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陳志輝

發布時間:2021-10-0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陳志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陳志輝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陳志輝 正文

 


姓名: 陳志輝 性 別: 男 行政職務 :  
專業技術職務: 副教授 辦公電話: 導師類別: 碩士生導師  
最后學歷: 博士畢業 最后學位: 博士 最后畢業學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工作單位: 自動化學院      
主學科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主):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招收碩士研究生) 學科代碼11: 080804
1.特種電機及其數字控制技術
2.航空電源
3.新能源發電
輔學科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輔): 電機與電器 (招收碩士研究生) 學科代碼: 080801
輔學科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輔):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招收碩士研究生) 學科代碼: 080802
個人簡歷(學歷、學術經歷及社會兼職):
陳 志輝,男,1972年11月出生,2000年畢業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專業,獲博士學位。現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氣工程系副教授。現為 IEEE Member,中國電工技術學會會員,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電工技術學報》《航 空學報》等刊物的特邀審稿人。2008年TI DSP 大獎賽 及2009-2010年度TI C2000大獎賽(專業組)評委。
在 國內率先對航空發電機的模糊控制等算法進行研究,“變速恒頻電源系統數字控制”獲得2003年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雙發電通道飛機自動配電地面模擬系 統”于2002年獲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4×60kVA飛機交流供電系統”2007年獲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負責研制的首型BPCU控制器交付后,受到 用戶單位的歡迎,陸續又有3個改型,形成的系列控制器已由相關廠家生產交付逾50臺,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結合973項目“特種雙凸極無刷直流發電 機基礎理論研究”,對新型的雙凸極電機及其控制策略進行了研究,先后參與9kW無刷直流電動機、100kW地面電源以及起動/發電系統的研制,“9KW無 刷直流電動機子系統的研制”于2005年獲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電勵磁雙凸極發電機和起動發電系統”于2008年獲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雙凸極電機及 其起動發電系統”于2009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Novel Doubly Salient Brushless DC Machines” 于2011年獲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博覽會金獎。與國營曙光電機廠合作為某機型研發18kW無刷起動發電系統,于2010年12月順利進行了發動機的冷起動 試驗,受到廠方領導和駐廠軍代表的贊譽。他還為某微型飛行器配套開發了微型無刷直流電動機,“自主控制導航微型飛行器系統”項目于2007年獲國防科技進 步一等獎,2008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 作為學術骨干參與973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研究之外,還主持了江蘇省重點實驗室子課題項目和多個重點型號研制項目,以雙凸極電機技術為依 托、與江蘇航天動力機電有限公司合作申報的2011年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高速高效雙凸極電機系統的研發與產業化”已獲得公示。此外,發表了30余 篇學術論文,其中有2篇論文在IEE與IEEE重要國際性期刊上發表或即將。參與編著了“TMS320F2812 DSP應用技術” (編著,高等院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系列精品教材)。申請了21項發明專利,其中11項已授權(第一發明人5項)。 2011年獲得第十二屆江蘇省青年科技獎。 教學方面,陳志輝先后擔任了本科生課程:“飛機電氣與設備”、“特種電機及其控制”、“電氣測試技術”及研究生課程:“微機應用技術”、“機電能量轉換”的教學工作。指導的學生獲得2009-2010年TI C2000大獎賽(專業組)三等獎。
發表學術論文,出版專著情況:
(一) 學術論文:
[1] 陳志輝,周楠.混合勵磁雙凸極電機三維有限元仿真與數字電壓調節技術.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30(27). 2010.9 pp.26-31
[2] Zhihui Chen, Nan zhou. Flux Regulation Ability of a Hybrid Excitation Doubly
Salient Machine. IET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 5(2). 2011.6 pp.224-229 [SCI
(000289667800004)]
[3] Chen Zhihui, Yan Yangguang. Realization of fuzzy-filter control on a brushless AC
generator.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航空學報英文版). 13(3). 2000.8 pp. 172-176
[4] Zhihui Chen, Huizhen Wang, Yangguang Yan. A Doubly Salient Starter-Generator with
Two-Section Twisted-Rotor Structure for Potential Future Aerospace Applic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待刊 (可檢索IEEE EARLY ACCESS) [SCI, EI源刊]
[5] 陳志輝,周楠. 30/20極混合勵磁雙凸極電機開關磁阻發電方式研究.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31
(15),2011.5 pp.94-100
[6] 陳志輝,姜長生,嚴仰光. 無刷直流發動機軟起動技術的研究. 電工技術學報. 16(5).
2001.10 pp. 6-10
[7] 陳志輝, 姜長生, 嚴仰光. 限制勵磁方法在無刷交流發電機數字電壓調節器中的應用. 航空學
報, 22(6). 2001.11. pp 563-566.
[8] 陳志輝, 姜長生, 嚴仰光. 數字電壓調節器三相電壓數字測量方法的研究, 電工技術學報. 17
(2). 2002.4. pp 96-100.
[9] 陳志輝, 嚴仰光, 陳鴻茂. 雙凸極發電機電壓調節的DSP控制實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32
(3). 2000.6 pp 251-256.
[10] 陳志輝, 姜長生, 嚴仰光. 改善電壓調節器調壓精度的措施及其分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
報, 34(2).2002.4. pp 154-157.
