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西安交通大學考研網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考研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考研

西安交通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西安交通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相關專業

西安交通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西安交通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因為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輔導機會。

西安交通大學是一個不錯的學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請各位準備報考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考研的同學注意: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研究生錄取分數線(或稱考研分數線)的數據。因為每年都有不少人報考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考研,競爭激烈,所以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研究生的考研人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 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會為大家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考研的參考書目、考研大綱、研究生招生咨詢電話等聯系方式。希望你考取西安交通大學 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考研是個孤獨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學生好好復習備考,來年上個985/211,實現自己的名校研究生夢想。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考研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聯系方式如下:
學院名稱 :電氣工程學院
聯系電話:  82664000
聯系人:郝老師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一、培養目標
為適應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本學科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基礎理論與應用能力的高級人才,使之掌握脈沖功率技術與等離子體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扎實的專業技能以及創新精神與能力。本學科培養的博士研究生應滿足以下要求:
    1.熱愛祖國,品行端正,遵紀守法;積極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服務。
    2.在本學科領域內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熟悉所從事研究方向及相近研究方向的科學技術發展動向。
    3.在本學科領域內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工作作風。
4.第一外國語要求熟練地閱讀本學科的外文資料,并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第一外國語非英語的博士生,必須選修英語作為第二外國語,第二外國語要有閱讀本學科外文資料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脈沖功率源技術
脈沖功率的傳輸、匯集技術
放電等離子體產生、控制、診斷與應用
三、學習年限
本學科博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6年。
四、培養方式
1.采用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相結合的方法,使博士研究生在脈沖功率與放電等離子體學科領域內掌握堅實而寬廣的理論基礎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在本學科范圍內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
2.本學科博士生在校期間至少修滿88學分。課程學習總學分為10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于6學分,選修課可在全校范圍內任選。必修環節78學分,包括學術活動(講座)2學分、開題報告2學分、社會實踐1學分、中期考核6學分、撰寫基金申請書1學分、最終學術報告(預答辯)6學分、學位論文60學分。
3.博士生的課程學習在博士生培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博士生應通過課程學習加深理論基礎,擴大知識面。
4.博士研究生學術活動(講座)分為必聽講座和選聽講座。必聽講座為“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選聽講座包括與學科緊密相關的“學科前沿系列專題講座”(由各二級學科組織若干教授對本學科前沿知識進行講座,每個講座由5個以上講座組成)一個系列和在全校范圍內選聽“學術講座”1次,自己公開講座1次,完成后記2學分。
5.在導師的指導下,協助撰寫國家科研基金申請書一份,培養博士研究生申請科研項目的能力,導師同意通過后,計1學分。
6.博士生培養實行中期考核。第四學期由各“一級學科研究生培養與學科建設指導小組”組織一次中期考核,考核通過者繼續攻博;不通過者,可以參加下學期的中期考核,再次考核不通過者,予以分流處理;中期考核完成后記6學分。
7.博士學位論文工作是博士生培養的關鍵和核心。博士生在校期間應把主要精力投入與博士論文有關的科學研究和論文的撰寫上。博士學位論文要由博士生獨立完成,導師的作用在于指導研究方向,啟發博士生深入思考、正確分析與判斷,充分發揮博士生的創造能力和開拓進取精神。
8.在指導上采取以指導教師負責和教研室(研究所)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法。也可部分利用其他研究單位或工廠企業的科研條件、吸收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參加指導。
9.導師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全面關心研究生的成長,對研究生嚴格要求,嚴格管理,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導師應根據本方案的要求并結合研究生的特點,認真制定培養計劃,檢查并督促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并指導研究生論文選題、文獻查閱、調研、科研工作、學位論文撰寫和答辯。導師應特別注意在各個環節上培養研究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10.導師所在教研室(研究所)在研究生培養計劃的制定、博士學位論文選題、中期考核、論文工作及論文撰寫、預答辯和答辯等各個環節上應積極發揮集體培養的優勢并起到質量監控的作用,以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本學科建設與研究生培養工作指導委員會、院學位分委員會和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應充分發揮對研究生質量把關的作用。
五、課程學習
1.課程設置及課程學習按一級學科的較寬口徑制定。課程設置和內容要注意基礎性,重視寬廣,合理調整課程結構,注意使博士生獲得學科的前沿知識,還要跟蹤國內外科技發展新趨勢,充分注意新概念、新思想、新動態。本學科博士生課程設置力求精簡課程門類,集中力量開設好一批適用面較寬、選課率較高的學位課程,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率。
2.博士生課程學習至少須修滿10學分,一般在6-8級課程中選擇。其中學位課不少于6學分,學位必修課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2學分,選修本學科學位課程不少于4學分;其它選修課博士生可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與論文工作需要,經指導教師批準后選擇。
培養目標:該專業是一個寬口徑大類專業,專業地位與綜合實力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享有較高聲譽。專業所對應的“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被認定為首批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歷次國家學科評估皆名列前茅。培養具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寬厚基礎理論,系統掌握能源高效轉換與潔凈利用、動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控制與運行方面的專業知識,具有較高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質,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社會責任意識、自主學習意識和自我創新意識強烈、國際視野開闊、引領行業、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的高級專門人才。
 
