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青海大學農業綜合知識一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發布時間:2020-12-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1青海大學農業綜合知識一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2021青海大學農業綜合知識一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青海大學農業綜合知識一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正文

一、考試基本要求及適用范圍概述
《農業綜合知識一》考試大綱適用于青海大學專業型農業農藝
與種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農業綜合知識
一》主要測試考生對于農業方面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掌
握及靈活運用的能力,測試農業生產中考生的發現問題、分析
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農業知識綜合一》考試內容主要涵
蓋《遺傳學》、《農業生態學》和《土壤肥料學》三門課程。
二、考試形式及結構
《農業綜合知識一》考試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
試卷結構(題型):
單項選擇體:35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35 分;
名詞解釋題: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簡答題:6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30 分;論述題:2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
辨別正誤:15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15 分;
填空題: 20 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三、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 《遺傳學》
1.掌握遺傳學的概念、遺傳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及重要作用。掌
握細胞的結構與功能,染色質與染色體的概念、染色體形態、
組成及分子結構及數目。細胞周期、有絲分裂、無絲分裂及減
數分裂的意義及特點。掌握雌、雄配子的形成、植物的授粉與
受精、無融合生殖的意義及過程。
2.掌握 DNA 和 RNA 的化學結構及區別,掌握 DNA 的復制的一般
特點、原核生物 DNA、真核生物 DNA 及 RNA 的復制。掌握遺傳
密碼、蛋白質的合成、中心法則及其發展。
3.掌握性狀分離現象及其解釋、表現型和基因型、分離規律的
驗證與應用,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獨立分配現象的解釋、獨
立分配規律的驗證與應用,X2 測驗的應用、多對基因的遺傳。
掌握顯隱性關系的相對性、復等位基因、致死基因、基因互
作、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的內涵及應用。
4.掌握連鎖遺傳及其解釋、完全連鎖與不完全連鎖的特點、交
換及其發生機制。交換值及其測定、基因定位及其連鎖圖,真
菌類連鎖與交換、連鎖遺傳規律的應用,性別決定與性連鎖。
5.掌握基因突變的概念及意義、基因突變的重演性、可逆
性、多方向性、有害性和有利性及平行性。了解基因突變的性
狀變異類型、顯性突變與隱性突變的表現、體細胞與性細胞突
變的表現、大突變與微突變。了解微生物、植物、動物突變的
鑒定方法。基因突變的分子機制及其誘發因素。6.掌握染色體缺失、重復、倒位易位的類型及形成、細胞學鑒
定、遺傳效應,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對染色體結構變異的誘
發,掌握染色體結構變異在基因定位、育種、控制害蟲、創造
玉米核不育系的雙雜合保持系及家蠶性別鑒別的應用。
7.掌握染色體組、整倍體、非整倍體的概念及特征,同源多倍
體、異源多倍體、多倍體的形成途經及應用。單倍體表現特征
及主要作用。
8 .掌握數量遺傳的特征、遺傳基礎及超親遺傳、平均數、方差
及標準差、數量性狀的遺傳模型和方差分析,遺傳力的概念、
估算及應用,了解 QTL 定位的原理、補助、統計方法及分析的
應用前景。
9.掌握近交的概念、自交、回交的、純系學說內涵及其發展、
雜種優勢的表現及其遺傳假說,近親繁殖、雜種優勢在育種上
的的利用及雜種優勢的固定。了解細菌和病毒的特點、細菌的
遺傳分析、噬菌體的遺傳分析。
10. 掌握細胞質遺傳的概念及特點、母性影響的概念及實例、
葉綠體遺傳的表現及葉綠體基因組,線粒體遺傳的表現及線粒
體基因組、共生體和質粒體決定的遺傳、雄性不育的概念、類
別、發生機制、遺傳特點及應用。
11.掌握基因工程概述、基因分離的工具、載體及分離方法,了
解重組 DNA 技術、植物表達載體、遺傳轉化的方法,轉基因生
物的分子檢測及生物學性狀鑒定,掌握基因工程的應用、轉基
因植物的安全性評價及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價。
12.了解群體遺傳的平衡、影響群體遺傳平衡的因素,生物進化
學說及其發展、物種的概念及其形成的方式。
第二部分
農業生態學1.掌握農業生態學、系統、生態系統的概念、農業生態系統的
概念及特點。了解促進現代意義的農業生態學發展形成的動
力。
2.掌握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組分與環境組分、個體生態及其在
農業中的應用、種群生態及其在農業中的應用、次生代謝物及
其在農業中的應用、種群的生活史對策及種群調節。掌握群落
的基本特征、群落演替協同進化及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及內涵。
掌握生態系統的生物結構、營養結構、空間結構及時間結構的
概念及內涵。
3.掌握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規律、途經,初級生產的能流、次
級生產的能流。掌握輔助能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不同類型生
態系統的輔助能的特點與能量效率,高輔助能投入的石油農業
