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參考書目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浙江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大學報錄比、浙江大學考研群、浙江大學學姐、浙江大學考研真題、浙江大學專業目錄、浙江大學排名、浙江大學保研、浙江大學公眾號、浙江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參考書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獲取相應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試大綱、招考專業、招考目錄等等基本信息,這些內容是進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準備。考生可以從各院校的研招網進行查詢,每年的9月左右就會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計劃。考生應當仔細閱讀相關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專業的名稱相近,內容也比較繁雜,容易混淆或遺漏,考生要仔細區分。另外各大考研網站的相應版塊也會有歷年的招生信息匯總,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參考書目信息內總結了各大院校的歷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詢和選擇。最后,考研派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是考生獲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該網站會提供各種有關考研的資訊和內容,比如歷年的考研招生計劃、考試計劃、考試內容、考試大綱、考試政策、報錄比、錄取名單、復試名單、復試分數線、推免政策等等內容,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招生信息網提供的信息是最為準確和官方的,是考生進行考研的信息主要來源,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小編提醒各位考生要時刻關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一切信息變動要以該網站提供的內容為主。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會公布研招辦以及各個院系的招生負責人電話,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遇到問題或疑惑時可以打電話進行咨詢。最后,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浙江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5]材料科學與工程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0)080501材料物理與化學 080502材料學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2數學二④820普通物理或836材料科學基礎或827物理化學(乙) | |
備 注: | 統考24(其中1個為科研院招生名額。) | 推免38(其中1個為科研院招生名額。)按一級學科招生和培養。本學科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擁有雄厚的優秀師資力量(包括多名院士、QR和長江計劃特聘教授等),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中心和浙江省重點實驗室等高層次研究基地,在優秀研究生培養方面連年取得佳績,體現出高水準的研究生教學質量。復試筆試加面試 |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信息
浙江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含專業學位)復試分數線的基本要求
1:基本要求
學科門類(專業代碼前2/4位,含專業學位) | 政治 | 外語 | 業務1 | 業務2 | 總分 | 備注 |
哲學[01] | 55 | 55 | 95 | 95 | 355 | 生源特別豐富的學院(系)或學科專業可在此基本要求之上,再行劃定復試分數線 |
經濟學[02] | 60 | 60 | 100 | 100 | 360 | |
法學[03] | 60 | 60 | 90 | 90 | 350 | |
(不含法律碩士[0351]) | ||||||
教育學[04] | 60 | 60 | 210 | 360 | ||
文學[05] | 60 | 60 | 100 | 100 | 360 | |
歷史學[06] | 55 | 55 | 200 | 340 | ||
理學[07] | 55 | 55 | 90 | 90 | 330 | |
工學[08] | 55 | 55 | 85 | 85 | 330 | |
農學[09] | 55 | 55 | 85 | 85 | 325 | |
醫學[10] | 55 | 55 | 180 | 320 | ||
管理學[12] | 60 | 60 | 100 | 100 | 355 | |
藝術學[13] | 60 | 60 | 95 | 95 | 360 | |
法律碩士[0351]) | 60 | 60 | 95 | 95 | 360 | |
體育學[0403] | 50 | 50 | 160 | 290 | ||
體育碩士[0452] | ||||||
教育碩士[0451] | 55 | 55 | 95 | 95 | 340 | |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0453] | ||||||
工商管理[1251] | 100 | 50 | 180 | |||
公共管理[1252] | 120 | 60 | 190 | |||
會計碩士[1253] | 120 | 75 | 230 | |||
工程管理[1256] | 同教育部 A 類考生線(復試及錄取要求參見相關院系規定) |
2、上表統考考生(管理類聯考除外)以下情況視同上線:若單科低1分,總分相應高20分及以上;單科低2分,總分高25分及以上;以此類推,單科每低1分,總分相應再提高5分。但單科不得低于5分(含5分),且僅限1門單科。
3、軟件工程考生:
1)第一志愿報考我校軟件學院軟件工程專業(專業代碼085212)的考生,外語不低于50分、政治不低于50分,業務課不低于75分,總分不低于300分,可參加復試。
2)凡報考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系代碼210)且初試數學一的考生,外語不低于50分、政治不低于50分,業務課不低于75分,總分不低于310分,可申請調劑軟件學院軟件工程(雙證)碩士的復試。
4、工商管理碩士:凡在2015年參加浙江大學MBA提前批面試并評定為面試成績優秀的考生,2016年聯考成績達到國家A類線且政治合格者,可免復試直接獲得預錄取資格。
5、單獨考試(非工程師學院考生)滿分為100分的科目成績不低于50分,滿分為150分的科目成績不低于75分,滿分為300分的科目成績不低于150可參加復試;強軍計劃考生各門單科成績不低于50分,可參加復試。
6、凡報考工程師學院工程管理專業且在2015年參加提前批面試并評定為面試成績優秀的考生,2016年聯考成績達到國家A類線且政治合格者,可免復試直接獲得預錄取資格。工程師學院工程碩士專業單獨考試考生總分不低于240分,可參加復試。
7、列入國家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培養計劃的考生和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校定向培養的考生:各門單科成績不低于50分,總分不低于300分(滿分為300分的專業總分不低于180),可參加復試。
8、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考生:各門單科成績不低于50分,可參加復試。
9、各類加分政策按教育部統一規定的范圍和標準執行,符合條件的考生請在3月10日前持相關證明和證件向我校研究生招生處提出申請。
10、具體復試時間和方案請關注各院系網上通知。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領導介紹
