選修 |
三選一 |
|||||
0710550018Z | 社會實踐 | 1 | 選修 | ||||||
0710550019Z | 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 | 1 | 選修 | ||||||
補修課 |
0710550020Z | 有機化學 | 2 | 選修 |
跨學科或以同等學歷考入的研究生需補修且不計學分 |
||||
0710550021Z | 藥物化學 | 1 | 選修 | ||||||
0710550022Z | 藥物分析學 | 2 | 選修 | ||||||
0710550023Z | 藥理學 | 2 | 選修 | ||||||
0710550024Z | 天然藥物化學 | 2 | 選修 | ||||||
0710550025Z | 藥劑學 | 2 | 選修 |
六、實踐環節
實踐環節包括專業實踐、學術交流、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實踐環節總共不少于8學分,其中專業實踐6學分。1. 專業實踐
根據研究方向,研究生在醫藥行業相關單位進行專業實踐;或參與校內教師承擔的與企業合作的橫向課題進行專業實踐。專業實踐時間不少于12個月,安排在第3~6學期。專業實踐可以是連續性的實踐,也可以根據導師的培養要求進行間斷性的實踐。專業實踐應有指導老師簽名的每個實踐階段的實踐小結和成績評定,以及專業實踐結束后有校內、校外導師共同簽名的專業實踐總結報告和總體成績評定。專業實踐總結報告不少于3000字。專業實踐考核通過計6學分。
(1) 實踐內容
① 藥物質量控制方向(完成2~3項)Ø 掌握藥物的鑒別試驗與鑒別方法,了解藥物鑒別試驗的條件;
Ø 掌握藥物純度的概念,掌握一般雜質檢查和特殊雜質檢查方法以及雜質譜的要求;
Ø 掌握藥物定量分析方法的特點以及藥品分析方法的驗證;
Ø 掌握從藥物的結構出發,運用化學、物理化學以及其它技術方法進行質量分析的方法;
Ø 掌握化學藥物制劑分析的特點與基本方法,了解復方制劑分析的特點;
Ø 掌握藥典的基本組成與正確使用以及中國藥典的進展;
Ø 掌握藥品質量標準制訂的基本原則、內容與方法。
Ø 掌握藥品質量藥物現代色譜法(如手性藥物的液相色譜分析,近紅外分光光度法、質譜法、液相色譜-質譜等)及其應用。
② 藥物合成工藝開發方向(完成2~3項)
Ø 掌握常用代表藥物的名稱、結構類型、作用機制、理化性質、代謝特點及重要藥物的構效關系和合成工藝路線。Ø 掌握藥物在貯存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化學變化及其化學結構和穩定性之間的關系,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Ø 掌握 5 種以上藥物合成反應的基本條件和應用范圍。
Ø 熟悉近年來上市新藥的名稱、化學結構、用途及合成工藝。
Ø 了解影響藥效的一些結構因素,藥物化學結構修飾的目的和方法,新藥開發的途徑和方向。
Ø 了解有機合成的新反應、新試劑和新方法的發展,掌握某些新反應,新試劑
和新方法在藥物合成中的應用。
Ø 能夠解決實際藥物合成生產工藝遇到的問題,如合成路線冗長,產率低,操作繁瑣,成本高及安全生產危害因素等。
Ø 熟悉《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及合成工藝的小試、中試、規模化生產流程中的注意事項。
③ 藥物有效性與安全性評價方向(完成2~3項)
Ø 掌握毒性病理學技術,毒性生物標志物、高通量和高內涵篩選技術,清醒動物遙測技術,毒理組學技術,計算毒理學技術等 6 個藥物安全性常用技術。Ø 掌握藥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程序與步驟。
Ø 掌握新藥主要的藥效學研究方法,熟悉新藥的研究和開發過程。
Ø 掌握毒性測試的策略的具體設計步驟,并熟悉藥物光安全性、藥物過敏反應、免疫毒性、生殖發育毒性、遺傳毒性、致癌性及線粒體毒性方面的評價。
④ 臨床藥學方向(完成2~3項)
Ø 掌握藥物臨床應用情況。Ø 掌握與患者和醫生的溝通技巧,參與醫生查房和會診及患者的病案討論,對藥物治療提出建議。
Ø 掌握至少十種疾病癥狀評定量表的正確使用與分析方法,準確判斷臨床藥效評價資料的科學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具備新藥臨床評價和藥品再評價的能力。
Ø 掌握藥動學參數如峰濃度和達峰時間、曲線下面積、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表觀分布容積、消除速率常數、半衰期和清除率等的獲取方法,準確解釋其科學意義,能對臨床用藥的靶濃度、維持量、負荷量做出準確判斷與解釋,具備設計個體化給藥方案的能力以及開展臨床用藥物水平與合理性監測的能力。
Ø 開展大規模用藥人群的藥物流行病學研究,分析人群中藥物利用情況和藥物效應分布,科學總結藥物治療的原則,尤其是特殊人群(老年、嬰幼兒、妊
娠期與哺乳期婦女)以及肝、腎功能不全者的安全用藥。
Ø 掌握描述性研究、回顧性研究、隊列研究與實驗性研究的方法,具備為醫療單位、預防保健部門、藥政管理部門及社會大眾提供有關人群中藥物利用及藥品安全性、有效性信息的能力。
(2) 實踐部門
①藥品生產、經營、流通企業。②醫院臨床藥學部。
③醫藥公司:注冊部、辦公室、政策研究室。
④校內外實踐教學平臺。
⑤政府部門:中醫藥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檢驗所、發改委、知識產權局等。
2. 學術交流
研究生就讀期間,必須參加1~2次的學術報告會,并在校內外公開做學術報告1 次以上,鼓勵導師支持研究生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計1學分。3. 教學實踐
研究生就讀期間,根據需要參加教學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的內容可以是承擔課堂教學任務、或者協助教師輔導答疑、批改作業、實驗課輔導、指導本科生的畢業論文等。承擔課堂教學任務應控制在2~4學時,必須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授課前研究生要跟班聽課2周,聽課期間要認真做好記錄、答疑、批改作業等輔導工作,上課時指導教師要親自聽課并做具體指導和評價工作。教學實踐結束,學生填寫教學實踐考核表,由教學實踐指導教師填寫評語及成績評定,成績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合格和優秀計1學分。4. 社會實踐
學生可根據學習和工作需要參加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撰寫社會實踐報 告,填寫社會實踐考核表,由導師評定成績,成績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合格和優秀計1學分。5. 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
創新創業大賽以及各類學科競賽是培養研究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鼓勵研究生參加適合自己的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活動,計1學分。七、培養方式
遵照理論聯系實踐、實踐育人的基本原則,采取三峽大學和實踐部門聯合培養的“雙導師”培養模式。校內導師由我校藥學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生導師擔任,校外導師由實踐部門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或者具有博士學位的相關專業的人員擔任,在學生入校后即確定“雙導師”以便合作培養。校內導師負責指導研究生課程學習和培養全過程協調,實踐部門導師負責指導研究生實踐活動。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應根據培養方案的要求以及每個研究生的具體情況,制訂培養計劃,定期檢查實施情況。
八、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在第4學期進行,中期考核程序和要求遵照三峽大學相關文件規定執行。主要檢查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的執行情況,全面考核研究生入學以來思想政治表現及日常操行情況;應修課程及學分、其他必修環節及學分的完成情況;實踐環節工作情況;學位論文開展情況等。九、學位論文1.論文選題