師資條件:擁有教授47人、副教授45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人才計劃入選者5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9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6人。擁有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流體機械及壓縮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流體機械國家專業實驗室等3個國家級研究機構和熱流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擁有國家級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培養特色:本專業為國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入選專業,秉承現代工程教育理念,采用寬口徑分模塊培養模式,堅持教學科研相長,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注重學生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畢業去向: 超過50%的畢業生保送或考取研究生,約10%出國深造,其余畢業生就業領域寬廣,就業層次高,可到能源動力、動力機械、航空航海、石油化工、環境保護等相關領域的研究院所、設計院、高等院校與大型企業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和管理工作。畢業生以過硬的綜合素質享譽國內外,在國家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發揮著骨干和領軍人物的作用。培養出了蔡睿賢院士、林宗虎院士、謝友柏院士、陶文銓院士等杰出科學家和一大批知名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
電氣工程 [0808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西安交通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電氣工程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8]電氣工程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電力系統規劃、可靠性理論與電力市場
02(全日制)電力系統分析、運行與控制
03(全日制)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
04(全日制)電機系統驅動與控制
05(全日制)電磁器件分析與調控
06(全日制)電機系統感知與互聯
07(全日制)電介質材料微觀與介觀性能
08(全日制)電氣功能材料、器件及應用
09(全日制)電力設備絕緣結構及絕緣配
10(全日制)電力設備絕緣診斷與壽命管理
11(全日制)電磁生物效應、雷電效應及過電壓防護
12(全日制)能源存儲與轉換
13(全日制)電能質量控制
14(全日制)新能源發電并網接入技術
15(全日制)微網及分布式能源技術
17(全日制)新能源發電、并網與優化運行
18(全日制)超材料和電氣設備中的場與波
19(全日制)含新能源的電力系統規劃、運行與智能電網
20(全日制)新能源發電與電力電子技術
21(全日制)電力電子電路與系統的建模分析與控制
22(全日制)電器智能化理論與技術
23(全日制)電器的計算機輔助工程
24(全日制)電器電接觸理論與電弧物理
25(全日制)等離子體技術及其應用
27(全日制)等離子體生物醫學
28(全日制)高電壓絕緣技術
29(全日制)電力設備試驗和智能檢測
31(全日制)脈沖功率與放電等離子體
32(全日制)電力設備大數據與資產管理
30(全日制)電力系統過電壓及其防護
26(全日制)新型電力開關
16(全日制)寬禁帶半導體器件集成封裝與應用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1 數學一
④804 材料科學基礎或810 電路
備  注: 復試科目及范圍:選擇初試科目為804材料科學基礎只適合報考07~12研究方向。
復試科目:報考01~03方向:電力系統分析及繼電保護(電力系統分析占70%,繼電保護占30%);04~06方向:電機學(含電機設計);07~12方向:電介質物理;13~16方向:自動控制理論或電力電子技術;17~21方向:自動控制原理或模擬電子技術基礎;22~27方向:電器原理;28~32方向:高電壓工程。
該專業培養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信息技術、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從事集工程設計、系統分析、系統運行、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綜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他們將成為相關行業與部門的骨干或帶頭人。
  該專業具有強弱電結合、軟件與硬件結合、元件與系統結合、運行與制造結合的特點。學生主要學習電工技術、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信息處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并受到電氣工程、自動化及計算機技術與應用方面的基礎訓練。既具有電氣工程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又有自動化和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專業面寬,適應性強,具備解決既有強電又有弱電的寬口徑專業問題的能力。
  主干學科: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設置有:自然科學、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微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軟件基礎、自動控制理論、電力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電機學、現代測試技術等。高年級可根據社會需要設置柔性的專業方向課。
  該專業培養六年、四年制學生。學生修完規定課程及學分,可獲得工學碩士或學士學位。
  畢業生就業行業主要為:電氣制造業、信息產業、電力系統及運行部門、國家機關和科研院所、國防工業。近幾年該專業一次性就業率為98%以上。 儀器科學與工程(0804)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為適應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高層次專門技術人才,本學科培養的碩士研究生應達到以下要求:
1.熱愛祖國,遵紀守法,道德品質好,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在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領域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論文有自己的新見解。
3.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具有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工作作風。
4.能比較熟練地運用一種外國語閱讀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外文資料,并能撰寫論文摘要,具有初步的聽說能力。
二、研究方向
本學科主要按以下研究方向培養碩士研究生:
1.微型機械電子系統與納米技術;
2.監測診斷技術與系統;
3.傳感器理論及技術;
4.光電檢測理論及技術;
5.測控技術與智能儀器;
6.精密測試技術與儀器。
三、學習年限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為2-3年。
四、培養方式
1.結合碩士研究生的特點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黨的方針政策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道德的教育,進行社會主義與法制教育。
2.碩士研究生培養采用學分制培養方式,在校期間至少修滿56學分。課程學習總學分為26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于13學分,選修課可在全校范圍內任選。必修環節5學分,包括學術活動(講座)1學分、社會實踐1學分、中期考核3學分。學位論文25學分。
3.碩士研究生學術活動(講座)分為必聽講座和選聽講座。必聽講座包括“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1次、“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導論”1次;選聽講座包括與學科緊密相關的“學科前沿系列專題講座”(由各二級學科組織若干教授對本學科前沿知識進行講座,每個講座由5個以上講座組成)一個系列和在全校范圍內選聽“學術講座”1次,完成全部8個講座后記1學分。
4.社會實踐包括做義工、支教、支農、勤工儉學、打零工、社會考察等,有關負責人對碩士生的實踐效果應予檢查和評定,合格者給予相應學分。
5.碩士生中期考核由教研室統一組織,在第三學期結束前完成。
6.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并重的方式,分為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工作兩個階段,二者在時間上應有一定交叉,其有效時間均不得少于一年。
7.在指導上采取以指導教師為主、導師負責和專業系、教研室或研究所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法。也可和其他研究單位或工廠企業聯合培養,吸收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參加指導。
8.導師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全面關心研究生的成長,對研究生嚴格要求,嚴格管理,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導師應根據本方案的要求并結合研究生個人的特點,認真制定培養計劃,檢查并督促研究生的課程學習,指導研究生論文選題、文獻查閱、調研、科研工作、學位論文撰寫和答辯。導師應注意在各個環節上培養研究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9.導師所在系、所、室在研究生培養計劃的制定、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科研工作及論文撰寫、預答辯和答辯等各個環節上應積極發揮集體培養的優勢并起到監控的作用,以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10.導師要在培養過程中注意培養研究生在課程學習中的自學能力、在學位論文工作中的獨立思考的能力。
11.為了培養研究生的表達能力,活躍學術氣氛,碩士生應積極參加由碩士生組織、碩士生自己做報告的學術報告會。
五、課程學習
1.課程設置中的學位課主要應是學科基礎課及學科專業課,注重基礎性、寬廣性和實用性。非學位課程應強調擴大知識面,具有先進性。
2.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至少須修滿26學分,一般在6-7級課程中修習課程,交叉學科研究生(非本科專業和選修非本學科)可在選修課中選擇3-5級課程,但不得超過2門,學分如實計算,超過2學分的按2學分計。其中學位課程學習必須修滿13學分。學位課分兩類,第一類為全校公共課7學分,第二類為專業學位課6學分。其余為選修課。課程設置如下表:
千萬人才4人、跨/新世紀人才37人,全國師德標兵2人、國家突貢專家8人、何梁何利獎4人。 擁有基金委本學科首個創新群體(工程領域首個連續3期資助)、3個教育部國家人才計劃入選創新團隊及1個高校創新引智基地、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及2個省部級研究基地,其中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歷次全國評估中均為本學科第一,2003年工程領域排名第一,2008年再獲工程領域5個優秀實驗室之一。
學科在發展過程中,將基礎應用與研究并重,瞄準前沿,以國家重大需求及國際學科前沿為導向,在發揮傳統優勢的同時,不斷開拓新的學科方向,研究領域涵蓋能源動力系統與過程節能減排、可再生與潔凈能源轉化與利用、大型動力機械與裝備關鍵技術、能源開發與綜合利用的基礎理論等。
2013年承擔各類課題項目496項(在研項目),其中軍工項目52項,一般項目444項,總到款經費1.74億元,發表SCI論文389篇,EI論文249篇,授權專利100項。
本學科獲百篇優博9篇、提名6篇。近5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二等獎各1項,培養博士409名、碩士1379名。培養造就了一大批著名專家、學者和優秀管理人才,其中兩院院士7人、國家人才計劃入選者2人、國家人才計劃學者5人、杰青12人,為大型國企和兄弟院校輸送了大批學術帶頭人和技術中堅力量。畢業生秉承“勤勉踏實、忠恕任事”優良傳統,以過硬的綜合素質享譽國內外,在國家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發揮著骨干和領軍人物的作用。
 西安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始建于1998年,2002年獲得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每年招收20名左右的碩士研究生(包括碩博連讀生)。以培養高等級科技人才為主要辦學目標,被列為西安交通大學承擔的國家“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重點建設學科,也是西安交通大學211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之一。本專業現有全職教師2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講師10人、高級工程師1人。另有兼職教授4人。1人擔任陜西省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3人擔任常務理事,2人擔任理事;1人擔任陜西省化工學會環境科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4人擔任委員;1人擔任教育部環境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擔任國家一級學會中國顆粒學會理事。近三年來,承擔包括“973”、863計劃項目、國家技術創新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省部級攻關項目和企業合作在內的科研項目4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6本。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項,國家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近10項
