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內蒙古師范大學地理學基礎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發布時間:2020-12-0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1內蒙古師范大學地理學基礎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2021內蒙古師范大學地理學基礎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內蒙古師范大學地理學基礎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正文

自然地理學考試大綱
自然地理學是地理科學的主要分支學科,也是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地球與地質
基礎、大氣與氣候、海洋與陸地水、地貌、土壤基礎與土壤地理、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要求考生
具備以下能力:對自然地理學的基本概念有較深入了解,掌握自然地理各分支部門的研究內容,并
理解其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掌握自然地理學分析的基本方法,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自然地理現象,
具備解決科學問題和技術問題的能力。
一、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75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題型結構
(1)名詞解釋 5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15 分 (2)簡答題 4 小題(選作 3 題),每小題 10 分,共 30 分 (2)論述題 3 小題(選作 2 題),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
二、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緒論
理解地理環境的概念及其組成部分;了解地理學的“三分法”、“三層次”和“三重性”;了
解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學科及其任務;了解自然地理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二)地球
理解地球的形狀、大小及其地理意義;了解地球運動規律、產生的地理現象及其地理意義;了
解歲差、章動和極移的基本概念;理解地理坐標的定義及其地球表面經度、緯度的劃分;掌握地球
的圈層構造及特征;掌握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態和特征。
(三)地殼
了解地殼的化學成分、礦物、造巖礦物及常見礦物;了解巖漿巖的概念、礦物組成、產狀、結
構、構造及其主要類型;理解沉積巖的概念、基本特征及主要類型;理解變質作用的概念、控制因
素、類型;了解構造運動的特點與基本方式,構造運動與巖相、建造和地層接觸關系;理解地質構
造的定義、最常見的四種類型;理解板塊構造學說、槽臺說與地洼說、地質力學學說的概念和理論;
掌握地質年代、絕對地質年代的概念。
(四)大氣和氣候
掌握大氣的主要成分及其各自的作用;理解大氣的結構,大氣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層及其各層次
的特征;理解太陽輻射、大氣能量、保溫效應及其地-氣系統的輻射平衡;理解氣溫的周期性變化規
律,氣溫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特點;了解大氣濕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濕度的變化與分布;
掌握大氣水分蒸發及其影響因素、凝結和凝結條件;理解水汽地表面和大氣中的凝結現象;了解降
水的形成、類型,降水的時間變化規律和降水量的地理分布;了解大氣運動的概念,作用于空氣的
力及其相關定義,自由大氣中的空氣運動,風隨高度的變化;了解大氣環流的概念,全球環流、季
風環流及局地環流的特性及其運動;了解天氣系統的基本概念,氣團和鋒面、氣旋、反氣旋的生成、
發展、結構和天氣以及相關概念;了解氣候的概念,氣候系統的組成及其特性;理解輻射因子、環
流因子、地理因子對氣候的形成和變化規律;了解低、中、高緯度及高地氣候型的氣候變化特性;
理解地質時期、歷史時期和近代氣候變化的原因;理解未來氣候的可能變化;熟練掌握氣候變化的
影響、適應性和脆弱性。
(五)海洋和陸地水
掌握地球上水的分布,水循環與水量平衡的規律; 掌握河流、水系和流域的概念,流域特征對
河流的影響;理解河流水情要素,流速、流量的定義;了解河川徑流的形成和集流過程、徑流的變
化特點以及特征徑流;理解河流補給的形式、特點及其河流水源的定量估計;理解流域水量平衡的
概念;了解河流分類的意義、原則與我國河流的分類;理解河流與地理環境的相互影響;理解湖泊
的成因、類型、湖水的性質、水文特征及其變化規律;理解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化學成分、總礦化
度和硬度,巖石的水理性質,地下水的動態和運動,地下水按埋藏條件的分類及其變化規律。
(六)地貌
理解地貌的成因,基本地貌類型以及地貌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掌握風化作用的概念、類型,
風化殼的基本特征、類型及其分布;了解塊體運動的基本概念,崩落與崩塌、滑落與滑坡、蠕動有
關的重力地貌單元的特點、形成過程;理解流水作用的類型和基本特征,坡面流水與溝谷流水地貌、
河流地貌單元的特點、形成過程及其演變規律;了解準平原與山麓面的特點、形成過程和變化規律;
掌握喀斯特作用的化學過程、巖性與構造條件、水動力條件以及地表、地下喀斯特地貌特點;掌握