困境、農業生態系統輔助能的合理使用,低碳農業與再生能源
的開發利用。
4.掌握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庫與流及物質循環的基本類型。
掌握水循環的庫存和流動特點、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農業生
產的水平衡,農業水利用效率的影響因素和農業節水措施。掌
握碳循環的庫存及流動特點、人類對碳循環的影響與溫室效
應,農業生產活動與碳循環,溫室效應對農業的影響,碳足跡
與低碳經濟。掌握氮循環的庫存及流動特點、人類對氮循環的
影響及氮污染、農業生產中的氮平衡,提升氮素利用效率的措
施。掌握磷循環的庫存及流動特點,人類對磷循環的影響與水
體富營養化,農業生產中的磷平衡、提高磷酸利用效率的措
施,鉀循環的庫存及流動特點,人類對鉀循環的影響,農業生
產的鉀平衡,硫循環的庫存及流動特點,硫循環的人為干擾與
酸雨對農業的影響。掌握污染物在食物鏈上的濃縮作用,典型
工業源污染物對農業的影響。5.掌握農業資源的概念與分類、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控
制和替代,再生資源的利用、保護和增值,資源利用的生態經
濟規律,我國的資源問題。
6.掌握農業生態系統的自然信息流和人工信息流、信息的度量
和生態系統進化的度量。掌握農業生態系統的資金流的基本構
成、資金流與能流物流的關系。掌握自然生態系統的調控機
制、農業生態系統調控的原則及調控層次,人工直接調控方法
與間接調控方法。了解農業生態轉型的法規體系及生態環境效
益經濟外部性。
7.掌握農田作物秸稈的循環利用、種養之間形成的循環體系、
農業與農產品加工業的循環體系、城鄉間物質循環利用。了解
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法、生態農業技術體系。
8.了解農業資源節約技術、農業資源替代技術、農業資源增值
技術、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控技術、養殖業污染處理技術、水
土流失治理技術、植被恢復技術、退化環境修復技術。
9.了解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工業化農業的優勢和成效、問題
與出路。自然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無公害農業、農業
綠色栽培、農業清潔生產、循環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等替代
農業的特點、現狀及發展思路。
第三部分 土壤肥料學
1.了解土壤肥料在農業中的作用、土壤是一種再生自然資源、
土壤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分、土壤與肥料的概念與發展、土
壤肥料學的任務。
2. 了解土壤母質的來源與形成;土壤礦物質的礦物組成和化學
組成,土壤質地及其改良途經;掌握土壤中有機質的來源、化
學組成及其在土壤中的轉化,有機質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及其
調節途經。掌握土壤生物多樣性、土壤生物對土壤及其植物的作用,土壤管理對土壤生物的作用;土壤水分類型及含量、土
壤水分能量,土壤有效水、土壤水運動,土壤水狀況調節;土
壤空氣狀況、土壤通氣性及土壤氧化還原狀況,土壤空氣的調
節。
3.了解土壤膠體、土壤的陽離子吸附、土壤陰離子的代換作
用。土壤的酸堿性和氧化還原反應。土壤孔性結構性和耕性。
土壤熱量狀況,土壤生產性能。
4 了解我國土壤的形成條件及分布,鹽堿土的改良利用。了解
我耕地資源和土壤資源。掌握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類,我國土
壤退化主要類型及防治途經。掌握高產肥沃土壤的特征和土壤
培肥的基本措施。
5. 掌握植物的營養成分、植物對營養的吸收、影響植物吸收養
分的光照與溫度、水分、通氣、土壤反應、養分濃度、離子之
間的相互作用。掌握施肥與植物產量和品質的關系。掌握植物
營養特性與施肥的原則。
6 掌握氮素營養對植物的作用、土壤中氮的循環、氮肥的種
類、性質和施肥技術、氮肥的含量分配和施用;掌握磷素營養
對植物的作用、土壤中磷的循環、磷肥的種類、性質和施肥技
術、磷肥的含量分配和施用;掌握鉀素營養對植物的作用、土
壤中鉀的循環、鉀肥的種類、性質和施肥技術、鉀肥的含量分
配和施用。
7 了解鈣、鎂、硫肥營養對植物的作用,土壤中鈣、鎂、硫
肥,鈣、鎂、硫肥的種類、性質及施用。硼、鐵、鋅、銅、
鉬、錳、氯等微量元素對植物的作用,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常
見微量肥的種類、性質及施用。掌握復合(復混)肥料的概
念、品種、性質與合理施用特點、肥料的混合技術。
8.掌握有機肥的特性及作用,有機肥與化肥的配合施用,掌握
糞尿肥、堆漚肥、沼氣發酵肥、秸稈還田、綠肥、餅肥、泥碳及腐殖酸肥料、泥土肥的特點及腐熟方法及標準。掌握綠肥的
意義、種類,主要綠肥作物生長習性和栽培要點、常見綠肥作
物的栽培方式。了解商品性有機肥的現狀與前景、類型及生產
工藝。
9.掌握施肥與大氣環境、施肥與水環境、施肥與土壤環境,掌
握防治施肥對環境影響的對策與措施。了解施肥與農產品品
質、施肥與食品安全、提高農產品品質和保證食品安全的對策
與措施。
四、考試要求
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農業綜合知識一》為閉卷,筆試,
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答案必須寫在答
題紙上,寫在試題紙上無效。
五、主要參考教材(參考書目)
1. 《遺傳學》、(2015 年 7 月 第 3 版)、劉慶昌主編,科學
出版社。
2.《土壤肥料學》(2005 年 8 月 第 2 版),謝德體主編, 中
國林業出版社。
3.《農業生態學》(2017 年 3 月 第 3 版),駱世明主編,中
國農業出版社。

青海大學

添加青海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青海大學考研分數線、青海大學報錄比、青海大學考研群、青海大學學姐微信、青海大學考研真題、青海大學專業目錄、青海大學排名、青海大學保研、青海大學公眾號、青海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青海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青海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qinghaidaxue/cankaoshumu_392070.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