藥學專業碩士學位的論文工作,應結合醫藥產業的實際需要進行選題,突出課題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藥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應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 論文形式為質量較高的調研報告、研究設計方案、問題解決方案、技術提升報告或者其它相關科學研究論文等。
(2) 選題應緊密結合醫藥產業的實際,深入基層現場,對某些亟待解決的藥品生產、銷售、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制訂、設計調查方案,收集資料,在現場實踐的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
(3) 論文應反映作者運用所掌握知識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藥品生產、銷售、使用等實際問題的能力,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改進方法,論文結果應對醫藥產業實際工作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4) 在確定選題后,應寫出文獻綜述,并提交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報告。2.論文開題
三峽大學醫學院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三峽大學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專業代碼 105700)一、專業簡介
中醫是以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學科。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并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體觀相似觀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療依據, 具有樸素的系統論、控制論,分形論和信息論內容。中醫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 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包括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民族醫學(含藏醫學、蒙醫學等)、中西醫結合臨床。二、培養目標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和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自覺遵守科研誠信與學術道德,強化學術規范訓練,加強職業倫理教育,提升學術道德涵養,培養政治素質過硬,熱愛醫療衛生事業,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和專業素質的中醫臨床醫師,具體要求如下:1. 熱愛中醫藥事業,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
2. 系統掌握中醫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臨床技能,具有較強臨床實踐能力,能夠獨立從事中醫臨床工作。
3. 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閱讀相關外文資料;熟悉本學科國內外臨床發展動態。
4. 具有較強的傳承學習能力和臨床研究能力,結合臨床實際,掌握臨床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臨床科研能力和論文撰寫能力,并有一定的臨床教學能
力。
5. 以中醫臨床執業需求為目標,體現專業特色、個性化發展,注重崗位勝任力培養及質量評估要求。
三、學制及學習年限
本專業學制 3 年,學習年限最長不超過 5 年。四、學分要求本專業學位研究生應修總學分不少于 20 學分,課程學分不少于 20 學分(實踐
環節 7 學分,學位課 9 學分,公共選修課 1 學分)。五、課程設置
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課程總學分不少于 20 學分,其中
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不少于 16 學分。
課程設置一覽表
課程模塊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考核 方式 |
修課 要求 |
開課 學期 |
備注 |
公共基礎課 |
0900000001Z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理論與實踐研究 |
32 | 2 | 考試 | 必修 | 1 | |
0900000003Z | 自然辯證法 | 16 | 1 | 考試 | 必修 | 1 | ||
1400000001Z |
第一外國語(英 語) |
48 | 3 | 考試 | 必修 | 1 | ||
專業基礎課 |
0710570001Z | 醫學統計學 | 32 | 2 | 考試 | 必修 | 2 | |
0710570002Z |
醫學科研設計及科 研方法 |
32 | 2 | 考查 | 必修 | 2 | ||
0710570003Z | 循證醫學 | 24 | 1.5 | 考試 | 必修 | 1 | ||
0710570004Z | 臨床中藥與方劑學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570005Z | 醫學法律法規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570006Z | 醫學倫理學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570007Z | 重點傳染病防治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 | ||
專業課 |
0710570008Z | 中醫經典研究進展 | 48 | 3 | 考查 | 必修 | 2 | |
0710570009Z |
名老中醫醫案及導 師經驗傳承 |
48 | 3 | 考查 | 必修 | 2 | ||
0710570010Z | 針灸臨床研究進展 | 16 | 1 | 考查 | 必修 | 2 | ||
0710570011Z | 中醫各家學說 | 32 | 2 | 考查 | 必修 | 2 | ||
公共選修課 |
研究生院統一開設 |
|||||||
實踐環節 | 0710570012Z | 專業實踐 | 33 月 | 6 | 必修 | 5 |
0710570013Z | 學術報告 | 16 | 1 | 必修 | 5 | |||
0000000020Z |
社會實踐 | 1 |
二選一 |
|||||
創新創業及學科競 賽 |
1 |
(1) 臨床能力訓練
臨床能力訓練以提高臨床實踐能力為主,應在國家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進行。碩士生同時也是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在學位授予單位研究生主管部門統籌負責下,接受學位授予單位和所在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培訓基地管理。
①臨床輪轉
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試行)〉等文件通知》(國中醫藥人教發〔2014〕25 號)進行。在臨床培訓基地規定的科室輪轉培訓時間不少于 33 個月,參加培訓基地的專業領域相關科室的臨床診療工作,接受臨床基本技能訓練,同時學習相關專業理論知識。臨床輪訓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 24 個月,第二階段為 9 個月。
第一階段為通科知識訓練。在中醫各專科輪轉培訓,培養中醫臨床工作能力, 掌握相關的西醫基本技能。主要輪訓科室為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婦科、中醫兒科、針灸科、推拿科、中醫康復科、中醫骨傷科、中醫耳鼻喉科、中醫眼科。輔助科室主要以診斷方法訓練為主,中藥房以辨識各類中藥飲片及了解品種調劑為主。
第二階段為專科訓練。在所學專業進行定向專業培訓,以強化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能為主,提高中醫專科疾病的診療能力,掌握中醫專科診療規范、臨床操作技術、中醫專科特色療法、相關學科西醫的基本技能,熟悉相關輔助科室的檢查檢驗內容和診斷方法。碩士生根據專業選擇在相應的專業領域病房、門診以及密切相關科室輪訓。并在導師指導下完成學位論文工作。