院 長:韓高榮教授黨委書記:劉艷輝
副 院 長:陳立新教授
吳勇軍教授
劉艷輝(兼)
黨委副書記、院長助理:皮孝東教授
學院官網:http://mse.zju.edu.cn/chinese/
更多內容可登陸學院官網進行查詢。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考研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二
④827物理化學(乙)或
820普通物理或
836材料科學基礎
2021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浙江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5]材料科學與工程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0)080501材料物理與化學 080502材料學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二 ④820普通物理 或836材料科學基礎 或827物理化學(乙) |
|
備 注: | 統考:31(其中1個為科研院招生名額。以最終實際錄取人數為準) 推免:31(其中1個為科研院招生名額。以最終實際錄取人數為準) 按一級學科招生和培養。本學科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擁有雄厚的優秀師資力量(包括多名院士、QR和長江計劃特聘教授等),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中心和浙江省重點實驗室等高層次研究基地,在優秀研究生培養方面連年取得佳績,體現出高水準的研究生教學質量。 |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5年優秀大學生暑期學術夏令營活
為了給全國材料學科優秀大學生搭建一個學術互動和交流的平臺,加強浙大材料學院與國內高水平大學院系的聯系與交流,促進兄弟院校大學生對浙大及浙大材料學院的認識與了解。我院將于2015年7月17日—20日舉辦“新世紀•新材料•新生活”優秀大學生暑期學術夏令營活動(7月17日報到,7月20日離營),本次夏令營共招收營員50名。現將申請入營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申請資格:
1、熱愛材料學科,勤奮敬業,具有較強的或潛在的科學研究能力;
2、所屬院校: “985”、“211”院校以及浙江省屬重點高校
3、所學專業:材料方向以及其他相關專業的三年級在校本科生(2016年畢業);
4、學業成績優秀。要求本科期間(前2.5年)成績總排名:“985”高校本專業前40%;“211”高校本專業前10%;其它高校本專業前3名。對已取得優秀科研成果的同學,可適當降低學習成績標準;有望獲得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者優先。
5、外語水平良好。國家英語六級水平考試480以上或TOEFL 80分以上或雅思5.5分以上優先考慮。
二、申請方式
1、網上報名:自即日起至6月10日進入“2015年浙江大學夏令營系統”報名
http://grs.zju.edu.cn/ssszs/nocontrol/student/studentXly.htm
2、報名同時將以下材料打包后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1)申請表(從報名系統中下載)
(2)信息表(點擊下載)
(3)本科成績單、各類英語考試成績單及其他證明材料(如已發表論文的復印件、各種獎勵復印件、導師推薦信等可體現自身學術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材料)制成的一份PDF文檔。
注:將以上材料打包后作為附件發送,文件名請使用“2015夏令營+學校名稱+申請人姓名”,文件大小不可超過5M,申請階段對所遞交的電子材料不要求任何簽字蓋章。”
三、材料審核及錄取
1、材料學院組織老師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擇優錄取營員50名,名單將于2015年6月20日左右在網上公布。
2、報到時需遞交報名時提供的所有書面材料原件(需按要求簽字或加蓋公章);
3、錄取名單將在浙江大學材料學院網站(http://mse.zju.edu.cn/)上公布,申請人也可登錄報名系統查看錄取結果,屆時沒有接到錄取通知的同學皆為未入選者,不再另行通知。在接到“同意參加”的信息后,請申請人及時在報名系統中確認是否參加。
四、其它事項
1、報到時間和地點:
時間:2015年7月17日下午2:00-5:00
地點: 待定
2、關于資助:
夏令營不收注冊費。浙江大學材料學院將為營員提供交通、食宿以及相關活動的經費資助。
特別說明:本市高校營員需自行解決住宿,外地營員統一安排住宿,并按普通硬座火車票價格補貼旅費。
3、安全須知
(1)浙江大學材料學院將統一購買活動期間的團體保險,建議各位營員自購旅途意外保險;
(2)參加暑期夏令營的學生必須遵守浙江大學的相關規定,按照統一的安排參加各項活動,并注意安全;
(3)學員報到后要求全程參加夏令營活動,擅自離營者,舉辦方將不提供相關資助。
4、更多信息請訪問浙江大學材料學院網站(http://mse.zju.edu.cn/)
5、夏令營活動咨詢
聯系人:陳老師
聯系電話:0571-87952876;E-MAIL: [email protected]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5年5月25日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考研歷年分數線
年份 | 政治 | 外語 | 業務課1 | 業務課2 | 總分 |
2017 | 55 | 55 | 85 | 85 | 330 |
2016 | 55 | 55 | 85 | 85 | 330 |
2015 | 55 | 55 | 90 | 90 | 335 |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一③302數學二④827物理化學(乙)或820普通物理或836材料科學基礎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經驗分享
一、學校選擇:談到選學校的問題,我想提醒大家的就是一定要選擇一個和你實力比較均衡的學校,這樣才有比較有把握,報的太高了,可能會讓你在復習過程中慢慢失去信心,報的太低了則可能會讓你沒有動力和沖勁。
二、專業選擇:
如果你選擇了考研的話,那你就意味著還想為你將要報的專業賣命,而且有可能是一輩子,所以選擇專業你一定要慎重,一定要選擇你真正喜歡、感興趣的專業,這樣為你將來深造和研究有大的利處和發展空間,也對你事業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提醒準備考研的朋友一定要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專業。
三、復習問題:
我自己是從大三第二個學期開始復習的,在這個學期我就是背背單詞,稍微先看看專業,政治沒有必要看那么早(看得早到時也忘的差不多),要考數學的朋友在這個學期也要慢慢把數學看看,最好這學期可以把書過一遍(如果底子好的同學也可以直接跟著復習全書看)真正要加大力度復習的時期就應該是大四上學期,其實我認為,只要你在大四上個學期抓緊復習,也是來得及的,也沒有必要從大二就開始復習,有時候復習戰線太長到最后可能會感到疲倦,效率可能不是很高,不過這個也因人而異。下面我就各門課談談我的復習心得吧。
1、英語方面
考研英語和四六級(課程)英語是不同的,所以沒有過四六級的同學是完全要有信心去考研,因為考研不用考聽力,這就和英語聽力占大部分比重的四六級很不一樣了,而且考研的英語考的是難度深度而不是速度,這和四六級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有三個鐘的時間做英語。另一方面四六級考的好的同學也不要掉以輕心。考研英語分數中占百分之七十的是作文和閱讀,所以復習時的重點是在這兩部分。對于背單詞呢,我的建議是不要去買什么專門的單詞詞匯一類的書籍每天啃著來背,倒不如找出歷年考研試題中的高頻率詞匯,把自己做題時不會的詞匯找出來記下來每天看幾遍就熟悉了。
閱讀呢,不僅僅要做題而且要認真對答案,把自己不會做的做錯的題目反復研究,特別是第一次做歷年真題的時候,這一環節特別重要,因為這樣可以鍛煉自己的做題思維,能夠去適應出題者的出題意愿,看看他們出這樣的問題其實是想我們給出怎樣的答案,做多了熟悉了那套思路,久而久之就會按著這樣的思維去思考去解答了,準確率自然而然也就高了!對于作文呢,我的建議是多背一些歷年試題的范文,近年來考的都是圖表作文,小作文都是一些實用的應用文之類的。這些都在于平時復習中的積累了,特別是一些模板之類的詞匯和句型。如果有足夠的時間,能練練筆最好了