電氣工程 [0808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西安交通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電氣工程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8]電氣工程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電力系統規劃、可靠性理論與電力市場(02)電力系統分析、運行與控制
(03)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
(04)新能源和全電系統中電機理論與控制技術
(05)電磁器件分析調控與數字孿生
(06)先進電機系統感知與互聯
(07)電磁設備的多物理場分析和多學科優化
(08)分布式發電及智能微網技術
(09)電介質材料微觀與介觀性能
(10)電氣功能材料、器件及應用
(11)電力設備絕緣結構及絕緣配合
(12)電力設備絕緣診斷與壽命管理
(13)電磁生物效應、雷電效應及過電壓防護
(14)能源存儲與轉換
(15)電工材料智能信息處理及性能優化
(16)納米復合材料
(17)電化學儲能
(18)納米材料合成
(19)電能質量控制技術
(20)新能源發電并網接入技術
(21)微網及分布式能源技術
(22)寬禁帶半導體器件集成封裝與應用
(23)電氣信息融合與智能感知技術
(24)超材料和電氣設備中的場與波
(25)新能源發電、并網與優化運行
(26)含新能源的電力系統規劃、運行與智能電網
(27)新能源發電與電力電子技術
(28)電力系統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
(29)高電壓絕緣技術
(30)電力設備試驗和智能檢測
(31)電力系統過電壓及其防護
(32)脈沖功率與放電等離子體
(33)電力設備大數據與資產管理
(34)電磁環境效應與防護
(35)電器智能化理論與技術
(36)電器的計算機輔助工程
(37)等離子體技術及其應用
(38)新型電力開關
(39)等離子體生物醫學
(40)儲能與新能源系統
(41)直流開斷技術
(42)電力裝備智能感知與運行維護
(43)能量收集與無線能量傳輸技術
(44)電力設備智能設計與數字孿生技術
(45)真空開關與直流開斷技術
(46)環境友好電力設備
(47)脈沖功率與等離子體技術及其應用
(48)電力設備數字化設計與智能運維
(49)微納電磁技術及應用
(50)電氣裝備數字化設計與智能運維
(51)放電等離子體技術及應用
(52)強脈沖輻射環境模擬與效應
(53)集成鐵性材料與器件
(54)鋰離子電池檢測與壽命預測
(55)先進傳感器
招生人數: 63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04)材料科學基礎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10)電路
備  注: 選擇初試科目為804材料科學基礎只適合報考09~18研究方向。復試科目:報考01~03方向(發電教研室):電力系統分析及繼電保護(電力系統分析占70%,繼電保護占30%);04~08方向(電機教研室):電機學(含電機設計);09~18方向(絕緣教研室):電介質物理或電氣材料基
一、培養目標
為適應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電氣工程學科高層次專門技術人才,本學科培養的碩士研究生應滿足以下要求:
1.熱愛祖國,品行端正,遵紀守法;積極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服務。
2.在電氣工程學科領域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熟悉所從事研究方向的科學發展動向。
3.在電氣工程學科領域內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及教學工作的能力;具有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工作作風。
4.能比較熟練地運用一種外國語閱讀電氣工程學科的外文資料,并能撰寫論文摘要,具有初步的聽說能力。
二、研究方向
本學科按以下研究方向培養碩士研究生:
1.電機與電器;
2.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3.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4.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5.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6.電力經濟技術與運行管理;
7.智能電氣器件及系統;
8.電磁環境科學與技術。
三、學習年限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2-3年。
四、培養方式
1.結合碩士研究生的特點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黨的方針政策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道德的教育,進行社會主義與法制教育。
2.采用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相結合的方法,使碩士研究生在電氣工程學科領域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從事科研工作、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技術管理和教學工作的能力。在培養過程中注意研究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及外語實用能力的提高。
3.碩士研究生培養采用學分制培養方式,在校期間至少修滿56學分。課程學習總學分為26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于13學分,選修課可在全校范圍內任選。必修環節30學分,包括學術活動(講座)1學分、社會實踐1學分、中期考核3學分,學位論文25學分。
4.碩士研究生學術活動(講座)分為必聽講座和選聽講座。必聽講座包括“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1次、“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導論”1次;選聽講座包括與學科緊密相關的“學科前沿系列專題講座”(由各二級學科組織若干教授對本學科前沿知識進行講座,每個講座由5個以上講座組成)一個系列和在全校范圍內選聽“學術講座”1次,完成全部8個講座后記1學分。
5.社會實踐包括做義工、支教、支農、勤工儉學、打零工、社會考察等,有關負責人對碩士生的實踐效果應予檢查和評定,合格者給予相應學分。
6.碩士生中期考核由教研室統一組織,在第三學期結束前完成。
7.對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并重的方式,并大體分為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工作兩個階段,二者在時間上應有一定交叉,其有效時間均不得少于一年。
8.在指導上采取以導師負責和基層單位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法。也可以部分利用其他研究單位或工廠企業的科研條件、吸收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參加指導。
9.導師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全面關心研究生的成長,對研究生嚴格要求,嚴格管理,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導師應根據本方案的要求并結合研究生的特點,認真制定培養計劃,檢查并督促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并指導研究生論文選題、文獻查閱、調研、科研工作、學位論文撰寫和答辯。導師應特別注意在各個環節上培養研究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10.導師所在的基層單位在研究生培養計劃的制定、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論文工作及論文撰寫、預答辯和答辯等各個環節上應積極發揮集體培養的優勢并起到質量監控的作用,以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電氣工程學院學位分委員會和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應充分發揮對研究生質量把關的作用。
11.研究生在課程學習中要強調自學能力的培養,在學位論文工作中要獨立思考,培養獨立進行科研工作的能力,獨立完成學位論文。導師的作用在于指導研究方向,啟發研究生深入思考、正確分析與判斷,努力使研究生自己解決學習和論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12.為了研究生對本學科的前沿知識、技術有更全面的了解,每個二級學科每學年要組織若干名教授對本二級學科前沿知識進行至少一個系列專題講座,每個“學科前沿系列專題講座”由五個以上講座組成。
五、課程學習
1.課程設置及課程學習計劃按一級學科的較寬口徑制定,加強基礎理論和專業基礎,拓寬知識面。在學位課程設置上精簡課程種類,集中力量開設好一批適用面較寬、選擇率高的學位課程,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率。在確定選修課程時根據研究方向和學生特點留有充分的選擇余地。
2.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至少須修滿26學分,一般在6-7級課程中修習課程,交叉學科研究生(非本科專業和選修非本學科)可在選修課中選擇3-5級課程,但不得超過2門,學分如實計算,超過2學分的按2學分計。其中學位課程學習必須修滿13學分。學位課分兩類,第一類為全校公共課7學分,第二類為專業學位課6學分。其余為選修課。
3.碩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啟迪對碩士生的成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活躍碩士生的學術氣氛,提高碩士生的表達能力,本學科以一個或多個指導教師組成研究生學術活動組,至少每兩周交流一次,鼓勵使用英語交流,由碩士生作學術報告。學術交流活動由碩士生組織,指導教師應積極參加并指導這種學術活動。
電氣工程學科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與要求
六、學位論文
1.學位論文工作是培養碩士研究生的必不可少的環節。碩士生在完成學位論文的過程中,運用所學過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解決科研中的問題,既鞏固和深化了理論知識,擴大了知識面,又培養了獨立進行科研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受到了較為全面的基本訓練。另一方面,科研項目和學位論文的完成也是碩士生為電工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所作的貢獻。
2.碩士學位論文應在導師的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論文應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有自己的新見解,表明作者具有從事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論文應力求在理論上或實際上對電工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有一定的意義。為保證論文質量,論文工作必須有一定工作量,用于論文工作的實際時間應不少于一年。
3.碩士論文選題應是從本一級學科的某一研究方向提出的對電工科學技術的發展或國民經濟具有一定實用價值或理論意義的課題。選題應盡量為實際課題,即縱向課題或橫向課題。如無合適的實際課題,也可選擇有理論或實際意義的自選課題。碩士生的學位論文工作應與教研室承擔的科研任務、科研方向和導師專長相結合,并充分考慮可能的物質條件。
4.學位論文工作一般包括文獻閱讀、科研調查、選題報告、理論分析、軟件設計、實驗工作、論文撰寫、論文答辯等環節。選題的準備工作在第二學期課程學習的同時就應著手進行。最遲在第三學期應正式做選題報告并提交論文工作計劃。碩士生所在教研室(研究所)必須組織選題報告會并對選題進行審查和把關,碩士論文基本完成后,由教研室(研究所)組織預答辯,對論文進行質量監督并提出修改意見。預答辯通過后,修改并正式提交論文,方可報學院批準進行論文評閱和學位論文答辯。
5.有關碩士學位論文和答辯的具體要求按照《西安交通大學學位與研究生工作手冊》中“西安交通大學學位授予工作暫行辦法”和“關于評審碩士學位論文學術水平的幾點意見”執行。
我是大三下學期后期開始著手英語的當時就是做做閱讀,正式準備是12年2月27號,歷時10個月,還算收獲不小。下面把我的一些方法和大家交流下。涉及到的書是我自己用的絕不是做廣告!本人政治不行從十月開始復習的,政治大家看看政治達人的文章吧。不過肖秀榮最后四套一定要買!
一定要有計劃,長期三個月的計劃,一個的計劃,一個星期的計劃,一天的計劃,有計劃就不會太浮躁,根據自己的計劃,其他人的進度不能影響自己直要按計劃做,踏踏實實,結果就不會差
前期2月底到6月底主要是數學和英語。每天數學近10個小時。英語4個多小時。
數學
這是個大頭,今年很多人就栽倒數學上了,一定要從開始就扎扎實實學數學。
推薦用書王式安的復習全書西安交大出版(我用的是李永樂的感覺題型太老了,據說出題人早已不是李永樂那代人了,去年又換了一些出題人,所以建議用此書。
我是2月底開始看數學,從課本開始的,例題課后題都動手做了,發現有些習題是沒必要的。課后題和真題還有很大差距,而且題目方法重復比較多,最好有本答案書,把同類型的題目挑一些有代表性的親手做一做,如果花很久想不出來思路就別耗著,對著答案看看,這個時候在課本階段趕趕進度還是比較重要的,重點應該在復習全書的學習上。但從課本開始這樣基礎打得好,看書時要注意對概念的理解,(注意是理解,比如拐點,駐點,是常考的點)有些題就是從概念入手的。我是看完書然后做的復習全書,高數結束,線代,最后概率。有些人是輪換,者根據自己的情況吧。單個人覺得一個結束后再開始另一個比較好。
看完課本后就開始復習全書了,復習全書每道題都有要自己做,對不會的還要達標記,沒思路的,有思路但沒做出來的標記要不同,這點很重要,后期復習主要看這些標記的題了。做完高數,先不要開始線代,把之前打標記在做一遍,加深印象。之后開始線代,線代課后題還是比較好的,我用的是同濟的,線代就像高數那樣復習。至于概率課本概念是關鍵,課后題可做可不做,發現概率還是基礎,今年考研一道大題就是基礎題,我花了很多時間還是沒做出來。