喀斯特地貌發育的環境條件、過程及其演變規律,喀斯特地貌的地域分異特征;了解風沙作用的形
式,風沙地貌與黃土地貌單元的特點、形成過程及其演變規律。
(七)土壤圈
掌握土壤及其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圈在地理環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土壤的形態特征、物
質組成及其相互聯系與作用機制;了解成土因素學說,成土因素對土壤的形成作用;理解土壤形成
的基本規律、主要成土過程;了解土壤的分類、分布與地理環境間的關系,土壤的水平、垂直分布
規律;了解土壤的地域分布規律、耕作土壤分布規律,世界土壤分布特征;理解各種土壤類型的基
本特征;掌握土壤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利用和保護。
(八)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
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動物界的基本特性;理解生
態因子作用的一般特點;掌握生態因子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及其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理解種群的概念
及其一般特征,生物群落的概念、種類組成、群落的外貌與植物的生活型特性、群落的結構、群落
環境、生物群落的動態、群落的分類;掌握生態系統的概念、組分、結構和功能;掌握生態系統的
反饋調節與生態平衡;理解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特征與分布規律,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類型;了解
水域生態系統的主要特征與類型;理解農業生態系統的主要特征和生態農業;理解城市生態系統的
主要特征;理解生物多樣性概念及其價值;掌握全球生物多樣性概況及受威脅現狀,生物多樣性的
保護意義及其方法。
三、主要參考書目
1. 伍光和、王乃昂、胡雙熙、田連恕、張建明,自然地理學(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 黃秉維 等,現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編制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
人文地理學考試大綱
人文地理學是一門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地域結構的
形成和發展規律的學科。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中關于人類活動的空間差異和組織以及人類利用自然
環境的學科,其中的“人文”二字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要求考生掌握①社會經
濟發展的全球化特征與地區差異之間的關系;②人類與其周圍生活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③不同空
間尺度,包括世界、國家、地區和城市的政治、經濟演化特征與趨勢;④與民族、種族、性別、年
齡、階級等因素相聯系的社會文化特征及其對空間發展的影響,等內容。
一、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緒論
掌握學科研究方法論、分析方法及分析技術手段相關內容;了解人文地理學分支學科體系。
(二)掌握空間分析基本概念:空間、地方、距離、時間、區域、尺度、聯系、擴散等概念。
(三)了解工業化的過程,其與全球化格局形成的關聯。
(四)了解城市化與城市發展相關內容。包括城市、城市化、城市體系、城市空間結構、城市
問題相關概念與內容及鄉村聚落概念、類型及中國的農村城市化相關內容。
(五)了解發展與重構相關概念及其內在關聯。
(六)了解人口分布、人口遷移和人口問題相關內容。
(七)了解文化與宗教基本概念、相關內容;文化邊界與文化認同;語言的地理學研究;宗教
的組織空間,宗教的沖突與融合;性別特征、文化與空間等內容。
(八)種族與社會空間相關概念及歷史現象。了解中國城市流動人口聚居區。
(九)國家與地緣政治相關概念、理論及國際地緣政治現象的分析。
(十)景觀及其解讀,了解從空間到景觀的相關內容。
(十一)人地關系理論:經典人地關系理論、人地關系理論發展。
二、主要參考書目
顧朝林 主編,人文地理學導論,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編制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
內蒙古師范大學

添加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內蒙古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內蒙古師范大學報錄比、內蒙古師范大學考研群、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姐微信、內蒙古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內蒙古師范大學專業目錄、內蒙古師范大學排名、內蒙古師范大學保研、內蒙古師范大學公眾號、內蒙古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內蒙古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內蒙古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neimenggushifandaxue/cankaoshumu_39132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