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體育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院碩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紹

發布時間:2018-11-2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上海體育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院碩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紹

上海體育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院碩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上海體育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院碩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紹 正文

一、辦學歷程

體育教育訓練學院是上海體育大學適應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的需要,為實現建設教學研究型世界知名體育大學,整合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等領域的資源建立的。上海體育大學1952年建校之初就設立了體育教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始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創建之初,就擁有著名“杠王”吳玉琨、董承良教授,南、北拳王周士彬、張立德教授,中國田壇元老劉天錫、劉漢明教授,籃球泰斗李震中、田福海教授,以及排壇元老孫丙熊教授等一批知名學者。他們不僅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體育工作者,而且為上海體育大學及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專業的建設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文革以后的一段時間內,上海體育大學只設有體育教育專業,1979年恢復了運動系,重新開設了運動訓練專業。兩個專業分布于球類系、體操系、田徑系和武術系等四個系。

2002年以來,上海體育大學對系科設置進行了多次調整,于2007年將體育教育系和競技體育系合并,成立了體育教育訓練學院。目前體育教育訓練學院開設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等兩個本科專業,體育教育訓練學和體育碩士等兩個研究生專業,培養體育教育專業和運動訓練專業本科生、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博士研究生和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現有在校本科學生近1500人,研究生近300人,在校博士生近80人。體育教育訓練學院教學實力雄厚,人才群體優勢日漸提升。全系院有教職工122人,專任教師106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56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例占全系院教師的64%,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68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近56%,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7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0%。擁有在全國同類院校中領先的體育教育訓練學科和一批知名的學術帶頭人。擁有覆蓋上海市、浙江、江蘇。從初中、高中到高等院校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實習基地40余處。作為上海體育大學師資隊伍和學生人數規模最大的系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依托上海體育大學其他學科的厚勢,具有良好發展前景。

二、辦學理念

1、更新辦學觀念、強化本科教育質量意識

系院調整后,體育教育訓練學院多次組織專家報告會、教育思想大討論、外出考察學習等活動,進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觀念,加深對本科教育的認識,樹立現代本科教育理念;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把人才培養作為體育教育訓練學院的根本任務,牢固確立教育質量是系院學科和專業生存、發展的生命線的思想;注重內涵發展,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實施了開放辦學;注重與上海地方基礎教育和地方經濟社會結合等,促進了體育教育訓練學院快速、健康、協調發展。

2、充實完善專業建設思想,辦學領域不斷拓寬

體育教育訓練學院不斷適應上海地方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及時轉變、調整專業建設思路,使專業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所辦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專業培養方案充實了醫學保健、管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知識。課程體系由原來為基礎教育培養體育師資和教練員的單一教育學領域逐步向體育管理與體育產業、運動康復保健和休閑體育領域延伸,教育服務的覆蓋面逐步擴大。體育教育專業成為國家級特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成為上海市級特色專業。

3、大力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體育教育訓練學院成立以來,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教學管理規章制度,使各項教學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強化常規教學管理,營造了良好的教學秩序;

二是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建設需要,對教學計劃進行了修訂調整,增加了醫學保健、管理學、社會學課程模塊,加大培養復合型體育人才的力度;

三是開展優質課程建設,先后進行20余門優秀課程建設。 有一批課程成為上海市級的精品和重點建設課程。其中,《大眾足球》、《學校體操》和《拳擊訓練理論與實踐》等3門課程評為上海市級精品課程,《田徑》、《教練員學》、《排球》等8門課程成為上海市重點建設課程。

四是強化教學和學風建設,教師從嚴執教,學生學習刻苦認真。

五是加大對現代信息化教學儀器設備的投入,強化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

六是堅持教育、改革、轉型建設三位一體的思路,加強本科建設。

三、辦學實力與水平

體育教育訓練學院現有博士研究生導師23名,碩士研究生導師18名,專碩士研究生導師42名;有兩名教師獲得上海市教學名師稱號。

科學研究和為國家競技體育爭光戰略服務的能力顯著提高。自2007年成立以來,體育教育訓練學科成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體育教育訓練學院共承擔國家、省部和市級科研項目約150余項,項目經費總額近1500萬元 。發表在各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論文數約為582,英文核心期刊上的論文數為34,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和教學成果獎8項。

競技體育科研成果豐碩,多項奧運攻關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領先水平。有多名教師參與2008年北京、2012倫敦、2016里約奧運會多支國家隊伍隊備戰科研攻關工作和科技服務工作,受到國家科技部、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奧委會表彰,獲得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第29屆奧運會科技攻關與科技服務”項目個人貢獻二等獎、奧運科技行動計劃領導小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科學技術委員會的“科技奧運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奧委會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突出貢獻集體”稱號,第30屆奧運會科研攻關與服務項目貢獻一等獎一項,第30屆奧運會科研攻關與服務項目貢獻二等獎兩項。

第29屆北京奧運會后,體育教育訓練學院承擔的8項奧運攻關課題順利通過驗收,并得到高度評價。北京奧運會,運動訓練專業學生鄒世明獲得48公斤級金牌,摔跤隊獲得全國錦標賽3金,2銀,2銅的好成績。

體育教育訓練學院完善了各類實驗實習基地建設。為所有本科專業畢業生建立了本科教育教學實習基地30余個,為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建立了實踐教學基地10個,派出優秀教師指導實習工作,所有畢業生經過教學實習的各個環節的鍛煉,收到非常明顯的成效。為他們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扎實基礎。

四、展望

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專業開辦最早,歷史最長,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體育教育訓練學院而言,實現轉型發展是第一要務。學院將根據建設教學研究型體育大學的總體目標,堅持“質量第一、特色明顯、強化科研”的辦學思路。經過努力,不斷強化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建設學科專業特色顯著、高質量的專業群體。培養專業技術高,知識面廣的應用人才,為國家和地方體育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歷經幾十年的艱苦創業,體育教育訓練學院打下了較為雄厚的辦學基礎、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體育教育訓練學院秉承“身心一統,兼蓄競攀”的校訓,總結過去、規劃未來、凝聚力量,努力進取、共創新的輝煌,譜寫更新更美的篇章。
上海體育大學

添加上海體育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上海體育大學考研分數線、上海體育大學報錄比、上海體育大學考研群、上海體育大學學姐微信、上海體育大學考研真題、上海體育大學專業目錄、上海體育大學排名、上海體育大學保研、上海體育大學公眾號、上海體育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上海體育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上海體育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htyxy/yjsy_160510.html

推薦閱讀