②跟師學習
本學位點將師承培養方式融入到臨床規培之中,將傳統醫學師承人員與指導老師相結合,采取一對一跟師學習,跟師臨證、口傳心授、理論與實踐結合,傳承導
師臨床經驗及學術成果,提高臨床診療水平。在導師的指導下,研究生根據學位論文要求,并結合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的目標,有針對性的開展研究工作,在總結導師的臨床經驗及學術成果基礎上,形成了特色研究方向。
③臨床能力考核
主要考核碩士生是否具有較強的臨床分析、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嚴格按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結業綜合考核進行,學位授予單位應認定其臨床能力考核結果。
出科考核:每輪轉完一個科室,由科室指導小組對碩士生進行考核。
年度考核:由臨床培訓基地管理部門統一組織。重點考核碩士生該年度臨床業務能力、工作成績、完成培訓內容的時間和數量。
結業綜合考核:碩士生完成臨床輪轉后,參加衛生主管部門統一組織的結業綜合考核。
(2) 科研與教學訓練
碩士生在讀期間應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收集、病例觀察、醫學統計、循證醫學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培養臨床科研思維和分析運用能力。參加各輪轉科室每月安排的不少于兩個半天的集中學習,講座、教學研討會、案例分析,學習各相關學科的新進展、新知識。
參加中醫學生的見習、實習等教學工作,包括參與臨床帶教、教學查房和小講課等;參加院內專題講座及病例討論會。
2. 學術交流
研究生就讀期間,每學期必須參加至少 2 次學術報告,每學年公開做學術報告1 次以上,計 1 學分。
3. 社會實踐
研究生就讀期間,根據學習、科研和工作需要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撰寫社會實踐報告,填寫社會實踐考核表,由導師評定成績,考察合格計 1 學分。4. 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
研究生參加適合自己的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活動,獲得省級及以上三等獎,計1 學分。七、培養方式
碩士生培養實行雙導師制,包括第一指導教師(以下簡稱一導)和科室輪轉指導教師(跟師學習)。第一指導教師主要負責碩士生日常管理、培育優良學風和職業道德教育素養、制訂和調整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組織安排開題、指導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科室輪轉指導教師由各輪轉科室遴選及指派,負責指導研究生的臨床能力訓練。研究生入學后兩周內,應在一導指導下,按照培養方案要求制定個人培養計劃并錄入到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統中。同時打印紙質版個人培養計劃一式兩份, 經導師、學位點負責人簽字后交學院存檔,學生個人留存一份,培養計劃一經確定不允許隨意改動。跟師學習。根據臨床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培訓基地將師承培養方式融入到培訓之中,跟師學習根據指導教師的臨診時間可與臨床輪轉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同步進行,每周半天,每年不少于 30 次。培訓期間,可采用臨診抄方等多種形式學習指導教師學術思想、診療思路或臨證經驗。
八、中期考核與分流1.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由中醫臨床醫學院統一組織。考核內容包括:執業醫師通過情況、課程完成情況、住培輪轉出科考核情況、學位論文完成情況及外語水平通過情況等。2.分流
(1) 研究生應最遲于第二學年獲得國家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如第二學年未獲得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根據學生意愿轉入學術型學位或基礎醫學研究生的培養渠道,按學術型學位或基礎醫學研究生的培養要求完成學位課程學習和論文答辯;本人不愿轉入學術型學位或基礎醫學學位培養渠道,且在規定延長培養年限內仍未獲得中醫醫師資格證書者,獲中醫碩士專業學位學歷教育肄業證書。(2) 研究生有以下 6 種情況之一可延長學習年限,延長年限最多 2 年,延長培養年限內研究生不享受獎學金待遇:
①申請分流培養;
②未通過學位課程考核;
③未獲得規定的學分;
④未通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⑤未通過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
⑥未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九、學位論文
1. 論文選題
選題應以臨床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選定研究課題,應注意選擇有重要應用價值的課題。為確保選題合理,要求做到:(1) 研究生在導師組的指導下確定研究方向,通過查閱文獻、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確定研究課題;
(2) 學位論文的選題應緊密結合臨床實際,以臨床研究或總結臨床實踐經驗為主,也可以是有價值的病例分析報告或介紹臨床前沿、熱點、難點或重點問題的文獻綜述,在學術上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或應用價值。
2. 論文開題
舉行開題報告會的時間安排在第三學期開學初進行。論文開題程序和要求遵照三峽大學相關文件規定執行。主要對選題的先進性、實用性、設計的可行性、方法和指標選擇的科學性等進行考察,并給出是否同意開題的意見。
3. 論文中期檢查
中期檢查安排在第五學期開學初進行。論文中期檢查程序和要求遵照三峽大學相關文件規定執行。主要檢查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進度進行;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及結果;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論文按時完成的可行性,并給出是否通過的意見。4. 論文形式與質量標準
(1) 論文形式學位論文必須體現中醫臨床特點,反映研究生運用相關學科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是病例分析報告、臨證經驗總結、臨床療效評價、臨床應用基礎研究、專業文獻循證研究、針對臨床問題的實驗研究等。能夠展示對臨床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 論文質量標準
三峽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三峽大學臨床醫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專業代碼100200)
1. 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熱愛祖國,熱愛醫藥事業,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的科學作風。樹立良好的學術道德觀,恪守學術規范。
2. 掌握臨床醫學專業理論和基礎知識,以及相關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知識; 掌握本專業專科知識和與其研究方向相關的專業知識。
3. 掌握基本的生物學和臨床研究方法,以及相關科研技能,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課題研究。
4. 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專業外文資料,并有較強的聽、寫、譯和口語能力。
5. 具有一定教學能力、良好的表達能力、較好的交流與合作能力。
二、學制及學習年限
本專業學制 3 年,全日制最長學習年限為 4 年。
三、研究方向
(專業代碼100200)
一、培養目標
