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新聞系簡介

發布時間:2016-08-2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新聞系
蘭州大學新聞系簡介

蘭州大學新聞系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蘭州大學新聞系簡介 正文

蘭州大學新聞系簡介
  蘭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中地處祖國最西部的一所。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的前身是創建于1959年的蘭大中文系新聞專業,1983年復辦并建系,在辦學條件比較艱苦的西北地區,經過兩代人40余年的不懈努力,現已成為全國高校中有影響力的新聞(院)系之一,現設新聞學、廣告學、廣播電視新聞學三個本科專業;有傳播學和新聞學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也是目前西北地區唯一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新聞系(專業)
  蘭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中地處祖國最西部的一所。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的前身是創建于1959年的蘭大中文系新聞專業,1983年復辦并建系,在辦學條件比較艱苦的西北地區,經過兩代人40余年的不懈努力,現已成為全國高校中有影響力的新聞(院)系之一,現設新聞學、廣告學、廣播電視新聞學三個本科專業;有傳播學和新聞學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也是目前西北地區唯一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新聞系(專業)
  一條扎實穩建的發展道路
  我系復建伊始,就根據力戒浮躁,夯實基礎,穩步前進的辦系原則,制定了分兩步走的發展戰略。1984年———1994年的前十年,我們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本科教學上,創建了較為合理、科學、系統的本科生教學體系。我們這十年的努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承認,1994年,國家教委組織評估,我系本科教學得到專家的充分肯定。過硬的本科教學質量奠定了我系在全國新聞界和新聞教育界的地位,為實現下一步戰略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1995年開始,我系開始實施第二步發展戰略,在繼續抓好本科教育的前提下,致力于提升辦學層次,加強學科建設,由于有前十年的良好基礎,第二步發展戰略實施進展順利,1998年,我系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傳播學碩士學位授權點,標志著我系學科建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1999年,我系的傳播學又被確定為甘肅省重點學科。
  一支頗具實力的師資隊伍
  我系歷來重視高層次,高起點進行師資隊伍的建設。經過16年的發展,現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為主體,老中青相結合,具有多學科教育背景的師資隊伍,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9人,講師16人。其中13人具有碩士學位。一批中青年學者嶄露頭角,在全國特別是西北地區的相當影響力。
  我系系主任段京肅教授長期致力于新聞傳播基礎理論研究,有著作七部,發表論文30多篇,1995年當選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并于1999年被確定為甘肅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997年獲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
  副系主任李文副教授致力于陜甘寧邊區新聞事業及西北新聞事業研究,先后發表學術論文21篇,1998年當選中國新聞史學會理事,曾獲蘭州大學教學新秀特等獎。現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副系主任,分管教學。
  我系原系主任劉樹田教授現任教育部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在新聞教育和新聞評論的研究上有較深的造詣。
  楊魁副教授長期從事應用傳播和傳播心理學的研究,先后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5部,在公共關系學領域的研究頗受全國同行關注。現任蘭州大學現代咨詢策劃研究所所長
  王天定副教授在新聞業務領域進行艱苦探索,并對新聞傳播道德與法規的研究投入了相當精力。
  王作人副教授在基礎寫作和報告文學創作與研究方面有較大影響,并曾獲全國報告文學創作大獎。
  實行產學研一體化,辦學條件不斷改善
  蘭州大學地處西北地區,辦學條件比較差,資金投入不足,一直困撓著我系的建設與發展。為此我們采取了多種辦法,通過多種途徑爭取多方支持,使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通過切實努力,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不斷上層次,鞏固提升本系在校內的地位,爭取學校的支持。1999年,由于我系傳播學被確定為甘肅省重點學科,學校為此撥款100多萬元。
