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財政學專業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財政學專業簡介

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財政學專業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財政學專業簡介 正文

我院的財政學專業始建于1960年,是內蒙古財經學院最早招生的專業之一。財政學專業從197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到現在已有27屆本科生畢業,為自治區乃至全國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財稅專業人才。內蒙古財經學院財政稅務學院負責建設的財政學專業經過五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建設成效顯著。目前已成為自治區內唯一的財政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培養基地、財稅干部繼續教育基地、財稅理論科研與決策咨詢服務基地。2000年財政學專業被學院列為院級重點建設專業,2006年財政學專被內蒙古教育廳批準為自治區級品牌專業,2009年財政學專業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該專業在長期的建設和發展中,已形成如下特色:
一、確立了具有特色的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和專業建設觀念是特色專業建設的指導思想,影響著特色專業建設的方向、進程和績效,特色專業建設是一項涉及專業建設多方面的創新和變革的教學改革活動,必須首先在專業建設和教學理念上實現變革,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以適應這種教學改革的需要。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是打造特色專業的前提,特色專業的建設必須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大膽改革創新,同時應以市場為導向,拓寬專業口徑,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人才;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以高水平的科研帶動高水平的人才培養,以高水平的人才培養推動高水平的科研;產學研結合,培養理論與實踐、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
二、依托高水平的學科優勢,形成民族區域“獨一無二”的特色
特色的定位是特色專業建設的關鍵環節之一。特色是特色專業建設的靈魂,財政學國家級特色專業是經過長期建設形成的,是學校辦學優勢和辦學特色的集中體現。依托財政學學科優勢建設財政專業。經過長期的建設和發展,財政學專業在教學條件、師資隊伍力量、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計劃設置、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凝練科研方向等方面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在自治區內同類學校明顯領先,在國內同類學校有較高的知名度。內蒙古財經學院的財政學學科于2004年被內蒙古評為自治區級重點學科,2006年財政學科獲得碩士學位授權點。迄今為止,內蒙古財經學院的“財政學科”是內蒙古自治區各高校中的“應用經濟學”學科下的二級學科中唯一的自治區級以上的重點學科,也是少數民族地區唯一的具有“財政學”重點學科、品牌專業的地區。在西部12省區中,內蒙古是僅有的三個(四川、陜西、內蒙古)具有“財政學”重點學科、品牌專業的地區之一,不僅填補了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學重點學科(專業)建設的空白,也填補了少數民族地區財政學重點學科(專業)的空白。在西部12省區高校的“財政學”學科(專業)建設中,內蒙古財經學院走入了前列。內蒙古財經學院財政學專業依托財政學自治區重點學科,憑借在自治區獨一無二和獨特的區位優勢,已成為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或華北地區地方院校中的財政學專業建設水平較高的專業,在推動內蒙古自治區、少數民族地區、西部地區財政學專業的建設等方面做出了貢獻。
三、形成了“多元化、立體式”的人才培養模式
內蒙古財經學院財政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定位在“多元化人才需求”框架下。與其他地區不同,內蒙古自治區擁有農畜產品加工、能源(煤炭、石油、電力、供熱、燃氣)、冶金與建材、高新技術、化工、機械裝備六大優勢產業,面對內蒙古自治區產業和經濟發展的現狀帶來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以及財政學科發展的新的框架,內蒙古財經學院擬將財政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定位在多元化需求框架下,不僅為宏觀管理部門、也為中觀、微觀部門培養人才。既面向財政、稅務、海關、勞動與社會保障等專業或宏觀管理部門,也面向企業、中介機構等部門。為此,將財政學專業下設“財政基礎理論與技能”、“稅收籌劃”和“稅務會計”專門化方向。專門為自治區大型企業集團培養稅務籌劃、企業涉稅處理等業務的高級專門人才。
“雙向培養模式”。根據就業市場情況和學生就業時機選擇的差異,對學生實行雙向立體式培養模式:即在共同的培養方案下,對選擇考研同學強化理論訓練;對直接就業的學生強化 “雙師”(注冊稅務師、注冊會計師)訓練。
四、建設蒙漢雙語的課程群,打造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
1.加大特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建設梯級型、特色型的課程群,全面推進課程建設工程。課程特色是專業特色的重點,在課程的設置上,采取在開設學科基礎課和學科專業核心課程之外,根據特色專業培養需要,開設特色課程模塊,使特色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更加科學、系統化,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
2.合理確定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形成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加強公共基礎課程和學科基礎課,進行通識教育,重點建設一批通識教育課程;重視經濟學和管理學科相互滲透和跨學科課程的設置;大量設置選修課,及時反映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加大雙語教學改革試點,開設蒙漢雙語課程和英語漢語雙語課程,加大雙語教學。
3.組織知名教授主持精品課程, 依托精品課程建設帶動相關課程的發展,目前內蒙古財經學院財政學特色專業共建有財政學、稅收經濟學、中國稅制等3門省級精品課程;政府預算、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國際稅收等3門校級精品課;地方財政學、稅收籌劃、納稅檢查、財政信息管理系統等4門院級重點培育課。已形成了高質量的系列精品課程。