臨床醫學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后,致力于提高臨床診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臨床醫學一級學科下設內科學、兒科學、老年醫學、神經病學、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運動醫學、麻醉學、急診醫學、全科醫學、臨床病理學 19 個二級學科。臨床醫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目的是培養具有一定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掌握學科基本知識和最新進展,具有一定研究能力,能夠從事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層次人才。具體要求如下:1. 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熱愛祖國,熱愛醫藥事業,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的科學作風。樹立良好的學術道德觀,恪守學術規范。
2. 掌握臨床醫學專業理論和基礎知識,以及相關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知識; 掌握本專業專科知識和與其研究方向相關的專業知識。
3. 掌握基本的生物學和臨床研究方法,以及相關科研技能,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課題研究。
4. 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專業外文資料,并有較強的聽、寫、譯和口語能力。
5. 具有一定教學能力、良好的表達能力、較好的交流與合作能力。
二、學制及學習年限
本專業學制 3 年,全日制最長學習年限為 4 年。
三、研究方向
1.內科學
本學科方向主要研究內容為針對臨床各系統多發病、常見病及重大疾病的內科學診斷與治療研究,以及與疾病臨床診療密切相關的基礎研究,包括病因學、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及原理、臨床轉歸等。2.外科學
本學科方向主要研究內容為針對臨床各系統多發病、常見病及重大疾病的外科學診斷與治療研究,以及與疾病臨床診療密切相關的基礎研究,包括病因學、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及原理、臨床轉歸等。
3. 腫瘤學
本學科方向主要研究內容為腫瘤微環境與免疫治療、腫瘤靶向藥物遞送、抗腫瘤分子靶點研究、腫瘤干細胞研究、腫瘤個體化治療及抗腫瘤中藥研究等,包括病因學、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及原理、臨床轉歸等。4. 婦產科學
本學科方向主要研究內容為針對婦科與產科多發病、常見病及重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研究,以及與疾病臨床診療密切相關的基礎研究,包括病因學、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及原理、臨床轉歸等。5.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本學科方向主要研究內容為醫學影像學診療新技術,各類人體疾病的影像學診斷,影像學介入治療,以及與影像學診療密切相關的基礎研究。6. 兒科學
本學科方向主要研究內容為針對兒科多發病、常見病及重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研究,以及與疾病臨床診療密切相關的基礎研究,包括病因學、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及原理、臨床轉歸等。7. 神經病學
本學科方向主要研究內容為針對神經系統多發病、常見病及重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研究,以及與神經系統疾病臨床診療密切相關的基礎研究,包括病因學、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及原理、臨床轉歸等。8. 急診及重癥醫學
本學科方向主要研究內容為臨床上各類急危重癥疾患的診斷與治療研究,以及與疾病臨床診療密切相關的基礎研究,包括病因學、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及原理、臨床轉歸等。9. 眼科學
本學科方向主要研究內容為眼科多發病、常見病及重大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及原理、臨床轉歸等的基礎研究。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臨床醫學學術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分為五大類: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學科專業課、公共選修課,以及補修課程。研究生應修總學分不少于 30 學分,其中課
程學分不少于 25 學分,實踐環節不少于 5 學分。課程學分中公共基礎課 7 學分,學科基礎課 6~12 學分,學科專業課 6~12 學分,公共選修課 2 學分,實踐環節 5 學分。
1.公共基礎課 (7 學分)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2 學分(2) 自然辯證法概論或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 學分(選一)
(3) 第一外國語(英語) 4 學分2.學科基礎課 6~12 學分
按照一級學科開設學科基礎課。3.學科專業課 6~12 學分
按照二級學科方向分模塊設置。4.公共選修課 2 學分
研究生院統一開設。5.補修課程
跨學科專業研究生,須補修本學科專業本科主干課程至少 2 門。補修課程根據導師意見安排,補修課不記學分,但成績記入學生檔案。
課程設置一覽表
課程 模塊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考核 方式 |
修課 要求 |
開課 學期 |
備注 |
公共基礎課 |
0900000001X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 實踐研究 |
32 | 2 | 考試 | 必修 | 1 | |
0900000002X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 法論 |
16 | 1 | 考試 | 必修 | 1 |
二選一 |
|
0900000003X | 自然辯證法 | 16 | 1 | 考試 | 必修 | 1 | ||
1400000001X | 第一外國語(英語) | 64 | 4 | 考試 | 必修 | 2 | ||
學科 基礎課 (按一級學科設 置) |
0710020001X | 醫學統計學 | 56 | 3.5 | 考試 | 必修 | 2 | |
0710020002X | 醫學專業英語 | 40 | 2.5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20003X | 現代分子生物學 | 48 | 3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020004X | 臨床流行病學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 |
課程 模塊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考核 方式 |
修課 要求 |
開課 學期 |
備注 |
0710020005X | 醫學科研設計及科研方法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20006X | 醫學信息檢索與利用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020007X | 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20008X | 現代免疫學基礎及進展 | 48 | 3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020009X | 醫學實驗動物學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20010X | 基因工程技術 | 48 | 3 | 考查 | 選修 | 2 | ||
