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國語大學考研專業:新聞傳播

發布時間:2020-06-1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四川外國語大學考研專業:新聞傳播

四川外國語大學考研專業:新聞傳播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外國語大學考研專業:新聞傳播 正文

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是學校建設多科性外國語大學重點發展的二級院系之一。學院結合四川外國語大學辦學優勢與特色,以培育具有“世界眼光、中國情懷、理性精神、人文內涵”,熟悉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規律,掌握各類媒體傳播技能的高素質信息人才為目的,全面貫徹“國際視野、復合融通、理實并重”的辦學理念,突出國際化、復合型、應用型的辦學特色,經過十余年發展,已成為一個學科專業齊全、社會影響逐步擴大、富有特色的國際化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基地。
新聞傳播學院由我校原社科系新聞學專業和原英語語言文化系廣告學專業于2005年6月合并組建而成。1995年,我校基礎部漢語教研室籌辦國際新聞專業。1996年,四川省教委同意我校試辦國際新聞專業。該年5月,學校成立社科系,招收首屆國際新聞方向學生。1998年,教育部正式批準我校開辦新聞學本科專業。同年,新聞學專業并入國際文化交流學院。2001年9月,經學校批準,該專業重新劃歸社科系,設立國際新聞教研室并招生。
原英語語言文化系廣告學專業,2003年由重慶市教委正式批準設立,同年開始招生。2005年6月,經學校研究決定,社科系新聞學專業與英語語言文化系廣告學專業分別從原教學單位獨立,合并組建新聞傳播學院。
學院現有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廣告學、廣播電視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等六個本科專業。2007年開始在文藝學專業下招收文化與傳媒方向碩士研究生,2011年申請成為獨立的目錄外二級學科碩士點,更名為文藝與傳媒。2014年,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點獲教育部批準,2015年正式招生。學院同時申請在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跨文化傳播博士研究方向,為博士教育奠定基礎。2018年3月,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獲批,將于2019年正式開始招生。目前全院共有本科生、研究生共計一千二百余人。
學院目前共有教職工6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講師23人,助教2人;博士18人,在讀博士11人,雙語教師10人,實驗員2名,外聘教授、媒體專家共15人。有重慶市中青年杰出專家1名,中青年骨干人才3名。專任教師分別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重慶大學等國內名校。部分老師曾先后出國深造,在國外獲得傳播學碩士學位,具有較強的雙語教學能力。多數老師具有媒體從業經驗,在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新媒體等領域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和豐碩的科研成果。
學院設有傳播與發展研究、對外傳播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認知傳播研究四個校級重點科研機構,在中西新聞比較、區域廣播電視傳播、傳播理論與方法應用、受眾策略、國際傳播與跨文化傳播、媒介文化、文化產業等方向領域有豐富的研究成果,先后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45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9項,出版學術專著27部,發表論文300多篇。
學院教學成果豐富,人才培養效果突出。新聞傳播學為財政部支持的中央與地方共建重點學科、重慶市十二五重點學科、十三五重點學科,新聞學、廣告學為市級特色專業,新聞傳播學為市級特色學科群;共出版教材8部,承擔省部級教改項目16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共有8門市級精品課程,1個市級人才培養模式示范區,1個市級實習創新基地,發表教學研究論文50余篇。學院為社會培養了4000余名國際化、復合型、高素質信息傳播人才。畢業生綜合素質高、外語能力強、專業技能熟,在大學生英語競賽、大學生廣告大賽、攝影比賽、微視頻大賽、挑戰杯比賽、齊越朗誦節等各級比賽中獲獎100余項,社會聲譽不斷提升。
經過多年的對外合作建設,學院與國內外高校、業界建立了廣泛的戰略合作關系。學院的產學研合作與實踐實習基地與中央媒體、地方媒體、英文媒體、中文媒體等多類別、多層次的合作基地共40余個,為專業學生培養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教學資源。同時學院不斷推進與國內外高校合作,提升國際化人才培養質量。與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研究中心、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傳播學院、香港浸會大學、美國肯特州立大學、美國德雷克大學、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等10余所國內外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推動本科人才互換、2+2、3+2等人才培養項目,拓寬教師海外進修和學術交流渠道,國際化特色鮮明。
學院成功舉辦了“全國新聞傳播學教育年會”、“中外新聞傳播思想史高峰論壇”、“全國首屆認知傳播研究高峰論壇”學術會議,積極參加中國傳播學會、新聞學會、廣告學會、網絡與新媒體學會、新聞教育史學會等學術團體,成為常務理事或理事單位,提升了學院認知度,擴大了學院的社會影響。
其中由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重慶市電影家協會、重慶電影集團、沙坪壩區文化委員會(旅游局)、重慶跳軸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共同承辦,重慶青年電影展由重慶市文化委員會、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重慶青年電影展”是目前西南地區最具規模的電影節展之一。在過去的4年中,榮幸的邀請到謝飛導演擔任影展名譽主席,海清擔任第四屆影展的形象大使,并獲得了王小帥、章明、高志森、萬瑪才旦、楊超、李睿珺、忻鈺坤、張大磊等幾十位優秀電影人的首肯與支持,放映了近百部優秀影片和和組織了眾多線下活動,為青年影人蓄力、為影視行業的未來助力。
學院有學校和系部兩級專業雙語圖書文獻、音像資料中心,共有各類中外文藏書1.5萬余冊,影像資料500余張,訂閱報刊、雜志40余種。學院在學校大力支持下,利用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設資金和學校配套投入,先后6次申報項目,獲得了1300萬元資助,建成了總值1300多萬元,覆蓋印刷媒體、影視、網絡新媒體等各類傳播技能實驗的綜合實訓中心,并申報獲批為重慶市市級實驗示范中心。傳播技能綜合實驗中心包括新聞攝影實驗室、電視攝像實驗室、非編實驗室、演播實驗室、藝術設計實驗室、融媒體實驗室、MAC傳播與藝術人才實訓中心、輿情監測中心等,實驗設備優良,管理制度完善,實驗效果突出,已成為重慶市乃至西部地區有影響的新聞傳播學科專業重要的實驗、實訓基地。
四川外國語大學

添加四川外國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四川外國語大學考研分數線、四川外國語大學報錄比、四川外國語大學考研群、四川外國語大學學姐微信、四川外國語大學考研真題、四川外國語大學專業目錄、四川外國語大學排名、四川外國語大學保研、四川外國語大學公眾號、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四川外國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四川外國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cwgydx/zypm_33520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