4.教材選優,使用國際、國內優秀教材,編寫與教學參考資料和教學課件三位一體的立體化教材。組織自編教材和選用教育部規劃教材,組織知名教授主編精品課程教材,開發財政學蒙語授課教材。郝春虹、侯巖編著的《中國稅制》教材2007.05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我校所有財政學、稅務、會計、審計專業使用;郝春虹主編,李俊英、劉成龍副主編的《稅收經濟學》教材2007年5月由南開大學出版社,我校所有財政學、稅務本科專業學生使用。
五、形成“蒙漢兼通”的人才特色
我校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創辦經濟、管理類專業蒙漢雙語授課的高等院校。從1987年開始招收財政學(蒙漢雙語)專業的本科生,至今已有20屆財政學(蒙漢雙語)本科畢業生,目前該專業面向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區招收蒙漢雙語授課生,使得內蒙古財經學院成為中國唯一的為蒙古族自治地區培養財政學專業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培養和訓練基地。雙語教學模式為內蒙古及其他地區培養了一大批勝任跨國公司、駐外使館、蒙古族自治地區的財政稅務、稅務咨詢部門工作的蒙漢兼通的應用型財稅管理人才。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財經戰線上的蒙漢兼通的業務骨干,有不少畢業生已走上了領導崗位,他們在內蒙古乃至全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培養思路、培養方案、教材建設、師資培養、課程體系設置等方面均保持民族地區特色,形成了具有明顯民族地區特點的專業人才特色。
六、“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一體化”的特色
1.完善教學實驗室建設。依托內蒙古財經學院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進一步規范和優化財稅實驗室建設:進一步完善公共基礎實驗、學科專業基礎實驗和跨學科、專業實驗三個相對獨立、相互銜接又相互遞進的實驗教學平臺體系。并與財政、稅務、海關、社會保障等部門同步更新相應的軟件,使“金財”、“金稅”工程等項目深入課堂的校園。借助于實驗室建設,同時要建立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的教學內容,完善實驗教學內容體系,優化實驗項目;積極開展實驗教學研究工作,對實驗課程內容體系與實驗教學模式、實驗教學法、實驗室管理及運行機制等進行研究和探索。同時,加強實驗教師隊伍建設,將實驗教師隊伍建設列入師資建設規劃,進一步充實實驗人員,加強對實驗教師的培訓,提升其學歷和職稱層次,建設一支專業水平高、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實驗隊伍。
2.加強和完善實踐創新基地建設。根據財政、稅務、企事業單位某些業務的實踐性、操作性強的特點,在現有基地建設基礎上,力爭3-5年,財政稅務學院再建設多個功能齊全的自治區內一流的實習實訓基地,優化實習基地的結構和布局,廣泛建立更高標準的實踐實習基地,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擴大對外聯系,引進校外和課堂外資源,與內蒙古自治區財政、稅務、海關等部門和大型企業集團聯合,參與稅法宣傳、納稅申報流程實訓、稅務咨詢實踐活動等,為學生提供豐富和有力的實踐平臺。
3.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多方位培養。在不斷完善的教學計劃中注重新技術、新理論的教學研究,各門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教學環節中大部分應該設有參觀實訓的內容,提高授課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本專業設置的三個培養方向除進行一般意義上的財政學專業理論、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外,根據專業已有的特色和優勢,更加注重“財政基礎理論與技能”、“稅務籌劃”兩個方向的應用能力的培養。另外,實行大學生科技創新支持計劃,多渠道、多途徑地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的培養。聘請國內外知名學者給本科生做學術報告,博士或教授每年至少為本科生做一次報告,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參與導師課題研究活動、社會實踐等措施,多渠道、多途徑地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七、專業教學團隊結構合理、整體教學和科研水平高
目前該專業團隊組成人員12人,其中,教授5人,占41.7%,副教授6人,占50%,高級職稱占91.7%,講師2人,占14.3%;博士3人,占25%,在讀博士8人,博士及在讀博士占91.7%,碩士8人,占66.7%,博士碩士學位的比例為91.7%,學士1人,占8.3%。碩士生導師6人,占50%;41-50歲5人,占41.7%,35-40歲3人,占25%,35歲以下4人,33.3%;自治區中青年突貢專家1人,自治區“321”人才工程二層次人選3人。在團隊中有4名校級“優秀教師”,1名校級“名師”。該專業教學團隊成員為財政學專業的教授、副教授、講師,碩士生導師、博士、在讀博士。該團隊體現了老中青相結合、以中年教師為主體的結構,其中中年教師占66.7%,他們起到了中堅力量的作用;青年教師占33.3%,形成了一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隊伍。
財政學教師長期從事教學、改革與研究第一線,教學科研成果顯著。2005年以來,有3位教師獲得學校教學能手獎和優勝獎,在省級以上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99篇,其中,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篇,主編教材3部,撰寫出版學術專著5部,先后主持或參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內蒙古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財政部等科研項目35項。2006年獲內蒙古第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2008年獲內蒙古第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2005年獲內蒙古高等教育教學成果政府獎二等獎2項,2006年獲內蒙古首屆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內蒙古財經大學

添加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內蒙古財經大學考研分數線、內蒙古財經大學報錄比、內蒙古財經大學考研群、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姐微信、內蒙古財經大學考研真題、內蒙古財經大學專業目錄、內蒙古財經大學排名、內蒙古財經大學保研、內蒙古財經大學公眾號、內蒙古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內蒙古財經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內蒙古財經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nmgcjdx/yjsy_27843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