學科 專業課 (按研究方向設 置) |
0710020011X | 醫學史及醫學概論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020012X | 循證醫學 | 24 | 1.5 | 考試 | 必修 | 1 | ||
0710020013X | 腫瘤病理學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020014X | 臨床藥理學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20015X | 醫學影像學新進展 | 40 | 2.5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020016X | 內科學新進展 | 40 | 2.5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20017X | 外科學新進展 | 40 | 2.5 | 考查 | 選修 | 3 | ||
0710020018X | 婦產科學新進展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20019X | 兒科學新進展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20020X | 急危重癥醫學新進展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3 | ||
0710020021X | 神經病學新進展 | 24 | 1.5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020022X | 微創介入治療 | 24 | 1.5 | 考查 | 選修 | 2 | ||
公共選修課 |
研究生院統一公布 |
選修 | ||||||
選修 | ||||||||
選修 | ||||||||
實踐環節 |
0710020023X | 科研實踐 | 3 | 考查 | 必修 | 3 | ||
0710020024X | 學術交流 | 1 | 考查 | 必修 | 3 | |||
0000000020X |
教學實踐 | 1 | 考查 | 選修 | 3 |
四選一 |
||
社會實踐 | 1 | 考查 | 選修 | 3 | ||||
助管和學生輔導員 | 1 | 考查 | 選修 | 1~3 | ||||
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 | 1 | 考查 | 選修 | 5 | ||||
補修課 |
0710020026X | 系統解剖學 | 80 | 5 | 選修 | 1 | 跨學科考入的研究生需補修且不計學分 | |
0710020027X | 人體生理學 | 80 | 5 | 選修 | 1 | |||
0710020028X | 醫學免疫學 | 64 | 4 | 選修 | 1 | |||
0710020029X | 醫用生物化學 | 80 | 5 | 選修 | 1 | |||
0710020030X | 病理學 | 80 | 5 | 選修 | 2 |
課程 模塊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考核 方式 |
修課 要求 |
開課 學期 |
備注 |
0710020031X | 藥理學 | 80 | 5 | 選修 | 1 |
五、實踐環節 (不少于 5 學分)
實踐環節包括科研實踐及學位論文、學術交流、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助管助教、學科競賽及創新創業(科研實踐、學術交流為必選環節),具體要求如下:
1. 科研實踐及學位論文(3 學分,必修)
就讀期間參與導師的研究課題,在導師指導下進行文獻閱讀、科學實驗、社會調研、實地調查等研究工作;撰寫文獻綜述報告、研究論文、學位論文等。2. 學術交流(1 學分,必修)
就讀期間要求參加省級以上專業學術會議 1 次以上,每學期必需至少參加 2 次以上學術報告,并在校內外公開做學術報告 1 次以上。3.教學實踐(1 學分)
研究生就讀期間,根據需要參加教學實踐活動,課堂教學實踐的時間不少于 1 個月,其中承擔課堂教學任務應控制在 2~4 學時。授課前研究生要跟班聽課 2 周, 聽課期間要認真做好記錄、答疑、批改作業等輔導工作,上課時指導教師要親自聽課并做具體指導和評價工作。教學實踐結束,碩士生要填寫教學實踐考核表。
4. 社會實踐(1 學分)
研究生就讀期間,可根據學習、科研和工作需要參加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撰寫社會實踐報告,填寫社會實踐考核表,由導師評定成績,考察合格計 1 學分。5. 助管助教(1 學分)
強化研究生協調、溝通能力和責任意識,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承擔學校職能部門、各學院管理部門的輔助管理、實驗室管理、學生咨詢服務等工作,不少于 6 個月,計 1 學分。6. 學科競賽及創新創業 (1 學分)
創新創業大賽,以及各類學科競賽是培養研究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鼓勵研究生參加適合自己的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活動。六、培養方式
導師是立德樹人第一責任人,研究生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或以導師為主的指導小組負責制。導師(組)負責研究生日常管理、學風和學術道德教育、制訂和調整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組織安排開題、指導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等;注重碩士生自學、獨立工作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生入學后兩周內,在導師(組)指導下,按照培養方案要求制定個人培養計劃并錄入到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統中,個人培養計劃應包括課程學習、文獻閱讀、教學與科研訓練、開題報告、學位論文等。同時打印紙質版個人培養計劃一式兩份,經導師、學位點負責人簽字后交學院存檔,學生個人留存一份,培養計劃一經確定不允許隨意改動。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研究生按照個人培養計劃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和規定環節獲得規定學分后,進入學位論文寫作之前,對研究生品質、專業情況進行的全面考核,是檢查、督促研究生加強自身修養,順利完成學業,保障培養質量的有效機制。中期考核在第三學期進行,內容包括課程學習情況、開題報告完成情況及創新研究潛力等根據中期考核結果決定其是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或分流、淘汰。考核不合格不能進入學位論文工作。八、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工作是碩士生培養的重要環節,學位論文既是學位授予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衡量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1. 論文選題
碩士生應在廣泛閱讀文獻和深入了解本學科發展動態和本人主攻研究方向現狀的基礎上,在導師的指導下確定研究課題,研究課題選擇盡可能與導師承擔的科研項目相結合。研究課題選擇可以多樣化,可以是基礎研究,也可以是應用研究等, 但必須具有較強的科學理論意義或應用價值。臨床醫學碩士學位論文應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臨床意義。2. 論文開題
論文開題一般安排在第三學期進行,遵照三峽大學相關文件規定執行。主要對學生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創新性、研究方案及可行性、研究基礎及條件等,進行全面評價,并給出是否同意開題的意見。
3. 論文中期檢查
論文中期檢查一般安排在第五學期進行,遵照三峽大學相關文件規定執行。主要對學生論文研究的進展情況、已經取得的結果、能否按期完成等進行全面評價并給出是否通過的意見。4. 論文形式與質量標準
(1) 論文撰寫格式符合三峽大學關于研究生學位論文印制規格的相關規定;(2) 論文作者必須恪守學術道德規范和科研誠信原則;
(3) 學位論文必須由研究者獨立完成,與他人合作完成的學位論文需注明作者在其中的貢獻度和具體研究內容;
