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0-05-0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介紹

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介紹 正文

   一、學院歷史
       1955年.朱光亞教授受命負責籌建北京大學和蘭州大學原子核物理及放射化學專業。經過三年的緊張籌備,現代物理系于1958年迎來了首批學員。當時,上述專業歸二機部(后改為核工業部,現為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管理,代號為“505”研究所,行政隸屬蘭州大學,暫定名為“蘭州大學物理研究室”,1959年江隆基校長到任后,決定正式命名為“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六十年代初、中期,各校優秀畢業生以及留學前蘇聯的部分歸國人員陸續加盟,南開大學原子核物理和放射化學兩個專業師生整體搬遷并入,這些措施使學科點的教學與科研力量大大增強。1998年6月原“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放射化學專業并入新組建的“化學化工學院”,1999年4月組建“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原“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撤銷行政建制,更名為“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現代物理系”,簡稱“現物系”,同時原子核物理專業保留在'現物系'。2006年2月,根據國家需求和核科學與技術發展趨勢,學校為了發揮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國家級重點學科和放射化學特殊學科優勢正式組建成立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是我國高校最早設置核專業的兩個院系之一,六十多年來從未中斷過核專業人才培養,在最艱苦的地區和最困難的時期為國家輸送了一大批核專業人才,目前是國內高校核專業設置最齊全的院系之一。創建和北大一樣早,堅守和清華一樣好。
       二、學院現狀      
       學院現有核科學與技術(博士一級學科)、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國家重點學科)、放射化學(國家基金委特殊學科)三個博士點,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學、原子分子物理、核技術及應用、核能與核技術工程五個碩士點,原子核物理(省級一流本科專業)、放射化學(省級基地班)、核工程與核技術(教育部特色專業、省級一流本科專業)、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教育部特色專業)、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五個全日制本科專業,有核環境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子應用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肅省核能與核技術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中心、甘肅省核科學與核技術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以及甘肅省仿真實驗室、甘肅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教學科研平臺。
       學院現有在崗教職工108人,其中專任教學科研人員74人,師資博士后11人,實驗技術人員12人。聘請“蘭州大學萃英講席教授”和兼職教授23名,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柴之芳、中國工程院院士夏佳文、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紅衛等。近5年新增高層次人才4人,外籍教授5人,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獲得者1人,甘肅省拔尖人才1人,甘肅省領軍人才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獲得者3人,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4人,甘肅省師德標兵1人,蘭州大學師德標兵獲得者3人,甘肅省園丁獎獲得者1人、甘肅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人。學院現有本科生687人,研究生27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6人)。
       學院伴隨著我國核事業從無到有及“兩彈一艇”的輝煌成績已走過了半個世紀,為我國核科技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培養了大批棟梁之才,已培養畢業生400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3人,國家各類特聘專家30余人,還有許多已成長為涉核企業事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技術骨干,已成為我國核科技術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三、發展目標
       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學科為目標,瞄準國際前沿,聚焦國家需求,圍繞“一帶一路”上的核產業鏈,服務國防與國民經濟建設,建成國際化的核學科人才培養中心、科學研究中心、科技開發中心、合作交流中心。
       (2020年3月更新)
蘭州大學

添加蘭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蘭州大學考研分數線、蘭州大學報錄比、蘭州大學考研群、蘭州大學學姐微信、蘭州大學考研真題、蘭州大學專業目錄、蘭州大學排名、蘭州大學保研、蘭州大學公眾號、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蘭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蘭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lan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6924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