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0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簡介

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簡介 正文

南京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于2002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近年來,本學科圍繞國際學科發展前沿與國家地方經濟建設重大需求為導向,以“一流、創新、團隊、求實”為學科建設的基本原則,以“特色、交叉、高水平、國際化”為學科建設的宗旨,進一步凝煉學科方向,深入開展理論創新與應用研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和長期的學術積累,學科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2012年以來,本學科依托國家級虛擬仿真示范中心、斯坦福-南京大學研究管理科學與工程中心、南京大學社會科學與大數據計算試驗中心、江蘇省物流工程技術中心、江蘇省物流研究重點基地、以及江蘇省科技金融思想庫等平臺,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6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一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兩項、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一項、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和青年項目40余項,以及為政府提供政策咨詢和服務企業的橫向科研項目3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14部;發表學術論文近400篇,國際三大檢索論文105篇,CSSCI檢索論文225篇,其中在《Management Science》、《Operation Research》、《管理世界》、《經濟研究》、《管理科學學報》等國內外頂級期刊發表或接受論文二十余篇。
本學科通過內涵發展和國際化的推進,已建立起以年輕學者為主體的年富力強、積極進取、可持續發展的教師隊伍,其中45歲以下青年教師占比達2/3。此外有,國家突出貢獻專家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中組部長期全職 引進人才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新世紀人才2人。全國工程碩士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及物流工程碩士協助組組長1人,全國金融碩士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咨詢專家1人,評審委員1人。江蘇省創新團隊1個。國家海**家局高端海**家團隊1個。
本學科始終以人才培養為根本,著眼于我國社會經濟經濟發展對高等學校培養的管理類人才能力的需求,致力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從創新人才培養理念入手,針對傳統培養模式的知識體系單一化、培養路徑串行化、教學環境封閉化等問題,積極探索以交叉學科為依托的復合型管理類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逐漸形成了適應社會需求的管理類人才的創新培養模式,實施“知識學習+科研訓練+領導力開發”的并行培養路徑;營造社會化、國際化的開放培養環境,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具備創新能力和領導能力的新型管理類人才。并被國務院學位辦任命為全國工程碩士物流工程領域指導小組組長單位。本學科畢業生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許多已經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干或領導者。畢業生中也不乏創業成功者。如2007年屆碩士研究生陳禮標是游族網絡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
本學科已形成一支精悍的“學科帶頭人+團隊”的優秀學科梯隊;科學研究把理論創新與實際應用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理論研究瞄準國際學術前沿,應用研究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在全國同類學科中形成鮮明的特色和優勢。目前,本學科已經形成了四個主要學科方向:大型復雜工程管理、運營與供應鏈管理、金融服務與金融管理、以及復雜系統分析與計算實驗等。
大型復雜工程管理方向以基礎設施工程、環境工程、科技工程、復雜產品系統等為對象,系統地分析工程管理所面臨的實踐挑戰及科學問題,探索工程項目管理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運用系統科學,特別是復雜系統理論來建立適合中國情景的復雜工程管理理論、方法和技術。該方向一直專注于大型基礎設施工程建設管理理論和實踐研究,先后承擔了蘇通大橋、無錫地鐵、廣樂高速、灌河大橋及港珠澳大橋工程建設管理咨詢和研究;構建了基于中國系統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綜合集成方法論下的大型工程綜合集成管理理論、建立了跨界大型工程的決策治理及決策質量理論、形成了重大工程戰略資源供應鏈管體系、創新了工程組織治理方式及管控策略等,研究成果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中國公路學會一等獎。
運營與供應鏈管理方向于國內最早開展供應鏈理論和應用研究,沈厚才教授團隊在備貨型(Make-to-Stock)生產庫存系統、按單裝配(Assemble-to-Order)生產庫存系統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肖條軍教授一直致力于不確定環境下博弈理論、方法與應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國際領先的高水平成果;肖教授獲得2015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二等獎(1/5),被評選為科學中國人(2014)年度人物,獲2013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肖條軍教授還連續兩年入選Elsevier發布的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決策科學)。
復雜系統分析與優化方向致力于基于復雜系統分析“計算實驗平臺研究”,具有鮮明的原創性和前沿性。以盛昭瀚教授為首的團隊通過多年的開拓和探索,在實驗方法、平臺搭建、功能設計及實驗方法應用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社會科學計算實驗體系,并成立了南京大學社會科學計算實驗中心;在供應鏈協調與優化、重大工程管理、區域經濟、金融市場、公共管理等多個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方向也是在國內較早開展行為決策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單位。以周晶教授為首的研究團隊是國內交通科學研究領域中較早關注個體出行行為研究的團隊。近年來在出行者有限理性特征的挖掘刻畫和出行決策規則的分析建模等方面做出了較為突出的研究成果朱華桂教授則在突發災害應急管理領域,針對災民的自救行為進行了深入研究,為構建突發災害關鍵期自救體系奠定了良好基礎,其研究工作成果已成為政府部門制度應急預案體系的重要參考。
金融服務與金融管理方向長期從事資本市場和商業銀行相關的研究工作;在探討宏觀金融問題的同時,著重對微觀金融問題進行研究,力圖解決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中存在的現實問題。該方向長期為中國資本市場服務,與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以及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等機構聯合開展課題十余項,參與證券交易法規和指引的制訂和修訂,工作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2015年與牛津大學數學系合作成立南京大學-牛津大學金融創新研究院,雙方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廣泛的學術交流是本學科的特點之一,近年來本學科舉辦過多次重要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2012年7月在蘇州舉辦的CSAMSE(華人學者管理科學與工程協會)第五次年會;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WatRISQ聯合舉辦兩次國際會議:2013年4月“QuantitativeBehavioral Finance Conference”在滑鐵盧大學舉辦;2014年4月的“Big Data and Quantitative Behavioral Finance Conference”在南京大學舉辦;2014年7月主辦的大數據驅動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國際研討會等等。

南京大學

添加南京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京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大學報錄比、南京大學考研群、南京大學學姐微信、南京大學考研真題、南京大學專業目錄、南京大學排名、南京大學保研、南京大學公眾號、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nanjingdaxue/yanjiushengyuan_26898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