  1、設產學研一體化基地,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形成以教學、科研為中心,以產促學,以產促研的良性發展局面。近年來,以我系教師為主組建的蘭州大學現代咨詢策劃研究所,蘭州創新廣告策劃公司不但為我系學生提供了實習場所,還先后促成了《〈讀者〉現狀研究與創新》、《〈蘭州廣播電視報〉創新方案》、《蘭州晨報》新版策劃方案》等10項科研成果的轉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力地推動了我系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我系已有報刊編輯實驗室、電視演播編輯實驗室、廣播采訪編輯室、廣告設計實驗室、傳播學重點學科實驗室等6個實驗室,實驗設備齊全,達到了國內20世紀90年代先進水平。
  一批有影響的科研教學成果
  我系科學研究起步早、起點高,一批科研成果在全國產生過相當影響。早在1986年,我系就著手組織國內十一所院校的新聞理論教師開展聯合研究,并出版了《當代中外新聞事業》一書,在介紹新聞事業現狀的同時就新聞事業發展中國家規律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我系教師編寫的《傳播學原理與應用》、《基礎傳播學》等教材在國內傳播學研究領域有較大影響,《電視新聞攝制》、《新聞傳播學》等教材曾在省內外多次獲獎。
  我們一直重視追蹤國內新聞理論研究的前沿,積極參與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活動,先后參與了《新聞學大辭典》、《新聞理論教程》等權威工具書或教材的編寫,并在90年代初獨自編纂了當時規模最大的《公共關系大辭典》。
  我系的科學研究注意緊密結合中西北地區實際,在邊遠地區新聞事業發展規律方面作了認真研究,并形成了《西北地區經濟滯后與社會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甘肅新聞事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等成果,目前我們還承擔了《西部欠發達地區大眾傳播事業發展與社會進步》、《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大眾傳播與現代化建設》兩項國家課題。
  我系對西北地區新聞事業的研究方面,。主要從事了兩個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重點研究陜甘寧邊區新聞事業,填補了中國新聞聯播事業史研究的一些空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國無產階級新聞理論。二是對西北各省(區)的新聞事業史開展了有步驟、有計劃的研究,在充分研究歷史的基礎上,為當代西北地區新聞事業的發展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和教訓。到目前為止,我系發表的相關學術論文已達30多篇,省級和校級科研項目3個,目前,我系對西北地區新聞事業的研究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已受到西北各省新聞宣傳主管部門的重視,認為材料扎實,方法獨特,對現實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也得到了寧樹藩教授等著名學者的肯定和支持。
  自95年以來,我系先后獲甘肅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兩項、三等獎一項、并獲甘肅省社會科學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
  近千名高質量的畢業生
  我系自1984年招生以來,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思想過硬、作風踏實、具有較高業務水平的新聞專業人才和廣告專業人才,目前已畢業本科學生900余名,分布在除港澳臺以外的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其中,分配到新華社系統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等中央級新聞單位的有80余名,在全國新聞院系可比性排名中位居第四,大量畢業生分布在省市級報社、電視臺、電臺等新聞機構。尤其是在西部的各省市、自治區新聞單位和地縣的新聞單位中,我系畢業生常年在艱苦條件下默默無聞地從事最基礎的工作,在青藏高原、在戈壁沙漠,在衛星發射基地等,最艱苦的地方均有我系畢業生在工作,他們已成為西部許多新聞單位編、采工作的主力軍。截止目前,已有20余人走上中層領導崗位,3人走上高層領導崗位,近百人成長為各自單位的業務骨干,50余人在工作中獲得了國家級的獎勵。歷年來,在“全國好新聞”和“韜奮新苗獎”等全國性新聞作品評選中,我系共有13名學生獲獎。八九屆畢業生張國華1996年榮獲全國“新聞百佳”的光榮稱號。
  據新聞單位反饋信息和我們跟隨蹤調查表明,我系本科生培養的質量是過硬的,深受各用人單位的肯定和好評。
  中央關于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西部地區經濟騰飛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機遇,也使西部高等教育面臨壓力與挑戰。為此,我系正在制定未來十年新聞學與傳播學學科建設的規劃,為爭盡快為西部大開發培養更多高質量的人才,并為改善西北地區新聞傳播機構人才缺乏,學歷層次偏低的落后狀況做出更大的貢獻。迫切希望國內各兄弟院(系)和各位專家、學者給予更多的關注與支持。
蘭州大學

添加蘭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蘭州大學考研分數線、蘭州大學報錄比、蘭州大學考研群、蘭州大學學姐微信、蘭州大學考研真題、蘭州大學專業目錄、蘭州大學排名、蘭州大學保研、蘭州大學公眾號、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蘭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蘭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lanzhoudaxue/zhuanyepaiming_4289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