2、政治復習
政治的復習,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所有的范疇和原理都是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死記硬背倒不如多讀幾遍,然后自己復述出來。總之,政治的復習,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理解。另外活學活用也非常重要,千萬別死記硬背。要是記起來,你會發現要記得實在太多了,多得讓你對自己的能力表示質疑。而且毛鄧還要和時事結合,在時事的基礎上上升一步,也就是上升到理論。
政治做題很重要,特別是選擇題,多做選擇題可以幫助你記住一些重要的理論知識點,不斷鞏固復習理解的知識點,不過最好選擇有答案解析的題目,可以讓你的理解更清晰。
3、數學復習
對數學復習而言,我將其大體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書為本,總體把握
因為課本對基本概念的定義,基本原理的推導都是十分準確、精練的,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體系,后續階段的復習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同學一開始就盲目地追求做題數量,忽視了課本的復習,那是極不可取的。必須通過對課本的復習,理出一個知識框架體系,從總體上把握考點。
第二階段:認真做題,廣積思路
眾所周知,數學還是以練為主的。除了第一階段必須完成課本上的習題外,主要的精力應集中在習題集上,模擬試題、歷年真題等等。剛做這些習題時,我真有點力不從心,有時覺得解題方法很奇特,而答案也有些突兀。經過不斷練習,我對這些難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學會有條不紊的解題思路,以及循序漸進、舉一反三的解題方法能夠更有效地運用他們。我想強調融會貫通的重要性,千萬別為了做題而做題,因為做題只是一種手段而已。應通過做題將所學知識點聯系起來,并將所學的思路與方法為己所用。
第三階段:研究真題,查漏補缺
從一些研究生介紹和自我感覺來說,真題的作用絕對是其他模擬題所不可替代的。只要你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歷史是如此驚人地相似,很多考題都是貌離神合。應該用一到兩個月的時間來做和研究近十年真題,這不僅可作為檢測自己最直接的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能讓考生熟悉考試的內容和側重點,了解命題人的命題思路。在分析真題時,可找出自己的不足,再回到課本和輔導書進行復習鞏固,理解的程度自然就加深了。至于模擬題應有選擇地做幾套,目的只是練練手,切勿一味貪多。
4、專業復習
這個就不好說了,因為考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專業課的復習也不一樣,大家可以聯系一下報考專業的學姐學長了解下,在網上搜下歷年考題,制定好計劃認真復習,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但是專業也不能松懈,因為專業絕對是拉分項目。我們總結了歷年真題、考研筆記等各種復習資料,會節約你的時間,節省更多的時間來復習。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咨詢電話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2020年研究生錄取分數線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專業排名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考研學校排名 | 學校名稱 |
1 | 清華大學 |
2 | 北京科技大學 |
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4 | 西北工業大學 |
5 | 上海交通大學 |
6 | 武漢理工大學 |
7 | 華南理工大學 |
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9 | 浙江大學 |
10 | 中南大學 |
11 | 山東大學 |
12 | 華中科技大學 |
13 | 四川大學 |
14 | 天津大學 |
15 | 西安交通大學 |
16 | 北京化工大學 |
17 | 東北大學 |
18 | 東華大學 |
19 | 北京工業大學 |
20 | 北京理工大學 |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院系簡介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我國最早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單位之一,源于機械系1952年開始招生的金相、鑄造專業,化工系1958年開始招生的硅酸鹽等專業。1978年,浙江大學建立了我國高校中第一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1985年建立了浙江大學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高純硅及硅烷國家重點實驗室(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前身)。1989年,半導體材料被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1999年,材料科學與工程被批準為一級學科,下設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3個二級學科。2007年,在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2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基礎上,材料科學與工程被批準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2014年7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更名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學院設有半導體材料、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材料物理4個研究所和電子顯微鏡中心,并建有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表面與結構改性無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電鏡中心、浙江省電池新材料與應用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新型信息材料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截至2014年9月,全院有教職工128人, 其中教授(研究員)48人,副教授(副研究員等)59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國家QR專家5人,浙江省特級專家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 4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6人。
材料學院開展材料微納結構、信息功能材料、能源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等方面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開發工作。學院立足國際科學前沿,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和區域經濟建設需要,承擔多項國家973計劃、863計劃、支撐計劃、國家基金重大、重點項目等。研究成果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國家發明獎1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并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在國內外具有重要的學術影響力。2014年9月,據美國ESI對全球材料科學學科評估顯示,浙江大學材料科學學科在全球高校中位居第13位。