(4) 注重知識產權保護,研究資料和數據具有可溯源性。對涉及國家機密和尚不能公開的研究結果,以及臨床研究報告論文中涉及研究對象隱私和權益等問題, 應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
(5) 學位論文的研究結果應對本領域臨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和借鑒意義,且條理清楚、表達準確、數據真實、分析科學、結論合理。學位論文應能表明作者已系統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臨床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基本具有獨立承擔臨床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
(6) 學位論文須進行匿名評閱及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并達到學校相關文件規定要求。
5. 論文預答辯
論文答辯于正式答辯前 2 個月進行,論文預答辯程序和要求遵照三峽大學研究生論文預答辯相關文件規定執行,主要考察學位論文是否達到碩士學位授予基本要求,在就讀期間獲得的科技成果是否滿足學校的規定,并給出是否通過的意見。6. 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 論文答辯按照三峽大學相關文件規定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資格審核后方可進行論文答辯。論文答辯程序和要求按照三峽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相關文件規定執行。
(2) 學位授予
學位授予條件按照三峽大學相關文件執行。
九、需要閱讀的主要經典著作和專業學術期刊目錄
1. Anesthesiology2. Anesthesia and Analgeisa
3. British journal of anesthesia
4.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5.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 Critical Care Medicine
6. Stroke
7. Lancet
8. Neurology
9. Blood
10. Blood Reviews
11. Diabetes
12. Circulation
13. Am Heart J
14. Hypertension
15. Science
16. J clin Endocrinal Metab
17. Clin Endocrinal
18. J.Pediatr.
19. Pediatr Resr
20. 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21.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22. Journal of Autoimmunity
23. Ann Emergence Medicine
24. STROKE
25. CEREBROVASC DIS
26. NEUROSURGERY
27. NEUROSCIENCE
28. NEUROLOGY
29. Epilepsia
三峽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三峽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專業代碼:105100)
1.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熱愛祖國,熱愛醫藥事業,遵紀守法;
2. 掌握堅實的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較強臨床分析和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表達能力與醫患溝通能力,能獨立、規范地承擔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的常見多發病診治工作;
3. 掌握臨床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臨床研究能力和臨床教學能力;
4. 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的能力和較好的外語交流能力。
四、學分要求
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應修總學分不少于 26 學分,其中課程學分不少于 18 學
(專業代碼:105100)
一、專業簡介
臨床醫學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后,致力于提高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臨床醫學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發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通過預防和治療以最大程度上減輕病人痛苦、恢復病人健康、保護勞動力。臨床醫學一級學科下設內科學、兒科學、老年醫學、神經病學、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運動醫學、麻醉學、急診醫學等二級學科,近年來重癥醫學、疼痛醫學、再生醫學、器官移植學等新興研究方向也越來越得到重視。二、培養目標
培養政治素質過硬,熱愛醫療衛生事業,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和專業素質的臨床醫師。1.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熱愛祖國,熱愛醫藥事業,遵紀守法;
2. 掌握堅實的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較強臨床分析和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表達能力與醫患溝通能力,能獨立、規范地承擔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的常見多發病診治工作;
3. 掌握臨床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臨床研究能力和臨床教學能力;
4. 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的能力和較好的外語交流能力。
三、學制及學習年限
本專業學制 3 年,學習年限最長不超過 5 年。四、學分要求
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應修總學分不少于 26 學分,其中課程學分不少于 18 學
分,實踐環節 8 學分。課程學分中學位課不少于 16 學分,公共選修課 2 學分。
五、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一覽表
課程 模塊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考核 方式 |
修課 要求 |
開課 學期 |
備注 |
公共基礎課 |
0900000001Z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與實踐研究 |
32 | 2 | 考試 | 必修 | 1 | |
0900000002Z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 方法論 |
16 | 1 | 考試 | 必修 | 1 |
二選一 |
|
0900000003Z | 自然辯證法 | 16 | 1 | 考試 | 必修 | 1 | ||
1400000001Z | 第一外國語(英語) | 48 | 3 | 考試 | 必修 | 1 | ||
專業基礎課 |
0710510001Z | 醫學統計學 | 32 | 2 | 考試 | 必修 | 2 | |
0710510002Z | 循證醫學 | 24 | 1.5 | 考試 | 必修 | 1 | ||