[11] Chen Zhihui; Sun Yaping; Yan Yangguang. 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a novel hybrid
excitation doubly salient machine,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 ,ICEMS2005 : 718-721
[12] Zhihui Chen;Nan Zhou;Xiaoli Meng. Analysis on a novel doubly salient machine,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
ICEMS2008,3522-2525
[13] Zhihui Chen; Xiaoli Meng; Yangguang Yan; Feng Hong. A multifunctional generator
based on a doubly salient electrical machine, Proceedings of 2007 Non-Grid-Connected Wind
Power System, NGCWP2007, 43-47
[14] 陳志輝, 金艷梅, 嚴仰光. 微型無刷直流電動機的改進設計, 微特電機. 2007年第9期: 7-9.
[15] 官文鋒, 陳志輝, 陳明, 嚴仰光. 雙定子電勵磁雙凸極電機的起動控制,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30(24). 2010.8. pp 88-94.
[16] 卞林玉, 陳志輝. 基于DSP的永磁同步電機無傳感器矢量控制系統研究, 蘇州大學學報(工科
版). 30(1). 2010.2. pp 63-67.
[17] 陳新, 陳志輝, 嚴仰光. 變速恒頻電源系統的全數字控制, 數據采集與處理, 16(4) .
2001.12. pp 428-434.
[18] 陳 杰, 陳 冉, 陳志輝, 龔春英, 嚴仰光. 定槳距風力發電機組的主動失速控制, 電力系統自
動化. 34(2). 2010.1. pp 98-103.
[19] 朱德明, 周楠, 張卓然, 陳志輝, 嚴仰光. 直驅式多轉子極電勵磁雙凸極風力發電機, 電工技
術學報. 24(12). 2009.12. pp 32-37, 56.
[20] 張卓然, 陳志輝, 嚴仰光. 新型切向磁鋼混合勵磁同步電機結構與原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
報. 39(5). 2007.10 pp 565-569.
[21] 孫運凱, 陳志輝, 洪峰. SPWM控制技術在雙Buck 逆變器中的應用, 電力電子技術. 42(4).
2008.4 pp 68-70.
[22] 孫亞萍, 陳志輝, 嚴仰光. 轉子極弧對永磁雙凸極電機性能的影響, 微特電機, 2006年第12
期: 10-12, 15.
[23] 戴衛力, 高翔, 陳志輝, 嚴仰光. 混合勵磁雙凸極發電機雙向勵磁調壓器的研制, 中國電機工
程學報. 28(26). 2008.9 pp 104-110.
[24] 宋揚, 陳志輝. 直流固態功率控制器保護電路的仿真分析, 電氣技術, 2008年第11期: 16-19,
30.
[25] 宋揚, 陳志輝. 電子氣動式座艙壓力控制系統的設計及性能分析, 電氣技術, 2009年第11期,
21-26.
[26] 張卓然, 陳志輝, 楊善水, 嚴仰光. 航空交流發電機電壓調節器整流形式的研究, 電力電子技
術. 41(6). 2007.6 pp 57-59.
[27] 孫祖勇, 陳志輝. 多路隔離輸出全數字伺服系統開關電源設計, 電源技術應用. 10(6).
2007.6 pp 33-37.
[28] 顧軍, 陳志輝. 基于DSP的永磁同步電機無傳感器矢量控制系統研究, 防爆電機, 2006, 41
(3): 37-41.
[29] 金艷梅, 陳志輝. 飛機模型用無刷直流電動機控制器設計, 微電機, 2006, 39(6): 49-51.
[30] 李金飛, 袁海宵, 陳志輝, 王慧貞, 嚴仰光. 無刷直流伺服電機位置控制過程的研究, 電氣
傳動, 2009, 39(7): 10-13.
[31] 李金飛, 秦海鴻, 陳志輝, 王慧貞, 嚴仰光. 舵機用全數字無刷直流電機伺服系統設計, 微電
機, 2009, 42(10): 5-7.
[32] 張敏, 陳志輝. 永磁同步電機無傳感器調速系統EKF參數的調試, 電氣技術, 2008年第9期:
30-33.
[33] 張軍, 陳志輝. 微型外轉子無刷直流電機的仿真與分析, 電機技術, 2008年第4期: 5-7.
[34] 張卓然, 陳志輝, 楊善水, 嚴仰光. 電勵磁雙凸極電機數字電壓調節器的研究與實現, 電氣應
用, 2005,24(10): 103-106.
(二)專著:
陳志輝,孟小利,王嬌艷等. 雙凸極直流發電機結構與原理. (著),上海科技出版社,2012.1
徐科軍,陳志輝,傅大豐. TMS320F2812 DSP應用技術 (編著),科學出版社, 2010 第一版 (高等院
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系列精品教材)
科研成果獲獎及專利:
重要獲獎:
【1】2009-12-23 雙凸極電機及其起動發電系統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3)
【2】2008-12-03 自主控制導航微型飛行器系統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0)
【3】2008-12-01 電勵磁雙凸極發電機和起動發電系統 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4)
【4】2007-12-01 自主控制導航微型飛行器系統 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10)
【5】2007-12-01 4×60kVA飛機交流供電系統 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
【6】2003-10-01 變速恒頻電源系統數字控制 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
【7】2011-04-08 Novel Doubly Salient Brushless DC Machines 日內瓦國際發明博覽會金獎(3)
【8】2005-12-01 9KW無刷直流電動機子系統的研制 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3)
專利:
授權5項
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
作為骨干參與了型號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973項目、預研項目等研究工作。
承擔與企業合作申報的雙凸極高速電機項目的研究開發任務。
與企業合作開發新型風力發電機及控制器。
其它橫向合作項目。
指導研究生情況:

指導過7屆碩士研究生。經常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活動。
備注:

2011年獲江蘇省青年科技獎。與國內諸多企業有合作關系。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聯系方式>>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報錄比、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考研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姐微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考研真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專業目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排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保研、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眾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nanjinghangkonghangtian/daoshi_47346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