材料學院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博士點、碩士點和本科專業,建有“功能材料”國家級特色專業和“材料科學與工程”浙江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近年來,材料學院每年招收本科生約100名、碩士生約120名、博士生約60名,進站博士后15名左右。材料學院致力于高層次人才培養,擁有強大的育人隊伍,迄今已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3人、提名獎7人,本科畢業生錄研/出國深造率保持在70%左右,名列工科專業前茅。
今天的材料學院,秉承浙江大學“求是、創新”校訓,遵循學院“明德求真、精材成器”的核心價值觀,正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材料學科,致力于創造與傳播知識、弘揚與傳承文明、服務與引領社會,為我國乃至世界材料科學與工程的進步而努力。
學院下有研究所5所,分別是:功能復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材料物理研究所、半導體材料研究所、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所、金屬材料研究所。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屬于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建有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表面與結構改性無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電池新材料與應用技術浙江省重點實驗室、新型(磁性)信息材料技術浙江省重點實驗室、浙江省電子顯微鏡中心,學科優勢明顯。全系現有教職工126人,其中正高級職稱人員45名,副高級職稱人員57名。教師中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浙江省特級專家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國家千人和青年QR入選者各3人,以及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9人,擁有教育部創新研究團隊2個,師資力量雄厚。
材料系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博士點、碩士點和本科專業,建有“功能材料”國家級特色專業和“材料科學與工程”浙江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近年來,材料系每年招收本科生約100名、碩士生約120名、博士生約60名,進站博士后15名左右。材料系致力于高層次人才培養,擁有強大的育人隊伍,迄今已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3人、提名獎7人,本科畢業生錄研/出國深造率保持在70%以上,名列工科專業前茅。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考研經驗
浙江大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特色鮮明的,并且在國內外都有很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類大學,它涵蓋了眾多門類,師資力量也很強大,對于考研想要準備考它的同學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浙大專業性比較強,自然也相對難考一些,下面小編搜集了 2015年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學長學姐自己考浙大的考研經驗,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祝你順利通過浙大的考研!學長學姐經驗分享
回首自己奮斗的點點歲月,感慨萬千。硝煙彌漫的考研日子隨著歷史的車輪駛向了昨天,一切都已經過去,生活又再一次的恢復了平靜。考研是一段非常磨練人的經歷,經歷過考研的同學們都能深有體會。為了紀念這段苦逼又幸福的日子,我決定將自己的考研經驗分享給大家,些許經驗希望能幫助后來的學弟學妹們更好的度過這段苦逼卻讓人如此懷念的日子。
我是14年考上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我很想把考研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和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為后來的學弟學妹們提供幫助。
我4月份在網上買了專業課的書,正式開始看差不多是在5月份。5月份—7月份把物理化學乙的課本看了第一遍,留點印象,看了真題,對考試內容大概有個方向,覺得真題很簡單就很輕松了。
8月份看第二遍,這一遍就要把其中的一些公式推導啊有事沒事自己推一推,增加理解,課本看完這一遍就開始做課后習題,這個時候可以把真題拿出來試著做兩三份練練手,估計一下自己的水平,并且確定自己復習的不足,在書上做些標記,以便下次看書的這時候著重理解。可能有些還是不太會,還好我學長把他當年整理的答案也給我了,嘿嘿,看學長的答案過程很有啟發。
9月份看第三遍,這時就要把第二遍遺留的一些問題自己找個小筆記本記錄下來,便于以后一個個來解決;其次就是再認真做一遍真題,這一遍找一個像樣的本子或者學校發的信紙,把每年的真題按照考研的標準把過程完整的寫下來,這個步驟很重要,尤其對于考研英語,控制做題時間這個訓練一定要做。很多人平時做英語不按照一套題一套題來做,明明是三個小時他卻做了半天,但是你要知道我們考試只有三個小時,而且當時的考試氣氛環境加上自己緊張,我們的做題速度恐怕只會比平時的時間要長,所以這一點要引起考研英語的重視。不過還好專業課相對簡單很多,但我要強調的是解題規范!為什么有些人答案也是對的但是分數卻比別人差一大截?我想這些不需要我再解釋了。
很多同學在惟學浙大考研網上買了一本《浙江大學物理化學乙考研復習精編》,悲催的是我居然到了10月中旬才知道。就這樣我的進度比別人慢了很多。。。你們可知道我當時壓力有多大。當天我就去惟學浙大考研網上找了找,幸虧還有《浙江大學物理化學乙考研復習精編》那本書。書到了以后我拋開了其他三門課的所有復習工作,花了三天時間專攻物理化學乙。我將教材搬出來,又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教材,同時結合《復習精編》的章節重難點解析、考題考點解析開始做筆記。這一輪下來我發現原來遺留下來的一些小問題都基本得到解決,并且整個專業課復習思路非常的順暢,復習效率也高了起來。由此可見,有一本好的參考書會讓我們的復習事半功倍是真的,學弟學妹們可要注意收集有用的復習資料啊!
言歸正傳,10月份我主攻完物理化學乙后,然后11月份我又看了一遍真題,最后認真做了一遍課后習題和真題整理在信紙上,并且把常考公式也一并整理了方便記憶。
最后講講作息問題吧。依我來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興奮點,沒有必要模仿他人的作息時間。有的同學愛面子總喜歡來的最早來,走的最晚以顯示自己學習多認真,我認為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我喜歡高效率的學習,暑假有一個星期我干掉了永樂復習全書,每道題都沒有放過,又花了一個星期做了第二遍。你們不要學我,我那是因為我大三沒好好看書,被逼的。就我個人而言,早晨是我一天精神最好也是思路最清醒的時間段,而且如果我早晨起得早一般這一天的時間我心情都會很舒暢,因此我大四后來每天都起很早,但是我這個人不適合熬夜,一般晚上學到10點左右就滾蛋了。偶爾當天任務規定的緊可能會學到12點。另外現在正在準備考研的大三學弟學妹們也不要過于緊張,這學期還是以學習專業課為主,考研為輔,保證每天看考研四個小時就足夠了。我去年這個時候還在整天玩呢,完全沒有考研的感覺,經常早上睡到9點多。不過后來暑假開始我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慢慢調整作息了,每一段時間提前半個小時,到大四開學我早上基本6點就醒了,這個作息時間可以培養。上次考研交流會居然有個學姐每天學到一兩點早上五點多起床,那個我做不到,會死人的。如果現在就太拼命了,一來忽略了重要的專業課,二來可能下學期沒有后勁兒了,所以大家自己權衡一下吧!