0710510003Z | 臨床科研方法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510004Z | 臨床流行病學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510005Z | 醫學法律法規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510006Z | 重點傳染病防治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510007Z | 醫學倫理學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510008Z | 醫學史及醫學概論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 | ||
專業課 |
0710510009Z | 內科學新進展 | 40 | 2.5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510010Z | 外科學新進展 | 40 | 2.5 | 考查 | 選修 | 3 | ||
0710510011Z | 婦產科學新進展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510012Z | 兒科學新進展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510013Z | 急危重癥醫學進展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3 | ||
0710510014Z | 神經病學新進展 | 24 | 1.5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510015Z | 醫學影像學新進展 | 40 | 2.5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510016Z | 腫瘤病理學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1 | ||
0710510017Z | 臨床藥理學 | 32 | 2 | 考查 | 選修 | 2 | ||
0710510018Z | 微創介入治療 | 24 | 1.5 | 考查 | 選修 | 2 | ||
公共選修課 |
研究生院統一公布 |
|||||||
實踐環節 |
0710510019Z | 專業實踐 | 33月 | 6 | 考查 | 必修 | 1-6 | |
0710510020Z | 學術交流 | 16 | 1 | 考查 | 必修 | 1-6 | ||
0000000020Z | 教學實踐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6 | 三選一 |
社會實踐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6 | |||
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 | 16 | 1 | 考查 | 選修 | 1-6 |
1. 專業實踐
專業實踐以提高臨床實踐能力為主,在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認定標準(試行)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與標準(試行)》(國衛辦科教發[2014]48 號)規定進行,實踐培訓時間不少于 33 個月,接受臨床基本技能訓練,同時學習相關專業理論知識,達到各專業培訓標準細則的要求。碩士生同時也是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在學位授予單位研究生主管部門統籌負責下,接受學位授予單位、所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及屬地衛生行政部門管理。專業實踐計 6 學分。
(1) 入科崗前培訓
研究生入學第一個月,在學校開展入學教育的基礎上,由各臨床醫學院組織不少于 1 周的崗前培訓,主要介紹醫院院史、住院醫師管理制度、臨床輪轉培訓細則與考核、醫療安全及質量、醫患關系及溝通、醫院信息系統使用、醫療保險政策、醫療文書書寫、醫療核心制度、醫院感染、抗生素的應用、職業防護,并組織相關考核。其余時間進入研究生導師所在科室熟悉相關工作,并在導師指導下制定培養計劃。
入學時無執業醫師資格的研究生,須在入學后第二年參加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2) 臨床輪轉訓練
臨床輪轉訓練計劃由各臨床醫學院根據《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細則》統籌安排,研究生在科室輪轉帶教小組的指導下,學習掌握輪轉學科的基本診療技術和常見病、多發病、急危重癥的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處理方法;學會門急診處理、接待病人、書寫病歷等技能;培養高尚的醫德醫風。
研究生需參加各輪轉科室每月安排的不少于兩個半天的集中學習(包括講座、教學研討會、案例分析等),了解各相關學科的新進展、新知識。
(3) 臨床能力考核
主要考核碩士生是否具有較強的臨床思維和實踐操作能力,按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要求進行過程考核和結業考核,包括如下內容:
①出科考核
研究生進行臨床輪轉訓練,每輪轉結束一個科室,由臨床輪轉帶教小組組長負責組織考核,對研究生掌握本學科的知識和能力進行綜合考核,考核采用理論考試與臨床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②年度考核
年度考核由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統一組織,臨床醫學院研究生管理辦公室協助。考核內容包括:臨床專業理論知識、臨床操作技能、臨床輪轉培訓內容的時間和數量、出科考核情況、執業醫師通過情況、課程完成情況、學位論文完成情況及外語水平通過情況等。
③結業綜合考核
碩士生完成臨床輪轉后,參加省衛生行政部門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試
(含理論及實踐技能能考試),合格者取得臨床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
2. 學術交流
研究生就讀期間,每學年至少參加3次學術報告,并在校內外公開做學術報告1 次以上,導師支持研究生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計1學分。3. 教學實踐
研究生應參加教學實踐活動,包括參加教學查房、病例討論會、專題講座、小講課等教學工作;能夠參與見習/實習醫生和低年資住院醫師的臨床帶教工作,計 1 學分。4. 社會實踐
研究生就讀期間,可根據學習、科研和工作需要參加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撰寫社會實踐報告,填寫社會實踐考核表,由導師評定成績,考察合格計 1 學分。5. 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
研究生參加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活動,獲得省級及以上三等獎,計 1 學分。七、培養方式
研究生培養實行第一指導教師(以下簡稱一導)和各科室研究生輪轉指導教師共同指導的培養模式。一導教師主要負責研究生日常管理、培育優良學風和職業道德教育素養、制訂和調整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組織安排開題、指導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各科室研究生輪轉指導教師根據《三峽大學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實施細則》(三峽大臨委 [2015]1 號)中的相關規定由各臨床醫學院確認,負責指導研究生的臨床能力訓練,協調管理輪轉學生事務,落實學科專業課程教學安排、輪轉計劃、教學培訓計劃以及考核。研究生入學后兩周內,應在一導指導下, 按照培養方案要求制定個人培養計劃并錄入到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統中。同時打印紙質版個人培養計劃一式兩份,經導師、學位點負責人簽字后交學院存檔,學生個人留存一份,培養計劃一經確定不允許隨意改動。
八、中期考核與分流1.中期考核
在第四學期由各臨床醫學院統一組織。考核內容包括: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情況、課程完成情況、住培輪轉出科考核情況、學位論文完成情況及外語水平通過情況等。2.分流
