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0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簡介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簡介 正文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歷史悠久,積淀深厚,特色鮮明,文化濃郁。其學科發展的源頭可以追溯到1902年三江師范學堂創立之初開設的教育學課程。1918年5月,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添設教育專修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任教育科主任。1919年8月,陳鶴琴回國,任教于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52年7月,教育部進行高等院校院系調整,調整后的南京師范學院設有教育系、幼教系。1982年起,教育系除了學校教育專業和學前教育專業以外,陸續開辦了幼兒教育專修科、學校教育專修科、高校后勤管理專科班、小教幼教專科班。1984年南京師范學院改名為南京師范大學,設有教育系、教育科學研究所。1985年學校成立電化教育系(后更名為教育技術系)。1996年6月,教育系、教育科學研究所組建為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1999年成立教育科學研究院。2005年學校學科調整過程中,教育技術系并入教育科學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人才輩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陳鶴琴、孟憲承、羅廷光、高覺敷先后在此執教。改革開放后更有著名教育學家魯潔、班華以及朱小蔓、吳康寧、楊啟亮、胡建華等一批國內知名學者帶領學院蓬勃發展。先后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名,教育部社科委委員1名,國家督學1名,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學科組成員5名;現有“江蘇社科名家”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名,國家“萬人計劃青年特支計劃人才”1人。現任院長顧建軍教授,名譽院長魯潔教授。學院現有教職工126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35人,外籍教師2人。
教育科學學院黨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適應新時期黨建工作新形勢、新挑戰、新要求,注重理念更新、改革創新,堅持以服務學院人才培養、教學科研為根本,以研究型學院和和諧學院建設為目標,以研究型學院機制建設、學院黨建工作創新、學院民主機制建設為重點,努力發揮黨建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中的先導作用和保障作用。完善民主機制、組織體系,首批成立了學生黨總支、教授委員會,形成了學院黨政聯席會議、教授委員會、教職工代表大會這一目標一致、分工協作、相互支持的組織系統;創新建設路徑,以學習和研究為中心、以錯齡教育為紐帶、以師生互動為基礎的學科支部建設工作,黨建活動緊密圍繞人才培養、示范育人展開;圍繞學院事業發展,形成了研究型學院建設的一系列體制機制;實行教代會執委會常任制度,圍繞教職工實際問題、學術道德、師德建設等主題,積極推進教職工思想政治建設。學院現有學生黨支部16個,教職工黨支部10個,在職教職工黨員85人,離退休黨員39人,學生黨員385人。
目前學院設有教育學系、學前教育學系、教育技術學系、小學教育系、教育管理與政策系五個教學單位,設有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理論研究所、學前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論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技術教育研究所、教育領導與管理研究所、小學教育研究所、信息化教育研究所、教育信息工程研究所、視覺文化研究所、班主任研究中心、美育研究中心、職業指導中心、教育評價與發展國際研究中心等多個研究機構。
學院1978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4年開始招收博士生,1996年開始擁有教育學博士后流動站、2000年成為全國第三家教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目前涵蓋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學前教育學、教育史、比較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教育技術學、德育學、美育學、教育領導與管理等1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教育博士學位點(2009),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等13個碩士點,教育管理、學前教育、小學教育、科學與技術教育、現代教育技術、職業技術教育等6個教育碩士專業領域,學前教育、小學教育、教育技術、教育學、公共事業管理(教育管理方向)等5個本科專業。現有本科生552人,博士生188人,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生491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185人,教育碩士238人。
學院擁有教育學原理、學前教育學2個國家重點學科,課程與教學論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其總數居于全國前三名。有教育學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培育)學科、教育學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教育學江蘇省優勢學科。依托學院的學科力量,還設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教育部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教學儀器研究所教育裝備研究與培訓中心、教育部大學生生涯發展研發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南京基地)、國際技術與工程教育協會中國中心、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中心”、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基礎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協同創新中心”。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及其課程與教學專業委員會和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學會德育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裝備協會創造教育分會等學術團體也掛靠我院。
學院堅持教育人才培養的“精品戰略”,將“以國際視野和先進理念辦學,培養全球化的、具世界水平和國際化競爭能力的創新人才”作為戰略思想,全力打造教育學科的英才培養體系。先后獲得國家精品課程2項,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項,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2項,國家精品課程資源共享課2項。1997年,被批準為全國首批教育碩士培養單位;2009年,教育學科成為首批教育博士培養試點單位之一。2009年,小學教育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2012年,教育學被評為江蘇省重點專業群,江蘇省品牌特色專業。2014年獲批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獲批教育部卓越教師計劃1項,2015年獲批江蘇省品牌專業。先后有2篇博士論文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多名碩士生進入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劍橋大學等國外名校和國內985高校攻讀博士學位。
學院堅持科學研究的“頂天立地”戰略,以“品牌培育戰略”“協同發展戰略”“院地合作戰略”“國際拓展戰略”為支撐,多層次、多視野、多學科組建和優化科研團隊,打造教育科學知識生產的高水平學術研究平臺,建立“立足江蘇、面向全國”的社會輻射機制。近些年科研成果先后獲得省部級一等獎10項、二等獎18項,3個項目被列入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個項目被列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學院十分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日本、韓國、新西蘭、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有關高校建立了良好、穩固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
目前,學院師生在陶行知、陳鶴琴等教育先賢奠基并耕耘的“厚生、人本、敬業、循道”的文化家園里,凝心聚力、開拓創新,朝著建設“高水平、有特色、研究型”國內一流、世界有影響的教育學院的目標邁進。

南京師范大學

添加南京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京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師范大學報錄比、南京師范大學考研群、南京師范大學學姐微信、南京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南京師范大學專業目錄、南京師范大學排名、南京師范大學保研、南京師范大學公眾號、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nanjing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27041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