另外考研過程中還要注意一個心態的問題。很多同學在碩考論壇中經常反映自己的苦惱就是,越接近考研日期,心里就越沒底氣,總覺得還有很多知識沒有復習好;有的同學甚至在復習的過程中煩躁不已,煩惱說為什么書看了一遍又一遍還是沒有什么結果,該記憶的也沒記住,不該記的也還是沒記,腦袋到最后就成為一團漿糊。
其實,我自己在復習的后期也出現過這些狀況,覺得時間太少,還要復習的內容還很多;有些復習中遇到的問題也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所以心里就越發的煩躁。說到這里我想大家都應該有些明白了,出現心緒不寧,心情煩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復習的不順利。復習的不順利體現在很多方面,如各科的進度、深度以及廣度等方面。既然知道導致自己心情不好的原因了,接下去就是要找到解決方法啦。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考研體會與總結,也有一些共性吧,但僅供參考,每個人的情況都有所不同,還是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我認為整個考研就是一個系統工程,你要學會合理的安排好各個方面,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使整個考研復習協調而高效地進行。我只能提供一些有限的信息,但整個考研的路還是要你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走下去,直到最后!最后祝各位學弟學妹順利完成自己人生的夢想,金榜題名!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考研歷年報錄比
年份 | 專業名稱 | 報考人數 | 錄取人數 | 報錄比 |
2016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198 | 30 | 6.60 |
201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188 | 32 | 5.88 |
2014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253 | 32 | 7.91 |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考研初試參考書目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導師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邱建榮教授
|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韓高榮教授
|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樊先平教授
|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杜丕一教授
|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陳湘明教授
|
陳立新教授——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
蔣建中教授——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
黃靖云教授——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
孟亮教授——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
馬向陽教授——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
劉賓虹教授——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導師介紹——陳立新
|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導師介紹——陳湘明
|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專業簡介
一、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科概況及內涵材料已與信息、能源并列為國民經濟的三大支柱。材料是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和先導,是冶金、機械、化工、建筑、信息、能源和航天航空等工業的支撐。材料作為社會生產生必要的組成部分,早已作為一個統一的范疇進入政治家和產業界的視野,獨立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也應運而生。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屬于工學門類的一級學科,它主要研究材料的組成結構、合成加工、基本性質及使役性能等要素和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規律,并研究材料的生產過程及其技術。根據材料的組成形式,可分為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
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科范圍
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設有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和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5個學科方向。
三、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目標
碩士學位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具備基本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理論知識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發展動向,能夠掌握相關材料研究領域中先進的工藝設備、測試手段及評價技術;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和技術工作的能力;能做出具有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系信息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浙大路38號浙江大學玉泉校區曹光彪科技大樓
聯系電話:0571-87951400
郵編:310027
聯系方式黃頁:
部門
|
地點
|
辦公人員
|
辦公電話
|
職 務
|
E-mail
|
院長辦公室
|
曹光彪主樓
327
|
韓高榮
|
87951171
87953300
|
院長
|
|
黨委書記辦公室
|
曹光彪主樓
325
|
劉艷輝
|
87952291
|
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
|
房 迪
|
87952291
|
副處職調研員
|
|||
副院長辦公室
|
曹光彪主樓
328
|
陳立新
|
87952292
87951152
|
副院長
|
|
吳勇軍
|
87952292
87951410
|
副院長
|
|||
綜合辦公室
|
曹光彪主樓
321
|
應 窕
|
87953143
|
實驗室秘書
|
|
倪孟良
|
87951400
|
綜合辦公室主任
|
|||
王育萍
|
87952293
|
組織人事、外事秘書
|
|||
葉啟闊
|
87953143
|
校友工作、網絡
|
|||
教學管理辦公室
|
曹光彪主樓
319
|
陳 潔
|
87952876
|
研究生秘書
|
|
王艷華
|
87953141
|
教學秘書(本科生)
|
|||
楊 倩
|
87952876
|
團委副書記、輔導員
|
|||
科研管理辦公室
|
曹光彪主樓323
|
劉金芳
|
87952290
|
科研秘書
|
|
團委辦公室
|
曹光彪主樓
319
|
嵇琪華
|
87952325
|
輔導員
團委副書記
|
|
紫金港教學
管理辦公室
|
西1-312
|
應 窕
|
|
每周一、三、五下午辦公
|
|
學報編輯部
|
曹光彪主樓
317
|
何旭昭
|
87951403
|
學報、財務出納
|
[email protected] |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學科介紹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屬于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建有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表面與結構改性無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電池新材料與應用技術浙江省重點實驗室、新型(磁性)信息材料技術浙江省重點實驗室、浙江省電子顯微鏡中心,學科優勢明顯。全系現有教職工126人,其中正高級職稱人員45名,副高級職稱人員57名。教師中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浙江省特級專家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國家千人和青年QR入選者各3人,以及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9人,擁有教育部創新研究團隊2個,師資力量雄厚。
材料系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博士點、碩士點和本科專業,建有“功能材料”國家級特色專業和“材料科學與工程”浙江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近年來,材料系每年招收本科生約100名、碩士生約120名、博士生約60名,進站博士后15名左右。材料系致力于高層次人才培養,擁有強大的育人隊伍,迄今已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3人、提名獎7人,本科畢業生錄研/出國深造率保持在70%以上,名列工科專業前茅。
材料學該學科的前身是金屬材料及熱處理(部分)、無機非金屬材料、硅酸鹽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部分)等學科。浙江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學科于1978年設立碩士點,1981年獲博士授予權;無機非金屬材料學科于1978年設立碩士點,1984年獲博士授予權;硅酸鹽材料學科于1981年獲碩士授予權,1984年并入無機非金屬材料博士點;高分子材料學科于1987年設立碩士點,1995年獲博士授予權。1998年合并為材料學博士點學科,2003年被批準為浙江省重點學科,2007年經評審,被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本學科是博士后流動站單位,是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半導體材料及功能材料學科群”與985工程重點建設項目“功能材料創新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學科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鐵電與介電材料、功能玻璃材料、能量儲存與轉換材料、生物醫用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等。歷年來獲國家發明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9項。
研究生主干課程:材料結構與性能、材料合成與制備、材料近代研究法、材料加工理論基礎、材料相變、數學建模、固體物理、固體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題、高聚物結構與性能等。
材料加工工程該學科的前身是金屬材料及熱處理(部分)、鑄造、高分子材料(部分)、無機非金屬材料、硅酸鹽材料(部分)。浙江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學科于1978年設立碩士點,1981年獲博士授予權;無機非金屬材料學科1978年設立碩士點,1984年獲博士授予權。鑄造學科于1981年獲碩士授予權;高分子材料學科于1987年設立碩士點,1995年獲博士授予權。1998年合并為材料加工工程博士點學科。本學科是博士后流動站單位,是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半導體材料及功能材料學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學科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金屬材料表面工程、熱加工工程及自動化、硅酸鹽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等。歷年來獲國家發明獎4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5項。
研究生主干課程:數學建模、材料近代研究法、材料合成與制備、材料加工理論基礎、材料結構與性能、過程控制原理、應用泛函分析、非線性問題中的數學方法及應用、近代場論與凝聚態物理、表面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專題、高聚物加工工程等。