英語
單詞閱讀是關鍵。單詞我用的是新東方的亂序版。閱讀張劍的黃皮書
每天單詞背兩個單元,背單詞的方法我是參照楊鵬17天搞定GRE的方法,覺得很有效,大家可以看看。單詞持續背到7月了。
每天4月前每天作一篇閱讀,我是先做然后對答案,不看分析自己再選,之后把全文對照翻譯自己翻譯一遍,然后看文章分析,最后看答案分析。張劍的書還不錯,分析,翻譯都有。文章有點難,可能會全錯,不過不用灰心喪氣,前期是積累方法,和培養閱讀習慣。做完第二天早上拿出一個小時大聲朗讀,這是提高英語的最佳方法。這樣我閱讀錯了兩個,英語作文11準備到時我會把我用的模板發到網上,都是自己總結的。
有些輔導班會讓學生先做真題找差距,我覺得看看題型還可以,但真正做就太不妥了,一定要先做練習有了提高再做,否則真題也就十幾套先做了就太浪費了。補充一句去年英語出題人全換了,可能出題思路有所改變,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基礎扎實才是硬道理有個英語93分達人謝了個博文大家可以搜搜。前期就是英語數學尤其數學每天必須保證8個小時以上。
中期七月到十月
這時數學要開始第二輪了,開始復習全書第二遍,同第一遍一樣一定要每道題自己做,尤其注意之前打過標記的,這次把做出來的標記去掉,不會的重新達標記,我當時是八一類型的題自己寫結題思路,收獲不小。如此到八月中旬了。之后就開始基礎660這個一定要做,最好做兩遍,我當時是中途參加比賽耽誤兩個月只做了一遍,感覺不是很好。這本書全是選擇填空做起來還挺快。做完后可以做做線性代數講義,講的很不錯,這個我做了兩遍,線代滿分。做題時注意結題思路,這比題本身重要