(1)研究生應最遲于第二學年內獲得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如第二學年未獲得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根據學生意愿轉入學術型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渠道,按學術型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要求完成學位課程學習和論文答辯;本人不愿轉入學術型學位培養渠道且在規定延長培養年限內仍未獲得《醫師資格證書》者,獲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學歷教育肄業證書。(2)有以下 6 種情況之一者可申請延長學習年限,延長年限最多 2 年。
①申請分流培養;
②未通過學位課程考核;
③未獲得規定學分;
④未通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三峽大學醫學院的師資力量
三峽大學醫學教育現有專兼職教師1000余人,高級職稱近500人,博士近300人,擁有一批省部級名師、名醫及國家級專家學者。有博士生導師及碩士生導師共200余人。學院的基礎醫學(一級學科)和藥理學、免疫學為湖北省重點學科及特色學科。涵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中醫學的醫藥學科群在省屬院校中具有整體綜合優勢。近年來學院科學研究及平臺建設發展迅速,建有腫瘤微環境與免疫治療、天然產物研究與利用2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腫瘤)科研三級實驗室,近年來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0多項,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30余項。
三峽大學醫學院的聯系方式
三峽大學醫學院的聯系方式電話:0717-6397328 Email:[email protected]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大學路8號 郵政編碼:443002
三峽大學醫學院的介紹
三峽大學醫學院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23年的中國博醫技士專門學校,與湖北公醫專科學校合并后,經歷了武昌醫學專科學校、宜昌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湖北三峽學院醫學院、三峽大學醫學院幾個發展階段。2000年三峽大學合并組建以來,醫學教育得到快速發展,逐漸形成了醫學院統籌協調,三峽大學附屬仁和醫院、三峽大學附屬中心人民醫院、三峽大學人民醫院、三峽大學葛洲壩集團中心醫院、三峽大學第二人民醫院、三峽大學中醫醫院6所附屬醫院,以及婦女兒童臨床醫學院等4家專科教學醫院,荊州市中心醫院等10家實習醫院,宜昌市西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5家基層醫療機構共同參與的人才培養體系。醫學院現有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中醫學、護理學和藥學5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一本招生。其中臨床醫學為省級品牌專業、湖北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湖北省荊楚卓越醫生協同育人計劃專業,醫學影像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和省級品牌專業、湖北省荊楚卓越醫生協同育人計劃專業。近年來我院畢業生國家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超過80%。2018年臨床醫學和醫學影像學專業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
2001年開始研究生教育,擁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2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中醫、藥學3個類別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點。2003年開始招收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2011年獲批教育部來華留學生醫學本科教育(英語授課MBBS)資質,是全國45所具有資質的高校之一;2014年獲批教育部來華留學教育示范基地。
迄今已培養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1000余人,留學生1000余人。現有在校本科生2500余人,研究生近500人,留學生500余人。
三峽大學醫學教育現有專兼職教師1000余人,高級職稱近500人,博士近300人,擁有一批省部級名師、名醫及國家級專家學者。有博士生導師及碩士生導師共200余人。
學院的基礎醫學(一級學科)和藥理學、免疫學為湖北省重點學科及特色學科。涵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中醫學的醫藥學科群在省屬院校中具有整體綜合優勢。近年來學院科學研究及平臺建設發展迅速,建有腫瘤微環境與免疫治療、天然產物研究與利用2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腫瘤)科研三級實驗室,近年來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0多項,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30余項。
近百年來,三峽大學醫學教育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為區域經濟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017年三峽大學醫學院考研調劑信息
調劑分數線參考:湖北省調劑專業:基礎醫學學術型碩士,臨床醫學學術型碩士,藥學專業碩士
調劑單位:三峽大學->醫學院->從上述3個專業方向選擇
咨詢方式:[email protected](備注:代為轉發,回帖可能不能及時查看和回復,最好選擇郵件聯系!)
復試方案(3月23日第一批復試):http://yxy.ctgu.edu.cn/bencandy.php?fid=171&id=3289
可直接查看復試方案、填寫調劑信息(若選擇藥學專碩,則為03藥物有效性和安全評價、04臨床藥學兩個方向)后再郵件告知
腫瘤微環境與免疫治療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是以留學歸國人員為主體創建的高水平科研平臺。建筑面積2100平方米,建有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細胞生物學實驗室、醫學實驗動物中心、藥物活性評價實驗室、細胞培養室、計算生物學實驗室等實驗平臺,適合從事生物、醫學類交叉學科研究。
本實驗室帶頭人為湖北省楚天學者、湖北省首批“青年英才開發計劃”人選、校“青年拔尖人才”、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博士后。實驗室致力于為研究生提供最好的科研平臺,和最前沿的科研方向(如系統生物醫學與合成生物學等),主要是結合計算生物學與實驗生物學手段,以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為中心,進行藥物設計、蛋白質設計、細胞信號網絡調控等研究。本實驗室與美國加州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等國內外一流高校有長期的合作研究,在研究生期間,除了能學習到前沿的科學技術外,還能有機會前往合作院校進行合作交流,并為進一步的深造提供幫助。
實驗室網頁:http://biox.ctgu.edu.cn
添加三峽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三峽大學考研分數線、三峽大學報錄比、三峽大學考研群、三峽大學學姐、三峽大學考研真題、三峽大學專業目錄、三峽大學排名、三峽大學保研、三峽大學公眾號、三峽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三峽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