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導師:楊自棟

發布時間:2021-11-1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導師:楊自棟

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導師:楊自棟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導師:楊自棟 正文

  
  姓名:楊自棟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0年
  職稱:教授  學院: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 最后學歷: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

  楊自棟,1970年生,漢族,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山東理工大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系系主任。1992年7月于西北農業大學農業機械化專業本科畢業,2004年7月于上海理工大學獲動力機械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中國農業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山東農業機械學會會員,農業工程國際期刊IJABE編委。E_mail:[email protected],辦公電話:0533-2786896

  科學研究
  近五年參與的項目有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流體射流播種機具機理及開發”、國家“十一五”支撐項目“農業裝備試驗監測技術研究(2006BAD11A17)”、國家863子課題“麥稻秸稈收獲技術與裝備研究(2009AA043605-3)”、國家十二五支撐項目子課題“輪作區玉米智能免耕播種機具的研究與示范(2011BAD20B09-1)等四項,目前主持的項目有國家863項目子課題“植物生長學習感知與無線傳感器網絡及其示范應用(2011AA10070506)”、農業部948子課題“保護性耕作關鍵技術引進與研究”、山東省優秀中青年科學家基金“保護性耕作生態效益監測技術與評價模型研究(BS2010NY014)”等三項。是山東省旱作農業機械及信息化重點實驗室、學校農機化泰山學者崗位的科研骨干。先后承擔了中加保護性耕作技術國際論壇及2011農業工程新技術國際會議的組織工作。出版《現代農業裝備自動化技術》高校教材一部,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3篇、EI收錄15篇、ISTP收錄5篇,獲授權專利16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

  主要獲獎
  “北方一年兩熟區小麥免耕播種關鍵技術與裝備”獲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懸浮液物理性質及其管中流動規律研究”獲2005年度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面向循環型農業的高新農業工程技術與裝備的研究”獲2007年度山東理工大學科技進步二等獎,先后獲山東省優秀盟員、校優秀教師、優秀指導教師等稱號。

  教學教研
  先后主講了《機械仿真技術》、《農業機械化管理學》、《動力機械》、《農業信息化技術》、《中國傳統文化》等本科及碩士生的專業課,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山東省品牌專業、《農業機械學》國家級精品課程等的主要建設者。

  學術進展
  2001年,針對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了基于居住地和身份證為管理要素的戶籍改革措施,并研究了城鄉聯動和以工補農政策對西部開發的助推作用,上述研究已被近十年來的戶籍改革實踐所證實;2003年推導出了牛頓流體偏心環空軸向流動的級數解析解及其流量計算公式,并通過數值模擬和試驗研究進行了驗證和對比分析;2006年根據國家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的需要,對黃淮海平原發展循環型農業的工程技術支撐體系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高新表面技術發展農業裝備再制造產業的政策建議;2009年在完成國家十一五支撐項目的基礎上,完成了農田不平度的模擬,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大型農業機械作業機組動態載荷的計算模型,發表的研究論文被評為2010年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年會優秀論文。

  針對山東省農業裝備產業更新換代和面向國際競爭的需要,提交了決策參考報告一份(“提高山東省農業裝備數字化設計水平與創新能力的研究”,《2008山東省重點學術研究成果》,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提出了的培育產業集群、建立農業裝備創新聯盟的技術創新模式和構建大型農業裝備數字化設計平臺提升中小型農機企業產品研發與數字化制造能力等政策建議;針對高校素質教育和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先后實施了“構建傳承型師生關系,提高素質教育質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機融合培養創新性人才”、“機械類本科生實驗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訓平臺建設”等教學改革探索,為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底蘊、培養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做出了努力。

  主要期刊論文
  [1]小麥玉米間作區收獲機械化的解決途徑,農機化研究,2000年第2期
  [2] 城市化建設在西部開發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決策借鑒,2001年第2期
  [3] 偏心環空軸向流動的級數解及其流量計算,淄博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4] 偏心環空中非牛頓流體軸向層流的數值分析,農業工程學報,2003年10期
  [5] 液-固兩相食品混合物在垂直管流中單個顆粒速度分布的實驗及理論研究,食品科學,2003年24卷10期
  [6] Effective dielectric response of graded spherical composites,Physics Letters A,2004.6
  [7]Effective dielectric response of composites with graded material Commun,Theor.Phys,2004.7
  [8] 簡易超聲波測距儀的軟硬件設計,農業裝備與車輛工程,2005年第12期
  [9]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單缸發動機動態仿真,農業裝備與車輛工程,2006年第1期
  [10]黃淮海平原發展循環型農業的工程技術支撐體系研究,農機化研究,2006年第2期
  [11] 基于高新表面技術的再制造產業發展初探,生態經濟,2006年第10期
  [12] 基于ZigBee的農田秸稈禁燒無線監測系統的設計,農機化研究,2009年31卷第11期
  [13] 基于農田不平度的拖拉機機組輸入譜推導與振動仿真,農業機械學報,2009年40卷12期
  [14] The Research on Adaptive Control Modeling of a Liquid Fertilizer Spreader, Engineering,2010,Vol.2 No.1
  [15] 基于VRML的交互式農田三維虛擬場景的設計與實現,農機化研究,2009年31卷2期
  [16] Dynamic Modeling of Tree Growth in a Nursery Greenhouse Using MATLAB and Simulink,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121-122 (2010) pp 507-511
  [17] 基于無線網絡的精密播種機監測系統設計,農機化研究,2010年32卷10期
  [18] 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no-till planter used in maize-wheat rotation areas,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1年20卷2期
  [19] Eco-efficiency monitoring system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based on ZigBe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1年20卷1期
  [20] 城鄉和諧發展背景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探索,黑龍江教育,2011年第7期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山東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山東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山東理工大學報錄比、山東理工大學考研群、山東理工大學學姐微信、山東理工大學考研真題、山東理工大學專業目錄、山東理工大學排名、山東理工大學保研、山東理工大學公眾號、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山東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山東理工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dlgdx/yjsds_51788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