材料物理與化學該學科的前身是半導體材料學科和材料物理學科。半導體材料學科于1981年獲碩士授予權,1986年獲博士授予權,1989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2年再次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材料物理學科于1987年設立碩士點。1998年合并為材料物理與化學博士點,1999年被批準設立“長江計劃”特聘崗位。學科的主要帶頭人是中科院院士闕端麟教授。本學科設有“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博士后流動站單位。以本學科為核心組建的“半導體材料及功能材料學科群”是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本學科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硅單晶科學與技術、半導體薄膜與器件物理、光子與光電子材料、納米材料與物理等。歷年來獲國家發明獎8項、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4項。
研究生主干課程:數學建模、材料近代研究法、材料結構與性能、材料合成與制備、材料物理、半導體物理、應用泛函分析、非線性問題中的數學方法及應用、近代場論與凝聚態物理、表面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專題等。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專業分析
學校介紹浙江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旅游勝地杭州。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創立于1897年,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定名國立浙江大學。抗戰期間,浙大舉校西遷,在貴州遵義、湄潭等地辦學七年,1946年秋回遷杭州。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浙江大學部分系科轉入兄弟高校和中國科學院,留在杭州的主體部分被分為多所單科性院校,后分別發展為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實現合并,組建了(來自:考研派之家公眾號)新浙江大學,邁上了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期間,親自聯系浙江大學,18次蒞臨指導,對學校改革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描繪了高水平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藍圖。在12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浙江大學始終秉承以“求是創新”為校訓的優良傳統,以天下為己任、以真理為依歸,逐步形成了“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浙大人共同價值觀和“海納江河、啟真厚德、開物前民、樹我邦國”的浙大精神。
專業介紹
材料學院立足國際科學前沿,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建設需要,積極開展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先進結構材料、材料微納結構表征技術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工作。先后承擔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劃、863計劃、支撐計劃等眾多國家重大、重點項目,研究成果(來自:考研派之家公眾號)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并在SCIENCE、NATURE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據美國ESI對全球機構材料科學學科評估顯示,浙江大學材料科學學科在全球高校中位居第10位。
考試科目
研究方向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或內容 |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
(00)080501材料物理與 化學 080502材料學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二 ④827物理化學(乙) 或820普通物理或 836材料科學基礎 |
復試以面試加筆試 形式舉行。 |
《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基礎》 樊先平、洪樟連、翁文劍 浙江大學出版社 《化工原理》(上冊) 何潮洪、馮霄 科學出版社:《物理化學》 天津大學物化教研室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科學基礎》 杜丕一、潘頤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
參考書目
《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基礎》 樊先平、洪樟連、翁文劍 浙江大學出版社;
《化工原理》(上冊) 何潮洪、馮霄 科學出版社;
《物理化學》 天津大學物化教研室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科學基礎》 杜丕一、潘頤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分數線
年份 | 分數線 |
2020 | 320 |
2019 | 315 |
學費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均需繳納學費。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學制3年,學費標準為0.8萬元/生.學年,每學年第一學期開學報到時繳納,按三學年繳納。
主要導師
高明霞: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于浙江大學材料系碩士畢業后留校任教學和科研工作至今,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并獲博士學位,三次作為訪問學者在葡萄牙Aveiro大學參加中國-葡萄牙政府間合作項目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在研和已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973”計劃子課題、浙江省科技計劃國際合(來自:考研派之家公眾號)作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留學回國人員基金在內的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及來自企業的科研項目十幾項。發表SCI論文170余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項。發表論文的H因子為33。研究興趣包括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鋰硫電池電極材料、儲氫電極合金、新型高容量輕金屬化合物儲氫材料和陶瓷基復合材料等。
錢國棟: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材料系金屬材料專業。獲浙江大學材料系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工學博士學位。晉升副教授,晉升教授。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學、日本學術振興會、日本京都大學做訪問學者和訪問教授。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并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 獲教育部霍英東高校青年教師基金;獲日本陶瓷學會倉田元治獎(Kurata Award)。先后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 二層次、一層次和重點培養人選。
蔣建中:教授主要從事大塊金屬玻璃材料、納米材料的制備、表征以及性能、新結構材料結構相變以及磁性能的研究。首次揭示了金屬玻璃中長程拓撲序的存在,研發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直接銅模澆鑄金屬玻璃材料:直徑為73毫米的鋯基金屬玻璃體系,研發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稀土基金屬玻璃材料:直徑為35毫米的鑭基金屬玻璃(來自:考研派之家公眾號)體系。第一次在大塊金屬玻璃合金體系中觀察到非晶多形態相變的現象。第一次實驗揭示金屬玻璃合金體系中觀察到非晶多形態相變的電子機理。研發具有大角度彎曲、扭曲鋯銅基大塊金屬玻璃合金材料,首次合成鈰鋁固熔體合金材料,首次實現同步輻射光源原位研究金屬玻璃的拉伸行為,首次合成超薄SnO2納米片。
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介紹
專業點分布
專業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2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 |
3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A+ |
4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A |
5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A |
6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學 | A |
8 | 10699 | 西北工業大學 | A |
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 | A- |
10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學 | A- |
11 | 10056 | 天津大學 | A- |
12 | 10145 | 東北大學 | A- |
13 | 1035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A- |
14 | 10533 | 中南大學 | A- |
15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A- |
16 | 10610 | 四川大學 | A- |
17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8 | 10005 | 北京工業大學 | B+ |
19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20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21 | 10216 | 燕山大學 | B+ |
22 | 10246 | 復旦大學 | B+ |
23 | 10247 | 同濟大學 | B+ |
24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25 | 10255 | 東華大學 | B+ |
26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27 | 10284 | 南京大學 | B+ |
28 | 10285 | 蘇州大學 | B+ |
29 | 10291 | 南京工業大學 | B+ |
30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31 | 10459 | 鄭州大學 | B+ |
32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33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34 | 90002 | 國防科技大學 | B+ |
35 | 10055 | 南開大學 | B |
36 | 10080 | 河北工業大學 | B |
37 | 1021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B |
38 | 10286 | 東南大學 | B |
39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41 | 10299 | 江蘇大學 | B |
42 | 10359 | 合肥工業大學 | B |
43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44 | 10488 | 武漢科技大學 | B |
45 | 10530 | 湘潭大學 | B |
46 | 10532 | 湖南大學 | B |
47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48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學 | B |
49 | 10614 | 電子科技大學 | B |
5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學 | B |
5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學 | B |
52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B |
53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B- |
54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學 | B- |
55 | 10110 | 中北大學 | B- |
56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B- |
57 | 10142 | 沈陽工業大學 | B- |
58 | 10289 | 江蘇科技大學 | B- |