英語
張劍的基礎150做完了,開始做提高150,和之前的做法一樣,一直到九月,開始真題,真題的做法也是做題查單詞,翻譯文章,分析題,這時要把做錯的原因寫出來,吧出題點寫出來,我是每一年的一寫,這個步驟很重要一定要做。單詞也要繼續背。

專業課
九月開始了專業課,先看書做課后題,這樣也到了十月了。值得一提的是,做計劃安排的時候要留有一定的裕度,突然加進一門課的時候肯定有適應的過程,需要對該課的學習方法進行摸索,整個九月我專業課的進展是很緩慢的,一天其實也就兩三個小時,效率不是很高,不過開始得早而且相對比較簡單,后來的進度也沒有很緊張。  培養目標:該專業是在我校能源動力系統及自動化專業新能源專業方向多年辦學及教學改革實踐基礎上,經教育部批準于2010年設立的全國首批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產業配套相關本科專業,依托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具有本科、碩士、博士授予權。旨在培養具備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這一新興交叉學科寬厚扎實的基礎理論,富有社會責任感,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競爭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師資條件:擁有教授12人、副教授7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5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2人。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教育部國家人才計劃入選者創新研究團隊,教育部-國家外專局創新引智基地各1個,依托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陜西省可再生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培養特色:培養學生系統掌握可再生與新型能源的高效低成本轉換利用、常規能源潔凈高效轉化利用、及與之相匹配的動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控制與運行方面的專業知識,既能從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學科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與元、器、部件研發,又能從事應用化學分析與相關功能、催化材料的制備、表征、分析及工藝研究,并能有效承擔新能源工程的設計、運行管理、技術開發、教育與教學等工作。
 