59 | 10403 | 南昌大學 | B- |
60 | 10426 | 青島科技大學 | B- |
61 | 10427 | 濟南大學 | B- |
62 | 10464 | 河南科技大學 | B- |
63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64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B- |
65 | 10708 | 陜西科技大學 | B- |
66 | 10731 | 蘭州理工大學 | B- |
67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B- |
68 | 11845 | 廣東工業大學 | B- |
69 | 10109 | 太原科技大學 | C+ |
70 | 10150 | 大連交通大學 | C+ |
71 | 10186 | 長春理工大學 | C+ |
72 | 10190 | 長春工業大學 | C+ |
73 | 10214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C+ |
74 | 10337 | 浙江工業大學 | C+ |
75 | 10360 | 安徽工業大學 | C+ |
76 | 10385 | 華僑大學 | C+ |
77 | 10386 | 福州大學 | C+ |
78 | 10408 | 景德鎮陶瓷大學 | C+ |
79 | 10490 | 武漢工程大學 | C+ |
80 | 10512 | 湖北大學 | C+ |
81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學 | C+ |
82 | 10657 | 貴州大學 | C+ |
83 | 1070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C+ |
84 | 10702 | 西安工業大學 | C+ |
85 | 10730 | 蘭州大學 | C+ |
86 | 11065 | 青島大學 | C+ |
8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C |
88 | 10079 | 華北電力大學 | C |
89 | 10128 | 內蒙古工業大學 | C |
90 | 10222 | 佳木斯大學 | C |
91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C |
92 | 10292 | 常州大學 | C |
93 | 10294 | 河海大學 | C |
94 | 10295 | 江南大學 | C |
95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學 | C |
96 | 10356 | 中國計量大學 | C |
97 | 10357 | 安徽大學 | C |
98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學 | C |
99 | 10423 | 中國海洋大學 | C |
100 | 10589 | 海南大學 | C |
101 | 10590 | 深圳大學 | C |
102 | 10595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C |
103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學 | C |
104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學 | C |
105 | 10015 | 北京印刷學院 | C- |
106 | 10081 | 華北理工大學 | C- |
107 | 10144 | 沈陽理工大學 | C- |
108 | 10146 | 遼寧科技大學 | C- |
109 | 10149 | 沈陽化工大學 | C- |
110 | 10153 | 沈陽建筑大學 | C- |
111 | 10407 | 江西理工大學 | C- |
112 | 10424 | 山東科技大學 | C- |
113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學 | C- |
114 | 10500 | 湖北工業大學 | C- |
115 | 10559 | 暨南大學 | C- |
116 | 10593 | 廣西大學 | C- |
117 | 10710 | 長安大學 | C- |
118 | 10856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C- |
119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學 | C- |
120 | 11035 | 沈陽大學 | C- |
121 | 11660 | 重慶理工大學 | C- |
122 | 90038 | 海軍工程大學 | C- |
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介紹
專業點分布
專業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2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 |
3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A+ |
4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A |
5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A |
6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學 | A |
8 | 10699 | 西北工業大學 | A |
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 | A- |
10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學 | A- |
11 | 10056 | 天津大學 | A- |
12 | 10145 | 東北大學 | A- |
13 | 1035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A- |
14 | 10533 | 中南大學 | A- |
15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A- |
16 | 10610 | 四川大學 | A- |
17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8 | 10005 | 北京工業大學 | B+ |
19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20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21 | 10216 | 燕山大學 | B+ |
22 | 10246 | 復旦大學 | B+ |
23 | 10247 | 同濟大學 | B+ |
24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25 | 10255 | 東華大學 | B+ |
26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27 | 10284 | 南京大學 | B+ |
28 | 10285 | 蘇州大學 | B+ |
29 | 10291 | 南京工業大學 | B+ |
30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31 | 10459 | 鄭州大學 | B+ |
32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33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34 | 90002 | 國防科技大學 | B+ |
35 | 10055 | 南開大學 | B |
36 | 10080 | 河北工業大學 | B |
37 | 1021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B |
38 | 10286 | 東南大學 | B |
39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41 | 10299 | 江蘇大學 | B |
42 | 10359 | 合肥工業大學 | B |
43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44 | 10488 | 武漢科技大學 | B |
45 | 10530 | 湘潭大學 | B |
46 | 10532 | 湖南大學 | B |
47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48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學 | B |
49 | 10614 | 電子科技大學 | B |
5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學 | B |
5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學 | B |
52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B |
53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B- |
54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學 | B- |
55 | 10110 | 中北大學 | B- |
56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B- |
57 | 10142 | 沈陽工業大學 | B- |
58 | 10289 | 江蘇科技大學 | B- |
59 | 10403 | 南昌大學 | B- |
60 | 10426 | 青島科技大學 | B- |
61 | 10427 | 濟南大學 | B- |
62 | 10464 | 河南科技大學 | B- |
63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64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B- |
65 | 10708 | 陜西科技大學 | B- |
66 | 10731 | 蘭州理工大學 | B- |
67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B- |
68 | 11845 | 廣東工業大學 | B- |
69 | 10109 | 太原科技大學 | C+ |
70 | 10150 | 大連交通大學 | C+ |
71 | 10186 | 長春理工大學 | C+ |
72 | 10190 | 長春工業大學 | C+ |
73 | 10214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C+ |
74 | 10337 | 浙江工業大學 | C+ |
75 | 10360 | 安徽工業大學 | C+ |
76 | 10385 | 華僑大學 | C+ |
77 | 10386 | 福州大學 | C+ |
78 | 10408 | 景德鎮陶瓷大學 | C+ |
79 | 10490 | 武漢工程大學 | C+ |
80 | 10512 | 湖北大學 | C+ |
81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學 | C+ |
82 | 10657 | 貴州大學 | C+ |
83 | 1070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C+ |
84 | 10702 | 西安工業大學 | C+ |
85 | 10730 | 蘭州大學 | C+ |
86 | 11065 | 青島大學 | C+ |
8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C |
88 | 10079 | 華北電力大學 | C |
89 | 10128 | 內蒙古工業大學 | C |
90 | 10222 | 佳木斯大學 | C |
91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C |
92 | 10292 | 常州大學 | C |
93 | 10294 | 河海大學 | C |
94 | 10295 | 江南大學 | C |
95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學 | C |
96 | 10356 | 中國計量大學 | C |
97 | 10357 | 安徽大學 | C |
98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學 | C |
99 | 10423 | 中國海洋大學 | C |
100 | 10589 | 海南大學 | C |
101 | 10590 | 深圳大學 | C |
102 | 10595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C |
103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學 | C |
104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學 | C |
105 | 10015 | 北京印刷學院 | C- |
106 | 10081 | 華北理工大學 | C- |
107 | 10144 | 沈陽理工大學 | C- |
108 | 10146 | 遼寧科技大學 | C- |
109 | 10149 | 沈陽化工大學 | C- |
110 | 10153 | 沈陽建筑大學 | C- |
111 | 10407 | 江西理工大學 | C- |
112 | 10424 | 山東科技大學 | C- |
113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學 | C- |
114 | 10500 | 湖北工業大學 | C- |
115 | 10559 | 暨南大學 | C- |
116 | 10593 | 廣西大學 | C- |
117 | 10710 | 長安大學 | C- |
118 | 10856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C- |
119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學 | C- |
120 | 11035 | 沈陽大學 | C- |
121 | 11660 | 重慶理工大學 | C- |
122 | 90038 | 海軍工程大學 | C- |
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介紹
2016理學院 | |
---|---|
專業名稱 | 0773J1 光電信息材料 |
研究方向 | (01)激光物理技術與非線性光學(02)激光功能材料的應用(03)半導體材料的合成與應用(04)分子反應動力學 |
初試考試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601)數學基礎(921)光學(922)普通物理(電磁學、光學) |
專業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2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 |
3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A+ |
4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A |
5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A |
6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學 | A |
8 | 10699 | 西北工業大學 | A |
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 | A- |
10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學 | A- |
11 | 10056 | 天津大學 | A- |
12 | 10145 | 東北大學 | A- |
13 | 1035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A- |
14 | 10533 | 中南大學 | A- |
15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A- |
16 | 10610 | 四川大學 | A- |
17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8 | 10005 | 北京工業大學 | B+ |
19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20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21 | 10216 | 燕山大學 | B+ |
22 | 10246 | 復旦大學 | B+ |
23 | 10247 | 同濟大學 | B+ |
24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25 | 10255 | 東華大學 | B+ |
26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27 | 10284 | 南京大學 | B+ |
28 | 10285 | 蘇州大學 | B+ |
29 | 10291 | 南京工業大學 | B+ |
30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31 | 10459 | 鄭州大學 | B+ |
32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33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34 | 90002 | 國防科技大學 | B+ |
35 | 10055 | 南開大學 | B |
36 | 10080 | 河北工業大學 | B |
37 | 1021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B |
38 | 10286 | 東南大學 | B |
39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41 | 10299 | 江蘇大學 | B |
42 | 10359 | 合肥工業大學 | B |
43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44 | 10488 | 武漢科技大學 | B |
45 | 10530 | 湘潭大學 | B |
46 | 10532 | 湖南大學 | B |
47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48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學 | B |
49 | 10614 | 電子科技大學 | B |
5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學 | B |
5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學 | B |
52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B |
53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B- |
54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學 | B- |
55 | 10110 | 中北大學 | B- |
56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B- |
57 | 10142 | 沈陽工業大學 | B- |
58 | 10289 | 江蘇科技大學 | B- |
59 | 10403 | 南昌大學 | B- |
60 | 10426 | 青島科技大學 | B- |
61 | 10427 | 濟南大學 | B- |
62 | 10464 | 河南科技大學 | B- |
63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64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B- |
65 | 10708 | 陜西科技大學 | B- |
66 | 10731 | 蘭州理工大學 | B- |
67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B- |
68 | 11845 | 廣東工業大學 | B- |
69 | 10109 | 太原科技大學 | C+ |
70 | 10150 | 大連交通大學 | C+ |
71 | 10186 | 長春理工大學 | C+ |
72 | 10190 | 長春工業大學 | C+ |
73 | 10214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C+ |
74 | 10337 | 浙江工業大學 | C+ |
75 | 10360 | 安徽工業大學 | C+ |
76 | 10385 | 華僑大學 | C+ |
77 | 10386 | 福州大學 | C+ |
78 | 10408 | 景德鎮陶瓷大學 | C+ |
79 | 10490 | 武漢工程大學 | C+ |
80 | 10512 | 湖北大學 | C+ |
81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學 | C+ |
82 | 10657 | 貴州大學 | C+ |
83 | 1070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C+ |
84 | 10702 | 西安工業大學 | C+ |
85 | 10730 | 蘭州大學 | C+ |
86 | 11065 | 青島大學 | C+ |
8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C |
88 | 10079 | 華北電力大學 | C |
89 | 10128 | 內蒙古工業大學 | C |
90 | 10222 | 佳木斯大學 | C |
91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C |
92 | 10292 | 常州大學 | C |
93 | 10294 | 河海大學 | C |
94 | 10295 | 江南大學 | C |
95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學 | C |
96 | 10356 | 中國計量大學 | C |
97 | 10357 | 安徽大學 | C |
98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學 | C |
99 | 10423 | 中國海洋大學 | C |
100 | 10589 | 海南大學 | C |
101 | 10590 | 深圳大學 | C |
102 | 10595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C |
103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學 | C |
104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學 | C |
105 | 10015 | 北京印刷學院 | C- |
106 | 10081 | 華北理工大學 | C- |
107 | 10144 | 沈陽理工大學 | C- |
108 | 10146 | 遼寧科技大學 | C- |
109 | 10149 | 沈陽化工大學 | C- |
110 | 10153 | 沈陽建筑大學 | C- |
111 | 10407 | 江西理工大學 | C- |
112 | 10424 | 山東科技大學 | C- |
113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學 | C- |
114 | 10500 | 湖北工業大學 | C- |
115 | 10559 | 暨南大學 | C- |
116 | 10593 | 廣西大學 | C- |
117 | 10710 | 長安大學 | C- |
118 | 10856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C- |
119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學 | C- |
120 | 11035 | 沈陽大學 | C- |
121 | 11660 | 重慶理工大學 | C- |
122 | 90038 | 海軍工程大學 | C- |
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考什么
系所代碼 | 系所名稱 | 學位類別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方向碼 | 研究方向 | 考試科目 | 備注 |
050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含塑性研究院) | 招生規模177(學術型120、專業學位57),擬接收推免生115(以最終確認錄取人數為準) | ||||||
050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含塑性研究院) | 學術型 | 080500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01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26材料加工基礎或827材料科學基礎或837高分子化學與高分子物理 | 理工科各專業均可以報考。 |
050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含塑性研究院) | 學術型 | 080500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02 | 材料學 | ||
050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含塑性研究院) | 學術型 | 080500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03 | 材料加工工程 | ||
050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含塑性研究院) | 學術型 | 080500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04 | 材料加工工程(塑性成形)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04材料力學或826材料加工基礎或871塑性成形原理 | |
050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含塑性研究院) | 專業學位 | 085204 | 材料工程 | 01 | 不分研究方向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26材料加工基礎或827材料科學基礎 | |
050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含塑性研究院) | 專業學位 | 085204 | 材料工程 | 02 | 塑性成形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26材料加工基礎或871塑性成形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