畢業去向:該專業為全日制本科,學制為4年,學生修完規定課程及學分,可獲得工學學士學位。畢業生繼續深造條件優越,就業前景廣闊。畢業生可到能源、動力、機械、環境等相關領域的研究院、設計院、高等院校及大型企業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和管理工作。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前身是創建于1908年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的電機專科,是我國高等教育創辦最早的電工學科。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實驗設備先進,二級學科設置最為齊全。百年滄桑,春華秋實,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今天已成為我國電氣工程領域人才培養和研究創新的重要基地之一。
學院目前主體學科為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并涵蓋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擁有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科基礎課程電工電子教學基地、特種電氣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智能電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能源局先進電網與裝備可靠性及壽命評估技術重點實驗室、陜西省智能電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陜西省智能電網重點實驗室、陜西省高壓放電與等離子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省高電壓大電流測試技術及裝備工程實驗室等。學院現有教職工203人。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陜西省創新團隊1個、陜西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
學院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2個本科專業,其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在全國處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學院堅持“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的優良傳統,努力建立專業知識和技能完善的國際一流人才培養體系。目前在校本科生1781名,各類研究生2060名,其中博士生345名、全日制工學碩士、工程碩士857人、工程碩士824人、外國留學生34名。以江澤民、蔣正華、鄭南寧、雷清泉、程時杰、邱愛慈、王錫凡等為代表的萬余名畢業生遍布海內外,為學校、學院贏得了良好的聲譽。歷屆畢業生中有30位成為兩院院士,特別是遷校以來,已有8名畢業生成為兩院院士。
學院擁有國家級電工電子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8項、優秀教材4部;陜西省精品課程3門、陜西省教學成果獎30項、省部級優秀教材11部。學院還是教育部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也是電氣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教育協作組的組長單位。
學院以國家重大需求及國際學科前沿為導向,保持了電機與電器、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3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的優勢地位,在此基礎上凝練出了電工材料與電氣絕緣,先進電力設備,脈沖大電流放電等離子及應用,先進電力系統,電磁環境、效應及安全等五個學科方向,不僅服務于電力設備制造、特高壓和智能電網的建設,而且向國防、空間、深海等國家重點領域延伸。制訂的33個特高壓技術規范和均壓降噪技術等已應用于超特高壓交直流試驗示范工程;提出分頻輸電的全新并網方式;率先提出并研究智能化電器,并開展了電氣設備環境友好的前瞻性研究。2000年至今,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9項,省部級獎35項。近5年承擔國家及企業研發課題近千項,發表SCI論文515篇,EI論文830篇,出版專著及教材55部,授權發明專利169項。
學院國際學術交流活躍,學科建設日益國際化。近5年主辦了國際會議8個,發起IEEE系列及其他國際會議3個。成立了由英、美、法、日等國學者組成的電氣工程學科國際學術委員會。多次舉辦教育部西部研究生精品課程大講堂,邀請數十名國際頂尖專家授課,學員千余人。目前,學院與英國利物浦大學和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開展聯合培養雙博士學位項目,與法國高等電力學院和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開展聯合培養雙碩士項目,開設了碩士留學生班,學生來自10余個國家。
風云兩甲子,弦歌三世紀。我們將乘“一帶一路”之戰略契機,不懈進取,創造新的輝煌!
該專業培養具備精密儀器設計制造及測量與控制方面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測量與控制領域內有關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制造、技術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該專業是集檢測、控制與儀器制造為一體。學生主要學習機械學、電子技術、光學、測量與控制、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使學生能系統的掌握光、機、電、計算機結合的現代測控技術和實驗研究技術,并具有測控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開發能力。
  主干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設置有:自然科學、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控制工程基礎、精密機械與零部件設計、信號與系統、精密測量技術、工程光學、現代測試技術、電氣測試技術等。
  該專業為全日制本科,學制為四年。
  畢業生就業行業主要為:儀器儀表、電子與信息產業、國家機關和科研院所、國防工業。近幾年該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為98%以上。 該專業實施本科生與研究生統籌制定教學計劃,按照本碩連讀模式對學生培養過程進行整體設計和考慮,實行“2+4+X”新模式培養。學生在完成綜合基礎素質教育、掌握寬厚的理論基礎后,根據個人意愿和社會需求可以在熱能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溫工程、工程熱物理等優勢學科方向選擇,再進行以能力培養為主的教育,按學科大類平臺課程、專業知識課程和實踐課程學習深造,學習成績合格者可分階段獲得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具有本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旨在培養具備可持續發展理念和環境工程學科寬厚理論基礎,系統掌握資源保護和環境污染防治等環境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在政府環保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工礦企業、設計單位、科研單位、學校等領域從事規劃、設計,管理、教學、技術研究開發及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富有社會責任感、具有引領行業發展潛質、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競爭力強的高級專門人才。


師資條件:本專業現有教授、副教授8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超過90%。目前,本專業教師承擔包括國家973項目、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國家技術創新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省部級攻關等科研項目30余項。


培養特色:本專業為國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入選專業,實施國際公認的工程教育CDIO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采取中小班教學,理論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依托985三期資助興建的本科生試驗平臺,加強實驗及實踐教學環節,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結合與企業聯合培養卓越工程師計劃,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通過項目設計以及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培養學生開展創新性研究的素質和能力;培養環保工程師和具有環保意識的政策制定和執行的人才。


畢業去向:近30%保送或考取研究生,約8%出國深造,其余畢業生就業領域寬廣,既有政府機關、環保相關設計院、環境研究院、國家輻射防護中心及高等院校等事業單位,也有中石化、中海油、首鋼、中冶集團、陜鼓集團、東芝集團、美的集團、長虹公司、陜西天宏硅公司等大型國有或合資企業,畢業生均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和好評。
分黨委辦公室
姓名:薛萍
職責:黨務工作協調;校黨委工作落實、總結匯報;分黨委文件起草、落實;基層黨建;
          教師黨員發展與管理。
電話:029-82668678 
地址:東一樓236  E-mail:xueping@mail.xjtu.edu.cn 
 
姓名:殷韻
職責:學院各項宣傳工作;信息化建設;學院文化建設;各類宣傳冊印制,學科名人傳記。
電話:029-82668678 
地址:東一樓236  E-mail:yinyun@mail.xjtu.edu.cn
 
 
行政辦公室
姓名:王紅
職責:印章管理;文件收發、整理、上報;信件收發;會議室管理;離退休工作;工會工作。
電話:029-82668324
地址:東一樓236  E-mail:wangh@mail.xjtu.edu.cn
 
 
本科生教學辦公室
姓名:楊爽
職責:本科生培養方案制定與落實;本科專業認證;教學基地管理;專業分流、轉專業;
          教學監督;招生宣傳。
電話:029-82668632 
地址:東一樓228  E-mail:[email protected] 
 
姓名:李睿潔
職責:本科生(含少年班、錢學森班等)培養;教學全過程管理。
電話:029-82668632
地址:東一樓228  E-mail:jayreyli@mail.xjtu.edu.cn 
姓名:王欣悅
職責:本科生(含少年班、錢學森班等)培養;教學全過程管理。
電話:029-82668632
地址:東一樓228  E-mail:xinyuewang@mail.xjtu.edu.cn 
 
 
研究生教學辦公室
姓名:郝平樂
職責:研究生培養方案制定與落實;研究生招生;碩轉博、碩博連讀管理;教學基地管理;
          教學監督。
電話:029-82664000
地址:東一樓226  E-mail:[email protected]
 
姓名:方麗
職責:博士(含非全日制博士)招錄、培養等教務管理;博士生國際雙學位、聯合培養;
          國際博士生管理。
電話:029-82664000
地址:東一樓226  E-mail:[email protected]
 
姓名:裴若筠
職責:碩士(含非全日制工程碩士)招錄、培養等教務管理;研究生雙學位國際培養;
          國際碩士生管理
電話:029-82664000
地址:東一樓240  E-mail:[email protected]
 
姓名:王道遠
職責:企業工程碩士;各類教育培訓;企業對接、聯絡。
電話:029-82668023
地址:東一樓238  E-mail:[email protected]
 
 
科研管理辦公室
姓名:祝磊
職責:重大項目策劃協調;科研報獎;重點科研基地建設、管理;研究院、所工作;
          校企合作,企業校友聯絡。
電話:029-82669067
地址:東一樓233  E-mail: [email protected]
 
姓名:霍敏
職責:縱向、橫向科研項目管理;軍工、保密工作;聯合科研機構管理;科研績效核算;
          科研成果統計。
電話:029-82669067
地址:東一樓233  E-mail:[email protected]
 
 
學科與人事辦公室
姓名:王瀟瀅
職責:學科建設管理;學科評估;高層次人才隊伍招聘、培養、管理、服務;人才計劃申報;
          教師國際交流。
電話:029-82668633
地址:東一樓232  E-mail:[email protected]
 
姓名:王萌
職責:教師、專職科研、實驗技術、秘書隊伍的招聘、晉升、管理;博士后管理;
          外籍教師管理;績效考核。
電話:029-82668633
地址:東一樓232  E-mail:[email protected]
 
 
資產管理辦公室
姓名:齊冠男
職責:學院資產、院辦資產管理;設備采購及招投標;實驗室管理;公房管理。
電話:029-82669067
地址:東一樓233  E-mail:[email protected]
 
 
綜合事務辦公室
姓名:高丹軍
職責:創新港搬遷前期各項準備工作;電氣校友會秘書工作、校友聯絡與服務工作;
          教育培訓;綜合治理。
電話:029-82668023
地址:東一樓238  E-mail:[email protected]
 
 
學生工作辦公室
姓名:羅文成(團工委書記)
職責:碩士、博士研究生黨團建設及思政教育,團工委各項工作,學生就業、創業指導,
          評獎評優、助學金評定,心理健康教育及日常管理。
電話:029-82668022
地址:東一樓239  E-mail:wenchengluo@mail.xjtu.edu.cn  
 
姓名:梁人之
職責:創新港研究生黨團建設及思政教育,創新港團工委各項工作,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評獎評優、助學金評定
電話:029-88968310
地址:創新港3號樓3-4092  E-mail :liangrenzhi1993@mail.xjtu.edu.cn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電氣工程     專業代碼:080800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電氣工程

專業介紹

陸軍裝甲兵學院為例
一、培養目標
培養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掌握電氣工程專業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解決本專業領域技術難題的能力,能夠適應軍隊現代化建設和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需要、滿足基層部隊任職崗位需求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二、專業簡介
裝甲兵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科,1990年獲二級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電氣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得電氣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是我院控制科學與工程方向博士后流動站的主要依托學科之一,也是我陸軍最早從事電傳動技術、全電炮控技術、電子綜合化技術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學科。先后招收和培養博士研究生20余人、碩士研究生100余人。
三、研究方向簡介
該學科現有現代坦克火炮/炮塔控制技術、軍用車輛電傳動技術、軍用車輛供電技術、車輛電氣系統網絡化控制與電磁兼容技術、電氣設備和系統故障診斷技術等5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四、導師隊伍
該學科擁有包括全國優秀教師臧克茂院士等著名學者,全軍優秀骨干教師、求是獎獲得者馬曉軍教授,國家973評估專家、總裝保障專業組專家張豫南教授在內的一批國內、軍內知名專家,學科隊伍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員11人,其中博士14人、碩士11人。
五、教學科研條件
該學科在全電炮控、車輛電傳動技術等研究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電子綜合化技術、軍用電源技術、電氣系統故障診斷技術等研究領域處于軍內領先水平。多年來,該學科著眼于領域前沿研究,對陸戰平臺全電化相關問題進行了追蹤和探索,取得了我國第一臺全電炮控系統、第一臺電傳動原理樣車、第一臺全方為電傳動移動平臺等優秀科研成果,著眼于國防與軍隊建設實踐,參與部隊重大演習活動5次,為部隊裝甲裝備中修檢測流程中解決了“修前檢測”和“修竣綜合性能測試”等重大現實問題6項,對其他兵種裝備虛擬維修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探索性研究與實踐。
六、教學科研學術成果
先后獲得軍隊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二等獎20余項、三等獎20余項;獲國家發明專利和國防專利18項,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1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5部。

專業點分布

陸軍裝甲兵學院 清華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方工業大學 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 天津理工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北華大學 東北電力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東南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 溫州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 海軍工程大學 三峽大學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湘潭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大學 空軍工程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新疆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0808 電氣工程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40 所,本次參評39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84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03 清華大學 A+
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A+
3 10079 華北電力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電氣工程錄取分數線 A
4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A
5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A-
6 10335 浙江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A-
7 10611 重慶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錄取分數線 A-
8 90038 海軍工程大學 A-
9 10056 天津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10 10142 沈陽工業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1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專業分析 B+
12 10286 東南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專業分析 B+
13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錄取分數線 B+
14 10422 山東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15 10532 湖南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16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1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18 10080 河北工業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19 10188 東北電力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20 10214 哈爾濱理工大學 B
21 10290 中國礦業大學 B
22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B
23 10486 武漢大學 B
24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B
25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 B
2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學 B-
27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B-
28 10256 上海電力大學 B-
29 10294 河海大學 B-
30 10386 福州大學 B-
31 10536 長沙理工大學 B-
32 10610 四川大學 B-
33 11075 三峽大學 B-
34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C+
35 10145 東北大學 C+
36 10216 燕山大學 C+
37 10247 同濟大學 C+
38 10254 上海海事大學 C+
39 10280 上海大學 C+
40 10299 江蘇大學 C+
41 10593 廣西大學 C+
42 10700 西安理工大學 C+
43 10755 新疆大學 C+
44 10147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C
45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C
46 10433 山東理工大學 C
47 10459 鄭州大學 C
48 10462 鄭州輕工業學院 C
49 10533 中南大學 C
50 10614 電子科技大學 C
51 10019 中國農業大學 C-
52 10060 天津理工大學 C-
53 10217 哈爾濱工程大學 C-
54 10219 黑龍江科技大學 C-
55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C-
56 10424 山東科技大學 C-
57 10460 河南理工大學 C-
58 11535 湖南工業大學 C-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電氣工程     專業代碼:085207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工程

專業介紹

上海理工大學
本學科擁有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包括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等多方面研究內容。本學科擁有一支結構合理、高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0人,具有海外學習經歷的教師11人。聯合培養單位導師40人,與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實踐基地,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工程實踐環節。本學科學術梯隊完整,學術氛圍濃厚,科研條件良好,目前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并與國內外專家、學者建立了廣泛的學術聯系和合作關系。本學科在專業教育上注重系統的專業素質、學術能力和科學精神的有機統一,以培養具有較高電氣工程專業基礎理論和工程技術能力,能夠獨立承擔相關理論研究和工程技術應用的高級人才為目標。

專業點分布

陸軍裝甲兵學院 北方工業大學 天津理工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石家莊鐵道大學 燕山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 山西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遼寧工業大學 吉林建筑大學 東北電力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上海電機學院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電力學院 南京工程學院 南京郵電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華僑大學 福建工程學院 華東交通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三峽大學 湖南工業大學 湘潭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廣西大學 陸軍勤務學院 空軍工程大學 西安科技大學 陜西理工大學 新疆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40 所,本次參評39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84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03 清華大學 A+
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A+
3 10079 華北電力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電氣工程錄取分數線 A
4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A
5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2020電氣工程復試方案 A-
6 10335 浙江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專業分析 A-
7 10611 重慶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錄取分數線 A-
8 90038 海軍工程大學 A-
9 10056 天津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10 10142 沈陽工業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1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B+
12 10286 東南大學 B+
13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錄取分數線 B+
14 10422 山東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15 10532 湖南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16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1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18 10080 河北工業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19 10188 東北電力大學  推薦閱讀:(電氣工程參考書目 B
20 10214 哈爾濱理工大學 B
21 10290 中國礦業大學 B
22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B
23 10486 武漢大學 B
24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B
25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 B
2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學 B-
27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B-
28 10256 上海電力大學 B-
29 10294 河海大學 B-
30 10386 福州大學 B-
31 10536 長沙理工大學 B-
32 10610 四川大學 B-
33 11075 三峽大學 B-
34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C+
35 10145 東北大學 C+
36 10216 燕山大學 C+
37 10247 同濟大學 C+
38 10254 上海海事大學 C+
39 10280 上海大學 C+
40 10299 江蘇大學 C+
41 10593 廣西大學 C+
42 10700 西安理工大學 C+
43 10755 新疆大學 C+
44 10147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C
45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C
46 10433 山東理工大學 C
47 10459 鄭州大學 C
48 10462 鄭州輕工業學院 C
49 10533 中南大學 C
50 10614 電子科技大學 C
51 10019 中國農業大學 C-
52 10060 天津理工大學 C-
53 10217 哈爾濱工程大學 C-
54 10219 黑龍江科技大學 C-
55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C-
56 10424 山東科技大學 C-
57 10460 河南理工大學 C-
58 11535 湖南工業大學 C-

電氣工程研究生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19電力系統基礎
 
電氣工程考研參考書:
819電力系統基礎:
1.變壓器與同步發電機
2.電力系統分析
 
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就業:
電氣工程專業培養寬口徑、復合型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因此該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時呈現“點多、面寬、適應性強”的特點。一般來說,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能夠在電氣工程相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技術、研制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擔任重要工作,也能到各級發電廠、供電局、電網調度所、各類大、中型企業從事電力設計、建設、調試、生產、運行、管理、市場運營、科技開發和技術培訓等工作,或從事電氣設備的維護、檢修、安裝和調試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該專業的畢業生還可從事其他行業中的電氣技術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單位在招聘電氣專業的畢業生時,會考慮畢業生所學的具體專業方向。一般來說,電力電子方向的畢業生適合去私營或國營高新技術企業(如海信、富士康、愛默生、ABB、微軟)、軍工企業、航天企業或各省市電力公司、電力設計院等,而電機、高壓、電力系統及電工理論等強電專業或者相關電力專業的畢業生適合去研究所、電廠或者電網公司。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安交通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安交通大學報錄比、西安交通大學考研群、西安交通大學學姐、西安交通大學考研真題、西安交通大學專業目錄、西安交通大學排名、西安交通大學保研、西安交通大學公眾號、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安交通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安交通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考研 推薦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西安交通大學考研網由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購買指南 發貨信息 關于我們 - 研究生兼職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vr在线观 | 日韩欧美亚洲中字幕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直 | 一级国产精品一级国产精品片 | 亚洲综合影视 | 大陆孕妇孕交视频自拍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 黄色资源网址 | 亚洲理论欧美理论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草免费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三级毛片在线 |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 欧美性视频xxxxxxxx | 成年人黄页 | 国产成人咱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 精品老司机在线视频香蕉 | 亚州不卡 | 成人午夜影院 | 久久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 | 国产精选在线视频 | 久草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 99久久精品全部 | 日韩不卡在线观看 | 美女一级视频 | 中国一级淫片aaa毛片毛片 |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高清成人mv在线观看 | 精品热线九九精品视频 | 怡红院美国十次成人影院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特黄 | 国产自偷自拍 | 欧美一及片 | 萌白酱香蕉白丝护士服喷浆 | 精品国产美女福利到在线不卡 |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